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之巔的香港大班樓,鄭秀文、蔡瀾的最愛餐廳

2021-02-27 港澳灣那些事兒

最近滿屏都是鄭秀文,想起之前看到鄭秀文也是大班樓的粉絲。

還有一次看食家蔡瀾先生的採訪,談到蔡瀾在香港常去的館子時,

他列舉了以下幾個:陸羽茶室、鏞記、大班樓、天香樓。


陸羽茶室可參考之前文章:

蔡瀾摯愛的傳奇茶室,全世界找不到第二間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聞名於食家的大班樓粵菜~

大班樓位於港島上環和中環之間的九如坊,店面外表看起來極不起眼,這塊招牌上還曬著樓上住戶的褲衩,沒拍進鏡頭內。2012年曾摘得米其林一星榜單,後來便被剔出了帶星餐廳的榜單。即便如此,大班樓在本地食客心目中的形象似乎並未有絲毫影響。

大班樓的官網和菜單上都寫著一段類似店家自述的話,我摘錄其中幾段,特別有意思:

烹調手法,以傳統為本,目的是提升食材原味,絕不賣弄花巧,喧賓奪主。

我們相信只要材料鮮,醬汁靚,烹調方法,簡單便好。雞有雞味,魚有魚味,這是粵菜精髓。

最後要提一提,大班樓餐牌上沒有魚翅、海參、燕窩,只因為我們認為其他菜式,更加有趣,或者,更加環保。

每一道菜,我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做出獨特的大班樓味道,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樓開業於2009年,據說幕後股東都是低調的美食愛好者和退休廚師。開業未久便吸引了大批名流、食家的注意,現如今,更是聲名遠揚。但時至今日,大班樓的幕後團隊依舊保持十分低調的態度,除了老闆鄧天和大廚郭強東,其他股東幾乎從不現身,外界也甚少獲知相關信息。

大班樓東家鄧天,圖片來自《蘋果日報》

在廚師社交風生水起的年代,大班樓的廚師團隊低調得不像話,即便如此,它一直位列聖培露亞洲50佳餐廳(Asia’s 50 Best Restaurant)榜單。不過不進行社交的後果便是在榜單中的名次越來越後面,榜單正在變成社交狂人的天下。

 

大班樓的老闆鄧天乃香港人,祖輩是清末官宦,父輩經商。自幼家中富足,嘗遍著名食肆酒樓;家中亦有私人果蔬園,對各類食材從小便有接觸,自然養成極為敏感的味覺。後來從事餐飲行業,據說鼎盛時期,他旗下有多間餐廳。九七後退隱江湖,直到2009年才召集一幫好友創辦了大班樓。

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蓬勃發展,大型酒樓風靡一時。這些酒樓客容量大,出菜有速度要求。廚師們紛紛加入流水線操作,菜品便成了流水線產品,從食材到調味到火候全線崩壞。到了二十一世紀,高級食肆大量興起,開始追求對菜品的精確化烹飪,有些餐廳試圖恢復傳統粵菜的精細度,但發現人才出現一定斷層。鄧天眼看著粵菜的這麼幾次轉變,有感傳統粵菜的衰退,亦希望子輩可以意識到粵菜的真正精妙之處,於是決定以自己的行動去恢復粵菜本該有的味道。

  

大班樓為了優質食材可謂費了不少功夫。在開店前,據說鄧天嘗遍了中港可以獲得的各種雞,最後與新界一雞農達成協議,讓他有機養殖雞隻,不用任何催生劑,餵食天然玉米,由其自然成長。雖然成本顯著提高,但真正獲得了「有雞味」的雞隻。

說到雞肉,十八味豉油雞是初來大班樓的食客必點的菜式。雖說叫「十八味」,但其中用的香料藥材超過二十種,除了大茴香草果黨參當歸等一吃便知的配料外,尚有許多消弭在醬汁中的藥材。若論成本這些香料藥材的價值甚至超過雞本身,但這雞肉吸收了這些配料的精華,藥香撲鼻,雞皮爽滑,肉質軟嫩多汁,鹹中帶甜,透著雞肉該有的鮮味,在各路豉油雞中獨樹一幟。

