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來後便聽聞臺灣省地震的事情,貌似還挺嚴重的,真的還是為灣灣省同胞擔心,也希望祖國能多多幫助,灣灣的兄弟姐妹們能振作。Fighting!!!
話說回來,以前在英國上學時最喜歡的課餘活動就是跟灣灣同學鬥嘴了,尤其是男生們,他們一急就是:「你想怎樣啦?你表醬紫好嗎?!」哈哈哈哈,艾瑪老鐵,我承認你發火的樣子也很溫柔,但似咱就不能舌頭捋直再說話嘛??不過灣灣的孩子們真的都很溫柔,女孩說話軟軟的,深得大陸北方爺們的歡喜。回望我這種175+運動女漢子。。。唉。。。
因為特殊歷史關係,臺灣美食集中國大陸特色之大成。三杯雞、鹽酥雞、炸雞排(怎麼都是雞)、牛肉麵、滷肉飯總之硬菜各式各樣。其中最受全國人民歡迎的應該就是滷肉飯了。從南到北,從老到少,沒有不喜歡的。我總覺得,一招鮮吃遍天下應該說的就是滷肉飯。
有人要問了,吃豬肉不是不健康嗎?其實非也,中醫醫書裡有記載,羊肉補氣,豬肉滋陰。只要在做工上略加調整,即使是滷肉飯也一樣可以是健康又美味的呈現。當然了,你不能非要拿傳統的滷肉飯和我來較真兒!五花肉+洋蔥酥的絕配搭檔在我眼中是任何改版滷肉飯都無法動搖的美味,但是對於孩子太油膩太不健康不是?而且對於這些每天清淡飲食,沒見過啥世面的孩兒們,這份兒童滷肉飯也一定是他們目前為止享用過美食的巔峰菜餚之一了。話不多表,咱們開動!
豬肩脊肉 85g
小紅蔥頭 2頭
香菇 4朵
生板慄仁 30g
鵪鶉蛋 10顆
小油菜 5朵
蠔油 1茶匙
醬油 1/2茶匙
冰糖 1粒
八角 1粒
桂皮 1/2個
幹山楂 4片
橄欖油 5ml
排骨高湯 300ml
米飯 適量
豬肩脊肉改刀切成小丁,儘可能小的切,這樣不但可以縮短燉煮的時間而且寶寶容易消化。
鵪鶉蛋煮熟剝皮備用。
生板慄仁泡水備用。
洋蔥切碎末,這時你的小旋風就可以派上用場了。(還不知道小旋風是什麼請戳讓cooking從此更有趣)
香菇切丁備用。
鍋中倒入橄欖油,放入洋蔥翻炒,轉中小火直到洋蔥變透明沒有嗆鼻的辛辣味。
鍋中加入豬肉丁翻炒至變色。
接著加入香菇、八角、桂皮、幹山楂翻炒至豬肉滲出的水被炒幹。隨後鍋中加入排骨高湯煮至微開。最後加入鵪鶉蛋和板慄仁,蓋蓋大火燒開後轉文火慢燉2小時至肉軟爛(期間要觀察一下如果湯不夠可以中途加一些高湯)。最後大火收汁至湯汁濃稠即可。
將焯水的小油菜剪碎拌入滷肉飯中,一碗香濃的兒童健康版滷肉飯就出鍋了~健康美味又營養均衡,既給寶寶改善了夥食又不用擔心健康問題~
1. 2歲左右的寶寶每日的油脂攝入要儘量控制在12ML左右,所以我選的是以瘦肉為主的肩脊肉。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換成傳統的五花肉,如果想避免攝入過多油脂,這就建議在翻炒後多增加一個步驟,上鍋蒸半個小時候,將油脂儘量蒸出來倒掉,再進行調味燉煮。
2. 傳統的紅蔥頭是需要過油炸成洋蔥酥,這樣才能展現出滷肉飯的精髓。但還是考慮到寶寶飲食健康原則,所以洋蔥要儘量切碎、切沫,這樣少量的油也可以煸炒出洋蔥的香味。
3. 加入板慄是為了讓滷肉飯口感更香糯,由於寶寶不建議攝取過多的添加物糖類,此菜譜僅有少許的冰糖,用板慄本身的甜味也可給滷肉飯增加香甜的味道。是不是有點聰明?哈哈哈哈~
來自北非摩洛哥的塔吉鍋茄香紅燴羊肉
沏杯茶,聊聊寶寶餐具nei些事兒
有了這道海鮮意面,蛙兒子再也不會離家出走了
維尼故事中袋鼠媽媽的拿手小點——香香糯糯的赤豆小圓餅
一場樸實的漢堡變裝秀
冬季就好這口兒熱氣騰騰的火鍋--寶寶的日式豆乳什錦鍋
大力水手口袋秘方升級版——補鐵之王菠菜牛肉芝士派
一盤施了魔法的迷你雞肉蔬菜卷
起範兒從娃娃抓起!適合寶寶的洋氣下午茶---藜麥蔬菜小點
來自地中海的,亞平寧半島的,異域風情的... ...還不點開看?!
讓cooking從此更有趣
想知道更多伺候小不點兒們的妙招麼?
那就趕緊👇我👇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