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烈酒加枸杞,久坐熬夜去按摩,保健品消費主力軍90後在幹嘛?

2021-01-17 排頭聚焦

近日,一檔節目的統計數據顯示,90後成為保健品最大的客戶群體。90後養生不僅是因為對健康有好處,更多的是由於工作節奏過快,經常熬夜需要養生增強體力。一邊養生一邊熬夜透支身體,對身體的損害能夠補回來嗎?

據相關數據顯示,60後依然很在意養生,在養生保健品方面的花銷佔總比的17.65%,而90後則佔到25.01%,顯然已經取代中老年人群,成為養生的主力軍。

根據某網絡銷售平臺的數據,將今年618期間的同類產品銷售額與去年618做比較,護眼類產品比2019年同期增長4126%,蛋白粉增長751%,維生素類保健品增長387%。

從消費者年齡進行研究發現,在活躍用戶方面95後和00後同比增長126%,成為購買保健品的主要人群,這也表明養生人群越來越低齡化。

大部分90後能夠認識到養生要從自我做起,即規律的作息時間、健康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和必要的體育運動。同時也有人熱衷於保健品和中醫養生,在受90後青睞的養生產品中,蜂蜜、紅棗、枸杞、阿膠和養生茶位居前五名。

90後購買保健品是希望提高免疫力,其中女性更偏向於抗衰老和養顏美容,但是90後養生最凸顯的問題是「朋克養生」,即一邊揮霍身體,一邊吃保健品尋求心理安慰。

熬最晚的夜、貼最貴的面膜、用最貴的眼霜、還不忘睡前泡泡腳,這種現象非常常見;夜宵不是擼串就是麻辣小龍蝦,再來幾瓶啤酒,然後吃護肝養胃的保健品;一天到晚除了上廁所不挪窩,有時間了會去做推拿SPA,被動放鬆全身肌肉。

不僅如此,90後也是零食和飲料酒水的忠實客戶,有47.22%飲料酒水和42.4%的休閒零食進入了90後的購物袋,90後在這兩大消費領域佔比幾乎達到一半。

但朋克養生能夠給年輕人帶來健康嗎?答案是否定的,據悉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數高達55萬人之多,其中18歲到39歲的年輕人佔到49%,也就是說死神並沒有因為90後養生而走開。

我國平均每天猝死1500人,即每過一分鐘便有一人猝死,這樣的數據聽的人頭皮直發麻,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全世界導致死亡的頭號殺手是腦血管疾病,第2位是心源性猝死,第3位才是癌症。猝死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而在我國猝死的總人數當中,有75%是心源性猝死,可見其已成為90後的健康剋星。

根據工作性質和強度進行研究,以下10個行業的猝死率居高不下,分別是IT碼農、醫生、警察、快遞小哥、明星、流水線工人、網店老闆、司機、自媒體從業者和職業運動員。

正是由於這些信息,90後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非常焦慮,因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90後開啟養生人生。養生的確讓部分年輕人的亞健康狀況得到改善,但只有嚴格按照養生要求的人最終成為受益者,而朋克養生則是自欺欺人。

長期熬夜和暴飲暴食,會讓養生的功效從一開始的顯而易見,逐漸減弱到微乎其微,最後在糟糕的生活習慣面前,終成為杯水車薪的雞肋。所以90後不但要養生,還應該摒棄朋克養生的錯誤做法。

90後一邊加班熬夜努力工作,一邊每個月支出800到2000元購買養生保健品。年輕人掙錢不容易,這對於部分90後來說,會給他們的財務狀況造成很大的困擾。

其實普通人養生不必投入大量的真金白銀,只要吃好睡好勤運動,保持舒暢的心情,身體就倍兒棒。

在吃的方面,不但要吃綠色健康的食品,更要多吃養護心臟的食物,比如西蘭花、燕麥、藍莓、三文魚和蓖麻籽,在平時的飲食中都可以吃一些。

說到睡眠人們自然會想到早睡早起,其實在不同的節氣,對於睡眠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夏季可以適當晚睡早起,而冬季則應該早睡晚起。根據時令安排睡眠時間的早晚,這在《黃帝內經》裡也有提到。

在運動方面,要注意不能過量運動。中醫講「久行傷筋」,許多人通過走路減肥和健身,但是卻沒有想到,路走得多了會傷筋脈。過猶不及,所以適量運動是關鍵。

同時,早上在戶外跑步或者做運動,如果時間點選的不對,也是十分危險的。在綠化率較高的公園或者綠化帶,一大早太陽出來之前,那裡的二氧化碳濃度非常高,身體比較弱的人,很容易因為缺氧而暈厥甚至猝死,所以要根據身體狀況和時間合理安排。

