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射鵰英雄傳》:懶人做出來的中文冒險遊戲

2021-02-15 遊戲研究社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

金庸老人家靠《書劍恩仇錄》出道,接著用《碧血劍》過渡並順手捧了一番歷史人物袁崇煥,第三部《射鵰英雄傳》正式讓自己坐到了武俠小說教主的位子上。

這部《射鵰英雄傳》按照他的話說,是部黑白分明,人物鮮明,衝突激烈又不複雜的作品,所以出版後成了影視劇改編熱門,像是至今都被捧為經典的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


外型絕對佔據優勢的1994年版:


還有現在正在熱播,已經是21世紀以來翻拍第三遍的2017版:


槽點遍地

巧的是,按照「歷史上的今天」來說,正好在1130年的1月19日,金兀朮率領金兵攻破了臨安。所以今天還有大V發了這麼一條微博來調侃射鵰的故事背景。

 

有熟悉金庸作品的朋友可以研究下是否與小說裡的時間線相符

可見《射鵰英雄傳》的人氣之高,深入人心。上世紀90年代,智冠曾經獲得過金庸小說的遊戲改編權,當時自然也不會放過這部大熱門,早早的就把射鵰改編遊戲放到議程上,緊跟著1993年那款動畫滿分,遊戲性零蛋的《笑傲江湖》之後,正式推出——


上來先是第四屆金磁片軟體設計大賽圖一張:


乍看之下會以為《射鵰英雄傳》這遊戲拿了第四屆金磁片獎,仔細瞧瞧其實只是個廣告而已。就算拿了也沒什麼可炫耀的,因為這獎是智冠自己舉辦的,主要目的是招收遊戲開發人才,畢竟當時的智冠剛剛轉型自主遊戲開發,缺乏人手。

 

如果你有看過我們之前那篇文章,就會知道同年智冠推出的《笑傲江湖》擁有多麼強悍的過場動畫。所以在《神鵰俠侶》中,本以為接下來還是是智冠本來特別願意花功夫搞的片頭,結果——


這次,除了有語音之外,很多時候就只有旁白字幕,過場動畫中的場景也只用實際遊戲畫面:

 


 

這個過場長達8,9分鐘,臺詞基本照抄小說,場面大部分都是旁白,哪怕有語音估計也很少人會耐著性子看完。當時《笑傲江湖》把動畫搞得那麼牛,同一年出的《射鵰英雄傳》就這麼偷懶,一點都不像喜愛外包裝的智冠。

 

繼續,長大成人的郭靖離開蒙古到了張家口,遊戲算正式開始了。


不走尋常路的智冠,第一款金庸遊戲《笑傲江湖》做成了動作遊戲,第二款《射鵰英雄傳》居然做成了冒險遊戲

 

冒險遊戲AVG,這個類型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的時候,在歐美火得一塌糊塗,後來代理《半條命》和《反恐精英》的雪樂山就是靠冒險遊戲起的家,做《命令與徵服》的西木之前也有「凱蘭迪亞傳奇」系列,西木RTS知名系列「沙丘」的第一作,也是個AVG。


雪樂山當年量產了許多經典冒險遊戲,比如國王秘史系列,圖為本人最愛的六代封面

 

但當時的臺灣地區廠商們,似乎更對日式冒險遊戲有興趣,那類遊戲靠大量行動指令和靜態圖片為主,當時漢堂和精訊出品的《夏日物語》和《真紅的殺意》就都是日式的樣子。

夏日物語和真紅殺意的共同點除了都是一家叫GRX的本地工作組開發,還有人設上大膽抄襲高橋留美子

 

偏偏智冠就是要跟人不一樣,選擇了歐美冒險遊戲樣式,還特意按照當時的潮流,把指令都圖形化了。


但設計再細心,美工不行還是完蛋,《射鵰英雄傳》看得出來想搞水墨畫風,卻塗抹的怎麼看怎麼髒兮兮的感覺。


頭像畫的更是一塌糊塗,長得都像近親產物一樣。


就連那花了功夫設計的圖形UI,還是有不直觀的毛病,比如下圖請用5秒鐘時間完全理解其操作方式。


對比下同年推出的歐美冒險遊戲,比如Westwood的《凱蘭迪亞傳奇:命運之手》


Sierra的《宇宙傳奇5》


再看一眼智冠的《射鵰英雄傳》……


兩位美術妹子,不對,應該叫阿姨,這個鍋必須你們一起背了。


以上這些也就罷了,滑鼠移動滯粘這個問題就更影響心情了,這種點選型的冒險遊戲,滑鼠不利索會大大降低玩下去的意願。遊戲倒是支持小鍵盤操作,可惜只是用按鍵控制滑鼠而已,屁用沒有。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大約就是退出+刪除的路子,但因為對冒險遊戲類型的鐘愛,當年我還是把它打穿了。

