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蜆子」——菲律賓蛤仔

2021-02-07 貝類愛好者聯盟

菲律賓蛤仔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看了幾篇高大上的貝殼介紹之後,讓我們來輕鬆一下,談一談我國的食用種貝類,節假日快到了,希望這一系列的小文能豐富下朋友們的餐桌,今天我們就從「美味的蜆子」聊起。



菲律賓蛤仔俗稱「蜆子」、「花蛤」,是我國沿海最常見的食用雙殼貝類,如果您有機會到沿海城市旅遊,請一定要逛一逛當地的海鮮市場,在那裡您絕對會輕易地發現它們:它們通常被統一養在一個裝有海水的長方形容器中,打著氧氣,時而會把長長的水管伸出體外,受驚時還會突然噴出一絲水柱,然後軟體部分會迅速收回到殼內並緊緊的閉上雙殼。

菲律賓蛤仔活體照(拍攝於遼寧大連)


菲律賓蛤仔活體照(拍攝於湛江特呈島:劉毅供圖 )


著名的「辣炒蜆子」說的就是這種貝類,是沿海城市的飯店、餐廳、海鮮大排檔以及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幾乎是天天必備的常見菜餚,將其洗淨,輔以蔥姜蒜和紅辣椒清炒,那鮮美的滋味,富有嚼頭的肉質可謂經濟實惠又好吃。不過,在做這道菜之前最好事先將其放在乾淨的鹽水中靜止幾小時,讓其吐一吐沙子,這樣做出來的蜆子就不會有牙磣感。此外「原湯蜆子」也是一道地方名菜,與濃油赤醬的做法相比,沿海居民更喜歡海鮮的原汁原味,將洗淨後的蜆子置於蒸鍋之中,幾粒花椒、兩片生薑已經足夠,7-8分鐘之後便可出鍋,蜆子浸在乳白色的湯汁中,香味撲鼻,吃剩下的白湯還可以煮麵,更是別有風味。


辣炒蜆子


原湯蜆子


品嘗完美味,就讓我們還原一下「蜆子」的生物學本質吧。它是雙殼綱簾蛤科貝類家族中的一員,貝殼呈卵圓形,長度約3-7cm,喜歡棲息在泥沙質的環境中,從潮間帶低潮區的灘涂到水深10米左右的海底都可以發現其蹤跡。平時依靠發達的足部挖掘泥沙,將自己埋藏在裡面,只留下一個很小的孔洞與外界相通,通過過濾海水中的藻類和生物碎屑為食物。



這一物種的模式標本最早由英國皇家海軍「薩瑪昂(Samarang)號」(1843-1846)採集於菲律賓的棉蘭老島,並於1850年由兩位貝類學家Adams和Reeve將其發表在「薩瑪昂號航行中的動物學」(the Zoology of the Voyage of H.M.S. Samarang)一書中,並繪製了圖版。種名philippinarum即來源於菲律賓的英文名Philippines,以紀念其所在的模式產地,故中文稱之為「菲律賓蛤仔」。


英國皇家海軍Samarang號模型

圖片引自Royal Museums Greenwich Prints


《薩瑪昂號航行中的動物學》


菲律賓蛤仔原始文獻


菲律賓蛤仔原始圖版(圖10,11)

以上文獻圖片均引自www.biodiversitylibrary.org


PS. 圖版中的第10和11號最早被認為是2個不同的物種,其實二者都是菲律賓蛤仔,只不過是不同的花紋類型而已。




菲律賓蛤仔是分布範圍最廣的雙殼貝類之一,其野生種群跨越西太平洋的亞熱帶區和低溫帶區。目前由於引種的關係也可見於北美及歐洲的海域,足跡遍布大半個地球,可見其適應力之強,加之其好吃易養,目前已成為很多國家重要的經濟養殖對象。我國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展了菲律賓蛤仔的人工飼養,近幾年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養殖規模也逐漸擴大,目前年產量約在200萬噸,與牡蠣,縊蟶,泥蚶共稱為「四大養殖貝類」。


從一枚小小的「蜆子」身上,我們看到了人類對大自然物種從發現認知到應用的全過程,可謂人類利用大自然的經典例子。


文字編輯/八戒 美術編輯/盲眼



....



