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官,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外交官之一

2020-12-22 騰訊網

他不是武將,而是文官,在出使他國時被俘虜,逃出後領兵直接把這國滅了,他就是大唐使節王玄策。

王玄策,生卒年不詳,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唐朝官員、外交家,曾多次出使印度(那時候印度叫天竺,當時有東西南北中天竺之分)。在人才濟濟、名將輩出的大唐,王玄策只能算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寥寥數語的記載。但就是這個小人物,創造出了「一人滅一國」的神話。

王玄策(劇照)

這件事要從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說起,唐太宗李世民命王玄策出使印度,宣揚大唐國威。哪知道王玄策還沒有到印度,印度國王就死了,王位被印度大臣阿羅那順所篡奪。估計阿羅那順做了一國之君之後,內心開始膨脹了,等王玄策一行人來到時,聽說攜帶了大量財物,於是就想佔為己有,竟然喪心病狂的發兵抓獲王玄策及其隨行人員,劫掠唐使所攜帶的各國進貢禮品。

各國形勢圖

這還得了,泱泱大唐的使節且能讓這等小國欺辱。乘機逃出來的王玄策沒有回大唐搬救兵,而是就近徵兵,他連夜逃奔到吐蕃(今西藏),徵集吐蕃和尼婆羅國(今尼泊爾)精騎8200人,組成聯軍討伐印度,要讓阿羅那順的無恥行徑付出慘痛代價。此戰,王玄策大獲全勝,斬殺三千人,俘虜萬餘人,溺斃萬餘人,生擒阿羅那順,滿載而歸。

象兵

王玄策回到長安時,已是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得知自己的手下在外面這麼爭氣,自然是驚喜不已,立即給王玄策連升兩級,冊封他為朝散大夫,並舉行了隆重的儀式。