十八味豉油雞

還有一道香辣幹蔥煀滑雞則與豉油雞的做法截然不同,雞皮炸得脆,但無半點油膩,配上炸得香氣撲鼻的紅蔥碎,及小蔥末,十分誘人。不過我個人更喜歡豉油雞的滑嫩。

香辣幹蔥煀滑雞

 

香港雖為海島城市,周圍海域亦有高質量漁獲,但數量極少,與巨大的消費力不匹配。因而多數粵菜餐廳以滿足消費為第一要務,用的幾乎都是進口海鮮,其中又以澳洲及東南亞貨居多。但大班樓力求採用本地優質海鮮,每日清晨便派人(有時候是老闆鄧天本人)去香港仔碼頭攔截歸來的漁船。如果去得晚了其他食肆的人便捷足先登,據說起初大班樓的人是提前拿著現金等在碼頭,漁船一到便向漁民購買最優質的本地海鮮。當然現在大班樓已經有相熟的漁民,可以比較穩定地買到一些時令漁獲,但數量依舊是極少的。

比如獅頭魚,乃黃魚屬的一種小魚,頭大如獅,故而得名。這魚原先非常常見,早二十年前可謂稀疏平常。到如今卻日益少見,竟成了精貴的食材。上次去大班樓,正好遇到當日購入的獅頭魚。廚師用酥炸辦法處理,先用青橄欖醃製,後高溫酥炸,撒上些海苔末,整條魚鮮香酥脆至極,而魚肉又不柴不老。一條手掌大小的魚可烹飪至此,除了上佳的原料配以科學合理的烹飪方法和時間計算,別無他法。

酥脆海苔獅頭魚

再如大班樓的琵琶蝦亦是本地漁獲,用魚米粥慢煮,蝦肉的鮮味被激發,配上一些鹹香的蝦籽,真是鮮美至極。而且肉質細膩滑嫩,保留了最佳的狀態。大家基本把米湯都喝完,因為實在太鮮美。

魚米粥慢煮蝦籽琵琶蝦球

琵琶蝦不是日日都有,菜單例牌上的是魚米湯煮大花蝦配酥炸蝦頭。雖然花蝦的肉質不及琵琶蝦鮮嫩,但依舊是一道很值得吃的菜。尤其琵琶蝦蝦頭無法酥炸,花蝦彌補了這一缺憾,可以整蝦吃盡,蝦頭炸得酥脆中透著香氣,我常稱之為「粵菜中的天婦羅蝦頭」。

魚米湯煮大花蝦配酥炸蝦頭

在大班樓的菜單上見不到一般粵菜館都有的名貴魚類,誰都知道一兩斤重的蘇眉魚多是養殖,但成本依舊不低,到了餐廳更是翻好幾番。大班樓堅持只用當日新鮮買入的野生海魚,因此若要吃蒸魚便需詢問當日漁獲情況。這些魚可能只是普通老虎斑黃腳笠,但一入口便知野生與養殖的區別。

即便如花蛤蟶子蜆子之類常見的貝殼類食材,大班樓也能讓它成為明星菜式。用九層塔配自製辣椒膏炒出的蜆,香辣爽口;用清酒魚湯煮則酒香中透甜;用豆漿同煮則濃鬱豐潤,各種做法都有妙處。

清酒魚湯煮蜆

他們用二十年的鹹檸蒸蟶子,上桌時便聞到清新的檸檬香。經理說,這二十年鹹檸已被我們買盡,市場上很難再覓。這是用一次少一部分的食材,因而平日例牌用的鹹檸往往不是二十年陳的,但亦是有年份的好貨色。

二十年鹹檸蒸蟶子

龍井菊花燻乳鴿,用的是約20天大的乳鴿,加以古法燻制,外皮酥脆,乳鴿肉也多汁,連細骨頭也可一併嚼碎。

接下來便是大班樓的招牌菜之一——雞油花雕蒸花蟹配陳村粉。碩大的花蟹用雞油和花雕酒蒸製,盤中的陳村粉吸收了湯汁的鮮香和濃烈的酒味,蟹肉鮮甜,粉皮嫩滑。唯一的問題是我們八人點了三隻蟹,分到每人盤中,蟹的分量也不少,吃多了幾口後,未免還是會覺得花雕酒的酒味略重了些。

