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炒飯 | 傅月庵

2021-02-14 文匯筆會

2013年2月12日,在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來自中國和哥斯大黎加的廚師為迎接農曆中國新年製作世界上最大碗炒飯,創造了吉尼斯世界記錄。圖/新華社

    

愛吃炒飯,從小就是。

    

醬油炒飯,灑點蔥花就好吃,窮人家小孩的美食。大一點,愛上番茄醬炒飯,再大一點,什麼都愛:肉絲蛋、蝦仁蛋、什錦、咖喱……什麼都好,來者不拒。吃多了也歸納出點道理,決勝關鍵在飯,飯頂好是正餐吃剩,冰箱放過夜的,容易炒透,粒粒分明,入口清爽。

    

有次讀作家平路的書,知道她說也愛吃炒飯,老叫外賣:鹹魚雞粒炒飯,特別聲明:去雞粒!這個有意思,只愛鹹魚不愛雞粒。於此開了一扇門,就此也喜歡上這粵式炒飯,卻絕不去雞粒,精華所在不是嗎?完全猜不透平路的心,幹嘛去雞粒?

    

梁實秋先生曾教人家炒看不見雞蛋的蛋炒飯,那是炒飯前先把雞蛋打進飯裡攪拌,下鍋炒後,雞蛋不見了而蛋香撲鼻。鹹魚雞粒的鹹魚必須剁得極細,大約也有這意思。但雞粒或說雞丁要剔出,就不知為何了。有個朋友,但凡兩隻腳的皆不吃,平路會否也這一族人?

    

上周五到東區,偶遇一小攤以「炒飯」招徠。菜單居然有「鹹魚雞粒」四字。歡喜點叫,一嘗心碎。雞粒成了雞絲,鹹魚竟有指甲片大,且疑似「四破魚」而非「伍仔魚」(馬有魚)醃製,特腥!——只是心碎歸心碎,還是吃光光,可見我真心愛吃炒飯!

    

為了壓驚,今午特別跑到辦公室附近最好的燒臘店,老闆娘愛罵人那家,點了一盤貨真價實的「鹹魚雞粒炒飯」,一掃而空,包括心底陰影。走出店外,陽光白花花,人才又轉了回來。

廣東人稱「鍋」為「鑊」,也就是臺灣人口中的「鼎」——「大鼎肉羹」的「鼎」——主要指圓底鍋。

    

圓底鍋加個手柄,特別適合「炒」的動作,炒菜炒飯都行,邊炒邊抖邊拋甩,到了出神入化之際,據說「鑊氣」就出來了。

    

「鑊氣」也叫「鍋氣」,很神的東西,條件是「猛火、爆炒」,進而產生一種「焦香」,更細膩一點分析,就是端上來的料理具備「熱、快、幹、香」四個特點,色香味俱全。

    

「阿嫂,這鼎不夠烈啦。」我大姑媽能煮也能吃,小時候來家裡吃炒米粉、炒麵,常如此評論,不明白!日後知道有所謂的「鑊氣」,才推測她說的可能就是這個。

    

辦公室附近,南昌路近同安街有條小斜街,短短不過20米,小吃店林立,競爭激烈,家家有拿手本事。其中之一是燒臘店,廣東主人夫婦香港來臺灣,老闆娘仿佛膨脹不止一號的電影角色「包租婆」,眼神能殺你!開口自有一股威嚴,氣勢逼人,敝公司上下都很敬畏,也就為了吃她一盤燒臘飯。老闆雅不似「包租公」,脾氣略小於夫人,卻也不好惹。夫妻倆常拌嘴,熟客早習慣,你們吵你們的,我吃我的!

    

講遠了,此店老闆炒功了得,炒麵炒飯都能炒出滿滿鑊氣來。最深得我心者乃「鹹魚雞粒炒飯」,「熱、快、幹、香」一樣不缺。夏天食慾常不振,我便光顧,為了避人潮,總會提早進店:

    

「一樣?」老闆看到我便問。

    

「一樣!」我欣然回答。

    

背對廚房找張桌子坐下。不一會兒,乒桌球乓,鍋鏟相擊作響,冒著熱氣的炒飯隨即端上,粒粒分明,油而不膩,焦香可聞。再沒多久,「皮蛋魚片湯」到位,不客氣大口吃起來,不振的胃口忽然大振,總要吃到一粒不剩,盤碗見底而後已。

    

鑊氣,想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或可來這裡試試,炒飯、炒河粉最是試得出!


