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作品與現實道德

2021-02-16 河童Kingdom

一次由JM帝國引發的很有意思討論,截取了片段

狸花貓(男):JM帝國可見呀,是你國納粹男權的代表作品,可以一窺極端男權有多極端 裡面還詳細構建了中國納粹男權社會的各個方面,你看了我保證能吐出來。

日月光輝:JM是啥呀。

狸花貓:JM帝國 自己去搜索吧 我是看大規模舉報後才知道這個東西的,你應該可以從Google搜索到,只是看之前和看之後要洗眼睛,看完你會對中國男權的極端情況有新認識,這是我見過最惡劣 最無恥 最反人類的當代作品。

日月光輝:jm帝國是灣灣畫的吧。我剛在matters上看到作者的id帶著taiwan。

狸花貓:matters上面那不是作者,而是讀者………

日月光輝:那沒事了。

老天鵝:謝謝,了解後已經吐了。

房管:其實...我不這麼認為。但我不太敢說話 算了。

我:在這裡都不敢說了就沒地兒說了。

房管:我覺得有次元壁。

不存在的平行時空:我能理解。

房管:因為那並不是作者對社會的構想 就只是一套架空作品設定而已...

房管:文字設定部分大概是由於什麼Y染色體超級升級出現了變異男性 然後才引申出後面的世界觀...

房管:對虛構作品斷章取義並套入真實道德打拳不見得有必要..

房管:開誠布公地說 作為女性 我一點都不喜歡SM行為 絕對不可能想當M 但我平常看本 漢化組從貝爾西行寺起步到翠星石。

房管:我會看這種本的一個根本信念就是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現實裡。

(本群震驚,房管居然是女的)

快到主席臺上來:但是JM把女嬰畫成本子,即使有架空世界,這種作品所反映的思想也已經超過了人類能容忍的道德底線

房管:我想表達的只是 知道不可能發生在現實世界的信念才能讓我看這種本.論心千古無完人。

房管:我覺得只是想而已 不該判思想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這種想法更基於「一定不會發生」的確信.

房管:非常葉公好龍。

房管:看這種本:好耶

         這種事發生在現實中:想嚇死我就直說我自己動手

 房管:而且 假設兩種人二選一

一種人 對這種極端重口R18G口誅筆伐聲討其道德敗壞的同時 自己不尊重甚至對女性訴諸暴力

另一種人 天天看重口變態本現實中卻非常尊重女性或者與她們保持相當合適的距離

Dermod-Allen:下一種是日本宅男吧

房管:我覺得後者比前者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Dermod-Allen:因為只是欠缺一個契機

房管:一般宅男水平

房管:講道理 還是那句話 我天天看巨大昆蟲強暴甚至肢解生吞女性的本看的很歡

但就算你給我契機外加一個億我也不會想親身體驗的...

房管:非常真平權:女性就不能喜歡變態作品了嗎(doge)

房管:主要是 認為意淫什麼就一定會想做什麼本身就是種偏見吧...

房管:真正的R18G讀者基本都非常低調不敢讓人發現

JM這件事出圈應該是因為有傻逼拿他作品裡面的圖對清華學姐進行侮辱(這種人就是真的該死了

狸花貓:JM那個是意淫嗎?是納粹和反人類吧?有去真的看裡面畫的是什麼嗎?

老天鵝:🉑。。慰安婦要怎麼解釋

房管:如果設定上是一種性別基因突變變成超人了本質上就是另一種物種了吧...

狸花貓:所以你真的看了裡面畫的內容了嗎?

房管:為什麼沒有呢,雖然這是我衝不動的類型 但我能衝動的程度也就比這輕一丟丟,某種意義上 感謝我是女性,不然我自我辯解都沒人信。淫字論跡不論心 論心人人皆變態。

日月光華:我覺得只要不用這種作品去動員將其實現的社會運動就沒問題(

日月光華:和房管觀點差不多就是了(

房管:主要這種作品的生物學設定壓根就沒可能發生在現實中吧...

