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志君:以師德為本為學生成長成才作奠基

2020-12-27 邵陽日報

雲邵陽客戶端 通訊員 宋三龍 唐芳豔

「我很幸運,也很幸福,因為我遇到一位特別棒的老師——範老師,我非常感謝範老師經常到我家做家訪、幫助我們,我今後將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她。」一次,綏寧縣民族中學學生賀雨婷在範老師做家訪時,說出了藏在心中的話語。

12月10日,綏寧縣民族中學教師範志君,像往常一樣,驅車數十公裡,到瓦屋塘鎮瓦屋村賀雨婷家做家訪。一到家,範志君便和賀雨婷的家長拉起了家常,詳細了解賀雨婷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來源,如實反映賀雨婷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紀律和思想品德等情況,及時了解其在家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並為她輔導功課、幫她做家務、鼓勵她戰勝困境、勵志成才。

在一次重要的考試中,一向學習成績優異的賀雨婷缺席了,這引起了範志君的注意。經過了解,才得知賀雨婷母親發生意外摔傷住院,因家中無人陪母親做手術,賀雨婷便去醫院陪母親了。多年前的一次意外車禍,使賀雨婷母親落下了終身殘疾,再一次的摔傷,無疑是雪上加霜。家中僅靠耕種2畝地和父親打零工維持生活。家庭陷入困境,給賀雨婷的打擊很大,她從此心事重重、學習成績也明顯下降。範志君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經常去賀雨婷家做家訪,給她父母鼓勁加油,談心安慰,並為她母親申請了大病救助。

範志君是一名地理老師,從教25年,擔任班主任20年。在教育中,她潛心教學,始終堅持將「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和一生的幸福奠基」作為工作信念,以愛架起與學生相處的橋梁,用愛溫暖學生的心靈;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價值觀;利用三尺講臺,傳播「愛」與「信」的力量。在教學中,她敢於創新,敢於突破,積極投身到課題教學改革中,主動承擔課題研究任務,先後多次被評為學校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獲得省級論文一等獎、縣優秀教案一等獎等榮譽。

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關愛關心學生。她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關心愛護學生。針對留守學生和困境學生叛逆、頹廢心理,家庭疏於關心、教育等問題,她積極跟任課老師溝通、與家長交流,耐心、細心地與孩子交心、談心,用包容和愛心去感化他們,激勵他們。

在地理教學改革中,範志君積極探索,因材施教。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任課老師,她虛心向同行學習,共同研究探討新的教學方法,在教研中與同行一起分享,並以此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她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採取互動教學、幫扶教學、體驗教學等形式,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互相幫助,讓學生在自學中建立學習方法、在幫扶中得到提升、在體驗中得到鞏固。

範志君還用自己的工資資助了很多像賀雨婷一樣的困境學生,努力做到不讓一個學生輟學、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她多次翻山越嶺到張小林家做家訪、做通其家長的思想工作,為她交三年的學費,助她完成初中學業;為楊文遠輔導功課、解決其周末生活問題、幫他戒掉網癮、樹立信心……

範志君常常說:「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的希望。作為一名教師,將努力踐行教師的使命和職責,堅持立德樹人的情懷和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做好學生的引路工作,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才。」

範志君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5年的執教生涯中,她用自己的知識和愛心去點燃紅燭事業,一路放歌,以師德為本,修師德、樹師德、練師德,用愛揚起學生理想的風帆,讓自己的教育事業在奉獻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相關焦點