在大班樓的諸多小菜之中,子姜皮蛋或許是最受歡迎的一道。醃漬過後的嫩子姜切成薄薄一片,嚼起來酸甜又爽口。皮蛋的蛋黃呈半流質的溏心狀,與子姜搭配起來也很是開胃。

按照服務生的推薦點了一份酥炸蟹肉香菇盒。外皮酥脆,內陷蟹肉也算飽滿,卻並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讓人疑惑的是,我們早前點的香煎百花雞,這道菜做法頗費功夫,需將雞肉去骨後拌入蝦膠等攪碎,再將兩面煎得金黃焦脆,。

九層塔辣椒膏炒蜆也是店家廣受好評的菜式之一,據說辣椒膏是用牛尾慢熬而成,所以吃起來特別和味。

上湯豆苗,其實就是豌豆尖,湯裡還加了一些油條、腐皮、銀杏。豌豆尖嘗起來非常脆嫩,也可見店家挑選食材的講究程度。

胡椒清燉牛腩,這也是許多粵菜館裡能見到的菜式。牛腩精選部位得當,蘿蔔脆且甘甜,上面還撒了一些頭菜末,增添了些鹹香的味道。在大班樓吃過這道菜之後,就不必再去樓下一條街之隔的九記牛腩大排長龍了。

這道菜只有牛舌和蘑菇,看上去很單調簡單,然而很考功夫——需要一流的刀工和調味,牛舌是軟硬適中的口感,接近於鵝胗,胡椒五香調味後,沒有一絲腥羶,只剩下脂肪的甘甜。而且這個菜是沒有一滴醬汁的,牛舌濃鬱的醬汁都藏在蘑菇裡了,吃到蘑菇就明白到,這是一道藏山隱水的菜,多重烹調工序盡在不言中。

這道菜是大班樓的原創菜式。鮮甜肥美的羊肚菌和冬菇都是配角,主角是千層腐皮,來自於深水鋪的六十年老鋪樹記腐竹。這道菜和牛舌一樣藏山隱水,不見一滴湯汁,但每一口都非常入味。千層腐皮的金黃外層是經過油炸的,裡面是一層又一層緊密的腐皮,豆味異常濃鬱純正,加之充分吸收了山珍菌子的鮮香,味道層次豐富變幻,整體感覺香濃、蓬勃和有衝擊力。好的菜餚都像交響樂,這道素菜的感官享受完全不輸葷菜。

回想起這個菜的味道時,我的口水又留了一地。

甜品保持了高水準。桂花杞子雪糕有一股濃重的奶味,是童年的古早味。我希望廣大雪糕生產商可以早日研發出枸杞味的雪糕,杞子經過適當的處理,沒有任何澀味,只剩下濃重的酸甜味,像小野果一樣。生磨杏仁茶甜度剛好,完全襯託出濃鬱的杏仁香,順滑得沒有一絲苦澀,單拿出來也是可以在廣州的糖水界稱霸。


