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看耶穌

2022-01-13 心經

  據德國人著《耶穌在印度》一書,耶穌前半生在印度西藏學佛,與馬鳴菩薩弟子修法,《耶穌在印度》一書,德國人所著,明確記錄耶穌在印度的史料及事跡。與虛雲老和尚所言可相互印證。
  
  耶穌年輕時曾經因為逃婚而在印度學習過六年佛法,已被拍成電影「耶穌在印度」(Jesus in India)。耶穌生平的空白。大家只知道,耶穌嬰兒生在馬槽,然後中年開始講道,但他的青年成長時期被長期掩蓋了。被梵蒂岡教廷掩蓋了兩千年。難道一個人的青少年成長時期,人一生最重要的思想成熟時期的二十年是可以忽略的嗎?值得我們客觀地深思。
  
  眾所周知,除了具有精明的大腦,猶太人的習俗是:自利、排外、狹隘、等級分明,而後來耶穌所宣揚的「無條件的愛」、感恩、寬容、平等、利他、無私等等,在猶太的文化傳統中找不到任何根基。仿佛憑空出現。如果耶穌所宣揚的不是與猶太人的傳統大相逕庭,他也不會被視為如此危險而被處死。寧願赦免一個強盜也不赦免他!當時的猶太社會為何認為他如此危險?因為太不同了!因為他所宣揚與猶太傳統完全迥異。可以說句句話刺到了猶太人傳統的自私自利的痛處。
  
  猶太人創造了銀行、經濟、刑法、高利貸;耶穌創造了愛、感恩、平等、寬容、公益。

  基督首徒大彼得所著《水上門徒行傳》記載,耶穌前半生曾去印度、西藏學佛。據《行傳》記載,耶穌誕生於釋迦牟尼佛創教後。曾受佛化,佛教與基督教本是同源的,基督教源於佛教。耶穌師承馬鳴菩薩的弟子,印度和喜瑪拉雅山至今仍有耶穌所留遺蹟,如耶穌剃度寺、耶穌禮佛誦經處和耶穌禪修洞。耶穌在印度落髮出家,虔誠學佛十二年,發願終生皈依佛門,不去僧裝後,才經由波斯土耳其回到以色列,創立宗派,去傳教濟世,耶穌身著之搭衣謹遵佛制。
  
  耶穌臨終時一心持誦「阿彌陀佛」聖號求生西方極樂,善哉善哉,[基督首徒大彼得所寫的《水上門徒行傳》,有詳細的記載,留存於教廷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等處],耶穌修持及見地雖未達究竟,但亦佛門弟子,如關公雲長一般,皆系佛門護法神。

  「我們無意要把耶穌說成是佛教徒,因為那同樣會成為私心。「佛教」是最明確地要求去掉私心的。不去掉私心,根本不是學佛。我也無意說耶穌的智慧學問全部得力於佛教,我只想證明,耶穌是一個心胸開闊、謙遜開放的真正偉大的人,真正為了真心求道,而不是為了世間私利的宗教家。


  
 


  
  歷史上直到今天對天主教廷的權力欲望與陰謀野心的批判揭露可謂不少,但對他們傳播的錯誤思想卻沒有深入批判,而今這些思想依舊在誤導著一代又一代真心求道的人群。教廷的人被揭露了,但教廷的思想依舊在運行,不可謂不可惜!而下面各教會,為了自己的生存工資也必須服從教廷。卻並不知道這種盲信觀念與排外意識,事實上已經人為地割斷並抹殺了耶穌基督在東方研究與傳道的光輝歷史,同時也否定了耶穌基督謙遜博的偉大人格和精湛的修為事跡。
  
  彼得的筆記也不曾說耶穌是「佛教徒」,只是記錄耶穌青年時代到過印度、西藏深入研究過佛教而已。佛教對於耶穌的影響與啟示,是不可否定的事實,這已經為各國歷史學家所證實,這並不會降低耶穌的地位。耶穌採用了佛教的慈悲與濟度,衍化為博愛,是一大創造;又採用了佛教的平等觀等許多主張,更將之發揮宏揚,創立了以博愛和犧牲自我為基礎的偉大宗教。經過一千九百多年,如今成為世界上最能發揮利他濟世的宗教之一。
  
