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回 引蛇出洞誘仲達
司馬懿親自~~從曹真那呵兒把這個帥印取來了。他這才由洛陽點兵,把人馬帶到了長安。張郃親自來迎接,當時呢~~司馬懿就派張郃呀~~作先鋒,讓戴陵作副先鋒。這時,郭淮孫禮也都聽說啦,說司馬懿拜了都督了。總領關西各路人馬。因為曹真都督的病沒好,那麼這個徵西的帥印呢~~暫時~~由司馬懿來掛。郭淮孫禮呀~~就趕回了長安。得跟這位都督見個面兒啊,得跟都督說一說。說是自從啊,曹真走了之後,我們是怎麼安排的怎麼拒敵的。他不說呀,司馬懿也得問。
司馬懿見了這兩個人挺客氣,跟他們打聽了打聽,說是自從諸葛亮得了陳倉,取了散關,啊~又得了建威,這次呢~~親自領人馬兵出祁山啦。那麼各處~~就是咱們~~所守的那些關隘,還有什麼動靜沒有啊。就是其他啊~那個關隘沒被這個西蜀給取過去的地方吶?
嘶~~郭淮孫禮一聽,「呃~啟稟都督,沒有。因為什麼呢,我們已經把令傳下去了,各處都有回令。不過就是啊,這武都陰平啊~~還沒聽見回信兒。」
「哦~~~」司馬懿這麼一聽,「原來如此。這麼說~~那麼諸葛亮會不會~~他把人馬帶出祁山之後回兵~~去取武都陰平啊?因為武都陰平啊~~與這個漢中接壤。這個地方對他們西蜀很有利,實際呢~~也是人家西蜀的地方,不過咱們給佔據了而已。諸葛亮完全可能把這兩個城池給拿過去呀。另外諸葛孔明兵出祁山以來,他可曾向咱們討過戰吶?」
郭淮看了看孫禮,孫禮瞅瞅郭淮,倆人同時搖搖頭。「呵~回稟都督,沒見孔明派將討過戰。」
「哦~~~」司馬懿聽到這呵兒,他手一推鬍鬚眼珠這麼一轉。「諸葛亮~~領人馬出漢中千裡迢迢來到此處,他是力在速戰吶。諸葛亮北伐以來呀,用兵神速。速戰速決就是啊。嘶~~今兒個他怎麼這麼穩當呢?怎麼到這呵兒一直沒討戰?難道說~~就因為諸葛亮得過陳倉~~這個運糧糧道~~他就這麼踏實了?嗯~~~不用問吶,諸葛亮領人馬出祁山這麼長時間不來討戰,必有奇謀。他準有什麼計策。我想啊,咱們先應該到武都陰平去看一看。唯恐兩座城池有失。請你們二位將軍親領人馬去一趟。我這呵兒派人與諸葛亮交戰。」意思就是~~「我呀~~先把西蜀大營的注意力全都給吸引過來,你們二位到那兒看看。武都陰平沒丟,你們給它充實些人馬。如果有什麼閃失,你們應該復奪這兩座城池。請你們~~由小路進發,路上多要小心。不可大意。」
「遵令。」
這倆一瞧這倒好,來了就有活兒幹。實際呢,兩個人是想看望看望司馬懿,問問曹真的病情。哎~按現在的話來說呀,這倆人向司馬懿報個到,也就算完了。不管怎麼著,司馬懿來之前,他們倆人一個守著郿城,一個守著雍州。現在都督來了,這怎麼也得給個面兒見。哦,現在來了差事了。那就去叭。
嘶~~走到路上啊,郭淮就犯了核計了。哎?這位司馬都督來了~~就做了一番判斷,說諸葛亮領人馬出祁山很可能回過頭去~取了陰平和武都。讓咱們上這兒來一趟。唉呀~~不知道都督判斷的到底兒是準還是不準。想到這兒啊,郭淮問孫禮:「哎,孫禮將軍~~」
「啊?」
「你說~~仲達與孔明這二位比較起來~~誰高明啊?」就是說誰的本事大?
