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個說法傳播的相當廣、相當久,大部分讀者朋友年輕的時候都是這麼想的,別急著否認,筆者曾經也是這麼認為的。認為張飛和關羽是哭來的,諸葛亮是求來的,徐州是哭來的,荊州是哭來的,益州是哭來的,麾下眾人的忠心是哭來的,等等,合著劉備只會哭,還很會演戲,將三國時期一大批人才給哭來了、騙到了。若你已經三十歲了,進入了社會,經歷過人生百態,還信這個說法,意味著你還得歷練歷練,還沒有真正成長。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有些家財千金的大商人,見到劉備,竟然主動投資他,讓他拿著這筆錢去招募鄉親,在這亂世建功立業。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你在外面散步,數位千萬富豪碰巧看見你,認為你是可造之才,主動與你交談,結為好友,並表達出願意資助的意思。而你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劉備當時也是個鄉人愛戴的布衣。
關羽、張飛與劉備的君臣關係
《三國志》沒有記載劉備、張飛和關羽最初共同結拜為兄弟,只是提到劉備得到天使投資之後,招兵買馬的時候,張飛和關羽加入了,擔任劉備的護衛。「先主於鄉裡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意思就是他們不是兄弟關係,感情也基本沒有,只是單純的上下級關係。待到劉備官至平原國國相時,關羽、張飛被安排為督領一軍的別部司馬。
劉備認識到這兩人是人才,所以去重用,主動去籠絡,而關、張兩人亦是不敢逾越,是作為貼身侍衛跟隨著劉備的,並沒有小說裡說的什麼結為兄弟。「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其實也就是,劉備是覺得他們有大才,因此特殊對待。
《張飛傳》記載:「少與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再次驗證張飛和關羽是一同投奔劉備才結識的,張飛視關羽為兄長,劉備只是他們的上司。這麼說吧:張飛和關羽並不是一出現在歷史上就是能人名將,也沒有與劉備惺惺相惜結拜為兄弟的,畢竟三人身份不對等,劉備明顯高過關、張;另外關、張二人獨領一軍是在一次次戰鬥中脫穎而出,這才有同床共枕、親如兄弟的待遇。
劉備遇到關羽和張飛,並不是所謂的撿到寶了。劉備不是因為關羽和張飛在身邊才是英雄,才被各路諸侯英雄敬重和崛起於亂世之中,而是劉備塑造了、提拔了關羽和張飛。再看《先主傳》,裡面有句相當「搞笑」的話: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有政敵派人行刺劉備,刺客竟然不忍心下手,說清楚是誰叫自己來殺的,便退去了。
送徐州的名士們
史書後記「其得人心如此」,他就是如此得人心。怪哉,刺客為何不動手?肯定不是劉備事先買通,而是刺客極短時間內看到的劉備作為,震撼到刺客,讓刺客認為這是好官好人啊,這才放棄行刺,冒著被報復的風險告知劉備緣由。
天下英傑盡贊備也
還有曹操,一次閒聊中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何人得過東臨碣石的曹操如此讚譽?恐怕唯有劉備一人。東漢末年,鄉裡人、普通百姓、麾下將士,敵對諸侯,地方名士、富商大賈、時代英傑等等,肯定劉備才能的人物實在太多,其中包括呂布。否定他的是誰呢?袁術袁公路:「術生年不聞天下有劉備。」草包一個,只有四世三公的豪門身份,其餘什麼都沒有,當時天下數得上的人物基本上都看不起他,就會驕傲說大話。
東漢末年,評選出一個最得人心的諸侯,絕對是劉備。可惜,亂世天下,不是靠選舉來抉擇出天下之主的。百姓認可劉備的賢能,人傑亦認可,後世普通人的我們有什麼不認可的資本?你當真以為古人的智慧比不上今人,古人比現代人更好更容易忽悠?全都給劉備忽悠了?你要真這麼想,別人也沒辦法。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別再信了,醒醒,看清楚歷史和現實吧。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詭異的武則天墓,三次顯靈,慈禧太后啥也不是他生於清朝年間,21世紀逝世,活了117歲,臨終一句遺言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