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火了,在泉州普通人家,一般都會控菜頭湯來降降火。
「控菜頭」,所謂的「菜頭」,就是白蘿蔔,白蘿蔔清涼去火,用微火慢控,釋放出白蘿蔔的精華,倒真是敗火的好方法。
在我家,最經常做的「控菜頭湯」,有兩種,一是「排骨控菜頭湯」,二是「魷魚乾控菜頭湯」。
「排骨控菜頭湯」,泉州人的家常菜。三不五時買幾根排骨回家,便會順便帶上菜頭,排骨和菜頭一起下鍋控湯,排骨的骨肉香滲入到菜頭裡,菜頭竟比排骨還好吃,而湯最是美味,有排骨的肉香,有菜頭的甘甜,相得益彰。
雖然菜頭能解膩,大部分排骨的油脂都被菜頭吸收了,但這道菜還是比較油,相比之下,「魷魚乾控菜頭」真是清淡得忘乎所以。
最早是在侯阿婆肉粽店嘗過的「魷魚乾控菜頭湯」,鮮美得不敢忘記。侯阿婆的燒肉粽略顯油膩,有這麼一碗魷魚乾控菜頭湯相呼應,吃得那是相當過癮。但不知何因,侯阿婆的這道魷魚乾控菜頭湯後來沒有再做了,也是遺憾。
「魷魚乾控菜頭湯」,用的是泉州的沙土菜頭,水分多,清甜脆嫩,加上魷魚乾的鮮美,即清淡又新鮮。春天人心煩躁,這道湯一下肚,鮮得整個人都神清氣爽。
我今天不只用魷魚乾,還多加了我喜歡的乾貝和蝦姑幹,一起來做這麼一道海鮮幹控菜頭。
【海鮮幹控菜頭】
一、準備食材:
白蘿蔔(菜頭)、魷魚乾、乾貝、蝦姑幹(皮皮蝦幹)、老薑、蔥蒜、料理米酒等。
海鮮幹控菜頭湯,雖然清淡鮮爽,但會比較腥,也比較涼,所以一定要加上料理米酒和老薑。而海鮮幹本身很鮮鹹,也就不用再添加鹽和味精了。
二、操作過程:
1、白蘿蔔去皮,滾刀切塊。
2、魷魚乾浸泡熱水,剪成細絲,而乾貝和蝦姑幹只要清洗乾淨即可。
3、老薑切片,和白蘿蔔一起放入砂鍋裡,再將魷魚乾絲放其中。
4、水沒過食材,倒入料理米酒,料酒要多放,蓋上砂鍋蓋,大火燒開。
5、大火燉煮5分鐘後,將洗好的乾貝和蝦姑幹一起放入。
6、微火慢控30分鐘。
時間到,撒上蔥花,出鍋。
泉州菜有個特點就是清淡,泉州靠海,靠海吃海,海鮮都是最高端的食材,正所謂「高端的食材往往都是最簡單的烹飪方式」,把海鮮不加任何調料往水裡一扔,煮出來的都是清淡的、最原滋原味的高級料理。
這道海鮮幹控菜頭,一點油星都沒有,沒有任何調味,自然鮮美,那是泉州菜將清淡進行到底的最好範例。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喜歡請點讚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原創不易,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