孫禮聽了這句話他樂了,「呵呵呵~~郭淮將軍,這您還用問嘛,當然是諸葛亮高哇。我看吶~~諸葛孔明高過咱司馬都督~~嗯~~不下三籌啊。」
「是嗎?我說孫將軍,你可不要~~長諸葛亮的威風滅咱們都督的銳氣呀。」
「嘿,反正這麼說叭,」孫禮一邊兒說著一邊兒直搖頭啊,「是咱們都督想到的這些事兒,我總覺得諸葛亮~~都想到前邊兒去了。」
他這一句話呀,把郭淮也給說樂了。「嗯~~倒是啊。不過這次~~咱們都督想的可是很周到啊。讓咱們先到武都陰平看看。如果說,武都陰平沒丟,咱們就給他充實些人馬。要丟啦,咱就給他復奪回來。」
孫禮一聽,「那麼假如諸葛亮這時候正在攻取二座城池呢?」
「那好辦啦。咱們就按著都督的將令行事,咱們就由打西蜀軍的後邊兒往上掩殺唄。」
「嗨~~我說還不一定怎麼樣呢。也許呀~~人家諸葛亮根本就沒派兵取這倆地兒。誰那麼辦吶?把人馬都帶出祁山去了,然後又派回一些兵將返回頭來取什麼武都陰平。要是我為主帥啊~~我就不這麼辦。」
他們倆人這倒好,並馬而行說話打理兒。
離著這武都已經很近了忽然探馬來報,說武都城頭上飄揚的是~~西蜀旗號。這倆城啊~~已經丟了。不單陰平武都丟了,而且~~城上虛插旌旗,大寨卻扎在城外。說誰取的這兩座城池啊?姜維姜伯約和王平。
壞了。把郭淮孫禮嚇了一大跳。怎麼回事兒?這諸葛亮~~可真有出奇之處啊。怪不得呢,都督來到長安先問諸葛亮交兵了沒有。一說沒來討陣交兵,他立刻就想到派咱們到武都陰平來。哎呀~~咱們都督夠高的呀。可就是稍晚了這麼一步哇,這倆地兒已經歸了人家了。
「咱們還取嗎?」
「別取了,我看咱回去得了。」
「對。」
兩個人商商量量又想往回來。走到半路上,突然一聲炮響,誒喲~~金鼓大作喊殺聲四起,漫山遍野到處都是西蜀的軍兵。只見高高的山頭上,大纛旗下~~有一輛四輪車,車上坐的就是漢丞相諸葛亮。可把郭淮孫禮嚇壞了,倆人~~各打一個冷戰吶。我的個天吶~~怎麼碰上諸葛亮了?這可怎麼辦呢?
這位諸葛丞相啊~~還跟這倆人打招呼呢。「啊~~二位將軍,你們是不是~~奉司馬都督之命來接應武都陰平啊。哦~~司馬懿想派人與我在前面交戰,讓你們來~~看一看武都陰平,唯恐兩地有失。如果我要派將取此二城,你們好隨後掩殺。司馬懿哪裡知道啊,我根本不與其交戰。我在此處等候你們多時了。不過請二將不必擔憂,你們呢~~是曹魏的兩員下將,我不想傷害你們。你們趕快回去,讓司馬懿~~早來授首。」
這番話~~把郭淮孫禮給嚇的~~是撥馬就跑哇。
只見諸葛亮把手中大扇往起這麼一舉,關興張苞由兩邊兒就殺上來了。嘿喲~~把郭淮孫禮這些兵將給殺了個四散奔逃啊。特別可憐的~~就是這郭淮孫禮這二位。他可憐什麼呀?開始他騎著馬跑,後來這個山道崎嶇實在跑不了了有的那地方那馬都過不去,這倆索性啊~~把盔也摘了甲也卸了馬也不要了~~刀也扔了槍也撇了,這倆好~爬山~~噌噌噌噌~~往那山頭上爬。
張苞看著這可笑啊,他還沒見過敵軍如此之狼狽呢。嗨~~呀~~張苞一瞧,這樣的將軍怎麼能出來打仗?你瞧這想個什麼樣子啊?你們兩個人~~就往這山上爬,能有我的馬快嘛?他~啪~~~的一下,倆腿一踹繃鐙繩磕飛虎韂,隨後邊兒~~猛追啊。
