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中法院應當主動審查起訴期限

2020-12-27 勞動法專業律師

(2018)魯行申396號裁判要旨:

本案再審申請人自2003年11月24日與原市勞動保障局達成和解協議後,原市勞動保障局已按協議約定於2003年12月將其退休證時間變更為1999年6月30日,並重新向其發放退休證,申請人自2003年12月起即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被訴行政行為的內容,其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自2003年12月即開始起算,其於2016年起訴已超過法定起訴期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二)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且無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情形的。據此,上述規定明確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主動審查起訴期限,申請人以原審法院不應主動審查起訴期限為由申請再審,該理由不能成立。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2018)魯行申39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L1等36人。

上列再審申請人的訴訟代表人L1,男,1944年4月16日出生,漢族,退休職工,住日照市東港區。

上列再審申請人的訴訟代表人L2,男,1944年10月8日出生,漢族,退休職工,住日照市東港區。

上列再審申請人的訴訟代表人L3,男,1943年6月12日出生,漢族,退休職工,住日照市東港區。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日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住所地日照市東港區北京路128號。

法定代表人崔久成,局長。

原審第三人日照裕鑫動力有限公司,住所地日照市東港區海曲路36號。

法定代表人張彥濤,董事長。

再審申請人L1等36人因行政管理一案,不服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魯11行終41號行政裁定,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L1等36人申請再審稱,1.人民法院不應主動援引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2.申請人的起訴沒有超過法律規定的期限。請求撤銷日照市東港區人民法院(2016)魯1102行初字41號行政裁定。

日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陳述意見稱,1.在行政訴訟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主動審查起訴期限;2.被申請人作出的行政行為事實清楚、依據確鑿、程序合法。

本院認為,本案再審申請人自2003年11月24日與原市勞動保障局達成和解協議後,原市勞動保障局已按協議約定於2003年12月將其退休證時間變更為1999年6月30日,並重新向其發放退休證,申請人自2003年12月起即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被訴行政行為的內容,其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自2003年12月即開始起算,其於2016年起訴已超過法定起訴期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二)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且無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情形的。據此,上述規定明確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主動審查起訴期限,申請人以原審法院不應主動審查起訴期限為由申請再審,該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L1等36人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L1等36人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王海燕