90後不再天不怕地不怕,已經開始拿著保溫杯泡枸杞養生,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但是切記一定不能走朋克養生的路線,否則所有的努力和投入最終都會打水漂。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年輕人激發保健市場熱情
    年輕人激發保健市場熱情  「專供20歲,5粒『小丸子』,葉黃素護眼、膠原蛋白防衰老、乳酸菌調理腸胃……」起床洗漱後,用溫水吞服一袋綜合維生素已經成為23歲楊悅的日常習慣,「吃完感覺元氣滿滿」。  時下,像楊悅一樣,「把保健品當零食、養生成為日常習慣」的80後、90後群體正在壯大。養生,這個曾經只有老年人關心的話題,正在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 「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提醒:拒絕5個習慣,比保健品更好
    「90後」就是指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目前,年齡在21——31歲之間,單從身體素質以及人體免疫力來說,正處於人生的巔峰時期。當然也是一個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年齡,讓人羨慕的年齡。
  • 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超三千億大市場海外品牌加速布局
    區別於以前保健品的購買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而現在營養保健品的購買者中,「90後」越來越多,佔比超過25%。血橙飲料、護肝片、維生素片......90後的曾小姐給記者介紹了她平日裡每天都要吃的營養品,她告訴記者,作為辦公室一族,一天大概有8、9個小時要坐在電腦前工作,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飯,這也讓她早早地開始了是用保健品。
  • 調查丨80後最愛頸部按摩儀,90後離不開防脫洗髮水……健康消費漸成...
    辦公桌前養生族,95 後 " 藥丸女孩 " 破土而出 珂欣告訴記者,身邊的年輕同事也都有健康消費的習慣,魚肝油、枸杞、按摩儀、營養早餐都已擺上了他們的辦公桌,桌上是各式各樣的藥丸。" 先預防著,總比到時候有病再治強呀 ",珂欣直言。
  • 7位90後談養生:從熬夜蹦迪到足療養生也就兩三年
    CBNData發布的一份《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目前九成以上90後已有養生意識,超半數90後已經走在養生路上。有人堅持「用最貴的護膚,熬最深的夜」,有人熱衷啤酒泡枸杞、可樂瓶裡加黨參,有人是裝備控,保溫杯、養生壺、泡腳桶、頸椎按摩儀個個不落下。這邊燃燒卡路裡,那邊燕窩加Swisse精華,抗糖抗氧化,外加按摩足療。
  • 七夕零食花束最受歡迎,90後熱衷宅家做飯,70後成消費主力軍
    據了解,70後七夕期間消費金額環比增長34.7%,在各年齡層中排名第一,成七夕節主力軍。鮮花類商品平均消費340元據美團搜索數據,鮮花仍舊是示愛經典,在今年七夕前夕男性熱門搜索中位列第一。除中規中矩的鮮花花束以外,零食花束、棒棒糖花束和水果花束等吃貨專屬花束也大受歡迎,搜索火爆。
  • 熬夜敷面膜,枸杞兌咖啡,年輕人推崇的朋克養生,養的是什麼?
    據CBNData《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中國半數以上的90後有脫髮、掉發、視力減弱的困擾,同時約有四成90後有肥胖、運動能力下降的情況,還有三成出現了免疫力下降的問題。正因如此,接近九成以上的年輕人已經具有養生意識。
  • 90後「朋克養生」有多野
    CBNData發布的一份《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目前九成以上90後已有養生意識,超半數90後已經走在養生路上。 有人堅持「用最貴的護膚,熬最深的夜」,有人熱衷啤酒泡枸杞、可樂瓶裡加黨參,有人是裝備控,保溫杯、養生壺、泡腳桶、頸椎按摩儀個個不落下。這邊燃燒卡路裡,那邊燕窩加Swisse精華,抗糖抗氧化,外加按摩足療。
  • 戰脫髮、護頸椎、喝養生茶……「90後」在養生路上有點忙
    近年來,「年輕人加入養生大軍」的話題頻上熱搜,90後保溫杯裡泡枸杞,也不再是什麼新鮮事。12 月 21 日,現代快報記者在南京街頭發現,燕窩、人參枸杞、桃膠等補品都打入了年輕人最愛的奶茶圈,飲品打上「養生」標籤,有的賣出一杯82元的高價。
  • 90後的第一次人生危機,來自一張A4紙
