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 蔡瀾:摯愛臺南菜

2021-02-07 生活美學社


本文作者蔡瀾

由『生活美學社』發布




臺南菜


從餘姚回來,第二天就飛高雄,一路吃,吃到臺中,三天之內數頓臺灣美食,方返港。


下飛機已是中午十二點,就在機場附近的一間客家菜館,叫了客家人最拿手的【三封】,那是島把苦瓜、冬瓜和大白菜同肉汁燉個軟熟的菜,異常美味。


接下來是臺灣研究出來的鯽魚,手掌般大,胖嘟嘟地,肚中充滿魚春,足足有整條魚一半那麼多,紅燒來吃。問餐廳這種魚是否有季節,回答說已一年從頭到尾都有供應,而且保證每一尾都有那麼多春。把這種魚引進到香港,用上海人的蔥爆做法,一定有大把客人搶來吃。


對其它菜都精採,我反而欣賞最後一道的菜籽油麵。做法最為簡單,把麵條淥熟,加菜籽油和醬油膏來拌,幹撈食之。如沒有菜籽油,麻油亦行。麵條很圓很細,有咬頭,不是軟綿綿的,最奇怪是每一條單獨,不黏在一起,真神奇。


「是不是餐廳自製?侍者笑說是買最普通的【統一】牌好勁道天禧面線。即刻請司機停在超市購買,一包最少能做三四碗面,價錢便宜得令人發笑。


飯後直奔臺南,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凡是愛吃之人一定會愛臺南,大街小巷都開有食肆,多間百年老店,也都集中在這裡。


最只可惜臺南沒有機場,從香港去只能有兩個選擇,臺中距離臺南兩個小時,還是從高雄去一個多小時方便一點。


放下行李就去大吃【度小月】的擔仔麵,到【黑橋牌】去買臺式香腸和肉鬆,還有在安平的【周氏蝦卷】,都是又經典有地道的美食。這三家人全由小店變為大企業,發祥於臺南。還有一家叫【赤崁】的也很出色,更有全臺最佳食肆【阿霞飯店】,去了不可錯過。




擔仔麵



擔仔麵大概是臺南最廣為人知的美食了。百多年前的漁民在漁獲淡季為了持續生計,挑著根扁擔走街串巷叫賣麵條,這也是「擔仔麵」名字的由來。除了著名的度小月和洪芋頭,臺南街頭巷尾其實還隱藏著許多地道好食的擔仔麵。坐落於西門圓環旁的這家不起眼小店,用餐環境真可謂簡陋,但入夜時分人頭攢動,店家的法寶是灶上久久熬燉噴香竄鼻的肉臊香味。坐在低矮古灶旁的師傅利索地抓面、下面、起面、灑肉臊汁、配菜,動作迅速利索。面送至桌前,捧起小碗聞一下那誘人香氣,味蕾打開,再喝一口湯,感受混合著蒜香和醋酸的鮮蝦高湯之美味。小小的啟動儀式後,就可以爽快淋漓地吃下整碗油麵,連甜蝦、香菜、豆芽都不捨得放過。擔仔麵分量都很小,兩下三口就可以吃完,是最好的消夜補給品之一。


肉粽




肉粽獨特的香氣,自清同治十一年始,已香飄一百四十載。招牌的精製八寶肉粽餡料豐富到令人驚嘆:鹹蛋黃、慄子、乾貝、扁魚酥、後腿瘦肉、肉臊、蝦米、鮑魚、花菇、扁豆酥、魷魚、櫻花蝦共嵌在粽子中,體格巨大,重達十四兩,是真材實料有內涵的。店家選用的是臺灣頂級的長糯米,新米舊米按自家的秘方比例混合,舊米的粘和新米的軟很好地平衡,粒粒剔透分明,食來煙韌軟Q 而富有米香。而包製的竹葉,更是考究地用上兩片桂竹葉和一片麻竹葉。麻竹葉在裡層防止糯米粘連在竹葉上,桂竹葉耐煮不易破可封存香氣。雙手一層層掀開竹葉,蓬勃的米香肉香竹葉香飄散開來,用傳統的竹叉一口口食用,超有懷舊feel。