  基督徒的利他濟眾行為,殊足稱道。耶穌的犧牲自我以拯世的偉大精神,也正是萬世欽仰的聖者模範。耶穌研究過佛教與佛經,這種謙遜好學的態度,更加反映出他的偉大人格的又一面光輝。基督教徒為什麼以耶穌曾研究佛法為恥呢?真正有頭腦、有見識、有量度的基督徒,一定不會如此心腸狹窄的。」


一、 虛雲老和尚與孫中山的對話
  (節錄自馮馮著《空虛的雲》中冊,笫964頁。本書由臺灣天華出版)
  
  孫先生說:「我也覺得是這樣子!基督是主張博愛的,但是也有些基督徒違背了基督的本意,而去攻擊別教,而去發動動戰爭。這都是很不幸的!其實,我覺得基督教與佛教在教義上、精神上,原本是很接近的。基督主張博愛,不分種族;佛陀主張慈悲,有教無類。基督教人要愛仇敵,佛陀教人怨親平等。基督教人施予,佛陀教人布施。基督說天國就在心裡,佛陀教訓說法由心造。……我是沒有時間去下很多功夫研究,不過心裡想,基督教與佛教本來是同源的呢?所以,我很反對基督教人士對佛教徒的攻擊。」
  
  虛雲說:「大總統對宗教有這樣深入研究與開明的見解,真是令人佩服!是的 ,佛教與基督教本是同源的,耶蘇基督十八歲以後,曾往印度研究佛教,可能曾與馬鳴菩薩弟子輩談過道。耶蘇在印度留學大約十年或十一二年,才經由波斯、土耳其,回到以色列去傳教濟世。」
  
  孫先生驚訝道:「有這些事嗎?」
  
  虛雲說:「基督首徒大彼得所寫的《水上門徒行傳》,有這樣的記載,可惜此一經本已被後來的教廷所禁了,以致並無流傳。」
 
  孫先生說:「若有此書,倒是要研究研究的了!請問何處有此書呢?」
 
  虛雲說:「我聽外國人說,此書仍有少數本子留存於教廷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等處。」
  
  孫先生說:「下次我若往倫敦,可得好好找出來一讀了!這本書若再出世,相信對於兩教的團結合作必有很大的貢獻的!也就是對於世界和平也有貢獻啊!」
  
  虛雲說:「可惜一千幾百年前的教廷心作自私,把此書禁掉。」

二、 虛雲老和尚與蔣介石的對話
  (節錄自《空虛的雲》下冊,笫1472 頁)
  
  蔣介石說:「虛老方才談及耶教與佛教之相同點,可否再多分別?」
  
  虛雲說:「耶蘇教義與佛教淨土宗大致相同。耶蘇誕生於釋迦之後四百餘年,自無可能是淨土學自基督。阿育王在基督紀元前二七二至二二六年在位,大弘佛教,派遣正法大僧至敘利亞、埃及、馬其頓傳播佛教,已將佛教觀念播種於中東一帶。
  
  耶蘇自十二歲初次講道後的事跡,至耶蘇三十二歲正式在以色列傳道,其中二十年之事跡,《聖經新約》中全無記載,實無道理!西洋學者發現耶蘇大門徒聖彼得所著作的《水徒行述年紀》,載有耶蘇早年赴印度參學佛教之經過,以及後來經波斯、土耳其而返以色列傳道。此一記錄,據云當初原載於《聖經新約》,後彼羅馬教廷刪除。此一考證,似非厚誣!若此說成立,則更可證耶蘇可能受佛教之影響,得到《阿彌陀經》,歸國另創新教。」
  


  或謂。基督教亦脫胎於淨土宗「阿彌陀經。」試觀耶穌身上搭衣。與佛相同。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世界。耶氏亦說天國極樂。淨土往生分九品。耶教李林天神譜。亦言天神分九品。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耶氏亦言你不在人間立功。上帝不許你到天國。淨宗二六時念佛名號。求佛接引。耶氏亦以早晚祈禱上帝哀佑。至佛門有灌頂之法。耶氏亦有洗禮之儀。——觀此耶氏教義。與淨土宗趣。大致相同。而耶氏誕生於釋迦後千有餘年。當是曾受佛化。
  