《殘羹蜆子圖》




BY THE WAY

感謝八戒同學頂著寒風去海邊選購素(shi)材(cai)!並親自下廚示範!

(要不要考慮請八戒開個貝類美食專欄呢?)




....



相關焦點

  • 蛤蜊、蟶子、毛蚶、蜆子,那些好吃的小貝殼,今天一次搞清楚
    花蛤,也被稱為花甲、花嘎、花蜆子,學名其實叫菲律賓蛤仔,來自簾蛤目簾蛤科花簾蛤屬。花蛤多棲息於淺海海底的泥沙中,所以水管內多帶有泥沙,如果新鮮的蛤撈上來直接烹飪,吃起來會有些牙磣,一般要把它浸泡在鹽水中,吐一下沙。
  • 蛤蜊,蛤蜊,蛤蜊,蜆子,和那些美味的小貝殼今天應該澄清一次
    在這夏天到來之前,我們不能含糊其辭地吃他,這些美味的貝類是什麼?01貝類,最多親民海鮮在中國18000公里海岸線上,小的海鮮最受歡迎。小海鮮雖然個頭小外表樸素,但數量豐富,身上的美味也讓人流連忘返。扇貝,生蠔,海虹,花蛤,肩胛骨,剃鬚刀蛤……這些常見的貝類不值錢,但給我們的味蕾帶來極大的滿足感。蛤蜊,蜆子,剃鬚刀蛤蜊等等,都很好吃小貝殼。02蛤蜊蛤蜊是雙殼目、葉蟬科和蛤蜊科的一些物種的總稱。
  • 收好 蛤、蚶、蟶、蠔、蜆!貝類百科,吃了那麼多你分清過嗎?
    1.1 花蛤簾蛤目(Veneroida)簾蛤科(Veneridae)蛤仔屬(Ruditapes)下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小眼花簾蛤(Ruditapes variegatus )(雜色蛤仔)
  • 史上最全蛤、蟶、蚶、蚌、蜆、生蠔、海瓜子鑑定,大連人必讀~
    (敲黑板)☞1.1花蛤簾蛤目、簾蛤科、蛤仔屬、下菲律賓蛤仔、小眼花簾蛤(雜色蛤仔)殼更修長,殼質更光滑,泛著一層油光,所以叫「油」蛤。花紋更細密,基本是如上圖所示的高頻率鋸齒波。☞7.1太平洋潛泥蛤海螂目/潛泥蛤科/海神蛤屬冷櫃造型
  • 鹽城家常菜,韭菜炒蜆子,但你知道蜆肉哪裡來的嗎?
    來幫忙的老媽說,「寶寶愛吃蜆子啊,不愧是濱海子孫。」蜆子為何物?我反應了一下,才想起這是種家鄉特色的美食。小時候,一頓菜籽油炒的韭菜蜆子,配上水面可謂完美。一碗蜆子豆腐羹,滿滿都是媽媽菜的味道。不開心的是,每次吃美食之前,媽都會叫我用筷子把蜆子肉裡的雜物挑乾淨,這可是細緻活,急不來。當時也挺困惑,這蜆子肉一桶桶的,是從何而來?
  • 河溝裡一種美味,7月最肥美,鮮甜可口不輸海鮮,還能解酒護肝
    導讀:河溝裡一種美味,7月最肥美,鮮甜可口不輸海鮮,還能解酒護肝小時候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河溝邊摸螺螄、摸河蜆,這個季節正是河蜆最肥美的時候,肉質最飽滿,是一年當中最值得吃的季節。河蜆長得像迷你版的河蚌,但河蜆沒有土腥味,它的味道嘗起來更像是海邊的蛤喇一樣,很鮮甜,不輸海鮮。並不是所有的河溝裡都有河蜆,要河水清澈沒有汙染,同時河底泥沙較多的地方才有河蜆。因為河蜆平時都是藏身在河底沙子中,而不是泥土中。河蜆也叫黃蜆,它的外殼以黃色為優質,個頭小,長不大。
  • 基圍蝦+花蜆子,這兩道涼拌海鮮小菜,看球下酒必備!
    ① 花蜆子洗淨之後,倒進鍋裡,不放一滴水,加熱後,花蜆子會張開口,自己吐出鮮美的湯汁將自己煮熟,但切記火候不要太大,且花蜆子剛剛開口就馬上撈出。④ 把炒好的料汁兒倒進花蜆子裡拌勻,再放進冰箱冷藏4個小時,臨吃前加點香菜提個味兒。
  • 黑暗料理還是人間美味,你了解真正的菲律賓風味美食嗎?