這張苞可就忘了,你不看看人家兩個人為什麼棄馬爬山吶?因為這地方這個戰馬它跑不起來呀。一面兒是大山立陡懸崖呀,一面兒~是萬丈深淵的大山溝。這張苞就不管不顧他光顧往前追了。追著追著~咵~~~的一下兒,他胯下烏騅馬這一下子滾了蹄了。把這個石頭給踏碎了。石頭這麼一碎馬一滾蹄,只聽這馬~唏~溜溜溜~這麼一叫,一聲長嘶~咕哇~~~就把張苞由馬上給掀下來。
唉呀~~太可憐了。怎麼了?把張苞~~給掀到山溝裡去了。掉到山澗裡了。這山澗吶~~還不是那麼深吶,不是個萬丈深淵的山澗,就算這麼一條小山溝兒,也就有個兩丈多深兒。兩丈多深也受不了啊,那也合著七八米吶。再說張苞是從馬上摜下來的。那由上往下這一摔,就是個鐵餅子呀~~摔到下邊兒去,也得摔倆坑啊,何況是個大活人呢。再說他頂著盔貫著甲呀。
這下兒可把張苞摔著了,摔了個實實活活的。當時~~就人事不省了。
西蜀的將校啊~~也顧不得再追什麼郭淮孫禮啦。這怎麼辦吶?趕快救張苞將軍叭。這跳下去~~誒呀~~兩丈多深這怎麼往下跳~~跳下去怎麼上來呀?得先弄繩子呀。把這繩子~~栓到一棵樹上,然後,這小校就捯著這繩子下去。下去仨倆人還不行吶,一下去~好~三二十個。把這位張苞將軍給背上來了。
烏騅馬算完啦,摔死啦。雖然把張苞背上來了,他還是不省人事啊。滿臉是血啊,摔得真可憐吶。大伙兒啊~~連連呼叫,叫了半天,這張苞也不應聲。應什麼聲啊?按現在話來說那是嚴重腦震蕩~~這人~~
這趕快稟報丞相叭。諸葛亮聽說張苞摔傷啦,趕忙催動車輛就奔這兒來啦。他下了四輪車到跟前這麼一看,「唉呀~~摔得這麼重啊。」諸葛亮俯下身去,連叫了幾聲張苞,沒有回聲啊。大家一看,諸葛丞相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他是真心疼啊。沒想到~~這張苞怎麼就這麼大意呢。「這個地方立陡石崖我再三囑咐你們,在行軍的時候~~特別是馬上的戰將一定要格外小心。你怎麼就會忘懷了呢。不能耽擱啦~~」丞相傳令,「趕快叫軍校把張苞送回漢中加緊調治不得耽擱。」
將校領令,護送張苞回漢中。
那郭淮孫禮哪兒去了?跑啦。趁亂裹亂,這倆算溜啦。一直跑回長安。這倆這相兒也夠大的了。戰馬是早就扔啦,盔也沒了甲也丟了,你再瞧那戰袍,撕的都一條一條的。哪兒是撕的呀?這一路上鑽那酸棗窠子刮的。
倆人來到大帳一見司馬懿,把司馬懿嚇了一跳。
「哎呀呀~~怎麼落得如此狼狽?」
「哈~~啟稟都督,是這麼這麼回事兒。」倆人就把接應武都陰平的事情說了,我們去晚了。
「啊~~~」 司馬懿點點頭哇。他點頭幹什麼呀?從心裡往外~~佩服諸葛亮。人家每想一招,幾乎都想在我的前面去了。這次,我想到武都陰平了,可是又比人家諸葛亮晚了一步。郭淮孫禮險險把性命搭上。帶去的兵馬~~折去了大半吶。你能不佩服人家諸葛亮嘛?「哎~~你們二人~~歇息片刻,換換衣服,再領人馬~~分頭去鎮守雍州與郿城。不可出戰。老夫~~自有破敵~~之計。」
「啊~~多謝都督。」給道謝?那當然了,你看你帶出些人馬去~~把人都給人弄沒了~~你們這麼狼狽回來,沒治罪~~這就算不錯呀。郭淮孫禮~~領令~~鎮守雍州和郿城去了。
