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國崛起,中國力量+【傳統文化介紹】京劇的的價值追求

2021-03-05 老白的語文課

                     京劇的的價值追求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京劇不是一種簡單的娛樂形式。京劇以唱念做打的程式化綜合表演手段、簡樸多變的舞臺呈現形式、虛實相生的寫意技巧、崇高正義的道德追求,成為一種富有文化內涵的表演藝術。

京劇吸收和融合了詩歌、音樂、舞蹈、美術、服飾、武術等文化藝術精華,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京劇表演的基本特徵是程式化。將生活中的自然形態加工提煉,變成舞臺上的規範形式,這就是京劇的程式。如舞臺上雖只有一桌二椅、一根馬鞭,演員在表演中卻能夠讓觀眾明白,六七步就是走遍天下,八九人代表千軍萬馬。這種程式化的藝術手段,具有寫意的藝術風格。京劇中唱念做打、手眼身法都有自己的程式,音樂中的板式、曲牌、鑼鼓,念白中的韻白、京白,表演中的身段、手勢、步法、工架,武打中的套路,以及喜怒哀樂、哭笑驚嘆等感情的表現,無一不是生活中語言、聲調、心理和形體動作的程式化表演。京劇中程式化的表演,其實具有一種浪漫的氣質,使京劇富有魅力。

無論是傳統京劇還是新編京劇,它們都鮮明地體現了京劇的價值追求。在長期的演出中,眾多傳統京劇劇目的魅力經久不衰,許多故事內容深入人心。《八義圖》的義薄雲天、《長生殿》的亙古愛情、《金錢豹》的扶危揚善……傳統京劇以深厚的文化淵源和共通的價值觀念,在且歌且行中拉近了與觀眾的心靈距離。新編京劇也同樣具有這種功能。如新編歷史京劇《于成龍》,以簡約明快的藝術表演,刻畫了一代廉吏于成龍廉政親民的形象,觀眾深受感動,體會到範仲淹所說的「先憂後樂」的古代士大夫情懷和憂國憂民的為官政治理想。

京劇藝術對觀眾的精神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廣大人民在看戲、聽戲、唱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受到薰陶。京劇能夠做到寓教於戲、以戲化人。觀眾欣賞京劇的時候,往往被精彩的劇情吸引,沉浸其中,在長時間的耳濡目染中,心靈得到淨化,形成健康向上的價值取向。

《楊門女將》會激發出強烈的愛國熱情,使人們心靈受到震撼;《四郎探母》讓人感慨百善孝為先,進而反省人生;《鎖麟囊》讓人效仿樂於助人,牢記知恩圖報。許多人因為看了京劇表演,就會被京劇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影響一輩子。許多人在看戲、聽戲、唱戲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種浸潤的過程比單純的說教更加有效而長遠。

 

 

 

                  中國崛起,中國力量

【材料】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於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本屆會議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這一年,世界展望中國,中國成就耀眼全球:抗擊疫情全面勝利;火星探測任務實施,中國空間站建設也計劃在這一年向太空送去第一塊搭建的「積木」;中國北鬥完成了全部組網衛星發射,向世界遞出一張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領域的「中國名片」;全面脫貧任務完成;「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的人口普查……

閱讀材料後,相信你也有很深的感觸吧。本校(統稱「復興中學」)擬舉辦以「讀懂中國」為主題的演講大賽,請結合材料內容,就此寫一篇演講稿,談談自己對中國成就及其對世界的影響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例文                  中國崛起,中國力量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參加我們復興中學「讀懂中國」主題演講大賽,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崛起,中國力量》。

中國是有千年文化的古國,歷史上上演過無數紛爭、暴亂,安定之時並不多,然而今日你我安坐於此,所依託的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在於今日的中國力量。

中國力量不止於科技的硬實力,也在於國民團結的軟實力。在科技剛起步時,是兩彈一星的毀滅性力量震懾住了欲冒犯中國的美帝。正是武器無情的殺傷力,科技的巨大威懾,讓中國有「力量」站起來。近日天災疫情兇猛而至,是公民之間的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隔離消毒,從我做起,建立了起一股免意志力,使這位「中國病人」康復在望,這種枯木逢春、減少傷亡的力量,又怎麼不是中國內在最強大的的力量呢?