 

遊戲流程非常短,能拖時間的就兩個地方,一個是王府裡配藥,5選3,任意2種組合扔角落那水缸裡會出現白,綠,藍三種顏色。不同組合顏色不一樣,不看攻略自己搞的話需要稍微嘗試一下。


還有就是最後的桃花島上的桃花陣


煩人度堪比初代《凱蘭迪亞傳奇》裡的洞穴迷宮


這種迷宮在冒險遊戲裡算是最噁心的套路,一般都只給個簡單的規則提示,然後要不停的嘗試,說白了就是拖延時間。

 

不拖時間的話,這遊戲就短得不像話了,照著攻略來基本上半小時就能完成,裡面還有不少時間要看大段的對話過場。


把大量劇情刪減後堆成過場劇情,似乎是智冠有意為之:冒險遊戲是愛好和平的,不僅主角很少有設定為能死亡的,戰鬥場面更是罕見。

可智冠不是沒嘗試過在冒險遊戲裡加戰鬥,《射鵰英雄傳》也不是智冠做的第一款冒險遊戲。

 

那個傳說中的智冠首款冒險遊戲,是1992年推出的《如來金剛拳傳奇》。


不僅是智冠家首款,還自稱為第一部以「中國俠客傳奇為骨幹的動作冒險遊戲」


本質上當然還是個傳統冒險遊戲,就是沒用到滑鼠,基本操作都靠鍵盤解決


主要選項還是文字形式


畫風也是走水墨風格,但看著不知為什麼比《射鵰英雄傳》要清爽些,說起來它比射鵰還早一年發售呢。

 

「動作冒險」裡的動作一詞,其實就是過程裡有戰鬥的設定,遇到敵人後會進入戰鬥場面,戰鬥時的操作也靠按鍵解決。

 

就是這戰鬥形式比較low一點。


從菜雞練功到高手也不過幾秒鐘時間,當然找到練功秘籍就得花些時間了。


最後還有Boss戰,基本可以看成兩位超賽亞人對波。


遊戲裡唯一能叫謎題的東西,也是個八卦……


 

加上一年後《射鵰英雄傳》裡以八卦為基礎打造的桃花陣,還有入圍第四屆金磁片獎的《奇門遁甲九五真龍》,顯示出智冠對於中華傳統文化裡的風水五行有多麼的痴迷。


這也是智冠奇門遁甲系列的第一作,後面還有個劉伯溫傳奇

 

至於為什麼《射鵰英雄傳》裡沒加戰鬥場面,拋開《如來金剛拳傳奇》裡戰鬥比較逗逼外,高尚點說,是要追循點選式冒險遊戲的真髓,去除不必要的糟粕。

 

實在點說就一個字:懶。

 

《射鵰英雄傳》的流程特別短,全書是四十章的大長篇,智冠在說明書裡也很真誠的承認劇情只進行到一半。


可惜這是吹牛,遊戲實際到桃花島選婿完畢就結束了,按原著章節來看,也就18章半的樣子,就這18章半裡還把郭靖蒙古成長的那段全都去掉,黃藥師幾位徒弟有關的故事也全沒了,然後梅超風不明不白的客串了一把。


同樣的,繼承了智冠金庸系列的光榮傳統,這第二部也再沒任何動靜。腰斬不怕,您把後續給做出來呀倒是。

 

就是懶。

 

金庸他老人家的小說內容太博大精深,塞進一款遊戲裡去難度確實很高,不過活人也不能讓尿憋死,總會想出個辦法來吧。

 

後來有人就想解決這個問題。2000年的時候,索尼為了在華語區推廣主機,聯合港臺做出了PS上第一款全中文語音加字幕的RPG遊戲,也是《射鵰英雄傳》。


藉助CD媒介容量大的優勢,遊戲全程中文語音,請來的也是專業配音演員,聽起來頗為耳熟,應該是那時候專門給港劇配國語的聲優們。

 

PS版射鵰片頭


 這片頭還是香港先濤數碼做的,這家公司給許多經典港片做過特效,比如《風雲》《中華英雄》《少林足球》等。


PS版射鵰走了喜聞樂見的RPG形式,而且特別努力的要把整書劇情都塞進去。

 

結果刪改得也特別狠,比如明明是七個人的江南七怪整合成了一位,拖雷沒了變成存在感比紙薄的赤列都,更離譜的是忽必烈原來是個「大魔鬼」,歐陽峰最後成了大蛤蟆。


如果不是特別在乎忠實原著的話,這遊戲玩起來的樂趣還是可以的,但哪怕是PS和CD光碟,再不刪改的前提下也沒法塞進去完整的一部金庸長篇小說內容。

 

但別管結果如何,人家起碼試過了對吧,智冠?