    聽從了媽媽的話,我就再也沒去體檢過。」面對體檢時的這種「鴕鳥心態」,戳中了不少人:「沒事絕對不體檢,就怕一檢查全身都是病。」前不久,綜藝《我家那小子》裡,嘉賓武藝因為甲溝炎去修腳,技師說他脾胃不和,身體呈現亞健康狀態。
  • 啤酒裡泡枸杞,可樂加黨參……年輕人,你這不是養生,是焦慮
    換句話說,「朋克養生一族」對這些行為本身並不上癮,他們並沒有那麼「純粹」——這種不純粹的心理映射在80、90後的很多行為中。所以,如果要深究「朋克養生」的心理,就得探討這種不純粹心理誕生的緣由——儘管這個世界上真正純粹的人本來就很少。
  • 線上「年貨節」紛紛開啟,90後成為年貨消費增長主力軍
    數據顯示,90後已成為年貨消費增長的主力軍,促使這兩年年貨商品發生變化。在上海,「小家庭年夜飯」「硬菜」半成品等年貨十分走俏。年輕人對國產年貨比較有信心春節檔向來是傳統電商巨頭重視的大促之一,各大平臺紛紛投入巨量資源,在春節賽道全力拼搏。就連以內容取勝的抖音,也選擇新年伊始以年貨入局電商江湖。1月4日,抖音電商宣布開啟首屆搶新年貨節,持續至1月20日。
  • 96%的90後都沉迷保健品不能自拔
    2018年天貓雙11購物節,超過800個品牌的保健品合力拿到進口品類銷售第一。據天貓國際統計,80後和90後年輕人佔進口保健品消費者的60%,其中80後約佔36%,90後約佔24%。 當千禧一代逐漸成為社會的消費主力,越來越多年輕人將保健品納入自己的健康方案。 擁有395萬微博粉絲的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幾乎每天都會遇到諮詢保健品服用的人。
  • 「雙11」內蒙古人消費54.2億 !90後成主力軍!大家都買了……
    11月12日,從阿里巴巴集團方面了解到,剛剛過去的天貓雙11狂歡季,內蒙古人共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電子商務平臺消費54.2億元,內蒙古電商通過阿里巴巴旗下電子商務平臺外銷7.92億元。其中,呼和浩特市民雙11狂歡季在阿里平臺消費11.9億元,位列全區第一,第二為包頭市,第三為赤峰市,鄂爾多斯市則排在第四位,通遼市位列第五位。
  • 95後邊熬夜邊「嗑」保健品,千億規模市場颳起「超級旋風」?
    出品 | 創業最前線作者 | 田豔紅責編 | 馮羽曾經,「在保溫杯裡泡枸杞」的段子風靡一時;現如今,大把吃保健品才是年輕人「正經」養生生活的標配。隨著國民健康意識增強,保健品行業也開始崛起。尤其在疫情爆發後,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出現井噴,中國保健品行業或將迎來「黃金年代」。
  • 那些難以置信的數字卻成了消費趨勢
    環視四周,答案呼之欲出——桌子上瓶瓶罐罐的保健品、地上的電動泡腳桶、脖子上的電動按摩儀、浴室的生薑洗髮水和防脫護髮素……   出其不意卻又在意料之中,小B在健康與養生上的支出遠超其他類別。   2020年1月1日跨年鐘聲敲響,第一批90後已經跨入30歲門檻,不過,在小B看來,青春的結束與年齡無關,只有下完第一單保健品,才有資格在朋友圈像模像樣地發一句「我的青春結束了」。她覺得,長大最顯著的標誌是:凡是能對身體好、讓身體爽的錢,絕對不能省,咬牙跺腳也必得花。   既然窮,錢就更要用在刀刃上——保命第一。
  • 枸杞西洋參和青汁,這些營養品保健品真的有效果嗎?
    枸杞年輕人一邊熬夜一邊用保溫杯泡枸杞,這是個段子,但也是現實。除了年輕人對枸杞的青睞之外,年紀大一點的人也會因為枸杞有「明目清火」的功能而選擇它。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枸杞一種茄果科植物,大量種植於我國的寧夏地區,我們日常所見的枸杞,是其果實曬乾而成。
  • 養生攻佔年輕人賽道,報復性消費來了!
    不知從何時起,養生健康已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啟了「保溫杯裡泡枸杞」的佛系養生生活。而且,年輕人養生線上消費增速驚人。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天貓醫藥95後活躍用戶同比增加了102%,95後購買健康類商品的人均金額增加了18元。另外,90後在足療按摩、艾灸推拿、洗浴桑拿等健康養生項目的消費人數佔比達到29.6%。
  • 90後父母喜獲消費主力軍,年輕一代育兒有新趨勢,拼多多成關鍵詞
    2020年,第一批90後已經正式邁入三十歲。這屆曾經被貼著「任性」、「潮流」標籤的一代人終於也難逃宿命,加入了養娃大軍。據消費大數據顯示,目前85後、90後父母還是線上母嬰品類的消費主力軍,但85後消費人數佔比逐年下降,而90後父母卻隨之崛起,線上消費人數逐年增多,她們消費潛力巨大,迅速成為母嬰消費主力軍。隨著90後父母站上育兒主場,「花式養娃」的模式也就從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