    「Kain na tayo(我們吃飯吧)」,這是菲律賓人邀請你吃飯時說的話,如果你去菲律賓旅行的話,你會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聽到這句話。這句話揭示了菲律賓人兩個基本特點:第一,他們非常好客;第二,他們非常熱愛吃東西。
  • 老廣們都不會放過的奄仔蟹上市啦!
    六月到中秋前後是奄仔蟹的最佳賞味期,純良!肥美!清甜!質鮮!在老餮眼中,它的美味度更勝大閘蟹!奄仔蟹其實就是未成年青蟹,野生的奄仔蟹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得到,也並不是有海的地方就抓得到的!這種處子蟹一般長在鹹淡水交界處,尚未抱卵的奄仔蟹更是鮮甜緊緻,同時有著鹹水蟹的豐腴和淡水蟹的肉嫩!抓都抓不住的有活力啊...
  • 在東北,燒烤攤的霸主地位並不只是羊肉串,還有辣炒黃蜆子!
    在我們這裡可以一年四季吃到丹東產的大黃蜆子,蜆子個個肥美鮮甜,現在都發往全國各地了,很有名氣。黃蜆子買回來放點鹽吐沙,清洗備用。(黃蜆子基本沒有什麼沙子)鍋裡放涼水下入黃蜆子,水溫上來以後,黃蜆子會微微張開,翻幾下,讓每個都微微張開就好,撈出備用。不用過涼水。
  • 鴨仔蛋
    是它,就是它,一枚蛋,鴨仔蛋!       菲律賓人稱之為「巴盧特」,在越南、菲律賓一帶盛行於世。         相傳鴨仔蛋是美容聖品,也是菲律賓婦女坐月子的最佳補品,不用特別烹煮,只是將其清水中煮熟,吃殼內的肉蛋。        和吃普通雞蛋略有不同的是,吃鴨仔蛋需要先在蛋的頂部輕砸出一個小洞,飲淨蛋內的湯汁,再剝開蛋殼,蘸取少量調料食用。
  • 《雞蛋仔》古天樂重遇《美味天王》失散兄弟?林家棟:猜不透你們
    1997年的TVB電視劇《美味天王》,可說是家棟古仔兩人少有合作的喜劇作品,即使事隔21年,至今仍然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更是港人的集體回憶。當年這套劇集陣容非常鼎盛,參與演員包括古天樂、林家棟、秦沛、沈殿霞、歐陽震華、關詠荷、宣萱、楚原及張可頤等,劇中的古天樂名叫喬柏高,是「美味園」對家「皇室玫瑰大廚」的大廚,是田味吉(歐陽振華飾)失去廚神之位後的新一代廚神。
  • 打卡德州街邊開胃「辣炒蛤」!推薦這10家民菜餐廳……
    「辣炒蛤」享不停!盤它! 深藏德州的美味眾多,此次我們挑選的是倍受德州人喜愛的開胃菜品——辣炒蛤! 蛤蜊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蛤蜊的營養特點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鐵、高鈣、少脂肪。
  • 蛤蠣蒸蛋,雞蛋羹蒸得又嫩又滑的訣竅,鮮嫩軟滑,孩子超愛吃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個蛤蠣蒸蛋,美味家常,快手簡單。春天的蛤蜊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用來蒸雞蛋,讓雞蛋羹更為鮮美,十分下飯,孩子吃過還想再吃。材料:雞蛋三個、蛤蠣適量、料酒少許、薑片、植物油、鹽、生抽、芝麻油第一步,將新鮮買回來的蛤蠣用清水泡著,加一勺鹽入水中,靜置讓其吐淨泥沙。第二步,鍋中加入少許清水,放入清洗過的蛤蠣,加入薑片、兩勺料酒,煮至蛤蠣開口後撈起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