日月光華:這時候我們可以想一下密爾的論自由

狸花貓:它從創作、傳播現在已經在盈利

房管:道德總與社會現實構成匹配

狸花貓:創作是有邊界的,不好意思。

日月光華:創作是有邊界的是不是意味著審查制度是合理存在的

狸花貓:如果日本人繼續創作把中國人做成731部隊的本子呢?美國也有fcc呀

快到主席臺上來:emm 我舉個例子:GTA這種沒品遊戲可以隨便殺人,可以惡事做盡,但是絕不能允許遊戲中有小孩模樣的npc出現

狸花貓:審查制度的確客觀存在,言論自由的確有邊界

房管:zzzq的地域差異,731已經不是架空了qqqxx

日月光華:客觀存在和合理存在還不是一回事吧

房管:「慰安婦」最多判用詞不當

夢貘:2333我想起來了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https://blog.totemblog.tk/tejste/

快到主席臺上來:而我認可人類的道德要求是具有共通性的,不分國界,不必把這些底線事項都甩給政治正確

狸花貓:別搞笑了JM帝國不是創作自由

房管:我贊同 但道德應要求行為而非思想

快到主席臺上來:思想自由,但思想的表達本身就是一種行為

狸花貓:之前這個畫師都在賣了 我覺得沒什麼洗的必要了 我只需要等過段時間他坐牢就行,這次我站公權力,打的就是這種犯罪

日月光華:這不是在說道德的問題,如果在公開場合搞傳播 那當然侵犯到人了

如果人家只是在自己的論壇裡傳播,貼著「重口不喜勿入」之類的標籤那很難說是傳播侵犯到他人吧(

房管:以及這?國內不讓ghs牟利了肯定抓取坐牢啊當然不可能洗這個啊

日月光華:休謨式的道德結果論終點是在道德虛無主義的

相關焦點

  • 道德只是低等人群體用來阻礙高等人的虛構事物嗎?
    尼採說過:道德只是低等人群體用來阻礙高等人的虛構事物。怎麼看呢個?從約束力的角度看,道德不是法律,是社會公約,所以可遵守,也可不遵守。這個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來執行。從演化的角度,道德是不斷變化的。在古代提倡女子貞節,一生不改嫁特別突出的女性,朝廷還會頒發貞節牌坊。現代社會不提倡這樣了,注重的是個體是生命幸福。每個時代的道德要求有有些不同,主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要求來改進道德要求。
  • 從「本故事純屬虛構」的演變,談電影和現實的關係
    ,它的存在不是完全為了如實地記錄生活,而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通過不同角度的剖析,在現實的故事中,升華出不一樣的思想境界。所以說「本故事純屬虛構」這句話幾乎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電影中的故事多少都有對現實的借鑑和臨摹。
  • 《科米的規則》現實、偽現實、虛構、多重虛構的紛亂
    紛亂來自劇集中新聞片段和虛構場景的結合,白宮發言人Sean Spicer和Sarah Huckbee Sanders是真人,但科米、他的老闆川普和司法部長Sessions、副手和下級等卻由演員擔綱。我身在《紙牌屋》中的華盛頓、《科米的規則》中的美國首都、還是現實中的哥倫比亞特區?科米和McCabe的回憶錄我都翻過,掌握基本劇情並不特別困難。科米具有崇高的職業感,堅信FBI在美國社會中的支柱功能,竭力保持與總統的距離以維繫執法獨立性,北京的公安部長不太可能具備相似的思路。
  • 黃楚九奇事:虛構人物、虛假宣傳,違背商業道德,卻盡顯商業智慧
    黃楚九奇事:虛構人物、虛假宣傳,違背商業道德,卻盡顯商業智慧在上世紀初的上海灘,黃楚九絕對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剛到上海灘的時候,黃楚九靠著擺地攤賣藥起家,後來成為了上海灘大名鼎鼎的富豪。當然了,黃楚九這種虛構人物、來源的宣傳方式,違背了傳統「誠信經營,童叟無欺」的商業道德,以現行的《廣告法》來看,也實屬違法行為(當然在當時,尚無相關或類似法律條文對這種行為進行約束)。但他這種因勢而為、順水推舟、借力打力的商業智慧,還是很有借鑑價值的。
