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遜衝鋒鎗為什麼沒有人氣?

2021-02-16 絕地求生


大家好,我是盒仔。

 

昨天盒仔和大家了解了一波噴子的「秘密」,有很多小夥伴表示:

 

近距離作戰還是會選擇容錯率更高的衝鋒鎗,因為噴空,就沒有任何反擊的機會了。

 

說到衝鋒鎗,有很多小夥伴可能有所不知:

曾經有一把只在空投箱中產出的衝鋒鎗,因為使用率過低被開除出了「空投籍」,它就是我們的芝加哥打字機:

 

湯姆遜衝鋒鎗

別說是空投武器了,哪怕是現在滿地圖刷新,湯姆遜似乎也不太被大家所接受。湯姆遜真的一無是處嗎?來看看盒仔的測試。

湯姆遜不能安裝瞄準鏡和槍託,握把也只能安裝垂直握把。配件的限制讓它在70米或者更遠的作戰中非常難使用。

 

但更讓盒仔不解的是它的槍口只能安裝消音器,一把「貼臉肉搏」的近距離武器與消音器實在有些不搭。


雖然湯姆遜的單發傷害比其他四把衝鋒鎗都要高,但是由於0.086s的射速在衝鋒鎗裡略慢了一些,所以湯姆遜的DPS也並不高。

什麼?你覺得UMP9射速更慢?但是UMP9足夠穩啊!就好比步槍中的SACR-L犧牲了射速,保證了穩定性。

跟隨盒仔看看衝鋒鎗的彈道測試吧~

為了更直觀的表現湯姆遜的後坐力,盒仔決定用所有衝鋒鎗與湯姆遜作一個比較。

 

裸槍機瞄彈道:

 

(湯·傲視群雄·姆遜) 

牆上的四種彈道統一為25發子彈,可以明顯看出,雖然湯姆遜的子彈沒有打完,但誇張的後坐力已經傲視群雄了。

 

安裝了垂直握把後的湯姆遜,後垂直坐力能否得到改善呢?

 

安裝垂直握把彈道:

 

安裝了垂直握把後,湯姆遜的垂直後坐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其他衝鋒鎗也有屬於自己的配件可以裝...

 

看來湯姆遜的後坐力確實不小,盒仔在實戰中也感受到了它的難度,DPI低的小夥伴在使用湯姆遜時當心它「飄上天」...

總結:

湯姆遜優點

1. 單發傷害高於其他衝鋒鎗;

2. 裝上擴容後50發的彈夾容量僅次於M249,火力持續性好,適應高強度作戰;

 

湯姆遜缺點

1. 垂直後坐力太大,使用難度較高;

2. 裝不了瞄準鏡,難以瞄準。

儘管湯姆遜在豪宅皮卡多這種大亂鬥的地方有著不錯的發揮,但盒仔還是建議大家將湯姆遜作為前期的過渡槍使用。

絕地求生裡總是有幾把槍不太受歡迎,有哪些槍小夥伴們是「絕對不會撿」的呢?

 

以上就是盒仔為大家帶來的湯姆遜衝鋒鎗的小測試啦,如果小夥伴們對湯姆遜衝鋒鎗有什麼自己的見解,歡迎在【留言區】和盒仔一起討論哦!


