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9日訊(海都報閩南版記者 彭思思 田米 通訊員 康慶平 文/圖)「尿肉」「尿蛋」,光聽這名字,你敢嘗一嘗嗎?有人捏著鼻子叫它「黑暗料理」,但在永春湖洋,當地人會一臉淡然地說,這是他們不可多得的好東西。昨天,海都記者走進永春湖洋深山,探尋這一「私房菜」。
近來農閒,永春湖洋鎮溪西村的鄭春苗師傅家打算犒勞果園裡的工人們,準備做一道「尿肉尿蛋」。聽到這消息,不少與他相熟的朋友都趕來,還有人特意運來60個土鴨蛋,入股老鄭的「尿蛋」料理。鄭師傅說,童子尿難得,誰家做一次都是厝邊頭尾一起吃。
昨天,鄭師傅把20斤豬腿肉切成大小、肥瘦適中的肉塊,開水焯,下鍋爆炒。柴火嗞嗞響,鄭師傅揮著大鏟,上下翻飛,屋外頭人直喊「香味都飄到這來咯!」小的時候,鄭師傅就蹲在灶邊,看著父親做,他家兄弟三人,兒時都曾為這菜貢獻過童子尿。
豬肉起鍋裝入大陶缸中,用牛筋紙封口,食材的味道也被完全封存在缸中。這時,童子尿隆重登場了。
童子尿是鄭師傅前一天,提大塑料桶去湖洋幼兒園收來的,一天下來收集到40多斤童子尿。童子尿隔著陶缸慢慢蒸煮,當地人還喜歡把鴨蛋直接放入一起煮。沒吃過的人皺著眉頭直咂舌,老人家卻說,童子尿可是難得的原料,要把蛋殼磕破丟入鍋裡,才夠入味有功效!在以前,自家原料不夠,還得買上兩斤糖,到有孩子的人家家裡去換。
一個半小時的蒸煮,各種調料的味道融進肉裡。開鍋一看,尿水和鐵鍋竟發生化學變化,變成了紫紅色,青煙繚繞中,令人有種奇幻的感覺。鄭師傅這才開啟陶缸蓋子,夾起一塊肉試味道,不住點頭說又酸又香,Q度剛好。
飯點到了,田地裡勞作的工人們聞著味回來了。肉一盛上桌,筷子們就迫不及待地夾入盆中。年過花甲的陳師傅夾起肉往嘴裡送,不用問,看他狼吞虎咽的吃相就知道味道怎樣。「田裡幹活的人,就靠這個去辛苦了。吃了特開胃,飯也吃得多!」
這道私房菜背後有啥故事,當地老人們都說不上來。有一種說法是,不知哪個年月,一群官兵南下入閩來到湖洋,長途跋涉後個個旅途疲累,而傳說童子尿有去辛苦功效,於是便有了這道菜。一代又一代人,把這種做法流傳至今。一年到頭在田地揮汗賣力的莊稼人,用這一道民間私房菜犒勞自己,希望來年也有更飽滿的力氣幹活。
無獨有偶,在浙江金華的東陽,每到開春時節,農村裡都會煮「童子蛋」,老人說吃了這個蛋夏天不會中暑,春天不會犯困。在泉州市區,有百年贈藥施醫歷史的花橋慈濟宮裡,有個代代相傳的秘方「金汁」就是用童男糞便做的,據說有治小兒發燒功效。
花橋宮工作人員王女士說,自小就聽說過尿肉,只是現在做的人少了。童子尿是一味中藥,其中男童的尿液結晶叫「人中白」,也是一味藥,對於咽喉腫痛等症狀,可配合其他中藥研磨外敷。以前,很多人家不願意隨意把自家孩子尿液給人,認為這樣孩子長不高、身子虛弱。
小編挑戰
小記採訪回來,不忘帶了尿蛋給同事們嘗鮮。得知是用尿烹煮,有的編輯舉到嘴邊,愣是不敢下口。這是一次對吃貨味蕾的挑戰。
石鍋拌飯:比水煮蛋Q一點,其他沒差別,我還吃了兩個。
芋仔:尿蛋聞起來其實和普通水煮蛋沒有太大差別,並沒有想像中的騷味,蛋心有點甜味道。
老京:和普通煮雞蛋沒啥區別,一口下去,味道到香氣都覺得沒啥特別。
巴西木:小心臟還是有些擔心,尿煮蛋,畫面太美但不敢碰。
思思:在採訪現場,我嘗了尿肉,絲毫沒有尿騷味,全是土豬肉的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