審判員:韓 勇

審判員:陳 暉

二O一八年九月七日

書記員:李 倩

勞動法專業律師

相關焦點

  • 一般起訴期限和最長起訴期限的適用條件
    網絡配圖裁判要點行政訴訟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對行政訴訟起訴期限規定了兩種情況,即一般起訴期限和最長起訴期限,該兩種起訴期限的適用條件不同。庭審中,劉德君承認其於2009年9月28日收到上述批覆。2015年5月4日劉德君訴至法院,請求確認124號批覆違法。一審法院認為,劉德君起訴請求確認違法的是濟寧市人民政府作出124號批覆,劉德君在庭審中承認其於2009年9月28日收到該批覆。
  • 超過法定起訴期限 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超過法定起訴期限 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2020-06-05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法判例:民事訴訟被駁回又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如何保障當事人訴權
    在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被法院駁回後,法院既沒有依職權將案件轉至行政庭進行審理,亦未告知當事人的訴請屬於行政訴訟受案範圍。由於法院未盡到告知義務致使當事人多年來一直未啟動行政訴訟,故存在超過起訴期限的合理扣除事由。
  • 行政訴訟中不存在時效的中止、中斷情形
    本案中,上訴人訴稱其於1990年即已知曉被訴行政行為的內容,其於2017年才提起本案行政訴訟,原審法院認定其起訴已經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並無不當。行政訴訟法並未規定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的情形,當事人因信訪等原因導致逾期起訴的,或因為不清楚法律規定而逾期起訴的,是歸責於當事人自身的原因,並不是可以延長起訴期限的法定理由。
  • 到法院起訴別人還錢,應當注意五個問題
    有朋友問:到法院起訴別人還錢,需要注意什麼問題?我考慮了一下,這樣答覆他:去法院起訴別人還錢,需要注意以下五個主要問題。1、如果借款的時候,借條上約定管轄法院的,應當依照借條的約定法院來起訴。2、沒有約定管轄法院,或者約定不明(有歧義)的,事後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 北京行政訴訟律師在線諮詢
    一、行政訴訟需要請律師嗎  行政訴訟通常被稱為「民訴官」,在大多數人看來,「官吏」這兩個詞,很難通過起訴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及時起訴也需要律師。事實上,行政訴訟可以維護他們的權利,並不一定說律師必須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 提起行政訴訟時,法院不立案應怎麼辦
    在徵地拆遷過程中,拆遷方和被拆遷方往往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而這些矛盾的焦點總是拆遷安置補償問題,拆遷方本著「能少給就少給,能不給就不給」的原則進行拆遷安置補償,但是被拆遷方對此卻很是不滿意。甚至在現實生活中,拆遷方在進行房屋徵收時,手裡卻沒有一份合法的手續,面對強大的公權力,老百姓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因此,對於被拆遷方而言,申請行政複議或提起行政訴訟,便成為了他們最有力的武器。在現實中,被拆遷方對於提起行政訴訟會比較熟悉,但是也發生過法院對其立案不予受理的情況。
  • 行政訴訟中的送達問題初探
    一、行政訴訟送達在司法實踐中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行政訴訟涉及一方當事人是行政機關,行政機關被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起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本來就怒火中燒,人民法院送達訴訟文書,行政機關百般刁難,訴訟文書沒法送達。再者,人民法院的人、財、物還沒有與當地黨委政府徹底分離,所以行政訴訟中,法院的工作很難做,行政訴訟受到的外部影響和壓力比較大。
  • 以信訪事項複查意見書的作出時間作為起訴期限的起算時點
    最高法院案例 :行政機關以信訪事項的形式處理當事人的補償申請的起訴期限的起算時點訴訟系履行職責之訴,起訴期限應當從行政機關作出答覆之日起計算。行政機關分別作出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和信訪事項複查意見,系以處理信訪事項的形式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了答覆,對其申請不予支持,該處理結論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有實際影響,因此,應當以信訪事項複查意見書的作出時間作為起訴期限的起算時點。
  • 如何對違法拆遷進行有效起訴?
    那麼如何對違法拆遷進行有效起訴?一、如何對違法拆遷進行有效起訴?(一)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1、行政裁決是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如果雙方未對房屋拆遷達不成安置補償協議,應在產生糾紛後向上一級主管政府申請行政裁決,經過行政裁決不滿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訴訟。
  • 最高法院案例:提起行政訴訟一併提賠償請求,不能強制分寫訴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併提出行政賠償請求,或者因具體行政行為和與行使行政職權有關的其他行為侵權造成損害一併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分別立案,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合併審理,也可以單獨審理。
  • 「拍案驚奇」全面審查原則要求行政處罰之訴須審查稅務處理決定中...
    故被告基於其作出的稅務行政處理決定認定的相關事實,依法應當對原告作出並處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鑑於行政訴訟不審查已生效的基礎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原則,故對於被告作出的稅務行政處理決定認定的違法事實應當予以確認,被告據此決定對原告作出按補繳增值稅399009.17元的70%罰款,計279306.42元,屬於量罰適當。二、被訴行政行為程序是否合法。
  • 最高法判例:非訴行政執行中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產生爭議後當事人的救濟途徑
    根據前述規定,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的行為是否合法,應當由受理該申請的人民法院審查並作出裁定,被申請人如果認為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的行為不合法,應當在該案件的審查程序中提出。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範圍。
  • 行政訴訟要求履行法定職責案件的受理要素
    法院在立案審查要求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訴訟案件中,除一般行政訴訟受案、管轄範圍和適格原告的判斷外,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關鍵性要素,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形式審查,以其作為是否受理的重要參考。然而,不履行法定職責與行政不作為不是相等的關係,也不是一種交叉關係,而是一種包含關係,不履行法定職責行為中既包括不予答覆、拖延履行等行政不作為,也包括拒絕履行、不完全履行行為。因此,行政機關的明示拒絕行為仍屬於不履行法定職責範疇,行政機關明確拒絕舉報人要求的行為仍屬於不履行法定職責訴訟的範圍。
  • 派出所接到報案審查受理用時達30餘日,違反「受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
    本院認為,公民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途徑反映訴求、解決問題,在反映訴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為工作人員不認真履行法定職責,仍應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途徑反映、解決問題。 本案中,原告周某與信訪接待人員因記錄問題產生分歧後,沒有採用合法的途徑反映、解決問題,而是採取了吵嚷的方式發洩不滿,在多名石泉縣紀委工作人員勸導後,仍然吵嚷。
  • 徵地拆遷期間,遭遇斷水電要儘早維權,否則將錯過起訴期限
    那麼對於斷水斷電、挖斷道路的發生,如果拆遷戶已經知曉了,一定要儘早維權,千萬不要寄希望於拆遷部門會來給出優渥的條件,如果已經走到了斷水斷電這一步了,那麼等拆遷部門提高補償數額,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等相關規定,起訴是有起訴期限的,如果錯過了起訴期限,那麼即便是斷水斷電行為違法,
  • 【以案釋法】訴訟,莫錯過期限!
    因為他過了行政訴訟期限,才去起訴起訴的。所以法院就駁回了。。。什麼?起訴還有時間限制?這你就不懂了吧!����快來跟我一起向二中院的法官了解一下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二)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且無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情形的;……。」《實施意見》《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裁決程序規定》中規定,受送達人有委託代理人的,裁決書可以送交該代理人籤收。
  • 法院判了
    無法領證,無奈提起行政訴訟領不到結婚證,領取準生證、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申報小孩戶口等都會受影響,尚女士陷入無盡的煩惱中。為了儘快消除黑婚史,尚女士選擇了多渠道維權。她一方面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並積極與五個地方的民政局溝通,請求撤銷相關的婚姻登記。
  • 法院解封保全財產錯誤,依法應當支付賠償金
    只要申請人繼續申請財產保全,財產保全的期限應當貫穿到民事訴訟的全過程,直至案件進入執行程序。除非申請人放棄繼續保全,導致保全到期日屆滿,保全措施屆時自動解除。或被申請人提供反擔保而且申請人同意,受案法院才可以依據職權裁定解封保全措施。這就是保全期限為何設定最長為三年的立法目的。
  • 勞動仲裁逾期未受理,向法院起訴不歸法院管?怎麼辦?
    案情複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二、勞動仲裁不受理起訴到法院的處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