唔,忘了這茬了……


相關焦點

  • 經典遊戲回顧《射鵰英雄傳》PS平臺上唯一的中文武俠遊戲
    前陣子才複習了四大名著所改編的遊戲作品《西遊記》,而這一次要為各位帶來的懷舊遊戲作品心得呢,便是改編自金庸老師的作品《射鵰英雄傳》啦!而這一款作品跟西遊記一樣、又是屬於小時候一直沒有通關,只好現在來重新回味的童年遺憾。
  • 《射鵰英雄傳》PSP模擬PS經典RPGS遊戲
    作者:ldmcom來源:巴士論壇論壇下載地址  中文名稱: 射鵰英雄傳/She Diao Ying Xiong Zhuan  英文名稱: Shachou Eiyuuden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金庸武俠遊戲大盤點
    該作是由臺灣智冠科技旗下河洛工作室開發製作於1996年推出的一款RPG遊戲。不同於單純地將原著小說演繹成遊戲的形式,本作以金庸筆下的十四部武俠小說所改編,玩家可以與部分金庸小說人物共同冒險。從段譽、虛竹、楊過、令狐衝、張無忌這些耳熟能詳的角色,到田伯光、歐陽克、南海神鱷這些大反派,都可以成為主角的朋友,與您一同闖蕩江湖。
  • 譚譯|英譯《射鵰英雄傳》即將面世
    最近,有媒體報導,被稱為中國版「權力的遊戲」的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明年將出英譯版,而此次將是金庸作品首次由英國出版社出版。
  • 智冠金庸《倚天屠龍記》:沒有它,可能就沒有以後的「群俠傳」系列了
    《倚天屠龍記》是智冠金庸「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在上世紀90年代獲得金庸版權的智冠,經過中看不中用的《笑傲江湖》,以及平淡無奇的《射鵰英雄傳》之後,迅速就召集人馬把這本原著改編成了遊戲,並趕在1994年推出。
  • 【關注】《射鵰英雄傳》將出英文版,那些「絕世武功」咋翻譯?
    她曾多年從事中文圖書版權代理工作,與諸多知名中國作家如餘華、遲子建、劉震雲、麥家、徐則臣等都有過合作。金庸則是郝玉青一直想引介到西方的一位作家。她說,當年學中文時,身邊就有朋友推薦她「一定要看金庸」,結果一看就上了癮。
  • 《射鵰英雄傳》終於出了英譯本,黃蓉被譯成「黃蓮花」……
    這幾天,金庸小說《射
  • 《射鵰英雄傳》可謂家喻戶曉,問題來了:黃藥師用英語怎麼說
    等了這麼多年,終於有人把金庸武俠小說翻譯了~由瑞典姑娘安娜·霍姆伍德(中文名:郝玉青)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於2月22日,農曆大年初七,面向全球發行。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各式武功的翻譯讓人頭疼 譯者坦言盡力而為對以翻譯為職業的郝玉青來說,翻譯《射鵰英雄傳》是她迄今為止覺得最難的一次挑戰。
  • 武俠遊戲的祖師——金庸先生
    ,獲得了金庸小說的遊戲版權,並接連推出了《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天龍八部》《鹿鼎記》等多部武俠RPG。幾年後,昱泉國際、智冠遊戲等廠商的開發水平成熟了一些,他們陸續推出了《新神鵰俠侶》《真·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之皇城爭霸》、《鹿鼎記2》等單機產品。相信不少人都在盜版光碟或遊戲攻略上看過這些名字,金庸作品遊戲的魅力漸漸展現出來。
  • 智冠版《笑傲江湖》:這遊戲動畫能打100分,遊戲性零蛋
    1990年代初,眼見精訊的《俠客英雄傳》,大宇的《軒轅劍》把武俠RPG捧紅之後,智冠也跟著開發了幾個類似的遊戲,但都沒能獲得成功。 智冠老闆王俊博決定搞個大新聞,1992年他籤下了金庸武俠小說的版權,準備靠著金庸他老人家著作的名氣再戰一把,智冠的金庸改編遊戲系列就此開始。1993年,傾全公司精英之力開發的遊戲《笑傲江湖》出爐。
  • 《射鵰英雄傳》出英譯本啦! 「降龍十八掌」、郭靖黃蓉怎麼譯?
    ▌本文來源:新華國際2月22日,農曆大年初七,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瑞典姑娘安娜·霍姆伍德(中文名:郝玉青)翻譯的《射鵰英雄傳
  • 德國人眼中的《射鵰英雄傳》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本月的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金庸作品《射鵰英雄傳》在「線上圖書節」環節中被隆重推薦。這也是金庸作品中的第一部德語譯本。德語版譯者卡琳·貝茨曾在中國求學,從2008年開始將中國文學翻譯成德語,已翻譯過劉慈欣《死神永生》、麥家《解密》等作品。