蚵仔煎




從廈門、泉州到臺北、臺南,一路下來蚵仔煎吃過不少,而要說原產地,廣為流傳的說法就在臺南的安平,始於鄭成功的兵營。安平古堡周圍多的是蚵仔煎小店,這家古堡蚵仔煎最悠久,有五十年的歷史了。蚵仔煎現點現做,大廚在特製的大煎盤上倒入蚵仔、地瓜粉、豆芽、小白菜,打個鴨蛋而棄用雞蛋,煎時就聞到蛋香焦香飄飄。這盤蚵仔煎無以次充好的太白粉,粉漿質地厚薄正好。又多的是個大肥美的新鮮蚵仔,外表酥脆,咬來又有蔬菜的爽脆清甜,配上紅色的酸甜汁醬,不油不膩可吃上一大份。怪不得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也是林語堂大師的至愛。


蝦仁飯



這碗小小的蝦仁飯,歷史可以追溯至日據時代,滿滿的蝦仁鋪在米飯上,身形是日式的,神髓卻是臺式的。臺南靠海,附近海域盛產火燒蝦。小店就將每日新鮮捕撈的火燒蝦去腸剝出蝦仁,用蔥段大火爆香。米飯則用蝦油柴魚高湯煨,有點類似西班牙海鮮飯的手法,需要不停攪拌才能讓米飯吸飽湯汁的鮮甜,這種古法的炊煮做法也令米飯有陣陣炭火香。吃起來鮮美的蝦仁和溫潤的米飯伴著高湯的甜美和豬油香,平凡的食材造就不平凡的味道。配一碗鴨蛋湯更是地道的臺南吃法,湯是蝦油柴魚高湯,鴨蛋更是以蝦殼餵食的鴨子所產下,是蝦仁飯的絕佳搭配。這麼小小一碗相貌平平的飯和湯還引得人排長隊,原來自有厲害之處。


平豆花




多年歷史的豆花店,是遊客和臺南本地人來安平的必訪食肆,也是「臺南十大排隊小吃」之一。豆花這種小食看著簡單,其實做起來並不容易。黃豆選得好,粒粒飽滿碩大平滑,水中浸泡一夜後,還要磨漿過濾,再加鹽滷後凝固成豆花。吃起來格外順滑軟綿,泛著豆香。最近一直有豆花「南甜北鹹」誰對誰錯的爭論,上海人吃得多的是加了蝦米海苔醬油的鹹豆花,其實廣州香港臺灣人的豆花更多是當作糖水來吃,根本沒有所謂的對錯嘛。這裡的甜豆花是加了紅糖的,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紅豆、綠豆、珍珠、薑汁等。


春卷




永樂市場四大天王,除了富盛號碗,還有金得的春卷。這兒的春卷有別於上海人的油炸春卷或者廈門派的大鍋煮餡料,而是類似泉州的潤餅,分開炒餡料,再包入餅皮中。春卷皮用中筋麵粉製作,手勢要夠快使其絕對不能焦掉,泛著天然的麥白色,它貌似普通卻是很考驗店家的功力。餡料也在檔口一字排開十幾盤,高麗菜、豆乾條、皇帝豆、蒜苗、五花肉、香菜、蝦仁、細蛋皮、香菜種種,口水已經都要滴下來。包製時又要加入花生粉和砂糖,讓滋味更加甜美豐富。包好後用高溫平底鍋略微煎香,食來外層幹酥香脆,餡料爽口滋味繁複。金得也是半世紀的名店,代表著府城古早味的手法。


蝦仁肉圓



由屏東肉圓變化來的蝦仁肉圓,真可謂是更精益求精的美味升級。不同於傳統肉圓用的肉丁,蝦仁肉圓裡則是肉臊加蝦仁。之前因去得晚早早售罄所以錯過了蝦仁肉圓的名店茂雄和友誠,今次去了同樣聞名的許家,永樂市場走過去其實不遠。一大蒸籠的蝦仁肉圓在大火上蒸二十分鐘就大功告成,咬開就可吃到濃香馥鬱的肉臊香以及口感鮮美的火燒蝦蝦仁。半透明的皮則薄軟Q 滑,米香四溢。最講究的還是蘸汁,家家有自己的獨門秘方。有用蝦仁絞碎熬煮的,也有加了一些香料的,總之都是秘而不宣的一級機密,但讓食客飽了大大的口福呢。


