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大飯店》:歐洲的黃金歲月

2020-12-22 女性娛樂時空

《布達佩斯大飯店》:歐洲的黃金歲月

「大家經常誤會一件事,總以為作家有無窮的想像力,總是文思泉湧,永遠不缺故事可說,能憑空想像出精彩情節。可是事實恰恰相反,一旦大家知道你是個作家,他們就會帶著人物和故事來找你。你只要好好觀察,專心聆聽就可以,而故事會跟著你一輩子。」

史蒂芬·茨威格,上世紀一位偉大的作家。他留下的許多名著,諸如《德伯家的苔絲》、《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等,直到現在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同樣,當代有一位電影導演,就以茨威格為傾聽者,講述了一段二戰前處在黃金歲月中的歐洲的故事。

故事以歐洲黃金時代為背景,選擇了一個赫赫有名的大飯店為發生環境,講述了一位門童和他的老闆之間的故事。這位門童,也就是多年後向作家講述那段風起雲湧的故事的無·穆斯塔法先生,他的老闆,是已故的古斯塔夫先生。

故事的梗概很簡單:古斯塔夫先生的情婦莫名死於家中,留下一大筆遺產。她把其中最值錢的遺產留給了古斯塔夫先生,古斯塔夫先生遭到情婦家族的追殺與暗算。躲避情婦家族的追殺與破解他們的暗算的過程中,古斯塔夫先生與無形成了一種不是父子,卻又勝似父子的關係。最後成功地拿到了屬於自己的遺產,而古斯塔夫先生卻在坐火車過境之時被納粹無情殺害。

影片導演韋斯·安德森一直都是一位有著自己濃厚個人風格的導演,他對於自己的每部影片都有著極強的主導力,我們通常將這種導演稱為「作者導演」。但安德森又是一位風格很多樣的導演,他的每部作品風格都不相同,例如之前的《海底兩萬裡》、《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等等等。而《布達佩斯大飯店》又是他導演生涯的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

整部影片的結構就很有意思。開頭與結尾都是多年以後一位小女孩來到茨威格的墓園中,手裡捧著一本《布達佩斯大飯店》;而背景音樂以教堂中的人聲合唱聖詠作為伴奏,凸顯了墓園的神聖感。然後整個龐大的中部則被分為幾個板塊,每個板塊都被導演打上了足以概括這個部分的標題。

這無形之中讓觀眾能夠更加方便地理解影片內容以及發展方向和脈絡。這在電影結構上通常被稱為嵌套迴環結構,開頭和結尾遙相呼應,加深影片主題內容,同時做到以相同的情景展現出愈加深厚的內涵和底蘊。

這部影片將形式主義美學發展到了極致。每一幀畫面中的人物,都是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位於屏幕正中央的,而在拍攝景物或環境之時,也做到了極致的對稱與極致的統一。就連古斯塔夫先生與無的跑步動作,也極為一致的統一,頗具喜感。利用鏡頭的推拉搖移,以及滑軌的使用,使鏡頭與鏡頭中的人物始終保持同一個速率同步移動,造成了一種極具視覺舒適感的觀看體驗。

同時這種觀看體驗又極度的神奇,透露出濃厚的新鮮感:因為這種鏡頭與人物同速率,而且人物又始終不偏不倚地位於鏡頭正中央的拍攝手法很少見。而在影片的配色方面,安德森也是做到了極致。布達佩斯大飯店時而粉紅時而金黃,曼德糕餅店中色彩斑斕的各種調味料以及人物造型小蛋糕,這種非常大膽的使用極為明亮的色彩的手法,對於環境的營造,影片氛圍的渲染,同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音樂的使用,同樣是恰到好處。影片開頭作家第一次進入大飯店之時,主題音樂奏起,由先上行後下行帶著半音的旋律組成,略帶異域風情,優雅中參雜著些許憂傷。而影片中的每個重要人物出場時,都有著專屬於自己的音樂。用柏遼茲的話來說,叫做「固定樂思」;用今天的流行語來說,是「專屬bgm」。

例如古斯塔夫先生的睿智精明,情婦兒子的陰險狠毒等等。這些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同樣控制著影片的節奏。這些元素結合起來,將我們成功地帶回歐洲的那段值得令人回味的黃金歲月。