點擊【學戰術】按鈕,即可學習全新戰術

都是盒仔為小夥伴們親身演示

相關焦點

  • 被稱為「芝加哥打字機」的湯姆遜衝鋒鎗,戰場上讓人恐懼的大殺器
    眾所周知,湯姆遜衝鋒鎗是世界上誕生的最早的實用型衝鋒鎗之一,它是由1919年組建的美國自動武器公司研製的,其最早的研製產品型號是M1919式,最早的生產型是M1921式,此後,湯姆遜衝鋒鎗相繼出現了M1923、M1928、M1和M1A1等系列。
  • 湯姆遜衝鋒鎗
    湯姆遜衝鋒鎗湯普森衝鋒鎗(英文:Thompson Submachinegun,又稱:湯姆遜衝鋒鎗,綽號:Tommy Gun,譯文:
  • 日軍人手湯姆遜衝鋒鎗?其實是中國紅軍特殊精銳部隊!|輕武專欄
    繳獲槍枝4000多支,隊伍擴大了8000多人,籌款50萬緩解了陝北「太窮」的問題,可以說這是一趟「沒有槍沒有炮閻老西給我們造」的收割之旅。▲麥可·傑克遜在一部MV電影中扮演黑幫使用湯姆遜掃射湯姆遜衝鋒鎗在1910年代末期美國設計師約翰.T.湯姆遜設計。
  • M-1式湯姆遜和波波沙41這兩把衝鋒鎗性能各有千秋
    湯姆遜衝鋒鎗和波波沙41衝鋒鎗,都是二戰時期的兩把著名衝鋒鎗;前者裝備參戰的美軍空降兵和海軍陸戰隊,步兵則是班長才有資格配發,可見此槍裝備數量一般,並未大規模成軍。後者則大量裝備蘇軍普遍士兵,整排整連整營地裝備,為二戰所特有的現象,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波波沙41衝鋒鎗一戰成名,火力徹底碾壓了德國國防軍引以為豪的MP-40衝鋒鎗。至於這兩把槍哪把更厲害,實際上並不具備可比性,因為兩把槍械的口徑、射程、重量等指標,都是不一樣的;但作為衝鋒鎗,非要比出個高低的話,只能說這兩把衝鋒鎗各有千秋,都有各自的長處,同時也都各有自身的短板。
  • 湯姆遜衝鋒鎗得名「黑幫槍」「芝加哥打字機」,德軍的最愛
    德軍為何喜歡用波波沙衝鋒鎗?因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國內大量黑幫組織使用過該槍,因此湯姆遜衝鋒鎗得名「黑幫槍」「芝加哥打字機」等等綽號,在一段時間內聲名狼藉,因為只要其出現就勢必會和犯罪等扯上關係。
  • 盤一盤抗日劇中亂入的兩種衝鋒鎗,M3衝鋒鎗和斯登衝鋒鎗
    二戰爆發以前,英國人很驚奇的發現,自己居然沒有衝鋒鎗用,後來他們很驚奇的想起來,是自己的孤傲造成自己沒衝鋒鎗用的。當年,英國人認為衝鋒鎗這東西是黑幫用的,還是拉大栓符合自己紳士的氣質。那麼,這也就造成英國人沒有自己的衝鋒鎗了。而當英國人看著歐洲那一大堆衝鋒鎗的時候,自己心裡在嘀咕:我是不是需要一把衝鋒鎗呢?然而,英國佬自己沒有衝鋒鎗的開發經驗,就連自己的布倫機槍也是抄來的。
  • 二戰M3衝鋒鎗性能如何?為啥到了70年代,中國民兵還在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不到幾年的時間,美國就研製出了大名鼎鼎的湯姆遜衝鋒鎗,這種衝鋒鎗的射速極高,不僅受到了美國士兵的喜愛,更是廣泛裝備於芝加哥的黑幫,所以這款衝鋒鎗也被人稱為芝加哥打字機。但與此同時,這支衝鋒鎗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的造價比較昂貴,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陸軍,也沒有能力為所有士兵配備這支衝鋒鎗。
  • 【槍】世界上第一支被貼上「衝鋒鎗」標籤的武器!
    衝鋒鎗開始流行,各國競相開始研製這種體積小,射速快,便於攜帶的武器。在美國有一種衝鋒鎗因為開槍的聲音嗒嗒嗒的似打字機而人們稱為芝加哥打字機。這種有奇怪外號的衝鋒鎗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話題—美國湯姆遜衝鋒鎗..。湯普森衝鋒鎗,除了叫芝加哥打字機。
  • 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
    咱們都知道衝鋒鎗在戰場上的應用始於1918年,也就是一戰末年。而它的主要職責便是讓士兵突破敵方陣線後,在塹壕內收人頭,擴大戰果。也正由於這種戰術的應用場景比較單一,所以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衝鋒鎗只是作為特種武器使用,並沒有下發到各個部隊。
  • 日本為何不研發衝鋒鎗?那是因為沒被打過,蘇聯被教訓過大力研發