蝨目魚粥




蝨目魚是臺灣產量最高的養殖魚,所以蝨目魚丸大抵是臺南街頭最常見的小食了。阿憨鹹粥的蝨目魚粥是本次吃喝遊樂的重點。有別於廣東粥的綿密香滑,臺南的粥是很古風的「半粥」煮法。米粒在魚骨熬製的高湯裡煮軟,透明卻未等爆腰糜爛即撈起,湯呈乳白色卻沒有米漿的滲入,看起來類似於泡飯。嘗了蝨目魚肚粥,湯底鮮美,米粒香甜吸盡湯汁,大片的蝨目魚肚油脂豐潤,粥底更藏著多粒新鮮的蚵仔,再加根油條,在蒜頭酥的點睛提味下,立即就吃個碗朝天。配一份彈牙鮮美的蝨目魚皮,肥厚的魚皮蘸少許醬油膏,這種甜味是很討上海人喜歡的。我愛食魚,所以更要去得早,就能吃到新鮮量少的白灼魚腸。店家已營業六十年,憑著這簡單用心的好味道,相信會永續下去。

美食會繼續下去!


文 蔡瀾 | 圖 網絡 | 編輯 海慧

本期編輯:

海慧,美學愛好者、碼字的人也是畫畫的人。享受平淡生活中的小確幸,並期待與更多人分享。微信ID:wenhaihui98

君羊,景觀設計師。受「生活美學」四字吸引,崇尚以培養興趣愛好為興趣愛好,現階段力求培養一個好自己。微信ID:weixin_498873540


-End-

(歡迎轉載· 轉載請標明轉自公眾號「生活美學社」)