文|昆德拉傳媒本部編輯部 天牧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相關焦點

  • 《布達佩斯大飯店》:虛構的飯店 真實的戰前歐洲
    《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片名:《布達佩斯大飯店》(美國) 導演: 韋斯-安德森編劇: 韋斯-安德森主演: 拉爾夫-費因斯/ 蒂爾達-斯文頓/ 威廉-達福/ 裘德-洛/ 艾德裡安傑夫-高布倫/ 哈威-凱特爾類型: 劇情/喜劇評分:7 觀影反應:熟悉導演作品的影迷,繼續為那些熟悉的風格和話嘮式臺詞叫好,時不時發出歡笑預測:最佳編劇、最佳藝術貢獻獎「野牛草伏特加共和國(Zubrowka Republic)熱忱歡迎您的劇組來選景拍攝」,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美
    總有一部畫面美麗復古,故事戲劇幽默的好電影會給你帶來驚喜並讚嘆不已,而《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這樣一部可以給人別樣感受的一部電影。它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的著名飯店看門人葛斯塔夫先生和和他最信任的門童的友誼羈絆之間的故事。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等重要獎項。故事的開頭由一個作家對一個沉默老人的好奇展開,並以兩人共進晚餐的開始解決作家心中的疑惑而引申。
  • 重慶版「布達佩斯大飯店」,夏日打卡好去處!
    黃白相間的建築外觀,朱紅的門楣,青灰色的屋頂,拱形的門窗,法式的廊柱,復古而浪漫,猶如穿越到了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稱為重慶版「布達佩斯大飯店」也是有所依據的,除了外觀相似之外,同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時代背景也有所相同。
  • 布達佩斯沒有布達佩斯大飯店,但有極度對稱雄偉的匈牙利國會大廈
    《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一定荼毒了很多的文藝青年,和每個朋友聊起我要去布達佩斯,他們都提醒我一定要去看看布達佩斯大飯店。可現實是,那是虛構的啊。布達佩斯沒有布達佩斯大飯店。 但是布達佩斯有雄偉壯觀的匈牙利國會大廈,與布達佩斯大飯店異曲同工的是,它也是結構程式完全對稱。
  • 《布達佩斯大飯店》—完美細節控
    《布達佩斯大飯店》通過講述這個大飯店的來世今生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完美主義的家具設計風格,對裡面的對稱設計和配色,只有一個字「服」!對稱,不失時尚飯店整體極其講究高對比度、極致的平衡對稱,所有的裝飾都極為注重細節,使得整個飯店對稱又不失古板,這些都是家裝設計中值得借鑑的要素。
  • 活動招募|樊登聖誕觀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活動時間: 12月25日下午 18:30主講人:韓松費用:99含2020影謎電影日曆一套電影定製徽章一隻樊登熱飲一杯活動地點: 樊登書店合肥旗艦店參與方式:快速掃碼報名故事要從一位無名作家說起,為了專心創作,他來到了名為「布達佩斯」的飯店,在這裡,作家遇見了飯店的主人穆斯塔法
  • 電影 布達佩斯大飯店
    這周分享一部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在部電影是我一個好朋友分享給我的。
  • 《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個鏡頭都帶上「韋斯·安德森印記」
    而在我心中,無論是從鏡頭、色彩、劇情、隱喻……最具「安德森」美學代表性都是《布達佩斯大飯店》。韋斯安德森「籤名式」的標誌便是其對稱構圖,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隨處可見那精確得讓觀眾連頭髮絲兒都無比舒服的對稱畫面,無論是酒店大門、樓梯、火車、監獄等建築的空鏡頭還是包含人物的畫面,要是你從中軸線劃分下來,兩邊幾乎可以完美無缺的拼合上,即便不是五五分的對稱,韋斯也是時刻追求著黃金比例,這也是為什麼韋斯的畫面總是讓人覺得很完美的存在。
  •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假的!布達佩斯沒有大飯店,卻有這些比大飯店更值得的景點
    色彩明豔的畫面,流暢多元的攝像機位,傳奇的人物和荒誕的表演所營造的真實「夢幻感」~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這部以色彩出名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當時看完這部電影,就對布達佩斯產生了深深的嚮往!於是特意去查了一下,結果發現原來這部電影不是在布達佩斯拍攝的,而且布達佩斯也沒有大飯店。。。
  • 用故事留住過眼雲煙的人生——《布達佩斯大飯店》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一部2014年美國和德國合拍的喜劇劇情片,韋斯·安德森編劇並執導,拉爾夫·費因斯主演。本片被選為第64屆柏林電影節開幕片,並贏得評審團大獎。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書中年輕的作家(裘德·洛 飾)在1968年來到位於歐洲阿爾卑斯山下虛構的祖部羅卡共和國日漸走下坡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投宿,在與飯店老闆的閒談中聊到了1932年發生在飯店的一段故事。1932年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禮賓員古斯塔夫(雷夫·范恩斯 飾)對來自各地的客人們的習慣愛好和秘密欲望都瞭若指掌。
  • Art Nouveau · 布達佩斯大飯店 · 哈爾濱
