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的背後,其實是兩個政體的交鋒,早在二戰結束時就開始了

2020-12-22 影視看生活

美國和朝鮮相隔千萬裡,美軍為何會進入朝鮮,參加韓戰呢?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除了中國在進行內戰,其餘的大部分國家都進入了和平期,開始發展國內經濟,美國也是一樣,美國既結束了經濟大蕭條,又在二戰中撈足了油水,成為二戰中唯一沒有在本土發生過戰爭的國家,美國大多數人都在享受著戰亂之後的平靜生活。可是一場戰爭已經註定要爆發了,那就是韓戰。

二戰時期,朝鮮半島被日軍佔領,進行奴役統治,二戰末期,日軍戰敗,太平洋諸島被美軍攻打,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被蘇聯攻打,最後在兩顆原子彈的攻勢下,選擇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其實在日本投降以前,美蘇就曾對朝鮮進行過交涉,兩國一致認為應該對朝鮮半島進行託管,只是託管的模式各不相同。

日本投降前夕,美國曾連夜召開會議,討論朝鮮半島的治理,當時美國並沒有能夠立即投入朝鮮的兵力,哪怕最近的一支部隊,也在距離朝鮮半島600英裡的衝繩島,而蘇聯軍隊則已經在中國東北勢如破竹了。按照這個情況,蘇聯將先一步佔據朝鮮半島,哪怕美國當即朝朝鮮半島進軍,也只能佔據一小部分。經過討論,美國決定以北緯38度線為要求,和蘇聯談判,北緯38度以南歸美國,以北歸蘇聯,在史達林同意之後,這條普通的緯度線有了不一樣的含義。

以38度線為劃分,朝鮮3000萬人口,40%的人口在三八線以北,60%的人口在三八線以南,但三八線以北的土地面積佔57%,以南土地面積佔43%。從這個數據來看,兩邊相差不多,甚至蘇聯佔據更多的利益,但其實不然,因為朝鮮首都漢城在三八線以南。

如果僅僅是託管,這樣劃分朝鮮半島也不是不行,但兩國的政體不一樣,蘇聯是共產主義國家,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朝鮮半島就成為了兩個政體的交鋒處。

朝鮮半島被分割之後,三八線以北的地區,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正日建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八線以南,李承晚則在美國的支持下建立了大韓民國,朝鮮半島就自此分裂了,成為了兩個政體。這期間,美蘇也逐漸形成了冷戰的局面,軍備競爭開始了,朝鮮半島成為了兩國的試驗場,各種武器裝備開始運抵朝鮮半島。韓戰爆發前,南朝鮮軍隊11.4萬人,裝備有105毫米的榴彈炮,82毫米、60毫米的迫擊炮,以及57毫米的反坦克炮,60貓咪的火箭筒。而北朝鮮這邊,軍隊也達到了10萬人,裝備有200架飛機,以及T-34型坦克,122毫米榴彈炮、76毫米榴彈炮、76毫米自行火炮以及45毫米反坦克炮。

南朝鮮和北朝鮮都希望能夠統一,而美蘇兩國則將這裡當作了各自政體發展的前沿陣地,美國更是如此,在二戰沒有結束以前,美國就已經開始計劃限制蘇聯了。如果朝鮮半島被蘇聯支持的北朝鮮佔領,那亞洲周邊國家將不會再反抗蘇聯,這是美國的推斷,而如果朝鮮半島被美國支持的南朝鮮佔領,那我國和蘇聯都會遭到美國的限制,而且當時美國支持的是國民政府。

在兩個大國的推動下,朝鮮半島的戰爭遲早會打響,這是毋庸置疑的,而美國的參戰,主要是為了擴大戰果,美國算準了蘇聯不敢參戰,因為美國參戰是以聯合國的名義,最後也拉了二十多個國家進入朝鮮戰場,而蘇聯如果參戰,那將意味著美蘇開始在正面戰場上交鋒,戰爭一旦打響,將會走向未知,所以蘇聯不敢直接介入戰場,不然很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甚至是核戰爭,當時蘇聯也已經研發出了核武器。

可是美國沒有算到中國,中國內戰剛剛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且中國近一百年以來一直是受欺負的存在,這才剛剛結束被侵略的局面,美國認為中國不可能會介入韓戰,他們面對的只有北朝鮮的軍隊。可是事情往往都會向你沒有想到的地方發展,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這支美國等「聯合國軍」不放在眼裡的軍隊,不僅打敗了他們,更將他們趕回了三八線。