  得阿彌陀經之授。歸而根據之。另行創教。似無疑義。且耶氏曾晦跡三年。當是赴印度參學。事雖無據。而跡其蛛絲馬跡。似非厚誣云云。其言良非向壁虛構。不過表面上看來。耶氏雖類似淨宗初機之持名念佛。實際則遠遜之。耶教著於他力。明其然。而不明其所以然。跡近勉強。持名念佛。則重他力自作相應。如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雲。.「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得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有因有果。故理事無礙。且耶教說永生。淨宗則雲往生淨土。見佛聞法。悟無生忍。永生之生。以滅顯生。有生對待。終有滅時。無生之生。則本自無生。故無有滅。此所以稱為無量壽《阿彌陀譯名》也。

  《耶穌在印度》一書,德國人所著,明確記錄耶穌在印度的史料及事跡。與虛雲老和尚所言可相互印證。
  

相關焦點

  • 佛法開示:聖經耶穌,世人只懂崇拜,從來沒有真正了解他的真義
    這是非常愚痴的行為,一個東西在桌子上,站在東看是西,西看是東,上看是下,下看是上。無論你站在哪一端,那都是自我妄執的偏見而已。佛在阿含經中就說:舊鼓蒙新皮,世間一切無常變異,流通到現在多少增刪減改,你去複製出一段文字來就說是真法,這非常愚痴啊。法師開示在於其自心的見地,我們應該懂得清淨照觀。而不是盡信其或盡信我,失去自心認識。究竟覺悟還是自心啊。
  • 耶穌與佛教
    有人指當時的耶穌與家人前往埃及避禍,但以新約全書內有關埃及的記載,似乎難以符合這個說法。有耶穌曾經到印度學佛一說,並拍攝了電影《水徒行紀》。根據這份由新世紀運動者Levi H.Dowling宣稱由靈視觀看阿卡西記錄的《水徒行紀》記載了耶穌在這段真空期間的事情,耶穌經由當時是羅馬帝國一部份的小亞細亞,然後路經安息王朝的波斯及剛剛統一的貴霜帝國,然後才抵達印度及西藏等佛教聖地,在那裡居住學習佛法約十年,才再經由波斯返抵以色列[27][28]。然而卻有錯誤資訊將此書傳為由伯多祿所寫並被視為偽經的書。
  • 耶穌的失蹤年代
    根據這位喇嘛的敘述,先知伊薩,來自中東,在印度與西藏研習佛經佛法十多年,後來返回中東,拉薩的文獻說,這位伊薩在返回耶路撒冷之後,不久即被釘十字架而死。諾氏聞言,大感驚愕,他推測伊薩很可能就是耶穌的異譯,他追問喇嘛,後者卻不甚了了,而該寺亦無此相關文獻,不過,喇嘛說其它佛寺可能依然保存有該經卷的一個副本。諾氏旋即遍訪藏印邊境諸山佛寺,詢尋此文獻,卻一無所獲。
  • 耶穌竟是否佛教徒?
    編輯:儼然早前看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部紀錄片,影片石破天荒地提出一個驚人論點:耶穌是一名佛教徒!īa 在梵文中解作「主」,相當於阿拉伯語中的Jesus(耶穌)。出於好奇,諾託維奇把古書翻譯過來,赫然發現了一個驚人秘密。古書所記錄的那個叫伊薩的靈童,出生於西元一世紀以色列一個貧窮家庭裡,十四歲的時候前往印度修習佛法,直到二十八歲才返回家鄉,此人莫非就是一直以來在西方宗教裡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耶穌?
  • 耶穌在印度學佛:天主教廷隱瞞千年的秘密
    1887年,俄國作家諾託維茨來到距離拉達克邦國首府列赫(Leh)市郊二十五英裡左右的法戒寺,頗費周折後,終於看到兩厚卷因年久而發黃的按西藏頌詩體寫成的經卷, 記載著伊薩(即耶穌)在14歲逃婚後參加商隊東行,到達印度師事婆羅門祭司學法六年,後來改學佛法六年的經歷。這六年間,耶穌來往於王舍城,卡西 (Kasi)等處,之後前往參拜釋迦牟尼佛出世之地卡彼拉瓦斯土(Kapilavastu)。