「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的硬實力是立國之矛,防禦外敵。在那段小米加步槍的悲苦歷史當中,中國人民正是因為沒有堅船利炮,以至於只能用血肉之軀擋住敵人的鋼鐵之刃,導致了他國不用吹灰之力,在無傷亡的情況下,攻佔了一片片的土地。他們節節勝利,中國如羔羊一般。他們又為什麼要承認中國的地位呢?反觀當今,東風飛彈在國慶閱兵式上閃亮登場,更有量子號在太空計算的種種戰略布局。歐美在進攻前不得不權衡利弊,比較敵我優勢,害怕反被中國之力打中要害,國家覆滅。因此才必須承認中國東方雄獅的地位,無人敢惹。硬實力——科技武器如長矛一般,威懾制衡著他國,防禦著我國。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軟實力使國民安定。敘利亞地區有三派兩流把握權利,以致民心分散,內亂連綿不止。假如他們能有一個統一的政權,讓流失的百姓團結起來,共同為這個「聖教」的發源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又怎麼會國內一片荒蕪,百姓不忙民生忙鬥爭,流離失所,饑荒遍地?究其本質原因還不是從上到下沒有大我「國」的概念,而只有「小我」與「敵方」的概念嗎?中國今日即使面對非戰爭的毀滅性國難,都有「逆行天使」跨省份的協作,運輸司機不計利益的運輸物資,在此軟實力下,國民明確自己的責任,還能協助他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有什麼恐慌的理由呢?而看到這樣的國家,即使有把握用武力勝之,又有和把握制治之?不得不妥協中國的存在,是唯一的選擇。

中國力量讓我們屹立東方,今日我華夏少年又如何不應為中國力量添磚加瓦,為明日立國之基——中國力量燃起火炬!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立意】