離家不遠的松江市場,黃昏過後就成飲食一條街。

    

十來個攤位鬧熱滾滾,生意最好的,就屬賣炒飯、炒麵、炒米粉、粄條的這一攤。

    

老闆娘掌廚,老闆打包舀湯,默契好到不行,卻也必得這麼好,才可能消化排隊等待的食客。

    

到此覓食,從無20分鐘內吃到我所要。老闆娘收下訂單,幾乎都會加注一句「要等15(20、25、30)分鐘喔……」

    

等待好吃的炒飯。一邊看老闆娘利落身手,炒完一盤又一盤,一邊暗暗算帳:

    

「一天至少要炒個150盤吧?平均一盤85,那是13000,也沒看他們休息過,一個月30天,將近40萬。一半利潤至少也有20萬。好賺嗎?似乎很好賺,一坪大的攤車,炒一炒也就有了。但天那麼熱,火不能小,每一塊錢都得火爐前一鏟一鏟炒出來。真的好賺嗎?……」

    

忽然想到某企業家所說「實業」跟「虛業」的差別,大老闆炒股票、炒地皮,搞財務槓桿、跟銀行超貸……錢滾錢,「拿別人的拳頭撞石獅」,輕鬆寫意,多半是「虛業」,錢好賺卻不實在;憑自己的雙手,流汗打拼,一點一點累積,這才是晚上睡得安心的「實業」。

   

「所以這應該叫『炒飯實業』嘍……」怎麼感覺有點怪怪的?

    

