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一寸上和一寸血」的註解

2020-10-12 mition

剛刷完第一遍,只有看完劇,才能明白「一寸上和一寸血」這句話的重量。

從劇情上,完整詳實,前邊的鋪墊都是為了後邊南天門一役做鋪墊,人物的塑造也在劇情發展中慢慢變得立體。

從角色塑造上,

龍文章真性情,從偽裝團長的軍事法庭現場,到「我就是竹內連山,今天就是來滅了你虞師」的戰爭推演,再到無數場與孟煩了之間的關於戰爭和人性的討論,他心中有家國,信仰堅若磐石,有著看透事情本質和永遠能給人希望和激勵的領導者。

孟煩了天生的矛盾體,希望殺敵,又怕兄弟都死在自己眼跟前,喜歡小翠,又怕將來自己交代了再賺活人的眼淚,愛父親敬父親,又怕父親恨父親,最能看清真相,也最傷人,最頹喪,也最能安慰人,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做派,終歸是個好人,是個心事太重考慮太多別人不管不顧自己的人。

再說虞嘯卿,他的這個姓通「愚」,南天門兩場戰役,最後邀功的都是他,「越來越像唐基」是團長對他的評價,怪一個人肯定是不對的,國軍中虞嘯卿這樣的人,已經算是有血有肉的有為青年,只是心比天高,拿嶽飛自比,最後成為一個沒有任何主見的傀儡,一切以虞家發展為重,焦慮是這位師長的代名詞,全劇沒幾次出境眼圈不紅的,可惜只是活在眾人所營造的安逸環境中,看到的也只是自己想看的畫面,小孩子罷了!

還有米龍、不辣、胖子、豆餅、廣東仔、獸醫、董刀、老麥等等,就是這樣的潰兵團讓整部劇那麼寫實和給我們戰爭之外的歡笑和眼淚。

「炮灰團」形散神不散,看似混不吝,卻是把活著看成比任何事情更重要的信仰。「愚」家軍的精銳卻沒能守住自己心中的信仰,小書蟲的話每每聽到都是我中國少年該有的樣子,那首《送別》也成為了終曲,以及劇中少有的愛情戲也能將人物寫得有血有肉,與那些抗戰劇一比,高下立現。

從製作上,很是精良的良心劇,特效和環境搭建下血本,08年那會子的影片肯定不輸電影。

完美的劇!

