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裡是爾雅書苑。今天開始《荀子日課》第92講。歡迎你留言交流。
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
曰:於乎!夫齊桓公有天下之大節焉,夫孰能亡之?倓然見管仲之能足以託國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讎,遂立為仲父,是天下之大決也。立以為仲父,而貴戚莫之敢妒也;與之高國之位,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惡也;與之書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貴賤長少,秩秩焉,莫不從桓公而貴敬之,是天下之大節也。諸侯有一節如是,則莫之能亡也;桓公兼此數節者而盡有之,夫又何可亡也!其霸也,宜哉!非幸也,數也。(《荀子·仲尼篇第七02》)
像這樣卻沒滅亡,竟然還稱霸,為什麼呢?
答道:嗚呼,齊桓公掌握治理天下的最重要的關鍵,誰還能滅掉他呢?他堅定地認為管仲的才能可以託付國事,這是天下的大智。倓,安也,安然不疑。
安定後忘掉了自己危急時的憤怒,逃出險境後就忘掉了自己對管仲的仇恨,最終把管仲尊稱為仲父,這是天下的大決斷。把管仲尊稱為仲父,國君的內外親族沒有人敢嫉妒他。楊倞注曰:
安,猶內也;出,猶外也。言內忘憤恚之怒,外忘射鉤之仇。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故號為仲父。大決,謂斷決之大也。
給他高氏、國氏那樣的尊貴地位,朝廷上的大臣沒有誰敢怨恨他。
給他按社登記入冊的人口和土地三百社,富人沒有誰敢與他為敵的。書社,按社登記入冊的人口與土地。古代二十五家為一個裡,每個裡分別立社。把社內人口登錄在簿冊上,稱為書社。《論語》有人問孔子管仲如何,孔子言曰:
人也,奪伯氏胼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論語日課346:凡事要講功效,重結果)
高貴的、卑賤的、年長的、年輕的,都秩序井然,沒有誰不順從齊桓公去尊敬他。這些都是治理天下最重要的關鍵。諸侯只要掌握了像這樣一個關鍵點,就沒有人能滅掉他。桓公掌握了全部的關鍵,又怎麼可能被滅掉?他稱霸諸侯,是理所當然的,並非僥倖,而是自有其必然性。楊倞注曰:
其術數可霸,非為幸遇也。
齊桓公、管仲二人小節實在是不佳,但是大節卻極佳,順大勢而為,在正確的時間去做正確的事,因此能夠成功,當上霸主。清代阮元言曰:
管仲不以死公子糾為仁,而以匡天下為仁。……故孔子極許管仲之仁,而略其不死公子糾之小節也。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學習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家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荀子日課》《家塾教學法》正式開講。
關注爾雅書苑,讀懂中國經典,涵泳儒雅人生。
溫故知新
日課溫故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