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福利的公眾號
說到過年嘉興人一定要吃的一道菜,獅子頭肯定在席,其實不僅是過年,就是平時我們也經常會吃獅子頭,因為它味道好,燒法多。過年吃,大家就圖獅子頭團團圓圓的好彩頭。其實,獅子頭是蘇北的一道特色菜,在我們嘉興這裡也能得到每家每戶的喜歡,人氣不用再多說了。今天我們就去看看,獅子頭的團圓故事。趙曉燕今年63歲,人生的前61年,因為和父母失散,即使自己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小家庭,始終沒有感受過真正的團圓。2019年7月,尋親組織一次偶然的街頭宣傳時,遇到了一位在路口坐著的老太太,老太太描述自己失散的女兒,斷掌、臉上有燒傷等等線索,都奇蹟般的和同為尋親組織者的趙阿姨高度相似。經過DNA比對,趙阿姨58年的尋親之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找到了自己的根。
「有哥哥、有弟弟、有妹妹、有媽媽。」「明年過年可以一起過了。」「一起過。」「明年過年怎麼過有計劃嗎?」「有,怎麼沒計劃,今天就去飯店裡大聚餐,兩桌都放不下,要三桌了。」
(當時尋親畫面)
今年是趙阿姨尋親成功的第二個年頭了,有了媽媽,趙阿姨在這個世界上也有了一個拼命想要對她好的人。一清早,嘉善的趙阿姨就出了門,要到家附近的菜場去買前一天就預訂好的肉,肉選得好,做出來的獅子頭才好吃。
趙阿姨說,就是要留著前腿肉,因為有肥肉、有瘦肉,那是最好的。如果很瘦的肉,吃起來不好吃。
血緣這個東西說起來也真奇妙,雖然母女兩人在前60年都沒有一起吃過一頓飯,但是兩個人最喜歡的一道菜都是獅子頭。
趙阿姨覺得,這個她是有遺傳的,她跟說「媽媽我給你做點獅子頭吃」,媽媽說「小姑娘我最喜歡吃這個,你兩個妹妹每次都到店裡買來給我吃。」後來趙阿姨第一次拿過去給媽媽的時候,媽媽直誇女兒做的獅子頭好吃。
買來的10斤肉,先切成小塊,再放進絞肉機,變成肥瘦相間的肉糜,獅子頭的主要原料就準備好了。回到家,切上一大碗蔥和薑末,把它們撒進肉裡,再敲上幾個蛋,舀幾勺幫助獅子頭成型的糯米飯,最後再放進一點點的鹽,所有的食材就都到位了。
趙阿姨介紹,拌這個東西的時候,如果感覺水分多了,就要像東北人做水餃一樣,用手把水分收掉,有好多人做不起來,就是水分多,然後就是要攪拌,朝著一個方向攪。
很多人做不成功,往往是食材之間的配比不對,按照趙阿姨的做法,10斤肉、2斤糯米飯,老薑放個兩三把,蔥可以適當多放點,做出來更加香。攪拌到沒有多餘水分,粘稠的時候,就可以下鍋炸了。
趙阿姨說,還有一個好多人不知道的秘密,就是要放一樣東西,就是手上要有水、生粉,放了生粉,圓子做出來就光滑,看上去不會像長刺了一樣。
等到鍋裡油燒到8成熱,獅子頭就可以下鍋了,趙阿姨團一個下一個,一鍋炸上10個,期間要不停翻動,讓獅子頭受熱均勻,快速成型,等到外表顏色變成金黃色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撈出來了,這個時候的半成品獅子頭,表面還滋滋冒油,香味通過紗窗,可以一直飄到外面,鄰居們都知道,趙阿姨家在做獅子頭了。
趙阿姨說,她已經做了38年了,每年都要做,因為女兒特別喜歡吃。
小小的獅子頭,可以給自己愛的人帶來幸福感,做的時候就更來勁了。除了給女兒留足獅子頭,趙阿姨也準備了滿滿一袋子獅子頭,從嘉善帶來媽媽住的石堰社區。
「媽,媽,做點獅子頭給你吃。」「好好好,獅子頭好吃,好吃。」
獅子頭做法很多,紅燒白燒都可以,今天趙阿姨要做一道香噴噴的糖醋獅子頭給媽媽還有兄弟姐妹們吃,下油鍋之後,倒進醬油香醋,再加點糖,糖醋的香味就出來了,一會會功夫,這道相當下飯的菜就出鍋了。
「來來來,媽來,妹子來,兄弟來。媽嘗嘗我的手藝。」「好吃,是好吃。」「今天我燒的和平時不一樣,平時你自己燒,今天我給你燒的。媽來,好吃嗎?」「好吃的。」
阿婆告訴記者,女兒找回來,團圓了她很開心。她喜歡吃獅子頭,以前經常要買,現在女兒做得這麼好吃,女兒找回來都會做獅子頭了。
雖然尋親成功的興奮感已經慢慢褪去,但是家人團聚在一起安穩的幸福感卻是更加珍貴的,無數嘉興人對團圓的美好期望,也許就蘊含在這道小小的獅子頭裡,簡單而美好。
來源:今朝多看點記者 蔣怡洋 馬駿
在家過年不用愁 年貨送到家門口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華騰豬肉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