  • 青島藝術學校:綜合高中為學生搭建成才立交橋
    在這樣的背景下,青島藝術學校秉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原則,提出了「多元選擇、適性發展」的教育理念,以綜合高中辦學模式改革試點為契機,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模式、管理評價、師資建設、資源整合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系統設計,探索藝術教育普職融通的現實樣本,為各類學校畢業生廣泛開闢升學途徑的「立交橋」。
  • 名家開講 | 王長華: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為學生幸福成長奠基
    線下學習 線下課堂是在固定的教室裡,藉助於黑板和粉筆以及多媒體課件,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教學活動。 學校教育多數為線下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很多的優勢。
  • 用愛心與智慧為生命成長奠基——來自濟南市外海實驗學校建校15...
    「用愛心與智慧為生命成長奠基」的金色大字,在鮮花、梧桐的襯託中,將一處現代化的校園,矗立在了人們的面前。正對校門,便是外海文化廣場。「用愛心與智慧為生命成長奠基」就是她提出的治學思想。這種思想引領學校、教師、學生打造出了「幸福的家園」「教育的樂園」「學習的學園」。許校長說,外海學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那麼多學生從一入學,家長就放心地將他們交給了學校,就等於將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學習活動、明禮做人、習慣養成、養德修身、成長成人全放在了學校。如果我們的教師沒有愛、沒有責任、沒有堅守行嗎?
  • 鄭州財經學院:為學生搭建「ETC」成才高速通道
    鄭州財經學院大手筆謀規劃,為學生搭建「ETC」成才通道:EEE理念,精準分類,給學生量身定製培養方案;「TTT」計劃,教師提升,為學生打造卓越的教培天團;「CCC」要求,引領輔導
  • 宣城職業技術學院:全方位呵護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
    近年來,宣城職業技術學院抓實落細學生資助工作,尤其重視少數民族學生精準幫扶,通過資助模式的探索創新切實發揮資助育人實效,助力少數民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勇敢地追逐夢想。少數民族學生校園「安家」2019年秋季,扎西桑布乘坐40多個小時的火車輾轉從西藏來到宣城職業技術學院,成為信息財經學院會計學專業的一名新生。
  • 益陽市大通湖區一中校長張立新:因立德樹人堅守,為民族振興奠基
    4.教學相長,凸顯情懷教師需要成長,學生需要成長。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間相互交流、溝通、啟發、補充,教師帶著誨人不倦的精神、飽含激情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與共同發展。
  • 駐馬店實驗小學開展師德先進個人暨最美教師評選活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師德師風氛圍,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充分展示學校教師風採,7月5日,駐馬店實驗小學開展了以「牢記教育初心,志做四有教師」為主題的師德先進個人和最美教師評選活動。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詮釋了教師職業的神聖和師德師魂的崇高。
  • 專業社團助力學生成長成人成才
    作為學術性和專業型的社團,連鎖新星社團積極助力學院「443」學生成才精品工程。在學院支持下每年舉辦專業技能競賽、展演、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動,既發揮了學生專業社團的引領作用,又推動和促進了職業院校和連鎖行業共育專業技能型人才,拓展了區域間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逐步成為專業學習氛圍引領,學生提升專業技能的重要學生平臺,連續兩年被評為校級「五星社團」。社團指導教師也被評為「優秀社團導師」。
  • 阜陽師範大學:高尚的師德是最生動的教育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巡視整改要求,加強全校師德師風建設。 安青網訊 傳承師大精神,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
  • 林忠玲:「大閱讀」為兒童的幸福人生奠基
    原標題:林忠玲:「大閱讀」為兒童的幸福人生奠基2013年,林忠玲迎來了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角色轉變:升任姜堰教育局副局長。結合姜堰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現狀,他提出了在姜堰全面開展「大閱讀」工程的設想。他認為,真正的閱讀教育應當能夠實現區域教育品質的改變,為所有兒童的幸福童年奠基,甚至應當涵蓋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 學生呼救充耳不聞這個老師的師德哪去了?
    學生遭毆打,周圍學生懾於施暴者淫威不敢幹涉可以理解,但老師也作壁上觀,這就奇了怪了。難道現在的教師只管「教書」不管「育人」了?學生學校內打架鬥毆跟他們沒有絲毫關係了?這個對自己學生呼救聲充耳不聞的老師,有何職業道德可言?少年懵懂無知也就罷了,老師如此冷漠,令人無語。  有人說,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那個裝睡的人自己決定醒來。
  • 錦州師德師風教育整頓在行動!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工作部署,自12月8日以來,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針對本系統師德師風存在的在職教師違規有償補課、亂訂教輔材料等突出問題,全面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教育整頓,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 魅力藝術為每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北京實驗學校藝術教育發展戰略提出: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培養人、發展人、塑造人為課程建設的主要價值,實現學生「全員」發展模式。通過十五年一體化培養,人人有一門藝術特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理解世界文化藝術的多樣性。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感性素養,讓藝術教育成為「為每個學生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
  • 師德師風個人總結教師
    關愛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差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社會有用的人才。一個教師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順利進行,使學生能健康活潑的成長,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二、熱愛工作熱愛教師工作「為教育事業奮鬥終身」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
  • 老師帶學生應援明星,校長被約談……教育部曝光8起師德違規問題
    三、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翰林學校教師耿某帶領學生應援娛樂明星問題。2020年5月,耿某在上課時間帶領學生為娛樂明星應援,並錄製視頻在網絡傳播,造成不良影響。耿某的行為違反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三項規定。
  • 「本科教學60多年」是師德示範
    同每一方飽經歲月的建築、草木一樣,一位老者,在這座百年學府內,見證了清華園的歲月變遷、也見證了一代代清華學子的成長,他就是93歲高齡,依然堅守本科教學一線的物理系教授張禮。(10月8日《人民日報》)古人稱90歲為鮐背之年,既泛指長壽老人,也形容年紀非常大老態龍鐘的樣子。
  • 「日語教學PPT歧視女性」暴露師德監督短板
    三峽大學黨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已對該課程作停課處理,正在對該事件進一步深入調查中。(9月30日澎湃新聞)  以趣味發音進行教學,固然是一種輕鬆學習模式,但是以低級惡俗作為代價,就已經背離了「教學育人」的初衷。大量歧視女性的言語,不僅容易誤導學生,還是對在場女性學生的侮辱霸凌。
  • 【師德師風】鄭德榮
    甘肅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縣(市、區)教育局,廳直有關單位和學校:為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省中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和職業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