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的孫先生有一個5歲的兒子,每年給孩子交一萬多的保險,這個月,孩子做了一場手術,醫藥費花了1萬左右,找保險公司去報銷,理賠金額讓自己很失望。事情還得從這個月的14號說起,孫先生的兒子因為腺樣體肥大到嘉興市第一醫院做了一次鼻部手術,腺樣體肥大會讓孩子造成打鼾甚至呼吸暫停。
孫先生告訴我們,這個要做一個等離子微創手術,因為等離子要用到一個進口的東西,價格比較高,而且不能通過醫保報銷,孫先生就想到了保險公司,孫先生的兒子今年5歲,從孩子出生那年開始,孫先生就給孩子買了5-6種保險,都是太平洋人壽的。
每年保險費加起來要交一萬多塊,其中有一項叫做附加安心住院費用醫療保險,每年要交326塊,只要符合理賠公司的理賠條件,檢查,床位,手術,治療等費用都可以報銷85%,每天最高的賠付限額1萬塊,還在在做手術之前,孫先生聯繫了太平洋人壽的銷售主管。
銷售主管告訴孫先生,她自己也不清楚這個保險,但是,她問了自己旁邊另外一個區域的主管,對方稱可以報銷孫先生的這個手術費,是沒問題的。按照孫先生的住院結算單,手術一共花了10641塊,醫保報銷了2921塊,剩下的7693由孫先生個人承擔了。
隨後,孫先生向太平洋保險公司海寧分公司遞交了資料,過了幾天,收到了一筆理賠款,但是只有2000多塊,自己也問過保險公司,對方竟稱,孫先生的兒子手術有些費用是不能賠的,這個2000多包含的是普通的手術費,住院費,差不多7700的醫藥費,保險公司只承擔2000多,孫先生覺得,這個虧吃大了。
事後,孫先生也找到了懂行的朋友,朋友稱,孫先生的這個理賠的問題應該出現在那個用的進口的東西上了,單價是3950塊,按照當初保單的範疇,這個屬於其他醫療保險費用,但是,這個進口的東西不屬於理賠的範圍,對此,孫先生很有意見,如果保險公司早點說明情況,自己也有選擇的餘地。
最後,孫先生找到了當初買保險海寧分公司,當時的銷售主管出去跑業務去了,隨後就撥打了那位銷售主管電話,對方竟稱孫先生的這件事情跟自己沒有關係,因為當時自己是聽了另外一個同事跟自己說的,自己當時也不知道能不能理賠,是那個同事說的能理賠,所以當初就說了可以理賠。因為這個女主管業務的不熟悉,就這樣導致孫先生被坑了幾千塊。
對這樣的事情,不知道各位百家的段友們,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