王玄策雖然不是武將,只是外交官,但是他能以一人之力滅掉一國,足夠令後世頂禮膜拜了。

大家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塞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官之一
    僅僅為了方便,外交政策也應該和他統治時期的其他方面區分開來。凡爾賽宮不僅能夠滿足個人品位,而且對於他在外交中展現威望也是重要的。為了裝飾他的花園,路易十四每年從荷蘭人手裡購買數以百萬計的鬱金香,同時還鄙視他們是商人,反感他們是共和主義者,厭惡他們是新教徒。他是個墨守法律條文的人——國王不得不如此——當存在有利於提高他聲望的合法呼聲時他就感到比較安逸;這對於他尋求給予法國更有利的邊界是有幫助的。
  • 最美外交官華春瑩,一個美國惹不起的中國女人
    這與西方媒體不懷好意的提問,他們犀利地指出並進行堅決的反駁,始終維護著中國人民的利益和中華領土的完整,可以說他們也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一群人。在外交天團中,有這樣一位女士,她叫華春瑩,是眾多外交官中為數不多的一位女性,國內民眾也親切的稱呼他為華大姐。作為最霸氣的中國女外交官,華春瑩以無數次經典的交鋒,被稱為「一個美國惹不起的中國女人」。
  • 中國外交官無人能敵!霸氣豪言: 殺我30人,我滅你一國, 說道做到!
    中國最強外交官, 霸氣豪言: 殺我30人,我滅你一國, 說道做到!
  • 我不明白,兩個中國外交官是怎麼打遍一屋子臺灣人的?
    臺灣非法政權,怎麼可能有「國慶節」,怎麼可能有「青天白日」的「國旗」,又怎麼可能有「外交官」?沒有的事情,怎麼就打了?打了也白打。這個世界只有十月一日國慶節,只有五星紅旗,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包括臺灣)擁有全世界最講禮儀,最講分寸的外交團隊之一,不會像某些霸權國家那樣連《維也納外交公約》都想拋棄,不會無故毆打他國外交官。
  • 歷史上這人說了一句話,等於是文官的知音
    歷史上耳熟能詳的,對於從善如流的明君,第一反應是唐太宗,關於他的故事也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唐太宗和魏徵他們這一對君臣的迭事。唐太宗對於魏徵曾說過一段有名的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去世後,唐太宗大痛,說他失去了一面鏡子。
  •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最後一句不服不行!
    —陳勝陳勝為秦末起義軍領袖之一,在他帶領被徵調的百姓去往漁陽途中,途經大澤鄉,天降大雨,道路不通,無法按時到達漁陽。誤期,按秦令當斬,於是他與通行的吳廣商議,率眾起義,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揭開了反秦起義的序幕。他的這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振聾發聵,在此之前近一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王侯將相都是血脈傳承,從來沒有哪個老百姓敢有非分之想。
  • 美國警察毆打中國外交官,外交官用中國功夫反擊,結局令人唏噓
    ,我們經歷了最黑暗的時代。但是最可怕的,不是我們的實力不如對方,而是一開始,我們選擇了自甘墮落,閉關鎖國,拒絕接觸外來的先進技術。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問題,也是毀掉中國的毒藥。  除了要求我們割地賠款之外,外來入侵者還肆意的踐踏中國人民的尊嚴。雖然當時我們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但是完全沒有主人的感覺,只是一直被其他人欺凌。
  • 世界上最霸氣的五句話,有三句來自中國
    世界上最霸氣的五句話,有三句來自中國其實很多名人都有語錄,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語錄雖然不如文章一樣那麼深刻的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可也是一個人想法的縮影。世界上有很多相當霸氣的人,也留下了很多聽起來很霸氣的話。今天就來說一說這五句霸氣的名言,有三句來自於中國。
  • 他的理想只是當米蟲,卻被媳婦逼成了歷史上最有名的霸主之一
    春秋時期,最有名的五個人大概就是春秋五霸了。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個人,歷來說法不一,但是無論哪種說法,晉文公都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個。晉文公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霸主之一。
  • 華姐新同事報到:他是推特上戰鬥力最強的中國外交官!
    趙立堅在國內可能沒有華姐姐那麼出名,他在國外可是響噹噹的中國外交官,甚至有國外媒體把他和美國總統川普做比較——作為第一批在推特上開設個人帳號的中國外交官,趙立堅在推特帳號已有20多萬粉絲。自2010年開推以來,趙立堅已經發了5.1萬條推特,平均每天15條(OMG)。
  • 中國最強硬的女外交官,「外交天團」三大巨星之首-華春瑩
    最開始成為華春瑩的粉絲,是因為她說的一句話。「談,大門敞開,打,堅決奉陪到底」多麼的強硬,多麼的霸氣。作為一個中國人,誰聽到這樣霸氣的回答可以無動於衷?更何況是有一個軍人夢的我?反正我是做不到,所以我就成了華姐的忠實粉絲。
  • 明朝文官權勢滔天,與文官制衡的宗室、勳貴是如何被擊垮的?
    中國曆朝歷代都少不了文官團體,但是在中國其他王朝中,都沒有像明朝一樣,文官權力如此之大,君臣衝突頻發。即使是極度重文輕武,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文官也沒有像明朝文官一樣權力如此之大。大明建立之初,雖是文官治國,但明朝實行的是文武並重的國策,且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並不是多麼看重文官。
  • 韓琦訪談錄之中國古代文官的十大特徵
    看看朋友們是怎麼評價他的:  歐陽修:不動聲色,措天下於泰山之安——他是個淡定哥,可相當有爆發力喲。  蘇軾:人傑也——哪個牛人能讓傲嬌的蘇軾這麼誇,也是實現了人生價值啊!請看留言板上的跟帖:  狄青:韓樞密功業官職與我一般,我少一進士及第耳——摸摸頭狄青,學歷就是很重要,但你也不要氣餒喔,你的歷史影響力可比他還大。   看了留言板,我就對這個老韓特別感興趣,真想知道他的具體信息,萬一穿越到宋朝碰到他,還能過去要張籤名。  看看群名片吧:  姓名及外號:韓琦,字稚圭,號贛叟。
  •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朝代嗎?
    問: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朝代嗎?答:我的觀點,不是。大明終其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是一個有骨氣的王朝。明太祖朱元璋畫像之一首先,一個接近三百年的朝代,興衰更迭,絕對不是一言可蔽之地,所以這種說法本身就有問題。然後我們看幾個黑明朝的理由。
  •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四句話:雖遠必誅只排第二,第一是毛主席說的
    中國從黃帝時期一直到清末民國,直到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浩浩湯湯,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洗禮。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期】他可不是三國中才能平庸的垃圾文官:劉備麾下的首席外交說客孫乾(歷史系列第563講)
    要知道在亂世當中,作為一方諸侯,其外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出色的外交官,可以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影響到整個集團的利益和命運。而且,在劉備手下幹外交官,更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眾所周知劉皇叔出道晚,起點低,除了頂著一頂「皇家親戚」的帽子之外,再無別的資本。
  • 中國歷史上,那些霸氣的宣言,隋朝的很讓人意外,有內味了
    導語:中國歷史上,那些霸氣的宣言,隋朝的很讓人意外,有內味了作為已經傳承5000年的中國,雖然在近代的時候遭受過一次重大的創傷,但是我們很快就重振鼓,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秦朝《大秦賦》這部劇雖然有些爛,但是依舊是勾起了大家對秦朝歷史的討論,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吧。秦朝真的就是一路逆襲而上,從最弱的一個國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成為霸主。老秦人為了秦朝的興盛,真的是至死方休,秦人,兇悍。
  • 不殺士大夫,宋朝皇帝的誓碑——中國文官制度由宋朝開始
    一千年前的趙匡胤,敢立這塊"不殺士大夫「的石碑,固然出於萬世基業的考慮,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勢所必然、順應社會發展的行為。中國人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趙匡胤要結束軍人對政治的幹預,也許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
  • 為何錢穆說,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之一
    這話是錢穆在《國史大綱》裡寫的話,但我個人認為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刻是兩兩晉南北朝。唐朝是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但到五代十國對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錢,錢穆才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五代十國最大害處就是武人亂政,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延續。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結束了割據時代。
  • 外交官憶開放往事(4):最難忘艾菲爾鐵塔首披「中國紅」——專訪...
    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導(文/張伊宇 李穎)法國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也是第一個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和機制性戰略對話的西方大國,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法國率先為中國敞開科技領域大門,開創了大國良性互動的先河。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本網獨家專訪中國前駐法國大使趙進軍,他為我們講述了許多有關中法特殊友誼的鮮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