這時司馬懿把張郃~和戴陵給找來。說是,「我已經派兵去到這武都陰平,但是晚了一步。現在我想啊,諸葛亮既然得了這兩座城池,他必然前去安民吶。就是趁著諸葛亮去武都陰平安民之時,你們兩個各自帶領精兵一萬,悄悄由小道繞到西蜀大營的後面去,從後面往前殺。老夫親自引兵,由前面往後殺。你我~~在西蜀營的中軍寶帳匯合。」這就是說~~趁著諸葛亮不在大營啊,咱~~給他一個出其不意,一舉而下西蜀大營。打他個大勝仗。咱們也得得點兒戰利品啦。不然~~城池也丟了~~損兵折將~~丟了不少的馬匹~~丟了那麼多的東西~~就算完啦?哦~~何著這回呀~~要到西蜀大營那兒撈一把。
這時一些曹魏軍的小校那兒議論,他們哪兒能猜想得出司馬懿的智謀啊。司馬懿想一戰成功。就這一下子~~如果不能生擒你諸葛亮,也得把你趕回漢中。最好啊~~殺回西蜀。直接就把你趕回成都去得了你別緊著在我祁山口這兒晃悠。這玩意兒太嚇人吶。一跨渭水就進了我的長安啦。司馬懿啊~~他怎麼能不嘀咕啊。
張郃和戴陵挺高興,準知道啊~~司馬都督這是一條妙計,絕對能取勝。他們兩個人~~就由打西蜀大營的旁邊兒就抄過來了。走的是小路哇。抄過來滿以為呀~~從後邊兒往前一殺,司馬都督再一接應,哎~那該多好啊。這不就大獲全勝了嘛。都是那麼盼吶。
二將剛轉到西蜀營的後邊兒,只聽一聲炮響,跟著~~西蜀軍由四面八方就殺上來啦。迎對面兒啊~~四輪車上坐的是漢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一點手,「啊~~張郃,你們這是到哪裡去呀?啊~~不用問吶,你們是奉司馬懿的將令,來偷襲我的大營。司馬懿以為我已經領著人到武都陰平去安民去了,趁我營內空虛,你們前來打劫呀。好大膽量。現在,我把你們給困在此處,張郃你還不趕快下馬歸降,等在何時。」
張郃一聽,誒喲~~司馬都督~~您看~~您又想到人家諸葛亮的後邊兒去啦。這諸葛亮啊~~他簡直象能掐會算一樣啊。他怎麼就猜的這麼準呢?一猜就猜中我家都督用兵的心思。打叭。張郃算拼了命了,戴陵~~也得助張郃一臂之力呀,兩個人大殺了一陣吶。損兵折將且不說呀,這兩個人~~也都身上帶傷多處哇。總算是~~沒讓人家西蜀軍校給捉住。居然殺開了一條血路~~跑了。
正跟司馬懿碰上。合兵一處嘛。司馬懿一瞧~~這還沒上西蜀大營裡邊兒去怎麼就在這兒合兵一處了。「你們那兵呢?」
張郃在鐙中一跺腳,「別提了都督。這諸葛亮是詭計多端吶。咱又中了他的計啦。」
「哦~~」司馬懿一聽,很吃了一驚啊。「嘿嘿誒~~~諸葛亮~~確實~~高我一籌哇。」嘶~~他真的夠高的啊。司馬懿傳令,「來呀,撤隊收兵。」把兵馬收回去了。他傳令眾將,從現在起,深溝高壘,拒不出戰。這仗啊~~咱別打了,司馬懿心想,還是得跟諸葛亮耗著呀。多咋耗得他呀~~糧草絕盡,再戰不遲。這仗沒法兒打。
你怎麼打~~就是說你怎麼想出來的那主意,哎~人家就在前邊兒等著你呢。象下棋一樣,你只要是往前一遞那子兒,唄兒~~人家就給你吃了,這棋還下個什麼勁兒啊。乾脆,我以守為上。不打了。
諸葛亮幾次來要戰,司馬懿都不出兵。哎呀~~西蜀的將校可有點兒著急啦。大伙兒都明白啦,司馬懿呀~~是讓咱們丞相給打怕了。他貓到那老窩兒裡他不出來。咱們攻他也不好攻啊。看來呀~~他又要跟咱們耗著了。咱們哪兒耗得過他呀?