大班樓地址:中環九如坊18號地鋪

電話:2555 2202

類別:粵菜

人均:600HKD+

如果喜歡記得收藏此文噢

請別忘了關注「香港小吃貨」公眾號噢~

關注就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

喜歡就點個好看吧 

相關焦點

  • 粵菜之巔,大班樓
    香港一直極為重視對傳統的保護與傳承,文化如此,飲食亦是。粵菜擁有兩千年歷史,穩踞中國八大菜系一席,歷久彌新,影響深遠。雖說如今在美食全球化浪潮席捲下,你家門口可能就開著一間茶餐廳,但若想吃一頓正宗的粵菜,還是請來香港地。
  • 香港大班樓精品菜
    陳曉卿的新作《風味人間》第五期《江湖》中介紹了香港鄧天的大班樓。這家餐廳是他每次去香港必須打卡的餐廳.在香港的美食屆,大班樓和龍景軒的口碑不相上下。一般名店喜歡用明星作噱頭,而大班樓的常客卻是同行和老饕:米其林二星餐廳文華Amber的主廚Richard Ekkebus、西班牙米其林三星餐廳El Bull的主廚Ferran Adria、大美食家江獻珠、蔡瀾和倪匡等等。
  • 香港米其林摘星之旅Two】香港富豪名人的最愛——福臨門和大班樓
    而和福臨門類似的香港頂級粵菜館大班樓又是怎樣的神一般的存在,讓它排名亞洲最佳餐廳35?訂座兩家餐廳都很接地氣,不一定要英文訂座,普通話即可。可能福臨門的價格太高,去的人不多,所以位置相對好訂。但是要去大班樓,記得提前兩周訂座哦。
  • 九如坊中大班樓|大班樓-香港餐廳注釋88
    坊間傳言大班樓婉拒米其林星級,但此類傳聞真真假假已經聽得太多,也不缺被摘星的餐廳宣傳自己是婉拒了米其林,因此很難確證。問大班樓的人,他們都笑而不語,頗有「紅塵多可笑」之境界。作為食客我也不好再加追問,不過美味入口即知,是否有星對於我們意義已經不大。 大班樓開業於2009年,據說幕後股東都是低調的美食愛好者和退休廚師。
  • 「全球50佳餐廳」榜單出爐,入選的這7家亞洲餐廳,到底有什麼魅力 | 好食
    泰國曼谷的Gaggan餐廳成績最好,排名第4,中國則有2家餐廳入選,分別是來自香港的大班樓(第41名)和來自上海的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第48名)。成澤餐廳在亞洲餐廳榜單中經常徘徊於1、2名,可以說成名已久。
  • 2019亞洲50最佳餐廳,香港餐廳佔了五分之一!
    香港是全球十大美食之都之一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美食之前出爐的2019亞洲50最佳餐廳中
  • 香港大班樓——粵菜界中的「掃地僧」
    陳曉卿的新作《風味人間》第五期《江湖》中介紹了香港鄧天的大班樓。這家餐廳是他每次去香港必須打卡的餐廳.在香港的美食屆,大班樓和龍景軒的口碑不相上下。一般名店喜歡用明星作噱頭,而大班樓的常客卻是同行和老饕:米其林二星餐廳文華Amber的主廚Richard Ekkebus、西班牙米其林三星餐廳El Bull的主廚Ferran Adria、大美食家江獻珠、蔡瀾和倪匡等等。
  • 【大廚秘笈】香港明星常去的10大餐廳酒吧
    NO1、避風塘炒蟹香港避風塘菜系,算是最受明星們歡迎的菜系之一了,它發源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當時的香港,避風塘聚集了來自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的漁民,不一樣國家的人民聚居帶來了飲食文化的交流,漸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避風塘菜系。
  • 疫情之下的亞洲 50 佳,這些餐廳能活過 2020 嗎?
    新加坡ODETTE拔得頭籌中國上榜16家,中國香港大班樓拿下第2名上海的福和慧和UV雙雙再度入圍,分別位列20名和41名今年榜單還有哪些亮點?『祖母讓我了解了最純粹的食材能造就不凡的料理,也教會我哪怕只是加入一點不同的東西,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份量有時卻能創造出讓人驚豔、感動的料理。』當然胖胖在這裡也有一個小疑問——為什麼亞洲第一的餐廳,做的是法餐?