①從中國成就的角度分析,可立意為「中國成就,你我自豪」「中國成就耀眼世界」「中國成就奠定大國地位」,等等,

②從中國成就對世界的影響的角度分析,可立意為「大國責任,中國擔當」「中國智慧,引領世界」,等等。

③從世界如何看待中國的角度分析,可立意為「中國崛起,中國力量」「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世界的榜樣」「中國的新徵程引領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藝術,京劇宗師的四大名旦
    本文乃作者朱軒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荀慧生、尚小雲與梅蘭芳、程硯秋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京劇四大名旦。當然,作為大藝術家,荀、尚二位先生不但是繼承傳統藝術的典範,更是改革創新的榜樣。荀先生就曾三學《貴妃醉酒》,四學《玉堂春》。
  • 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到踐行...
    內容提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三原色,它們彼此融通、交相輝映,凝鑄成改革創新的中國精神、引領時代的中國價值、氣勢磅礴的中國力量。要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就要繁榮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核心價值觀是維繫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紐帶,是一種文化立足於世的最根本的東西。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和發揚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藝術,劇目與體制、作風和人才
    本文乃作者朱軒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三並舉」的劇目都應該屬於新劇目,因為其中的傳統戲是經過「戲改",經過整理加工乃至改編的。對於京劇新劇目,自從創演開始,就伴隨著「像不像京劇」的爭論。
  •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是指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價值中起主導作用的價值。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有兩層含義: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即儒,道,佛的核心價值。二是儒家,道家和佛教核心價值觀形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構成1,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可以概括為自我完善的道德。儒家學者重視使命和責任。
  •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喜歡傳統文化?五千年文化造就大國力量的崛起
    節目組將這種回望與展望,寄托在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上。 本季《國家寶藏》,按照慣例選了九家博物館,也是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用其中館藏的國寶為大家講述其背後的歷史故事,人文精神力量。 每一座博物館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藏,每一個展出的鎮館之寶都是中國人的精神寶藏。通過這些寶藏背後蘊含的力量,向觀眾和世界傳達中國力量,就是這個節目的初衷。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音樂藝術,紛呈的流派藝術
    本文乃作者朱軒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梅蘭芳是現代戲曲史上最為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他繼承並發揚了前輩藝術大師胡喜祿、時小福、餘紫雲、陳德霖和王瑤卿的藝術,並革新傳統,思想和藝術境界更為開闊,成為京劇旦角表演藝術的集大成者。從上個世紀一二十年代以來,他就曾進行了時裝戲(當時的現代戲)、古裝戲(側重歌舞的神仙戲)、新編歷史戲等的藝術革新實踐,為京劇,特別是在旦行聲腔藝術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 中國文化:支撐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崛起的背後力量!
    縱觀世界歷史,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力量永遠是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說文化=經濟!東亞和東南亞一共有十六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科技發達的國家一共有四個,即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而這四個國家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以中國文化為內核。
  • 中國傳統文化何以復活?
    於是有了數十年後,民間愛好者和共青團等有關部門共同努力下,古風歌曲、仙俠作品等帶有濃鬱中華氣息的新興文化的崛起,故宮等文創項目的走紅,以及《哪吒》《大聖歸來》等電影的大賣。 而科技的進步同樣讓傳統文化在短時間內受到了衝擊,PC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使得年輕人的娛樂和社交都不再受到地域限制,同時隨著信息流動的加快,比如京劇這樣慢節奏,需要細細品味,有較高欣賞門檻的項目,如無革新,便不再能夠適應年輕人的生活。
  • 《人民中國》對日文化外宣的創新探索
    如何發揚70年光榮傳統,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守正創新、再立新功成為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在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事業中,如何做好因國施策、精準外宣,外文局旗下的對日外宣刊物《人民中國》的對日報導探索與實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對外宣傳中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方面,《人民中國》近年來提煉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現代流行文化等諸要素,拓展外宣內容的努力不啻為有益的探索。
  • 琴棋書畫-中國傳統文化
    「琴棋書畫」乃中國傳統「四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文雅而高逸的情懷體現。
  • 山東大學何中華教授論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文化建構
    我們的改革在一定意義上重演了中國歷史上的這三次浪潮,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依次展開。因此,今天的發展問題都格外地凸顯了文化的空前的重要性。每張中國人的臉都是平和的,中國文化追求的是赤子之心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天人合一、陰陽互補」的特點。
  • 新聲力量歌唱傳統文化,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中國韻進入專家評審階段
    新聲力量歌唱傳統文化,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中國韻進入專家評審階段 「斟滿來自東方的驕傲,痛飲一樽五千年的榮耀。」
  • 學苑論衡:中國歷史文化具有一脈相承的優秀傳統
    先秦時期是中華文化的創生期,奠定了此後幾千年中華文化發展的基礎。考古發現證實,早期中華文明的形成經歷了從「滿天星鬥」到「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文化交流交融,中華民族最早的大家庭逐漸成形,國家由此誕生,「大同」社會理想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價值追求逐漸深入人心。
  • 《年代秀》推中國文化季,囊括國人文化記憶,將文化傳承變為可能!
    傳媒內參導讀:《年代秀》主持人趙屹鷗談及價值取向,「這一季的《年代秀》讓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理解;當文化演變成習俗,規範變成習慣,傳承就有了可能」。深圳衛視《年代秀》在復興優秀中國文化的時代背景下、在文化類節目崛起的風尚中,由深圳衛視王牌綜藝《年代秀》推出的「中國文化季」為中國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接地氣、有人氣的平臺,拉近年輕人與中國文化之間的距離。
  • 波多野乾一與中國京劇在日本的傳播
    1922年版的「支那劇的腳色」 中比較簡略地介紹了京劇的歷史、京劇的角色行當。1927年改版後的「序說·京劇概說」則似乎「專業性」有所加強。書中分別介紹了京劇的構成、舞臺、腳色、規則、聲腔、觀劇實際和京劇參考書目。波多野在這裡表明,「此書乃是給觀看中國劇之日本觀眾作指引手冊而寫。故須明確何謂中國劇。此篇是為說明該問題,故對於觀劇第一標準之『腳色』特別加以詳細介紹」。
  • 我認識的劉坤: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
    所以,我深愛園林,他本身具有很大的觀賞價值,大部分都有著非常美麗的姿態,不僅是植物愛好者非常喜歡,而且不少老百姓也非常喜歡。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每年都有無以計數的綠化工程建設項目啟動,所需要的樹木數量也是非常大。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他深愛中國傳統文化。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音樂,它所起的主要作用
    本文乃作者朱軒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作為皮黃腔的京劇,西皮和二黃兩種曲調相對來說是有不同情調範圍的。京劇音樂中的各種曲牌音樂借用了很多崑曲的曲牌,也有一些來源於民間器樂曲。有些是大字曲牌,是有演唱的,其唱詞及音樂為劇情服務,起著很好的烘託劇情的效果。有些大字曲牌去掉了演唱,成為純器樂曲。所有這些京劇曲牌伴隨著京劇的發生、發展而逐漸形成,逐步與京劇形成了統一的風格。經過優選,常用的幾十種曲牌除能配合動作、輔助唱念、表演和表現戲劇情節外,還可使京劇藝術更富有感染力,起到渲染舞臺氣氛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 京劇霸王別姬的含義是什麼,和中國的文化的聯繫中張國榮的作用
    京劇霸王別姬,講述的是古代對歷史的故事主要是項羽和虞姬的故事,在中國是讓人們很稱讚的事情,所以說被改編成了京劇,記錄下來,留給了世人,那麼在京劇霸王別姬中有什麼樣的深層含義呢?霸王別姬用心記顯示出來的另一個深層的含義就是表現京劇戲曲的偉大性京劇戲曲的普及性,因為它是用京劇的形式演示了出來,更能夠體現出人們對京劇的愛好以及進去被人們普遍接受的範圍,其實也是在宣揚一種京劇文化,只不過這種宣傳是一種無聲的宣傳,在悄無聲息中就讓很多的人愛上了京劇和戲曲。那麼霸王別姬和中國的文化有什麼聯繫呢?張國榮在其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73歲鋼琴家殷承宗:中國鋼琴藝術需紮根傳統文化
    殷承宗 中國鋼琴藝術需紮根傳統文化    可以說,殷承宗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鋼琴演奏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的知名度遠超過現在的「李、朗」(李雲迪和郎朗)——他是首個在「音樂聖殿」卡耐基音樂廳演奏中國演奏家,被稱為「公認的舒伯特和李斯特樂曲的最佳演繹者之一」。
  • 【傳統文化】中國文化的根本特色
    這一點,從中國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次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情況,但他們最終都尊重、接受並融入中華文化。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就在於中華文化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有著深刻的生存發展智慧。  信仰是支撐人的一種很重要的精神力量,沒有一種信仰的支撐,人很難生存、發展。但人的信仰又是多種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