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說,應該是體制內地位高的人很少發朋友圈。體制內地位高的人不僅不敢發朋友圈,甚至也不敢在朋友圈中評論別人,點讚別人。原因其實很簡單,言多必失。
朋友圈是對生活的記錄,類似公開的日記。但是,凡是說話,不管是口頭語言,還是書面語言,都逃不過「言多必失」的古訓。
體制內的人一般有穩定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但是一旦犯錯,尤其是原則性錯誤,丟掉了體制內的工作,就很難在體制外生存了。因為他們已經在體制內的長期生活中喪失了體制外生存的能力。尤其是體制內地位高的人。發朋友圈,難免因言而禍。這大概是體制內地位高的人不發朋友圈的主要原因。
我是體制內地位低的人,也曾因發朋友圈而自找禍端。
我在某平臺發了篇《請善待初中男教師》的文章,而後一如既往地轉發朋友圈。不到5分鐘校長電話就來了。「你發了篇《請善待初中男教師》的文章,請問我們學校什麼地方沒有善待男教師,我們學校把男教師怎麼了?」
我百口莫辯,只好在校長的要求下刪掉了這篇文章。
晚上,我又接到同事電話。「江老師,你文章中提到的跟你一起搭檔的女教師,別人一看就知道是我啊!我有你說的那樣猛罰學生抄課文嗎?你有證據嗎?你這樣寫文章,是損害我的名譽啊!」我只好說,那是文學作品,是虛構的。「別人怎麼知道你是虛構的,別人肯定會認為那女教師是我。」其實,那個女教師就是猛罰學生抄課文,一罰就是抄50遍。她會一遍遍的數,少抄一遍,再加罰50遍。這是我親眼所見的。但是,我不想跟她爭辯,只好向她道歉。
從此以後,凡是發朋友圈,哪怕只是一兩句話,我都要斟酌一番,防止因言而禍。最後,萬般無奈之下,凡是涉及具體人事的朋友圈,我都屏蔽了所有的同事。
我一個體制內的普通老師發朋友圈尚且會惹來這麼多麻煩,那麼我們可以想像,體制內有地位的人如果毫無顧忌地發朋友圈,會惹來多少麻煩呢?
有一位大學中文系老師提倡,語文老師發的朋友圈應該主要以文字來表現,語文老師應該進行朋友圈寫作。朋友圈的確是我們抒發情思的好地方,但是,因文而禍的古訓同樣不會放過朋友圈。
有一位老教師曾這樣告誡我們:很多東西,尤其是你的名字,寫上去容易,想抹掉就太難了,幾乎是不可能的。慎言,不要輕易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是老前輩給我們這些年輕人的忠告。
文字是文明的載體,寫作(包括朋友圈寫作)是人類最美妙、最優雅的行為。可是,這一切卻潛藏著因文而禍的江湖風險。
我希望有一天,人人都能自由地發朋友圈,即使是體制內地位高的人也能享受發朋友圈的快樂!我憧憬這樣的生活!可是,這樣的生活,離我遙遠嗎?親愛的讀者,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