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傳統,食七樣菜 文末有福利

2021-02-16 汫洲社區

年初七了,在汫洲,正月初七是一定要吃七樣菜的。初四老爺便開始落天,初七國家規定春節假期結束,正式上班,食過七樣菜,也意味著人神歸位了。

正月初七亦稱為人日。傳說女媧開天闢地時,第一日造雞,二日造狗,三日造豬,四日造羊,五日造牛,六日造馬,七日造人,因此初七為人日。

「七樣羹,七樣羹,大人吃了變後生,奴仔吃了變紅芽(面色紅潤),姿娘仔吃了如拋(朵)花。」在潮汕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則有趣謠諺。

(圖:楚梅)

七樣菜,優秀的潮汕民俗傳統,蘊含了先人的大智慧,據說這一天,一定要吃至少由七種青菜煮成的菜,俗稱為「七樣菜」。

七樣菜,圖:善美

七樣菜中必有的幾樣是,芥菜(也叫大菜),芹菜,蒜仔,蔥,百合,菜頭(蘿蔔)等。民間傳說每種菜都有一定的寓意,如「大菜代表菜王,百合代表樣樣合想,蒜仔代表有錢算,菜頭代表潔白出人頭……」。

(圖:江振才)

而事實上七樣菜還含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新春來臨,天寒漸暖,菜疏逐漸多起來,食混合菜,能使腸胃適應季節轉變(相當於給胃先做個熱身運動);與此同時,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大魚大肉吃多了後,適當進食疏菜有利身體健康。不管怎麼樣,七樣菜確實好吃,令人回味,小編打算,今晚下班也去煮一煮。

(初七,灜洲大廟拜王公,圖:潮汕茶)

正月初七,也是汫洲「食鬧夜」開始的日子。在汫洲,每個宗族「食鬧夜」的日子不同。培陽說,「食鬧夜」就是一個宗族的人在一起團聚,後來由於繁衍的人口太多,便每家派個代表去大祠堂參加,並聆聽大輩們的教誨。以前只有男丁才能參加,聽說現在女性也可以參加了,說明時代在進步了,男女的地位正在逐漸拉平。

(初七拜王公,紅紅火火的初七,圖:潮汕茶)

(食鬧夜聚會初七,圖:潮汕茶)

相信過了今天,很多人都回歸生活正常了,該上班的上班,該幹活的幹活,年也就此向明年的春節走近,盼了360天,終於一朝團聚,如今又開始期待下一次的相聚,這便是中國式家的傳統和團圓。

昨天,想起今天要上班,頓感痛苦無比,為此精神失常,竟憂慮到失眠(網上說這叫「節後綜合症」)。其實只有小編知道,這不是症,簡直就是傷。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使在大過年加班也會覺得欣喜,就如小龍女過年期間仍照常推文。你看到了嗎?

春節文藝節目,你都去參觀了嗎?

圖:葉小雲

燈謎猜對了幾個呢?

紅包搶到了多少?

此時的你,是否還在老家的溫暖鄉裡,抑或已經踏上離汫的路程去往有詩的遠方?

總之,這個春節,你過得快樂嗎?

回家被逼婚了嗎,難道他們都不懂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僅限於形式麼?

在家幫父母拜老爺了嗎?

▼下面兩張圖片來自「波波船長」

參加同學聚會了嗎?有老同學向你坦露心菲了嗎?那個當年的她(他)還是你心目中的樣子嗎?

(圖:嬌)

初五營老爺的人潮中有你嗎?

汫洲的KTV包廂訂到位了嗎?

是的,有沒有發現一個春節過去,小編好像變得有些囉嗦了呢?說好的文末福利呢?

別急,其實囉嗦的人我還不算上。春節期間,微信群上不斷的有人詢問汫洲的各種信息:

「請問誰知道汫洲的的士號碼」,

「請問誰知道汫洲哪裡有KTV,號碼是多少」,

「請問誰知道某酒家的電話」,

「請問誰知道送外賣的電話」……

一波人問過了,又一波人來問。於是小龍女想,每天都有人問相同的問題,過後信息又被淹沒在茫茫的群消息之中,等待下次啟動時被一鍵清理,不如把這些信息收集起來,做成一個便民114,只要收藏,便可任何人隨時使用。於是,《汫洲社區》便民114誕生啦。

汫洲社區便民114,免費收集汫洲各類便民信息,只為方便你我他,歡迎加入,持續更新。上圖長按二維碼可以直達連結。你也可以在《汫洲社區》的菜單欄中查看。如果置頂汫洲社區公眾號可以更方便查詢。

下次詢問前,先上汫洲社區便民114看看有沒有,必竟大家都好忙, 你等待也需要時間的不是嗎?

啦,這就是福利了!還滿意嗎?!

再次祝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一年更比一年好!