  • 虛構推理:如何將「真相」捏造為「謊言」,虛擬與現實的辯證?
    看到今年的新番《虛構推理》徹底刷新了我對於傳統動漫的認知。針對新番《虛構推理》我認為這部番徹底推翻了以往對於推理、偵破的原有表現形式,「反其道而行之」為隱藏鬼怪、妖精等真實存在的事實,將事件的真相完全掩蓋。打破原有正確的答案,虛構出一種全新的能夠令人接受的推理結果。對於《虛構推理》動漫主人公如何將真相捏造為謊言,虛擬和現實的辯證做出以下分析,請聽我娓娓道來!
  • 咪蒙的文章是非虛構寫作作品嗎?
    咪蒙的文章真的是非虛構寫作作品嗎?咪蒙的行為實際上是套用非虛構寫作的名義進行虛構創作,同時通過販賣焦慮、灌輸毒雞湯來收割流量,謀取利益。因此,她的這篇文章並不屬於非虛構寫作作品。然而非虛構寫作最大的特點就是「非虛構」,寫作者必須嚴格遵循事實,創作內容必須具有真實性。3、過度重視非虛構寫作的商業價值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作品的生產更多的遵循市場導向,新聞作品的價值導向讓渡於商業利益。
  • 是否應該禁止文藝作品裡出現違背現實道德倫理綱常的設定?創作者如何把握尺度?
    這是對過去的作品,要不要重新洗一遍?就像那個黑命貴運動的時候,他們會要求美國的一些作品下架,亂世佳人不就被短暫下架了嗎?不要問我,應該回溯或者不應該回溯,我覺得每一個讀者自己都應該思考一下。其二,作者要不要為未來的道德標準負責?這和上個問題是一體兩面的。
  • 訪談丨虛構往往比現實更真實,更有力量
    可能是比喻,可能也是現實和事實之一。這種整體的經濟變化,對全世界的老百姓的影響都非常大。生活方式的改變、觀念的改變,其實都是基於這個。 《讀者》:您的小說有種真實的質感,很多細節都讓人願意相信是真實發生的而非虛構的。您的寫作中有多少是自己的經歷?怎麼處理現實與虛構?
  • 紀錄片六種類型:紀錄片是與現實翩翩起舞的電影,而非虛構
    紀錄片是與現實翩翩起舞的電影,而非虛構。紀錄片用事實、真相、真衝突、真人以及真感情扎入現實中,你在大銀幕上所聞所見都根植於真實,無半分虛構。 依照美國學者比爾〃尼克爾斯的觀點,紀錄片可以分為如下六種類型: 詩意型紀錄片(Poetic Documentary) 詩意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
  • 虛構之偏與現實之見:理解偏見
    只要這類道德兩難仍然存在,我們就有一絲希望消除人們之間的敵意,並重新讓友善的價值佔據上風。」 ——戈登·奧爾波特《偏見的本質》 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人們都背負著各自的歷史積怨。穆斯林不信任非穆斯林。從中歐的種族清洗中倖存下來的猶太人,感到自己新近建立的以色列國被反猶主義包圍。
  • 非虛構作品寫作攻略(附案例)
    敘事方法的靈活運用對於寫一篇非虛構作品來說尤為重要,它可以讓文章更具故事性,也更具吸引力。如在《少年殺母事件》中,記者林珊珊運用插敘、倒敘、順敘等手法,加上大量的人物對話、情景、心理描寫和長短句的交錯運用,使人物表現極富戲劇張力。除此之外,時空敘事也是非虛構寫作中敘事的一個重要維度。
  • 虛構的魔物,卻在現實世界大開殺戒!
    ▲在文學作品中出現的Slender Man的形象Slender Man,可以翻譯成瘦長人、瘦肢男,或是俏皮一點直接音譯成失戀的人(笑)。▲艾瑞克努森虛構出來的Slender Man就在努森創造這個魔物的幾個禮拜後,YouTube一位短片製作者大理石黃蜂(Marble Hornets)也推出一部影片
  • 文藝批評 | 李洱點評2019年虛構類作品
