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電視的朋友,對於央視中的主持人都不會覺得陌生,其中有一個親切的面孔令人印象深刻,她就是肖曉琳。曾主持過《今日說法》和《焦點訪談》節目,深受大眾喜愛。不過這樣一位優秀的人,卻因為患腸癌離開了我們,至今令人十分遺憾。
人們始終不明白,這樣一位才女,為何會早早地撒手人寰?其實腸癌的發生,與日常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據了解,因工作繁忙的原因,肖曉琳的飲食一直不固定,而且每頓營養缺失嚴重,有時候甚至是鹹菜白粥就打發了。醫生表示,這些鹹菜吃多了,腸道只會一點點變爛。
鹹菜屬於高鹽類食品,帶有不少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後,經過消化有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到頭來,肚子填飽了,腸道健康卻受了影響。建議大家平時還是少吃鹹菜,少做對腸胃有傷害的事情。
那麼腸癌來臨時,身體會有什麼表現?
血便
腸癌後會形成癌腫,表面隨時有破裂出血的情況,同時會侵犯腸壁血管,導致出血。之後血液與大便混合,多呈現為暗紅色,但是在大便的時候不會立馬出現疼痛感。
便秘
腸癌後的排便多有「裡急後重」的感覺,簡單來說,就是便意很猛烈,但是排便的過程卻不順暢,有時候甚至在很用力的情況下,都難以拉出來,並且幾天才拉一次。
形狀
因為人的腸道是一個圓柱形,所以食物殘渣堆積後的最終形狀也應該是圓柱體。不過如果突然發現大便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比如扁條狀、細條狀,而且一側出現血痕,都是腸道異常所發出的信號。
平時養成4個習慣,更有助於守護腸道健康。與其病發後花時間與癌抗爭,不如在一開始就注意養腸護腸。
一、養成喝水的好習慣
成人每日的飲水量最好在8杯,能夠促進尿液排洩,也可以幫助預防便秘的發生。不過要想達到養護腸胃的作用,可以衝泡蜂蜜水,並多加一勺「潤腸油」——火麻籽油。
包含有亞麻酸、亞油酸、卵磷脂,可以幫助軟化大便,潤腸通便,清理毒素;覆蓋在潰瘍面上,促進癒合,及時緩解腸道問題,降低癌變機率。腸道問題越早得到緩和,癌變機率越小。
二、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
每日多補充一點膳食纖維,有助於給腸道補充動力,促進排便,平時經常便秘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諸如蔬菜、五穀類的食物,都可以適當多吃一些,而大魚大肉這樣高脂肪的食物,就要適當減少了。以免大便久堵不排,腸道反覆吸收其中的毒素,加重腸病,提高癌變機率。
三、每年定期體檢不拖拉
進行身體檢查,可以及時了解到身體的情況,包括排除腸道有無癌變的跡象。可許多人在體檢的時候,並沒有增加腸胃相關的項目,其實多做一個腸胃檢查,可以省去很多煩惱,並且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理。
四、堅持每天多運動鍛鍊
晨起走一走、飯後走一走,不要總是躺著或者坐著,這樣是不利於腸道運動的,就無法及時排出身體毒素,卻遭腸道反覆吸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癌變的機率。平時可以抽時間多去走一走,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都是有助於身體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