    我們耳熟能詳的衝鋒鎗有蘇聯的波波沙、美國的湯姆遜、M3衝鋒鎗、德國的MP38/40衝鋒鎗、英國的司登衝鋒鎗,芬蘭的索米衝鋒鎗、澳大利亞的歐文衝鋒鎗等,但是環顧當時的主要工業國家卻發現一個特例,那就是日本在二戰時期並沒有大量裝備衝鋒鎗,只有在1944年才開始給傘兵部隊少量裝備仿製一戰德國的「百式」衝鋒鎗。那麼為啥作為不喜歡裝備衝鋒鎗呢?
  • 二戰各國裝備的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哪個?除了百式,哪個都行!
    美國M1928 「湯姆遜」衝鋒鎗、 M1 / M1A1 「湯姆遜」衝鋒鎗 美國衝鋒鎗發展較早,第一支「湯姆遜」衝鋒鎗M1919式1919年問世。
  • 衝鋒鎗——湯普森衝鋒鎗
    湯普森衝鋒鎗(Thompson Submachinegun),又稱湯米衝鋒鎗(Tommy Gun)、芝加哥打字機(Chicago Typewriter)(由於開槍的聲音嗒嗒嗒的似打字機而得名)、湯姆遜機關槍(Thompsonsubmachine
  • 不為人知的彈鼓工作原理,看完深吸一口氣,P90衝鋒鎗設計簡直逆天!
    不為人知的彈鼓工作原理,看完深吸一口氣,P90衝鋒鎗設計簡直逆天!二戰期間,發生過許多數不清的正面衝鋒戰。在這些戰役中,很多士兵往往會抱著一挺衝鋒鎗,在腰上又會拴著一排的彈匣。這種帶一排兩排彈匣的方式讓很多人覺得太麻煩,一排彈匣打完還得加一排,尤其在戰爭人數密集的情況下,簡直快把人都逼瘋了。
  • 終於不再是EVO和斯泰爾,經典衝鋒鎗家族終於有新成員加入了!
    而在這次新版本,不僅僅是EVO的新皮膚,其它經典系列的衝鋒鎗終於有新成員加入了,可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啊~動力CPW雖然的綜合性能不及斯泰爾和EVO,但在諸多衝鋒槍系列中也算是比較好的了,尤其是它在常規模式中帶有空尖彈,擊中敵人後能影響敵人的移動速度。
  • 「吃雞」裡有致命缺點的武器,如今全部都已加強,人氣卻依舊低迷
    ,下面要說的就是「吃雞」裡有致命缺點的武器,如今全部都已加強,人氣卻依舊低迷。,前期作戰的神器,可是人氣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只有高手才將它當作寶,萌新看到卻仍然將它忽略! 最後要說的「吃雞」裡有致命缺點的武器是「湯姆遜」衝鋒鎗,它與上面兩把武器的缺點相同,都是不能裝鏡導致,而它更是尤為嚴重,畢竟它的「射速」在同類型武器裡偏慢,看起來更像是步槍,
  • 絕地求生:湯姆遜和98K之後,你覺得下一把移出空投的槍是什麼?
    當然,也有兩把槍被移出了空投,其中一把是在大地圖上也能找到的98K,另一把就是衝鋒鎗湯姆遜了,這兩把槍被移出空投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不夠強力,比不上其他的槍械。近日,有網友展開了討論評論下一把被移出空投的槍會是什麼。
  • 維克託衝鋒鎗真的爛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但,這樣一來就真的能讓這把衝鋒鎗很可控麼?沒有這回事兒 首先,雖然維克託費勁腦子去解決槍口上跳的問題,但上跳依舊存在,而且還很嚴重。這兒打個比方吧,二戰時候美國人的M1湯姆遜和M3黃油槍發射的都是.45ACP,但前者自重4.5公斤,射速只有600發/分。後者3.7公斤,射速更是降到了 450發/分,為的就是可控。 所以說,維克託在全自動射擊時抖的非常誇張。從這點來說,吃雞裡維克託那種難以琢磨的後坐力一定程度上還原了真槍...
  • 二戰武器:德軍MP38/40衝鋒鎗
    與喜歡鑽牛角尖的豬隊友小日本不同,德國人對武器的選擇一向比較理性,MP38/40衝鋒鎗裝備量如此大不是沒有道理——在納粹的閃電戰中,天上的斯圖卡,地上的坦克,和步兵手裡的MP38,共同構成了有機的震撼力,對摧毀對方的抵抗起了極大的作用。不過關於MP38/40的故事也還得從一戰說起。
  • 匈牙利曲調——M39 衝鋒鎗及其衍生型
    核心內容提要 一戰結束至二戰初期這段時間,衝鋒鎗發展由興起而漸入鼎盛時期,期間出現了像德國MP28衝鋒鎗,美國M1928及M1湯姆遜衝鋒鎗、M3「蓋德」衝鋒鎗,英國司登衝鋒鎗,蘇聯PPSh-41衝鋒鎗等一大批著名的衝鋒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