想到這裡,咖喱肉絲蛋炒飯好了。老闆遞交給我:「真燒,愛細膩哩。」——吃飯去吧!想那麼多。

點擊「閱讀原文」可在文匯出版社微店購買

2019筆會文粹《這無畏的行旅》

【筆會近期作品推薦】

韓天衡:六字贈言抵萬金

彭偉:「唐葫蘆」的信與沈從文的字

讀史老張:顧頡剛筆下的武康路

徐則臣:重讀《靜靜的頓河》

譚帆:憶徐中玉先生二三事

唐吉慧:張充和的一封信

江曾培:才高氣清的柯靈

朱生堅:傳統即創造:不僅僅是藝術觀

林那北:在張壁

周華誠:做戲

陳飛雪:仿佛回到1991年夏天

羅小茗:網紅義烏

徐慧芬:多是人間有情物 

相關焦點

  • 【書房】傅月庵半不肯齋:厚讀薄藏,營網做書(下)
    聚會結束後,傅月庵送我回酒店,在路上他向我講述了近期的變化。同時,我也正是從他那裡了解到了茉莉二手書店在臺灣舊書業的影響力,而傅月庵也將自己的觀念融入於茉莉二手書店的管理之中。傅月庵在茉莉二手書店任執行總監有五年多的時間,而本次的臺灣之行我特意採訪了茉莉二手書店的董事長戴莉珍女士。戴女士也在言談中不斷地誇讚傅月庵對本店的經營,尤其是遠景規劃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 一家三口都愛吃的7道早餐炒飯,比揚州炒飯好吃,簡單好做又實惠
    一家三口都愛吃的7道早餐炒飯,比揚州炒飯好吃,簡單好做又實惠【番茄炒飯】原料:西紅柿,剩米飯,蔥花,鹽。做法:1.西紅柿洗淨切碎,蔥切碎。2.熱鍋燒油,先放入西紅柿爆炒,炒出汁,放入剩米飯翻炒。3.炒至無水後放入鹽攪翻即可出鍋。
  • 愛吃炒飯一定要收藏,教你做4種炒飯,美味隨心換,做法超簡單
    戳上方《在線學做飯》關注我們更多精彩 " 導語:愛吃炒飯一定要收藏,教你做4種炒飯,美味隨心換,做法超簡單 炒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因為我們蒸飯一般都會多蒸一些,因為做少了怕不夠吃,
  • 張大春傅月庵對談《大唐李白》
    封面張大春、傅月庵像:李媛 繪  傅月庵:日本文壇有個傳說,據稱司馬遼太郎生前,假使他選定一個題目,想寫什麼人什麼事,譬如坂本龍馬、西鄉隆盛、關原之戰……幾天之內  傅月庵: 作家債多不愁慢慢還,也是讀者的一種幸福吧。回到小說來,你的小說從來「意有所指」,絕非船過水無痕,就算短篇也是,《四喜憂國》如今回頭看,竟是一則深沉的「寓言」了,臺灣藍綠都適用。
  • 在家教你做好吃的耳光炒飯,孩子愛吃的主食美味,簡單營養又解饞
    相信一提到炒飯這款美食,很多人都會想到蛋炒飯、醬油炒飯、菠蘿炒飯、揚州炒飯等等美味。而對於筆者來說,雖然上述的炒飯自己都嘗試過,但論及烹飪的簡單程度,以及食材搭配的豐富營養,估計今天這款耳光炒飯應該是不二之選。
  • 賭王生前最愛吃的「皇帝炒飯」,5000塊一碗,洗米水都是法國的!
    賭王生前最愛吃的「皇帝炒飯」,5000塊一碗,洗米水都是法國的!據傳他非常喜歡吃「皇帝炒飯」,一碗就要5000塊,就讓很多人都特別好奇這碗飯中到底是什麼,難道是用黃金炒的嗎?這碗蛋炒飯雖然說是小小的一碗,但是裡面的食材卻不容小覷,首先洗米水用的是法國的,選用的食材是來自美國的野生黑米,雞蛋選用的是每天早上剛產下的雞蛋,而且只用蛋黃不用蛋白,另外裡邊還添加了蟹肉,最後還會加上魚子醬,所以每一口都是精華!
  • 傅月庵|臺灣出版界,颳起「小,是我故意的」之風
    臺灣著名書人傅月庵又叫蠹魚頭多年從事出版編輯因為對舊書的熱愛加盟茉莉二手書店
  • 孩子愛吃的蝦仁菠蘿炒飯,烹飪簡單又營養,吃一次念念不忘的美味
    拋開甜品和糕點以外,估計今天分享的這款菠蘿炒飯應該是人們最熟悉的水果主食類美味了。而且相對於這款主食來說,它主體烹飪方法和平時的蛋炒飯差不多。也就是之中添加了以菠蘿為主料的食材,所以才顯得整款美味與眾不同。
  • 一碗炒飯的歷史和由來
    據說炒飯的發明和李鴻章有關。在一次國事訪問中,這位晚清外交界的重量級人物命令他的廚師做一道中國人喜歡吃,洋人也喜歡吃的菜餚。聰明的廚師直奔廚房,挽起袖子,做出這道享譽中外,雅俗共賞的美食。李中堂因此聲名大振,可惜那個廚子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 六渡橋的網紅炒飯,武漢最「癲狂」的炒飯!