眾將正在著急,哎~~西蜀來了一位使臣,費禕來了。這位 費先生幹什麼來了?嘉獎三軍吶。敢情吶~~傳劉禪的旨來啦。把丞相諸葛亮官復原職。這次諸葛亮領人馬三出祁山,是大獲全勝,嗬,震動了整個兒的西川。闔川人民~~無不雀躍呀。大伙兒都高興?那當然。這是得了多少地方?陳倉、散關、建威、武都、陰平~~現在打得司馬懿都不敢出戰啦,而且繳獲了那麼多的戰利品。你說這西蜀軍民誰不樂呀。劉禪也高興的不得了,劉禪想,哪兒能讓相父總當這右將軍吶?自從~~失守街亭,空城計之後,諸葛亮殺了馬謖,自貶三級,不是當了右將軍了嘛。現在僅僅是理丞相事。那不行,得趕快官復原職啊。這官復原職~也得找個臺階兒啊,哎~現在這是個多好的機會呀,打了這麼個大勝仗,那麼~~該嘉獎的就得嘉獎。三軍將校~~都要獎勵,何況~~是我家相父諸葛亮呢。劉禪這才傳旨下詔,讓費禕~~到大營來見諸葛亮。
諸葛亮接旨之後設宴款待費禕。這個諸葛丞相啊~~推辭了半天,雖然說~~得了這麼幾座城池,也得了一些東西,但是這不算是大勝仗。現在司馬懿拒不出戰。如果說我要是跨過渭水取了長安,官復原職啊~~還覺得心安理得。「我看就這樣叭。你回復陛下,就不必~~先忙於官復原職啦。」
「唉呀~~」費禕一聽,「丞相您可不能推辭啦。」
「怎麼?」
「您要這麼一推辭啊,那可就冷了陛下的心腸。闔川軍民~都不答應啊。丞相,您~~您就應下來叭。」
說得諸葛亮沒辦法了,只好答應。哎,諸葛亮~~三出祁山的時候,才官復原職。又當了丞相了。
把費禕送走之後~~這仗怎麼打呀?你不管怎麼著急上火怎麼討戰,司馬懿就是不理。諸葛亮啊~~想出一計。他傳令三軍,拔營起寨,兵退三十。退了三十裡。這是一舍地呀,三十裡為一舍呀。不是有那麼句話,哎~遠避三舍嘛,那就是九十。諸葛亮現在呀~~退了三十裡。
有探報報給了司馬懿。說西蜀諸葛亮撤兵了,兵退三十。「嗯?」司馬懿這麼一聽他捻著鬍鬚想了想,「噗~~呵呵呵~~」笑了。笑什麼?諸葛亮啊~~有點兒等不及啦。嘿,他連連來討戰,老夫不出戰不予理睬,諸葛亮啊~~不用問~~準是想出什麼計策來啦。他不是退兵了嘛?就瞧著他往下退,瞅著他退。千萬別追,一追準上當。「別理他,只當他沒退。」
嗨~~~三軍一聽,這叫什麼呀?怎麼?人家明明撤兵了,什麼叫只當沒退呀?
「我說~~」
「啊?」
「咱們都督是不是讓這位漢丞相諸葛亮給嚇破了膽子~~」
「別胡說啊~~可告訴你,不許嘀咕這個。你就按令而行。」
司馬懿沒理這茬兒。
過了沒三天,諸葛亮~~又撤兵了。撤了多遠?還是三十裡。有人又報給了司馬懿。司馬懿一聽,哦~~西蜀軍兩次撤兵不是才撤六十裡地嘛。我呀~~不理你。還是不予理睬。別追,諸葛亮~~準有奇謀~~妙計。就是不上當啊。
過了五天,探報又來了,說諸葛亮又退了三十。司馬懿一聽,「啊?」他~啪~~用手一拍帥案,挺身站起來。「這個諸葛孔明,你既不遠退~~也不近退,一次退三十~~你在我這兒丈量土地吶你?啊?退了三次,才退出九十裡地去。你這不是成心挑我的火兒嘛。你以為我真不敢跟你打呀?你不是兵退九十了嘛,老夫這次就要與你決一死戰。」
眾軍校這麼一瞧,行,誰說咱們司馬都督沒火氣呀?這不是火兒了嘛。大伙兒一看~騰~~的一下,司馬懿把令箭舉起來了。眾將精神一振,心裡暗想,哎~~~都督,您這就對了。要不然,這諸葛亮有點兒太氣人了。大家拉著那架子~~那意思就爭先恐後搶這個令。
只見司馬懿把那令舉起來輕輕晃了這麼兩晃~噼啊~~又放到桌上了。
「哼,老夫焉能中你諸葛亮的詭計。我仍然是堅守~~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