美學投稿郵箱:aesthetics2015@163.com

品茗 • 修心 慢生活

衣食住行 ┃ 琴棋書畫 ┃ 線下沙龍 ┃ 美學之旅

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君羊·釋芃木 】原創

相關焦點

  • 蔡瀾:真誠做人最灑脫|蔡瀾|倪匡|黃霑|學做妙人|白光
    玩票似的,他還真與蔡瀾、黃霑聯手主持過亞視的脫口秀節目,收視率很不錯。可惜,倪匡是個愛獨處的人,移民去了舊金山,閉門謝客。蔡瀾生於新加坡。年輕時,子承父業做影視監製。曾任邵氏公司駐日總經理,成龍早期主演的大部分電影,都請他做監製。蔡瀾不僅話多玩笑多,還是天生的美食家。那些幕後舞臺,哪裡容得下他。人過中年,他先是做起了電視節目主持,後又在美食節目裡教人做飯。
  • 初夏食堂 | 食行臺南
    作者:熹照,會踢足球,也做的一手好菜,我同事裡最愛家、最會烘焙、最文藝的88年大叔。
  • 蔡瀾重點推薦的「澳門老字號美食」!不去對不起自己啊!
    蔡瀾推薦的超過50年歷史的甜品店,甜品愛好者的必去!蔡瀾的摯愛推薦,大受食客好評的小吃店之一!店家把新鮮食材擺在桌上,現挑現煮~招牌的魚蛋、芝心丸、海膽丸、墨魚丸、牛雜等都值得嘗試!位於半島新馬路的大堂街,是家布置裝潢非常有「味道」的葡國菜餐廳。檸檬炒蜆和焗鴨飯是這裡的招牌餐點,連蔡瀾都直呼好吃!餐廳也因此經常爆滿~
  • ——聊聊《蔡瀾旅行食記》
    (1)最地道的臺灣菜——「欣葉」特點:蚋仔、菜脯蛋、煎豬肝、炒米粉等等,價格便宜,水平有保證地址:臺北雙城街34號備註:忠孝店和101大樓的分店是混合菜風格,蔡瀾不建議去(2)高級海鮮餐廳——「真的好」
  • 諮詢蔡瀾出場費,請聯絡蔡瀾經紀人助理經紀公司星冠國際
    蔡瀾經紀人阿濤諮詢蔡瀾出場費,請聯絡蔡瀾經紀人助理經紀公司星冠國際蔡瀾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電影監製、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1992年,蔡瀾進軍商界,創辦監製的產品有暴暴茶、暴暴飯焦等暴暴系列產品,蔡瀾醬料有鹹魚醬料、菜甫瑤柱醬、欖角瑤柱醬、勁辣醬等等。1997年~1999年蔡瀾主持之電視節目有《蔡瀾人生真好玩》及《蔡瀾嘆世界》。 2007年,在深圳開設蔡瀾美食坊餐廳。2008年,蔡瀾主持TVB電視節目《蔡瀾嘆名菜》。
  • 蔡瀾妻子:愛他,就陪他一起吃
    一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在吃這件事上,蔡瀾與太太方瓊文是心有靈犀的。  方瓊文曾是電影監製,工作能力極強,也很聰明,但不算太漂亮,可做出來的菜很漂亮,尤其是她能用別人不要的下腳料做出美味佳餚。  好比豬肺捆,就是豬肺外面包的那層膜,有肉,有筋,還有軟骨。
  • 蔡瀾:萬千風味,都是人生
    《舌尖上的中國》,蔡瀾是這檔爆熱節目的總顧問。 在蔡瀾的家庭成員介紹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管是哥哥姐姐還是弟弟、妻子,每個人最後都有一句「已退休」,唯有蔡瀾,已近80高齡,依舊「沒退休」。你品,你細品。這實際上是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對於蔡瀾這樣的人,只要活著,就沒有退休這一說,這不是因為他多麼勤勉,而是因為「活著」本身,就是修行、享受、工作。生活與工作,在蔡瀾這裡,是一回事。
  • 新刊推薦【舌尖上的夫妻】蔡瀾的婚姻故事……
    等到火腿全部變成火腿絲後,他才覺得這事兒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原來自己中了激將計。蔡瀾說,他跟太太始終處於這樣一種不大和諧的生活狀態,可是一旦離開香港去國外沒幾天,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惦記她,不僅惦記她的菜,還惦記她的人。二在家時,蔡瀾每天的行程如出一轍,尤其是每天早晨,一定是跟太太一起活動。
  • 世界美食•香港 | 小臺南,開在香港九龍城的正宗臺灣菜餐廳
    走進小臺南,乍看之下感覺與一般臺式餐廳無異。經細看後,發現這裡竟是臥虎藏龍之地。
  • 蔡瀾開店:排隊一生難忘的越南粉
    這個夏天流行反轉——就是餓死也不看於正的劇——看愛情公寓是為了十年的情懷­——胖崽去吃了蔡瀾越南粉
  • 蔡瀾先生力薦的「死前必吃」的24道菜 深圳也有
    ---蔡瀾《今天也要好好吃飯》  / 豬油撈飯 /蔡瀾愛吃豬油,吃麵的時候要用豬油來拌,面會變的油光鋥亮,色香俱全。至於吃豬油會變胖,蔡瀾說,豬油撈飯比身材更重要。不但能送飯,也是下酒菜的好選擇。/ 日本衝繩水雲 /水雲也叫海髮菜或日本髮菜,只生產在無汙染的乾淨水域,本身沒有什麼味道, 但是有獨特的滑順口感與嚼勁。食用時可直接生食,常以水果醋涼拌當成前菜吃。水雲屬於褐藻類植物,含有豐富的鈣、鐵、多糖及各種維生素,具有調理腸胃的功效,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
