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朋友圈裡傳統文化的元素就多了起來,似乎只有詩詞歌賦、文言文才符合即將到來的這個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的氣質。
中國的傳統文化確實博大精深,一字一句都意義深遠。用英文翻譯過來往往會失了韻味,讀起來有些怪怪的。但是!也有意外~今天鯨寶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首氣勢滂沱的古文——《出師表》的英文版朗讀。
文中言辭懇切、感情真摯,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心和決心表達得淋漓盡致,然而因篇幅較長,被中學生選為「最難背的文言文」,甚至「有感情地朗讀都費勁」。
這樣一篇有難度的古文,翻譯成英文再朗讀出來會是什麼效果呢?趕快搜索視頻感受一下吧~
老戲骨王洛勇操著純正有磁性的英文口音,在呼吸吐納間深情演繹出《出師表》的悲壯。有網友稱讚「讀出了《權力的遊戲》的史詩感,堪稱是教科書版的演繹」。
當大家都在感嘆王洛勇完美的英文發音時,鯨寶發現這背後還有一段勵志的故事:
早在1986年,王洛勇就為著演員夢去了美國,為了克服語言障礙,他邊上課、學英語,邊打工賺錢。1991年,《西貢小姐》在百老匯公演,王洛勇看後覺得自己演男一號可以演得更好,於是跑到後臺應聘,結果因為英語不是他的母語被拒。從那以後,王洛勇就開始和英語較勁。背會了全部英文臺詞又因為口音問題被拒,他咬木塞、含石子兒練發音,前後八次到百老匯後臺應聘皆被拒。
終於在1995年如願登上百老匯舞臺,出演了《西貢小姐》,並憑此獲得了美國福克斯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獲得了《紐約時報》的肯定。
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相信這段英文版的《出師表》,以及這位沒能從小接受英語啟蒙,靠著堅持練出一口地道英語的演繹者——王洛勇,一定能讓孩子看到努力的意義。
在《三國演義》裡還有一些很有名的句子,中英對照也分享給大家了解一下~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We ask not the same day of birth, but we seek to die together.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There is life for those who are with me, death for those against.既生瑜,何生亮?O God, since thou made Zhou Yu, why did thou also create Zhuge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