相關焦點

  • 1944,松山,一寸山河一寸血,歷史上真實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鄉的大松山,屬橫斷山系高黎貢山山脈,由大小二十餘個峰巒構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頂上,北、東、南三面可俯瞰氣勢恢宏的世界第二大峽谷——怒江峽谷。怒江東岸的高山峭壁與西岸的松山對峙,形成驚濤拍岸、飛峰插雲的怒江天塹。著名的滇緬公路經惠通橋越過怒江後,在該山的懸崖峭壁間盤旋四十餘公裡。
  • 一寸山河一寸血,80年前的淞滬會戰如何改變中國?
    ★  淞滬會戰最大的收穫,是中國全民戰鬥精神和戰鬥意志的提升。中國軍隊面對強悍的侵略者拼死作戰,沒有絲毫的妥協與屈服,幾十萬官兵在註定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作戰中頑強勇敢,其錚錚鐵骨令人對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歷史肅然起敬。就在「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80周年之際,網絡流傳出4名男子身穿二戰日軍制服在當年戰場——上海四行倉庫前拍照一事,令人髮指,引發網民極大憤慨。
  • 一寸山河一寸血,國恥勿忘!
    一寸山河一寸血,國恥勿忘!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爆發 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
  • 《我的團長我的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在不同的平臺,多次刷到《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剪輯片段!段奕宏、張譯、張國強幾個實力派出演,畫面很髒、壓抑、扭曲……抽離了大背景的片段,演技的缺陷,情節的荒誕、不協調被成倍地放大……這演的什麼鬼!然而,當我無聊時點進去看完整的劇集的時候,馬上淪陷了!用一個詞形容,就是神魂激蕩!頭條搜索一下,被譽為抗戰題材第一劇!真的,實至名歸!與《拯救大兵瑞恩》相比,《我的團長我的團》很好地表現了我們先烈的精神、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們一點也不差!壞的影視作品只是消耗你,割你韭菜;而好的影視作品呢,為你賦能!
  •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觀後感
    據說《八佰》的創作過程耗時十年,不知道主創人員是否聽過這期節目,但在我看來,整部耗資逾十億的影片,不過是在詮釋這一句話而已。 在抗日戰爭之前幾十年發生的甲午戰爭,日軍進入中國東北之時,還有地方上的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 再論《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壯哉!壯哉!壯哉
    所以說軍官的這封家書令筆者深感意外的同時,也感到無比的悲憤,抗戰勝利70多年來,戰敗的日本連給中國人民一個滿意的道歉都沒有,更別說把旗幟插上富士山頭了,我覺得今天的我們愧對那些流血犧牲的好兒郎們,是啊,侵華日本是被趕出了中國,但是血債血償只是「憤青」們空喊的一句口號罷了。
  • 《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是一部還原歷史的電影
    影片用位於蘇州河南端的租界的歌舞昇平和北面的滿目瘡痍來描述國軍的全面潰退讓日寇的進攻越發猖狂,而堅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的任務交給了第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從思想立意上說:八百是一團火,點燃的是中華抗日星星之火。勿忘國恥。
  • 42集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壯士》
    他坐在椅子上模仿蔣介石長嘯的聲音。那時候蔣緯國剛剛從美國陸軍航空兵戰術學校受訓歸回,服役於陸軍第一師步兵第三團,他去看望父親,蔣介石的叫聲把他嚇了一跳。2005年6月25日,正在做《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次改版的陳君天向採訪他的記者模仿蔣緯國當時發出的聲音,「他喊的比我跟你喊的恐怖多了。」陳君天說。對此,陳君天的解讀是:「一個人在那樣高的位置,是很寂寞的。
  • 《我的團長我的團》:此劇真的承載著「戰友們」的生命和鮮血!
    2008年,《我的團長我的團》在拍到1/3的時候,煙火師當場身亡,2名助手受傷。僅僅12天後,拍攝現場廊棚坍塌,48名群演受傷。一時間,整個劇組都籠罩在沉痛的氣氛中,大家都以為這部劇要拍不下去了。
  • 傳奇 陳君天:《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瀝血史
    9歲赴臺,一別母親39載;他是第一代最成功的綜藝節目製作人,李宗盛、童安格、費玉清第一次上電視都是他的節目;他的40集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經推出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口號激蕩人心,背後卻滿是血淚
    2020-03-25 14:59:16 來源: 百年滄桑 舉報   一寸山河一寸血
  • 我輩當有報國心,一寸山河一寸血
    我不想談戰爭,它的確令人畏懼!說點別的吧。影片片頭有一句話:「待我成塵時,你將見到我的微笑」。還有那封不知名的書信:「玉芝吾妻愛鑑,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侮辱!」
  • 《我的團長我的團》十年:不該忘的和不敢忘的
    2009年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團長》)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給自那時起的觀眾補上了一堂亟需的戰爭課,戰爭從不是手撕鬼子或褲襠藏雷的兒戲,它冷酷,殘忍,吞沒掉曾經一寸一寸山河的同時,也吞沒掉當時國人的勇氣和自尊,我們輸了八年,這部電視劇,不合時宜又血性天真地跟大家講,中國人輸在聽天由命和漫不經心。
  • 一寸山河一寸血
    軍人,是保衛國家安全和主權的屏障,在災難面前,他們的作用變得更加重要和明顯。在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戰爭態勢下,軍人的血性和擔當更是充滿了螢屏。那時的中國,確實是一個弱國,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弱」——系統性的弱。
  • 一寸河山一寸血山河歲月喋血會戰[40集全+後記](臺灣視角的抗戰紀錄片)
    該片從國軍的角度描寫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影片大量採用真實的歷史鏡頭,當年參戰的抗日將士的採訪回憶,有一個當年的普通士兵說:「我們沒有坦克也沒有火炮,全憑敢死隊把炸藥包綁在身上炸鬼子的坦克,一個人的犧牲換他一架(口誤)」 另一個說,「白天打仗我們不怕,就怕天黑聽受傷的弟兄喊『排長,連長』;可是他們在陣地的中央,誰也無法把他們救回來」 一個當年的國軍軍官說,「我們武器太落後,機槍一個連只有3挺還常卡殼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10月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上海淪陷在即,謝晉元奉命率領第88師524團一營420餘人堅守閘北四行倉庫。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他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四天四夜中,壯士抵擋住日軍的瘋狂進攻,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抗戰到底的決心。
  • 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才是八百壯士背後的寫照
    從兵力上講,國軍的裝備要比日軍落後很多,除了中央軍配備一些德國裝備之外,其他地方軍簡直不像軍隊,連劉湘的川軍還穿著草鞋去打仗,一個部隊裡面就只有兩門迫擊炮。但老蔣執意要這四百人死守上海最後一寸土地,那麼這場戰爭打給誰看呢?打給八路軍看,讓他們看看國軍也是有種的。打給國軍軍閥看,看我老蔣在廬山講話是真的,我是真心抗日所以你們要歸我統領。
  • 張譯開拍《我的團長我的團》續集,但是看完劇情介紹我無法淡定
    《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拍攝於2009年,豆瓣評分高達9.4分的口碑戰爭電視劇將在今年拍攝續集。由張譯所在的安瑞影視出品,續集名字叫做《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那當年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視劇?兩個字,神劇。為什麼這樣講,因為它是國產戰爭劇中少有的,拍出了孤絕和悲壯的。
  • 終於等到《八佰》,為什麼我還是對《我的團長我的團》念念不忘
    《我的團長我的團》開播十一年以來,再沒有任何國產影視劇有這樣的膽魄和野心,去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對著記憶的深谷,對著世道人心,拷問我們曾經的潰敗,拷問我們丟掉了又被找回來但很快又被丟掉的那部分。2009年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團長》)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給自那時起的觀眾補上了一堂亟需的戰爭課,戰爭從不是手撕鬼子或褲襠藏雷的兒戲,它冷酷,殘忍,吞沒掉曾經一寸一寸山河的同時,也吞沒掉當時國人的勇氣和自尊,我們輸了八年,這部電視劇,不合時宜又血性天真地跟大家講,中國人輸在聽天由命和漫不經心。
  • 《我的團長我的團》結尾中,那個穿西裝的老頭,到底是誰?
    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跟所有的抗戰劇都不同,《團長》的主角不是那些宣傳機器刻意造出的一路開掛的英雄,它對準的是七十多年前,滇緬戰場一群被打散了打怕了的兵渣子,這群人才不在意什麼一寸山河一寸血,才不在意什麼國家的明天,他們是一群死不足惜的、丟了魂兒的爛人,為了一口吃的,可以偷,可以搶,可以騙,可以打到頭破血流,可以當掉自己的槍,可以聽著老百姓的失望嘲笑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