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方【智富時代】藍色小字即可關注!
點擊右上方【···】按鈕,即可把此文分享給眾多好友
周裕君是浙江寧波春曉鎮鳳山村人,80後,俞家年糕第三代傳人。他外公俞存齊是俞家年糕的創始人,他做的水磨年糕,爽滑柔韌,久煮不糊。
在周裕君的童年記憶裡,逢年過節,或者村裡有大戲,來他家買年糕的人,多到快把門檻給踏破了。
一個年糕團2角錢,街坊鄰居們,有的一吃就是幾十年。
如今外公外婆上了年紀,周裕君的父母雖繼承了俞家年糕坊,但由於長期高強度的體力作業,父親得了腰間盤突出。加上現在市面上用機器生產的廉價速成年糕的衝擊,固守傳統的俞家年糕量少利薄,難以維計。
2011年底,父母決定關店。周裕君想到兒時的味道就此消失,內心有種無法割捨的隱痛。當時他已在一所重點學校任教9年,卻不顧父母的反對,辭職回家接手了前途未卜的年糕坊,並自封「年糕團團長」。
38年前,外公俞存齊定下規矩:俞家年糕必須用山泉水製作。村外山間有一眼泉水,泉水甘甜清冽,被引入一口百年老井裡。每天清晨,周裕君的首要任務,就是挑一擔清泉水回來。
水磨年糕的關鍵在於水磨,直接決定著年糕的口味。
第一步:首先要將晚稻粳米用山泉水浸泡24小時,之後上磨磨漿。
幾十斤重的石磨將每一粒粳米碾磨成潔白細膩的粉末,和山泉水水乳交融成晶瑩如玉的米漿。流出的米漿用棉布袋裝上,擠出水分,留下米粉,用古老複雜的扎繩法紮緊袋口,再放到專門的裝置裡,壓榨出水分。接著放在板凳上,用一根竹棍粉碎,再用手進一步揉搓,直至成粉末狀。
第二步:把米粉裝入木桶,上籠大火蒸製15分鐘。
蒸熟之後,必須迅速倒出,放於石臼。兩人合作,進行搡搗捶打。一人執錘,一人翻揉,穩準快的節奏,鏗鏘有力。「咚!咚!咚!」數百次之後,年糕才算製成。
「千錘百鍊」之後的年糕,立即可食。口感糯而不粘,柔滑細膩。在守舊的基礎上,周裕君也頻繁嘗試創新。
桂林的桂花,青海的枸杞,山東的紫薯,雲南的黑糖……
這些全國各地最好的食材,都被他放入年糕裡,做出了不一樣的新式年糕。但不管怎樣,他都堅持不放任何防腐劑和添加劑,還常為自家年糕會發黴而驕傲不已,他說這才是「能給家裡人吃」的年糕。
周裕君想保留情懷,首先必須先存活下去。他開始在網上開店,擴大銷售渠道。
2012年1月1日,「北侖春曉俞家年糕坊」正式在淘寶上線。當年5月,寧波年糕出鏡《舌尖上的中國》,「俞家年糕」也在網上被熱搜,一目了然的食品原料、生產流程,濃鬱的懷舊風格、樸實的介紹讓店鋪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熱捧。
隨著銷量的大增,俞家年糕坊原本只有50平方米的場地,無法按時完成大批量的年糕製作。
情急之下,父親提議先從別處訂些年糕救急,可當周裕君看到別人家那些白得嚇人或者暗沉發黃、全沒有俞家年糕的白亮光潤時,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
後來,周裕君租了一個更大的場地,全家人晝夜不停地把年糕趕了出來。但無論怎麼著急,傳統年糕製作的步驟,一步也不能少。
年糕趕製出來之後,周裕君給所有的訂單,包括已經退款的,都贈送去一份年糕以表達歉意。結果那些退了款的人,在嘗過之後,又紛紛回頭下了新單。
俞家年糕以誠信為本,一直遵循傳統做法。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口碑,再加上網際網路創新銷售模式,短短五年,俞家年糕在淘寶網上的銷售達到第一名,年銷量已經達到千萬,還遠銷到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和法國等地。
(文/周文平)
歡迎關注、分享《智富時代》雜誌官方微信,每天為您推送實用創業致富信息,掌握經營門道,開拓財富視野!
【微信互動平臺開通啦!】廣大讀者可以就本刊所有文章、感興趣的話題和當前經濟領域的熱點、焦點問題等與本刊編輯互動交流。褒貶、贊彈均可。參與者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一份。
【智富時代雜誌社微店可以關注啦!】http://weidian.com/s/919135981?wfr=c
【參與方式】關注本公眾號,並直接回復即可;或以郵件形式發送至zfsd1985@163.com。期待您的參與!
*回復「訂閱」可獲取雜誌訂閱方法;
*往期雜誌可通過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中國智富信息網】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