  • 天主教廷隱瞞千年的秘密,耶穌曾在印度學過佛
    1887年,俄國作家諾託維茨來到距離拉達克邦國首府列赫(Leh)市郊二十五英裡左右的法戒寺,頗費周折後,終於看到兩厚卷因年久而發黃的按西藏頌詩體寫成的經卷, 記載著伊薩(即耶穌)在14歲逃婚後參加商隊東行,到達印度師事婆羅門祭司學法六年,後來改學佛法六年的經歷。這六年間,耶穌來往於王舍城,卡西 (Kasi)等處,之後前往參拜釋迦牟尼佛出世之地卡彼拉瓦斯土(Kapilavastu)。
  • 瘟疫肆虐,天神在人間:耶穌,佛陀的凡人性帶來啟發
    這與耶穌的經歷相似,耶穌很多教義都來自猶太教,猶太教教義中有很多出色語句,耶穌借用這些俗語,並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使之更貼近大眾,從而得以廣泛接受。二、耶穌與佛陀:凡神性與出入世根據野史作品<達文西密碼>中的內容,耶穌被賜予神性只為應羅馬政府治國需求。作為凡人的耶穌,生平平易近人,體恤弱小,抨擊權貴,是一位大善心英雄。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馬可福音的第3章,耶穌剛出道不久,到馬可福音第13章,耶穌已即將被出賣和處死。這麼長時間跨度裡的多件事情,被馬太福音作者寫成一件事一段話,單從這一點看,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所寫的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第一段,耶穌揀選十二使徒。作者說,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使他們能驅趕汙鬼、醫治各樣的病症和虛弱。
  • 耶穌是佛教徒,在西藏法勝寺修行得道!
    現在西方學術界基本已經確定耶穌是佛教徒的事實。但是天主教的羅馬教廷,作為基督教的分支,對耶穌擁有最終解釋權,永遠不會承認這一事實。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件事情的緣起發展以及結果。
  • 看耶穌!跟隨耶穌(84)主日現場錄音
    耶穌是猶大支派的,生長在拿撒勒,出生在伯利恆。神應許大衛的後裔王位到永遠,但這個永遠只有耶穌來繼承。而且馬槽是主向死而生的敬虔奧秘。因為馬槽裡的耶穌是從榮耀降至卑微,馬槽裡的耶穌又從卑微到奇妙的名。二、經歷拿撒勒被藐視之地的成長加利利有外邦人混合的居住,所以拿撒勒是被當時猶太人所輕視之地。
  • 耶穌基督在印度西藏足跡的追尋 - 馮馮居士
    根據這位喇嘛的敘述,先知伊薩,來自中東,在印度與西藏研習佛法佛法十多年,後來返回中東,拉薩文獻說此位伊薩在返回以色列之後不久被釘十字架而死。 諾氏聞言,大感驚愕,他推測伊薩可能就是耶穌的異譯,他追問喇嘛,後者卻不甚了了。而該寺亦無此一文獻。不過喇嘛說可能其他佛寺仍有保存該一經卷副本。 諾氏旋即遍訪藏印邊境佛寺,詢尋此一文獻,但都無所獲。
  • 淨土法門: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
    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佛法是覺法,覺而不迷;佛法是正法,正而不邪;佛法是淨法,淨而不染。佛法就是覺、正、淨。在信、願、行三個字中,字字都具足『覺正淨』。信裡具足覺、正、淨;願裡具足覺、正、淨;在這句阿彌陀佛名號裡,更是具足覺、正、淨。