    除了文內寫到的美食,留言區還有不少武漢老杆補充了不少,其中就包括今天本文的主角,功夫炒飯。今年功夫炒飯爆火,在某音、微博都能看到炒飯師傅犀利的身法。現在除了六渡橋的居民,來武漢遊玩的外地人都會特地彎一腳去六渡橋買一碗炒飯打卡。「功夫翻炒」和「數鹽」也吸引了一大批人觀看,不少吃貨表示,炒飯味道還不錯。
  • 黯然銷魂黃金炒飯,世間僅這一碗的頂級炒飯
    炒飯,這是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人人都愛的美食!甚至全世界走到哪裡都能吃到炒飯。仿佛只要能見到米的地方,就有炒飯的存在。
  • 不一樣的炒飯,天天吃都不膩,鮮蝦培根炒飯
    不一樣的炒飯,天天吃都不膩,鮮蝦培根炒飯平時我是非常喜歡吃炒飯的,無論是肉絲炒飯還是蛋炒飯,但是這些都是比較平常的,吃太多了也會覺得膩。有次去外面吃飯,然後看到有個炒飯我覺得很不一樣,因為它的名字是鮮蝦培根炒蛋。我立馬點了這份炒飯,看一下是否跟我平時吃的味道不一樣。
  • 今日菜譜: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是江蘇揚州經典的漢族小吃。 《食經》中提到的「越國食碎金飯」,即是揚州炒飯的前身。 相傳,隋煬帝巡視江都(今揚州)時,隨行的越國公楊素愛吃碎金飯,隨之將蛋炒飯傳入揚州。 揚州的蛋炒飯,風味各異,品種繁多,有"清蛋炒飯"、"金裹銀蛋炒飯"、"蝦仁蛋炒飯"、"火腿蛋炒飯"、"三鮮蛋炒飯"、"什錦蛋炒飯"等等。 前不久,川普、金正恩兩位國家領導人的工作午餐裡都有它。
  • 用來炒飯完爆蛋炒飯
    碧玉般的甜豌豆,是炒飯裡的「顏值擔當」。圓滾滾的,飽滿可愛,過油一炒更是綠得發翠。春筍則是藏匿在炒飯裡的小驚喜。無意間咬到一粒,咔咔脆,誘惑你伸筷子到米飯裡細細翻找,企圖再重溫一遍。小小一把,切得細碎,嵌入炒飯的每一寸空隙。獨特而霸道的香氣,因為有了油脂的浸潤,變得柔和起來,化身點睛之筆,讓這盤炒飯成為當之無愧的史上最香!即使從前不愛吃香椿的人,也能從此改觀。
  • 猛男竟然賣起了炒飯?快餐新秀實力進駐多倫多!
    我剛聽說Yonge finch開了一家專門做炒飯的店的時候一臉懵逼想當年剛出國的時候老媽教的第一道菜不就是炒飯嘛,這誰不會呀直到後來連國內的朋友也給我安利這個「猛男」的時候,我才決定去嘗試一下。。結果 我去真的猛😂「猛男的炒飯」的菜單以炒飯為主,但是口味上南腔北調的全都有看過星爺拍的經典電影「食神」的小夥伴都一定還記得那一碗勾人魂魄的「黯然銷魂飯」吧!
  • 賭王與炒飯
    真是貧窮限制了想像力,什麼炒飯要這麼貴?周星馳電影《食神》中,曾出現過一道「皇帝炒飯」,就是以戴龍做的炒飯為原型,賭王老何愛吃的,就是這個炒飯。別看名字這麼高大上,叫「皇帝」,但其實,它有另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蛋炒飯。沒錯,就是每個飯館都能吃到的那份普普通通的蛋炒飯。
  • 揚州沒有揚州炒飯
    外地人最熟悉的維揚菜,首推「揚州炒飯」。揚州炒飯可以說享譽全球,世界上只要是中餐的地方幾乎都有一款這種炒飯。揚州很多稍大些的飯店都是揚州炒飯協會成員,可以這麼說,揚州炒飯就是揚州的標籤。清嘉慶年間,揚州廚師們在蔥油蛋炒飯的基礎上,加上蝦仁、瘦肉丁等,形成了揚州炒飯的基本格局。
  • 小明廚房邀請菜之什錦香菇雞蛋炒飯
    但這麼好的東西寶寶不愛吃,可能因為香菇本身的香味略感刺激,怎麼能讓寶寶對香菇愛不釋口,辣媽也是拼了,平日上班鑽研藥物機制,下班絞盡腦汁怎麼餵寶寶。終於鑽研出這什錦香菇雞蛋炒飯!廚房裡最難做的就是這碗炒飯。嘿 蛋炒飯 最簡單也最困難飯要粒粒分開 還要沾著蛋嘿 蛋炒飯 最簡單也最困難鐵鍋翻不夠快 保證砸了招牌嘿 蛋炒飯 最簡單也最困難這題目太刁難 可我手藝並非泛泛嘿 蛋炒飯 最簡單也最困難中國五千年 火的藝術 就在這一盤腦海中響起音樂的請鼓掌。
  • 300道炒飯合輯
    假期一人在家,媽媽準備好的一盤炒飯是最快捷的午餐了,看著動畫片就可以吃得津津有味。上班後,就帶一份什錦炒飯便當吧,不但快手也有營養。一人在家,更多的是醬油炒飯、老乾媽炒飯這種「簡單粗暴款」,它們可能並不豐盛,但足以飽腹。 當然,生活中還有許多炒飯場景。而且對於許多人來說吃炒飯並不是為了「湊合」,給自己或是家人炒飯恰恰是想在繁忙中好好吃頓飯。
  • 18M+ | 米飯別只做炒飯,換個花樣,寶寶更愛吃,飽腹還補鐵~
    米飯的吃法有多少,姐妹們經常給寶寶做的是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