  • 2020亞洲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中國上榜16家!頒獎不是慶祝,而是關於黑暗中的支持!
    主廚Julien Royer自主創辦了這家餐廳,專門以祖母的名字命名,主打現代法餐。大班樓The Chairman中餐廳的佼佼者中國香港的大班樓The Chairman去年首度入圍全球50佳餐廳,讓中餐走向世界舞臺。去年在亞洲50佳餐廳榜單排名升至第11位,今年的排名躥升至榜單第2名,實在另我們驚喜不已。
  • 探秘蔡瀾的香港美食地圖
    享有「亞洲美食之都」的香港,在區區1000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上卻匯集了近10000多家的餐館,可見香港人對於飲食的重視和依賴
  • 8餐廳 vs.譽瓏軒 | 決戰澳門粵菜之巔
    澳門的高級餐廳基本上都散落在各大賭場酒店中,與香港不同,繁盛的博彩業給予高級餐廳堅實的資金支持,在裝修、硬體和食材等方面都不惜砸重金,同時給廚師們提供了各大的發揮空間,而價位也比同等級的香港餐廳要親切不少,這些大都是這座城市討吃貨們歡心的原因吧。
  • 大班樓 & 天香樓:舊時光之味
    那次採訪時間不長,有意思的點卻很多,談到蔡瀾在香港常去的館子時,他列舉了以下幾個:陸羽茶室、鏞記、大班樓、天香樓。早在採訪蔡瀾之前,大班樓和天香樓就已經在我的香港覓食列表上了。前些日子有朋友約著拼吃,正好趁一天之內試了試這兩家食客心目中口碑極好的館子。
  • 香港3日攻略,從米其林三星餐廳吃到街頭小吃
    🇭🇰hk三日吃喝清單🇭🇰✨食神蔡瀾力薦的菜館✨✨連續十年摘得米其林三星的餐廳✨✨世界冠軍咖啡師的咖啡店✨✨四季酒店前行政總廚的餅房✨✨亞洲TOP1&TOP10超人氣雞尾酒吧✨✨香港街頭的平民人氣美食
  • 香港頂級餐廳美食攻略
    >VEA Restaurant and Lounge(法餐)餐廳特色:經典粵菜館,餐廳裝修中式,金碧輝煌。落地窗接天連海,用餐時可以欣賞到港島的海面,夜景璀璨無敵。星斑魚肉的內陷燒賣,十分鮮甜。鮑魚酥是一絕,鮮美酥脆,撻底有燒豬肉餡。
  • 2020亞洲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中國上榜16家
    新加坡ODETTE 一舉拿下冠軍之位,中國上榜16家,中國香港大班樓拿下第2名,上海的UV和福和慧雙雙再度入圍,分別位列41名和20名。今年榜單還有哪些亮點,下面送上新鮮速報!BOMBANA中國 香港33、龍景軒中國 香港34、韓食空間韓國 首爾35、ODE日本 東京36、RAW中國 臺北
  • 九龍城*蔡瀾:香港精神就是,拼命掙錢拼命吃!
    「蔡瀾推薦的香港十大餐廳」「探秘蔡瀾香港美食地圖」……從香港自由行火起來之後,蔡瀾這位食評家就被內地遊客當做了香港美食的代言人,各種版本的「蔡瀾榜單」更成為旅行者的搵食聖經,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蔡瀾還曾是香港有名的電影人。
  • 蔡瀾先生推薦餐廳~鹿鳴春
    鹿鳴春飯店是香港最好的魯菜餐廳之一,也是蔡瀾常去食肆150間之一,我個人很崇拜蔡瀾先生,他推薦的餐廳一定錯不了!
  • 亞洲50佳餐廳公布!疫情結束後你最想打卡哪家?
    這篇,我們就從不同角度為你解析本次『亞洲50最佳餐廳』名單,帶你種草疫情結束後的亞洲最值得去哪兒吃。『祖母讓我了解了最純粹的食材能造就不凡的料理,也教會我哪怕只是加入一點不同的東西,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份量有時卻能創造出讓人驚豔、感動的料理。』1 St Andrew's Rd, #01-04 National Gallery, 新加坡大班樓從去年的亞洲最佳餐廳第11名升為今年的第2名,令很多人十分驚喜。
  • 香港大腕明星最愛美食餐廳,吃貨必備!
    在香港這彈丸之地上,明星的密度可謂全亞洲第一,在港吃飯遇到個明星不是罕見的事。下面是小編的香港明星喜歡去的餐廳推薦,看看明星們的選擇,尋覓那些值得品味的美食餐廳。1.華星冰室就算不為「撞星」,愛美食的你也決不可錯過九記牛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