  • 金庸仙逝 |《射鵰英雄傳》是如何被翻譯成英文的?
    你知道《射鵰英雄傳》裡西毒歐陽峰的大招--「蛤蟆功」怎麼翻譯嗎?但是,一個瑞典的姑娘就是不信邪,愣是把中國武俠小說的巔峰之作--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給全部譯成了英語,而且這本書最近已經成功在海外出版面世。作者的英文名叫 Anna Holmwood,曾在牛津大學學習歷史。2005年作為訪問學者來過中國,短短兩個月的中國之行讓她愛上了中國,並給自己起了一個好聽的中文名「郝玉青」。
  •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問世,英文譯名《英雄誕生》
    中國知名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一卷22日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出版。這是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發行!「黃蓮花」是誰?「九陰白骨爪」怎麼說?笑噴了!
    新華社倫敦2月22日消息,中國知名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一卷22日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出版。這是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聽到這個主題曲你會不會熱血澎湃國外媒體評論說:「相信他(郭靖)在讀者心目中將很快與《指環王》的弗羅多或者《權力的遊戲
  • 盤點《射鵰英雄傳》電視劇!
    今日荔枝就帶大家盤點下七部《射鵰英雄傳》電視劇:《射鵰英雄傳》1976年76版《射鵰英雄傳》由香港佳藝電視臺出品,由蕭笙導演,白彪(郭靖)、米雪(黃蓉)、梁小龍(楊康)、孟秋(穆念慈)主演。該劇曾經紅極一時,也造就了米雪的視後地位。
  • 各版《射鵰英雄傳》黃蓉之最
    黃蓉,作為《射鵰英雄傳》的女主,也是金老先生筆下最負盛名的女主。作為這樣一個人物,自然會有不少人去演繹她。難免會放在一起比較。那麼就來看看史上所有《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都有哪些不同吧!這裡只評《射鵰英雄傳》不評《神鵰俠侶》。
  • 【文泉薦書】《射鵰英雄傳》及金庸武俠小說
    分別為:上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下聯:《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再加之一部《越女劍》,正好15部,部部都是精品,風靡海內外。高層讀者欣賞文筆,中層讀者品味情韻,下層讀者享受情節。
  • 2017年《新版射鵰英雄傳》
    第一集伊始,彈幕上滿屏的鄙夷和諷刺,不少吃瓜群眾紛紛表示自己是來看熱鬧的,看新版《射鵰英雄傳》能拍成個什麼鬼樣;像「經典無法超越」這樣的為83版站臺的言論也是不少。可是漸漸的,大家就被新版射鵰所吸引。最開始小編還是有點厭煩翻拍劇,但是直到看了幾集之後發現本劇還是有很多看點的,主要亮點還是演員~ 說到改編劇,小官相信大家對《射鵰英雄傳》再熟悉不過。自1976年第一版《射鵰英雄傳》播出後,每隔幾年該劇都會有新的翻拍。前有驚豔了大陸民眾的黃日華翁美玲版,後有主打偶像牌的胡歌林依晨版,每一個版本都憑藉獨特的詮釋收穫了眾多忠實粉絲。
  • 歐美讀者被《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徵服了嗎?
    從出生開始,他就有一個永恆的對手:楊康……」這不是惡搞版的《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而是《射鵰英雄傳》第一個正式英文版的官方介紹。英國出版商邁克霍斯(Maclehose Press)在今年2月份發售了《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的第一部《英雄的誕生》(A Hero Born),第二部《被取消的誓約》(A Bond Undone)也已經在亞馬遜網站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