    日版《布達佩斯大飯店海報》《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桌子靈感來源於大自然的新藝術運動時期的房間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發源於20世紀前後的歐洲,也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裡所探討的古典與現代衝撞的時代。
  • 《布達佩斯大飯店》:被喜劇標籤掩埋的枯萎文明史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由韋斯·安德森執導,於2014年上映的一部電影。這部影片大牌雲集,即使是最小的角色也是你所熟知的演員。那麼,我們不禁會問《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和大文豪茨威格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這有點像我們熟知的《一千零一夜》,用一個大的故事結構來囊括其中的小故事,也可以被稱作是「套娃式結構」。在《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中,共穿插了四層敘事、四個敘事者來講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前世今生。第一層敘事:年老作家影片伊始是一個年輕女孩子在紀念碑前悼念《布達佩斯大飯店》這本書作者的場景。之後鏡頭便切換到一位年老的作家身上。
  • 《布達佩斯大飯店》:套娃式結構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柏林電影節) 美國 導演:韋斯安德森黑色幽默 劇情 冒險 影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歐洲,影片圍繞著一位帶著傳奇般色彩的酒店禮賓員和他的年輕門生展開。在遠近聞名、賓客絡繹不絕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禮賓員古斯塔夫先生經歷了不少聲色犬馬,其中不乏無價名畫的失竊、名門王族望族的財產紛爭等荒謬軼事;不僅如此,他還跟這家豪華酒店一齊見證了歐洲半個世紀間的戰火硝煙,滄海桑田。
  • 【焦點影評】《布達佩斯大飯店》》:滿懷對世界的愛
    而如果你熟悉韋斯·安德森,那麼,《布達佩斯大飯店》簡直是一次無以倫比的豪華盛筵,一場停不下來的華麗舞會——就像義大利導演維斯康蒂的鴻篇巨製《豹》。 如果你剛好認識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這部《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靈感來源,那麼,電影在最後流露出來的的惆悵與悲傷——轉瞬即逝卻彰顯出來的人性光輝,它一定會猝不及防地擊中你。如果你
  • 布達佩斯除了大飯店還有啥?
    看過甜蜜夢幻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簡直是對布達佩斯這座城市充滿了憧憬!
  • 【電影推薦】[布達佩斯大飯店] 幾度糖衣幾度霜
    [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導演:韋斯·安德森主演:雷夫
  • 《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般的完美構圖
    2014年,由韋斯·安德森導演的一部美學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在電影屆突出重圍,該片在業界好評如潮,同時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以及最佳原創配樂獎,可謂是實至名歸。《布達佩斯大飯店》主要是通過一位無名作家(裘德·洛飾)與布達佩斯飯店主人(F·莫裡·亞拉伯罕飾)的對話講述了戰爭時期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發生的傳奇事件,這間飯店和故事的主角們也見證了歐洲半個世紀間的戰火硝煙和滄海桑田。這部電影是韋斯·安德森的第八部電影長片,也稱得上是最能體現韋斯·安德森獨特影像風格的集大成之作。單從美學方面來說,這部電影簡直就是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 《布達佩斯大飯店》-童話VS現實
    以色彩變化體現時間層次《布達佩斯大飯店》是典型的俄羅斯套娃敘事,分為四個層次,首先是一個女孩拿著作家的書來到公墓祭奠作家,然後轉到作家和一個小男孩敘述故事的鏡頭,之後是作家在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時候遇到穆斯塔法先生,最後由穆斯塔法講述古斯塔夫先生的故事。
  • 從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聊到茨威格
    從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聊到茨威格文/騷客vlog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海報如果把【布達佩斯大飯店】比喻成粉色的門德爾蛋糕(電影裡反覆出現的美味蛋糕,同時也是門童與糕點女郎之間愛情的象徵),電影的音樂便是其美妙絕倫的口味,亞力山大-迪斯普拉特也如願以償的在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捧到了他的小金人。
  • 《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的高豔美學 幕後
    V電影微信號:v_movier在剛剛過去的第72屆金球獎頒獎禮上,韋斯·安德森導演的《布達佩斯大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