  • 佛教聖僧鳩摩羅什的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
    他曾隨母親遊學天竺各地,四處尋訪了名師大德學習佛法心得,期間羅什也參悟了很多深奧的佛法。羅什對於知識的吸收遠遠超出天竺的範圍,他不僅通梵語,又自學了漢文,少年時期的羅什已然對於佛法有了極深的造詣。他與母親在疏勒的一年間向精通大乘佛法的高僧須利耶蘇摩和佛陀耶舍求法,在這之前的羅什跟著槃頭達多修習的是小乘佛法,而小乘佛法講求的是「相」。大乘佛法講求的是「空」。這一不同的理論使得當時的鳩摩羅什感受到了不同佛法的奧義,也正因此鳩摩羅什發現了小乘佛法的弊端正是大乘佛法的精華,那麼是否可以將這兩者合一來修習呢?
  • 凡俗布衣皆看的懂的佛法
    佛經,傳承於印度,其中多晦澀難懂之詞,一般文化功底淺薄的難窺其奧義,多年來或被俗人束於家庭書櫥裝點門面,或流傳於高知層面少數人探究研讀,凡俗百姓難望其項背,如是,白壁蒙塵黃金埋土,而俗間百姓之流傳的佛事活動,多僅僅停留於淺薄的燒香祈福,超度法事等簡單的層面上,廟固然是有,佛也拜了,但說實在的,達不到任何了解佛法的正面意義。
  • 從彼拉多判耶穌死刑看人性的惡和耶穌對神的順服
    他們要治死耶穌源自對神不信的噁心,因為他們早就已經從心裡棄絕了神,所以才會棄絕神所賜的救主耶穌基督。 這些宗教領袖們擁有對律法的最高解釋權,享受著猶太眾人的尊崇。如果要他們承認耶穌是基督,無異於叫他們放棄自己的尊榮,讓位給耶穌。並且也得接受耶穌對他們的責備,承認自己過去的許多教導是錯誤的。
  • 佛法就在魔法中,這四種魔是不希望你成道的
    佛法中說道人生是煩惱的,隨時隨地的煩惱,世人只知道人都有煩惱不順的時候卻不知這是人生的魔障所導致的。人生之中有四種魔鬼常伴我們左右,然而首當其衝就是煩惱魔,煩惱魔在我們生活在中隨處可見,只要我們心有所動生貪、嗔、痴、慢、疑,煩惱之魔就會接憧而至,所以人要破除此魔鬼必須先斷絕自己的貪念,貪是萬魔之首。除去貪念再除去後面四種心魔。
  • 佛法是更高的科學,理解佛法需要智慧
    佛法是更高的科學,理解佛法需要智慧。對於一般人來說,沒有實證修煉的體會,很多東西說了也不會明白。許多人由於其理解不足的原因,所講的佛法大多都是有意無意的欺騙。唯其如此,在長期的傳播中,不明所以的群眾逐漸對宗教產生了抵制情緒。
  • 佛法在人間
    王一明--佛法在人間,這裡的氛圍暖心,這裡的學習走心,以後會更多的參與星雲文教館的活動中來,提升自己,幫助更多的有緣人。羅志玲--心靈的淨化,能量的加油站!希望能不斷汲取力量,先把自己的心調好,把從星雲文教館學到的運用到生活中、工作中,做到學到的東西。
  • 毀滅佛法,動搖佛法根基的是什麼.是邪見!潛移默化的.悄悄的用錯誤自以為是的說法代替真佛法.最後真佛法你再也品不出味道了.
    表面看是這個樣子。實際上你也看到這個視頻了。這些非佛法的東西,加入到佛法裡,會形成見取見(見取見:佛經用語,屬於十大惑之一。執著我們的見解是對的,稱為見取見。我們凡夫有一個很深的執著,認為我的見解才是對的,別人的見解都是錯的,這叫做見取見。),和戒取見(指依戒禁而起之妄見。如見牛狗死後生天,乃學牛狗之所為,食草啖糞,修非因非道之行,執迷此即生天解脫之因,此等妄見稱為戒禁取見。
  • 如何才能準確判斷 自己學的是小乘佛法還是大乘佛法
    一個人在大乘佛法的國度,就是大乘佛法者嗎?一個人讀幾部大乘佛法經典,就是大乘佛法者嗎?如果僅僅是這樣,就能成為大乘佛法者,就能度己又能度人,那真是再好不過了。但僅僅這樣,不僅絕對成為不了大乘佛法者的,不僅度不了自己,也絕不可能度他人。我還要直接告訴你,你甚至小乘佛法者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