    當我應邀評點入選的50部虛構作品的時候,北京郊外正是大雪彌天。徹骨的寒冷沒能阻止疫情的傳播,無數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座九省通衢之地,那麼多可悲可嘆又可泣可歌的事件正在人間上演。顯然,閱讀文學作品所需要的那份寧靜,此時此刻很難光顧書桌。這是一種特殊的「境況性現實」。
  • 如何分清現實與虛構?——《五億探長雷洛傳:父子情仇》
    因此,現實中的很多事情,沒有頭緒的事情就會衍生出來很多的版本,比如一起案件,如果能引發大家熱烈的討論,在警方沒有給出一個結案陳詞的時候,大家會展開自己的想像力,任何的蛛絲馬跡被放大以後就會形成以訛傳訛的後果,本來一起案件的真相是這樣,但是人多了以後,越傳越離譜,在真相沒有出來之前,我們所看到的那些真相早已經偏離了基本方向。
  • 展覽21 | 虛構作品中被破壞的東京及其破壞者——東京·漫畫·都市展覽部分回顧
    我對東京的印象是「現實的」、「此刻的」,但和「虛構的」「漫長的」作品們重疊時,一切的共情變得是那麼不可思議。*本文中內容的著作權(知識財産権)為創作者本人及國立新美術館所有,尚藝舍(日本)嚴格遵守中國及日本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法規。
  • 袁傑偉點燃大學非虛構文學創作夢想
    人物形象扁平化,讓人覺得無趣,過於高尚,過於道德,不立體、不生動,這是當前很多報告文學的問題。《紅巖》也寫正面人物,但《紅巖》裡的江姐、許雲峰形象就很好、很感人、很可信。小說可以用直接的、經驗的方式寫對於現實和現實的理解,也可以用魔幻的、荒誕的、幽默的種種方式曲折地完成這種認識和理解。其實,報告文學也可以這樣寫。凡是文學的手法,報告文學都是可以運用的。
  • 日本17歲將棋天才榮獲棋聖,龍王作者發推祝賀:我的作品沒有虛構
    原著作者白鳥士郎也是第一時間發推祝賀,同時也略帶吐槽道:「看來我的作品沒有虛構啊!」。時至今日,八一老爺的威名仍然迴響在整個二次元圈,龍王的獄友也是數不盡數,實不相瞞我一個朋友也曾是八一老爺的好友,龍王的工作這部作品確實給我帶來了不少歡樂,著名的敗犬「銀不了」就是出自於龍王的工作這部動畫,不過看過原著輕小說的都知道,其實銀子才不是什麼敗犬。
  • 電影中虛構的「絕地教」,是怎麼突破次元屏障,進入現實當中的?
    甚至被當時的人認為是首部的「高概念」電影作品,由此可見《星球大戰》在誕生之初的成功,盧卡斯也因此獲得了財富並得以成立「盧卡斯工作室」。但有一個宗教卻比較特殊,它本是為了襯託一個虛構的影視作品而創立,但卻強行的突破了次元的屏障,成為了現實世界當中的一個宗教,這就是「絕地教」。雖然這樣說不是很現實,而且絕地教到現在也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信絕地教的人確實不在少數,據統計單是西方國家就有了超過50萬人,若是算上全世界則更多。
  • 從《敦刻爾克》到《秦時麗人明月心》,為什麼都用「虛構的真實」來觀照現實?
    即便是「諾蘭出品、必屬精品」的《敦刻爾克》,上映後也遭遇了關於歷史與虛構之間關係的討論。對於影視劇來說,如何處理真實與虛構的關係,一直是個難題。照本宣科太過僵化,完全虛構又失了真實。不管是江湖與宮廷的二線敘事結構的推進,還是秦王、麗姬、荊軻等歷史人物的形象重塑,亦或是家國天下、俠肝義膽的壯闊情懷,都能帶來對現實的觀照與思考,而這也是《秦時麗人明月心》獲得好口碑、討論度居高不下的關鍵。
  • 《矽谷 第六季》道德律、理想與現實
    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Richard等人是真正有情懷的創業團隊,錢很重要,但心中的操守和底線更重要,當他們創造出的AI打破了人類道德和倫理底線,去與留都不用糾結,「放棄」是他們團隊共同的主動的選擇。再就是,劇集要想播出,也必須得政治正確、道德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