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通常帶兩把刀,難道是一把殺敵一把切腹?很多人都猜錯了
前兩年的時候,日本有一個電視劇叫做《織田信長》,講的就是日本戰國時期關於戰國三傑之一的織田信長的故事。而了解過日本歷史的小夥伴應該會知道,日本的戰國時代其實是一個武士時代,像那部電視劇的主人公信長就是一名武士。不僅僅是這一部電視劇裡面存在著武士,其實在很多日本的動漫或者影視作品中都存在著武士形象。而我們在這些作品裡面看到的武士形象一般都是穿著武士服,並且在腰間插著刀,而且一般來說,並不是一把刀,而是兩把,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一把殺敵一把用來切腹自殺嗎?
有很多人猜測這是為了做好兩手準備,在和敵人打仗的時候就用長刀殺人,而最後自己因為一些事情不想活了,就可以拿那把短刀來切腹,方便快捷。雖然這種說法聽上去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而且在我們看的很多和日本有關的劇裡面,他們也確實是拿短刀來自殺的。但是這並不代表這就是這把刀原本的用處。
我們最熟悉的武士形象中,他們身上的一長一短兩把刀,長的叫做打刀(最早的時候是太刀),短的叫做脅差。其實日本武士佩戴在身上的脅差並不是用來自殺的,而且一開始的武士也並不會在身上帶上兩把刀,這只是後來逐漸發展而來的,這涉及到日本武士刀的發展過程。
首先,在最開始的時候,日本的武士們其實只是在身上佩帶一把長刀,這是用來和敵人進行對抗的時候用到的,這種刀的名字叫做太刀,並且這種刀一般被當成騎兵的武器,被用來做陣前武士之間的單挑,這個和我們以前講過的歐洲的騎兵有些像,騎兵一般是貴族,在日本也是這樣,因為那個時候馬是很貴的。而且那個時候的武士,只會帶著一把太刀,最多隨身再帶一把匕首之類的。後來隨著戰爭的發展,大家逐漸從馬上作戰轉移到以步兵作戰為主,座椅這個時候打刀就逐漸淘汰了太刀,成為武士的主要武器,戰國的後期才出現了脅差,和打刀組合出現。
甚至在鎌倉幕府的時候,脅差都還沒有出現,還只是擁有一些雛形,直到江戶時代的時候,這種刀型才正式確立下來,並且它的長度比正常使用的長刀短不了多少,因為脅差的刀刃一般是30-60釐米的長度,然後加上一個刀柄,其實也有接近50-80釐米的長度了,這樣長的刀,用來切腹估計也不怎麼方便吧。
其實脅差的主要作用是備用,它是作為打刀的備用武器存在的,因為當時的戰場打鬥很激烈,並且士兵身上都有鎧甲之類的,武器容易損壞,所以武士們就想到了這個方法來讓自己在戰場上能夠佔據主動,不至於出現沒有武器的尷尬場面。
最後囉嗦一句,日本是有專門用來切腹的短刀的,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了解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