歡迎各位汫洲社區的親們,多多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正月初七潮汕人吃的"七樣菜"原來大有學問,你知道這些菜的寓意嗎?
    我要吃七樣羹!「七樣羹」取蔬菜的諧音,各有美好寓意 傳統「七樣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藍」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發(蒜)大財(大菜),久(韭)合各人(芥藍)」 芥 菜 潮名大菜,這種蔬菜中的粗漢
  • 潮汕食桌習俗
    文 、圖 / 周建苗住在潮汕,一個人隨著年紀的遞增,輩分也隨之遞增,便接觸了一些長輩待遇的習俗禮俗,例如「食桌」等。在正式的潮汕公眾場合,作為長輩,「食桌」這一潮汕習俗禮儀,不能不懂,否則便會出醜、失禮儀,那是十分尷尬的。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潮汕鄉村做粿文/周建苗1「潮汕人,尚食粿」,這些說的,不僅僅是一種獨特的潮汕文化,更是一種舌尖上的美味小米粿粿,在潮汕地區發展為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小食。潮汕俗語有:「潮汕人,尚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
  • 我不是蚵仔煎 開扒潮汕蠔烙鮮為人知的香豔史!(文末有彩蛋~)
    後來又有幾個攤主相繼出現。由於生意競爭,蠔烙的烹調方法不斷改善,蠔烙越做越美味,憑著汕頭市民的口碑,逐漸形成了馳名海內外的潮汕品牌傳統小吃,一直延續至今,也發展了多家經營蠔烙的小店。活力君就品嘗過丘淑英奶奶的蠔烙,香嫩可口,難怪每天都大排長龍。
  • 帶你品嘗舌尖上的潮汕:潮汕宴席,我們一起食桌去
    在很多人眼裡,潮菜就是牛肉火鍋、牛肉丸、腸粉、粿等.各式各樣的潮汕小吃,然而這些並不能代表潮菜的全部潮菜才遠不止這些! 潮菜的風味世界裡最隆重(有逼格)的莫過於 潮汕宴席了,在潮汕,「做桌」和「食桌」,是潮汕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
  • 潮汕菜,給你最濃烈的年味兒
    潮汕由於潮汕籍海外華僑的往來,博採海內外名食之精華,菜式豐富多彩,質量精益求精,儒雅高檔,精工烹製,原汁原味,清淡可口,潮汕牛肉丸、潮汕粿汁、清湯蟹丸、鴨母捻、無米粿、滷水鵝腸、潮汕蠔烙、春卷、粽球等新年美食深受廣大「吃貨」的喜愛。
  • 潮汕90後做桌師傅上央視!12道菜桌旁派到你驚!
    傳家本事 待客之道:潮汕做桌廚師郭盛濤 七歲時,90後的郭盛濤跟爺爺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辦桌」,從此,他就與「辦桌」結下了不解之緣。師從潮汕地區的「辦桌」名師學藝多年。「辦桌」文化是閩南、潮汕文化圈所獨有的一種文化形態,上門做桌這種宴席方式在閩臺、潮汕也很流行,通常稱為「辦桌」,有「辦菜桌宴客」的意思,而辦桌的菜餚就稱為「辦桌菜」。那些靠上門替人辦桌的廚師,通常都居無定所,四海為家,做完了東家又做西家,做完了紅事又做白事,所以被蔡瀾先生稱為「流浪的廚子」。到了約定的日子,這些做桌廚師就會在顧主宴客的廳堂附近搭建起臨時廚房,開始準備酒桌。
  • 鄉愁裡的潮汕味道,57道潮汕美食看得我口水直流~
    潮汕美食是多種多樣的,也各具特色。有蠔烙、牛肉丸、菜脯煎蛋、豬腸脹糯米、腸粉……這些美食可是享有盛名,家喻戶曉,令人垂涎欲滴。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大潮汕這個美食天堂,瘦子進去,胖子出來吧~1 潮汕醃蟹餡裡有肥、瘦豬肉、蔥末、蝦米末、荸薺粒……9 砂鍋粥
  • 人均30,食齊「粵、客、潮」風味菜,最大的特色:好食、好食、好好食!
    雖 然旅行無錢去但飯,還是要食的~想食得特色又好味,不防去試試呢間集客家和潮汕特色菜的餐館平時小編系好唔中意食肥肉嘅,即使有少少肥肉喺度都唔食。但系,真仙味食府嘅呢道燜肉,小編反而好鬼中意!如果大家去到,一定要試下,強烈推薦!
  • 潮汕|潮汕人那些事兒:達濠人的這些習俗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採(買)來七種不同的當令蔬菜混和在一起烹煮,達濠人給這種蔬菜煲起了一個十分雅致的名字:「七樣羹」。大人、小孩,每人至少吃上一大碗。吃「七樣羹」時,大人要教小孩子唱一首歌謠:「七樣羹,七樣羹,大人吃了變後生(年輕),奴仔吃了變紅芽(面色紅潤),姿娘吃了如拋(朵)花。」  「七樣羹」中芥菜、厚合和蘿蔔是必不可少的。