  • 玩家蔡瀾 | 封面人物
    在蔡瀾眾多頭銜中,電影人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卻是他故事的開始。蔡瀾並未經歷過那個風花雪月的年代,他和區丁平一同研究,考據服飾、妝容,四個美女穿上當年的旗袍走來走去,布景又逼真,再來一桌當年的菜,就像喝了一次當年的花酒。宣傳影片時,蔡瀾買了份報紙頭版,用四個女主角當封面,不必宣傳文字,已吸引了很多觀眾。「電影成了我很大的玩具,很多人玩不到的,都在電影這個行業裡玩到。它成了我一個夢工廠。這是無奈之下的一種選擇,太過強烈的悲哀是沒有的。
  • 「食神」蔡瀾都在推薦的潮州菜
    蔡瀾,與金庸、黃沾、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中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 店鋪位置非常偏,在各大點評網站上也沒有太多的推薦和點評,聽說如果不是當地人帶路,很少能找到他們家店。 一進門就被店內牆壁上滿屏的明星合影照片給驚到了!
  • 啥,探魚、撒椒和蔡瀾港式點心、越南粉是一個老闆?
    圖片來源:cfp 記者 | 吳容烤魚連鎖「探魚」你一定知道,對於蔡瀾港式點心應該不陌生,江湖菜「撒椒」你也可能在哪裡看到過,但如果說他們都是「一家人」,你一定會有點驚訝。沒錯,這幾個看上去畫風不太一樣的品牌全都棣屬於同一家公司——深圳甘棠明善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棠明善」)。
  • 探秘蔡瀾的香港美食地圖
    在長期華洋雜陳的歷史背景下,香港的食肆也是花樣百出,從大酒樓、茶餐廳、大排檔、冰室至街頭專門小食店,菜品則從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到西餐、日料、海鮮及各式小吃等,無不印證著其美食之都的稱譽。香港人愛吃也懂吃,順理成章的在這片美食樂土上催生了一大批的食評高手,蔡瀾便是其中的一位大家。
  • 蔡瀾 「死前必吃」清單
    本文來自周刊君的家族成員肚子問題(ID:loving-dudu)▎肚肚說說起當代美食家,蔡瀾絕對算得一位金庸這樣評蔡瀾: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最早從給《壹周刊》寫餐廳批評開始,蔡瀾從不白吃白喝,也不只褒不貶,壞的就說壞,反而讓讀者喜歡。蔡瀾筆下有豪華飯店,也有地邊小攤,美食的質感透過筆端散發:「為什麼讀者說我的文字引人垂涎?因為每一篇文字,都是我在寫稿寫到天亮,肚子特別餓的時候下筆。」
  • 【品味】美食家蔡瀾:身為廣東人,已是一種福氣
    蔡瀾:要名副其實的好吃,這個是最基本的。最基礎的東西最好吃,豆芽炒青菜是最好吃的。同時,要善於比較。記者:有一個觀點說,人的味蕾是有記憶功能的,小時候吃過的好東西,長大後認為最好吃的東西還是小時候吃過的。這有科學道理嗎?蔡瀾:吃,是一種很個人化的行為。
  • 蔡瀾「尋味香港」《我們的師父》GSG迎打工挑戰
    GSG拜師團將拜見作家、電影監製、電視節目製作人、美食家、商人多種身份裡自由轉換的當代老頑童蔡瀾。徒弟們拜見師父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先去餐廳打工。而師父蔡瀾也給徒弟們提出要求,讓大家在四小時內完成五萬營業額的任務。初來乍到的徒弟們,為了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也是絞盡腦汁。節目劇照。
  • 粵菜之巔的香港大班樓,鄭秀文、蔡瀾的最愛餐廳
    還有一次看食家蔡瀾先生的採訪,談到蔡瀾在香港常去的館子時,他列舉了以下幾個:陸羽茶室、鏞記、大班樓、天香樓。陸羽茶室可參考之前文章:蔡瀾摯愛的傳奇茶室,全世界找不到第二間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聞名於食家的大班樓粵菜~大班樓位於港島上環和中環之間的九如坊,店面外表看起來極不起眼,這塊招牌上還曬著樓上住戶的褲衩,沒拍進鏡頭內
  • 招牌擔仔麵&鳳梨油條蝦球......開在魔都的臺南菜小S都直呼「超好吃」!
    //不過最近幾年在魔都小編發現了一些臺灣的美食,比如最近幾個月經常去打卡的臺南美食度小月,就魔都市中心基本都有店,饞臺灣美食的時候就約上2-3個閨蜜一起去品嘗,臺灣菜都有一個特點量少而精緻,性價比也高,2-3個人可以點7-8個菜都沒有問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