  • 文末有福利哦~
    額,其實,笑的是店主好嗎?又沒有生活報君的股份。。。永同昌大廈一樓新開了一家原上牧牛人,最牛的就是,他家有自營牧場!位於張家口的壩上大草原,那牛都是自由牧放而生長,用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等天然穀物進行餵養,使得肉質多汁細嫩、脂香四溢、甘甜純美又富嚼感。
  • GoPro便攜全景利器,文末有福利!
    傳統的全景攝影雲臺為了不同相機能夠通用,設有多個滑動板,以使得各種相機和鏡頭組合的光學節點可以手工調整至雲臺的旋轉軸點上,通常還包括一個L形的懸臂用於相機環繞該點俯仰。這種複雜結構令安裝和拍攝非常麻煩,而且無法保證精度。此外,鏡頭的光學節點並不在相機的螺口上,使用者需要自己測量並記住所用鏡頭的光學節點位置,非常困難。
  • 月光之城——我為了你的胃建了一座城 | 文末有福利
    一站式夜宵城滿足你的胃同一個店裡,有海鮮大餐,有火鍋,有龍蝦,有燒烤,甚至有烤全羊的嗎??這一次麗都全新升級,傳統老味道+進口海鮮滿足你一切需求!福利一:開業狂歡1個月全場指定啤酒無限暢飲福利二:低至成本折扣大放送!
  • (文末有福利)
    去過幾次成都、重慶,味蕾記憶最深刻的除了火鍋,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傳統小吃。品種之豐盛,口味之萬象,絕對能成為你賴在那裡不想走的理由。 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武漢的川菜館子比比皆是,但卻沒有一家像樣的川味小吃店呢?
  • 有一種旅行,叫做我去了潮汕-----御酒店潮汕尋味之旅~
    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在「知乎」上問,一定會有著各式各樣的回答,而且總有一個能符合你的心意。對我來說,上周老婆微信我的這段話:旅行,其實就是用一雙嬰兒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然後,讓視野變開闊,身心變舒展,而後更好地經營感情、感悟生活。大媽開始講雞湯文了。
  • 【峰說百味】不必費心耗時忙碌操辦年夜飯,45分鐘可在家尊享豪華年菜(文末福利附生態鮮草莓開獎)
    峰味特別聯合獵宴優選,讓大家只用45分鐘就能在家吃到星級大廚級別的豪華年菜,無論是矜貴的海參、耗時持久的醬蹄髈,閱讀完本文文末掃碼選購,即可擁有下面這份年菜禮盒,輕鬆做出一桌豐盛的家宴和家人分享美味。
  • 京城貼秋膘指南(文末福利)丨一周好吃
    既然是貼秋膘,當然要新店、新菜都招呼,優惠福利什麼的也是不能少。美醉堂Beyond Yakitori作為新派居酒屋的代表,集美味串燒、創意料理、豐富酒水於一身,餐廳風格以紅、黑、金三色為主調,煙火氣十足,又自帶優雅。當日現殺的新鮮雞肉、日式傳統手工製作、取得資格證書的燒烤師,三者共同成就了招牌燒鳥。
  • 用有機咖啡拯救不開森(文末福利)
    之前小編就有吃過他家的網紅小龍蝦三明治,這次和幾個朋友來吃個簡餐。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大概可以說是簡約而不簡單~芝麻菜星人表示只要三明治裡有這個,絕對不錯過。微苦的芝麻菜和cheese,番茄,全素的搭配更健康,一個三明治裡面有兩隻,胃口小的女孩子兩個人分也夠了。
  • 肥膘要用白糖醃,魷魚掛漿再滑油,這些潮汕菜絕對考驗你的技法!
    至於『猛火』,中國其他菜系中也多有強調,所謂『猛火出嫩菜』,在潮州菜裡並無特殊之處;說到厚朥(即重油),川菜的水煮牛肉、沸騰魚,淮揚菜裡的響油鱔糊,東北菜中的嘎巴鍋,油水都比較大,更有甚者,川式麻辣火鍋底料就是用菜籽油和牛油炒制的,整鍋都是,你能說它油不重嗎?其實潮汕菜的厚朥,主要體現在喜歡用豬油,這是因為炒菜時,動物性脂肪比植物脂肪更易出香。」
  • 有一種潮汕傳統,叫「拜老爺」
    明代《永樂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祠廟》雲「州(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韓公始也……宋鹹平二年,陳文惠公倅潮,立公祠於州治之後」,所以「拜老爺」從明代中期一直流傳至今,至今有近600年的歷史。潮汕的拜老爺文化,既是一種古風遺留,也與生活息息相關。據記載,潮汕地區自楚以來,有「信鬼而好祠」傳統,也就決定了潮汕人的信仰,尋求內心精神的寄託——「拜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