相關焦點

  • 二戰結束前埋下隱患,美蘇博弈挑起韓戰,蘇聯卻當起縮頭烏龜
    1945年,反法西斯戰爭節節勝利,二戰後利益分配的問題就顯得尤為明顯,畢竟美英蘇三國之間因為利益分配的矛盾已經暴露。為了儘快結束戰爭,並安排戰後國際事務,1945年2月4日,這三國首腦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齊聚雅爾達,並在這裡舉行了影響深遠的「雅爾達會議」。
  • 二戰時美軍有1000多萬軍隊:為何韓戰中卻兵力不足了
    【話說軍世】在韓戰中,美軍總計投入了54萬人,相比較二戰中的千萬級美軍規模要小得多,因此不少網友說,美軍並未出盡全力等云云,不過這裡其實要考慮到美軍當時的兵力總規模以及戰略重點,就兵力規模和裝備補給投入而言,美軍確實已經盡了能動用的全力了,只是結果還是停留在了起點。
  • 韓戰時,美國揚言要用原子彈,為何最後沒用?我國啥態度?
    其實早在1941年美國剛開始研製原子彈時,蘇聯就得到了情報,甚至史達林比杜魯門知道原子彈的時間要早得多,後來蘇聯也搞到了關鍵性的技術情報。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震驚了世界,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那雙二戰結束時曾在日本投降書上籤過字的手,卻無法籤下韓戰的勝利。西方軍神在與小他18歲的中國戰神的較量中,黯然結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1955年,開國授銜,彭德懷名列十大元帥第二位,時年57歲。在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亞洲東部的朝鮮半島幾乎成為一個火藥桶,朝鮮內部各方勢力的紛爭,站在兩國背後的世界兩極美國和蘇聯的角逐,包括與朝鮮半島利益相關的新中國、以及與朝鮮近在咫尺的日本,甚至敗退臺灣的蔣介石國民黨集團,都時刻關注著小小的朝鮮半島。韓戰爆發僅三天之後,韓國的首都漢城就失守。
  • 韓戰中,韓國有超級大國美國的支持,為什麼卻被朝鮮暴揍?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正式籤署投降書,二戰終於結束。所有人都以為,和平終於到來了。可是誰能料到,新的戰爭又爆發了,而且就在中國的附近——朝鮮半島。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和蘇聯對朝鮮半島分而治之,以北緯三十八度緯線為分界線。1950年6月25日,曠日持久的韓戰爆發了。無論朝鮮、韓國還是背後幹預的國家,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朝鮮在這次戰爭總共投入二十六萬兵力,韓國投入了六十萬兵力。
  • 二戰以來,美國以各種名義發動過的戰爭!
    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以各種名義入侵過的國家,共二十二個左右。韓戰: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
  • 徹底改變中國的一場戰爭,韓戰的真實目的被爆出
    戰爭,從來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戰爭中免不了勞民傷財損失人口,不過有時候當戰爭無法避免的時候,只能選擇主動出擊!當一個國家的脊梁被打彎的時候,就需要一場戰爭來重新挺起腰杆!
  • 韓戰最大的輸家
    二、史達林當然是特別不希望中國和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有任何接觸,最好是能夠讓中國與西方社會為敵,把蘇聯作為唯一的依靠,充當蘇聯的孫子、炮盔和衛星國。他知道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是一群十足的中國農民,在國際政治方面沒有任何經驗,於是就開始把中國玩弄於掌股之間。
  • 韓戰,美國人究竟輸在哪兒?
    1/5 戰爭背後的大國博弈要理解中美雙方的這場較量,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韓戰爆發的背景。 二戰結束後日本戰敗,結束了對朝鮮的殖民統治。早在二戰末期,各國就開始討論朝鮮戰後的接管問題。蘇聯支持北方的金日成政權,早年,金日成曾在中國東北和中國軍民一同抗擊日本人的侵略,並得到了蘇聯的援助,金日成也因此成為了一名紅軍指揮官。有了這層關係,蘇聯希望金日成回到朝鮮之後,能成為自己的代理人。
  • 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老照片:曾被美國打的狼狽不堪,難得一見
    在韓戰爆發前蘇聯曾經給北朝鮮遺留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二戰結束後美蘇曾經各佔據半島南北,這些裝備都是和美軍共同佔領朝鮮時蘇軍自身的武器,可以說都是一手裝備。 【訓練中的朝鮮士兵】韓戰爆發前蘇軍同樣給朝鮮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180架新型戰鬥機飛進了朝鮮,這其中有70架攻擊轟炸機、40架雅克戰鬥機,這些飛機連當時的中國都沒有。
  • 抗美援朝時,美國為何沒有使用原子彈?其實很簡單
    二戰結束並不意味著戰爭的結束,國際局勢依舊是暗流湧動,而蘇聯和美國作為那時最厲害的兩個國家,都在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力,想要成為世界霸主,而隨著美蘇矛盾的不斷激化,最終冷戰局勢正式形成。
  • 韓戰初期威風凜凜,後來又被美國打趴,北朝鮮戰力到底如何?
    朝鮮半島原本是完整的,在二戰結束後美國提出劃分三八線
  • 韓戰,為什麼被好萊塢「遺忘」?
    相比較於數量龐大的二戰、越戰電影,甚至是近些年海灣戰爭題材,有關韓戰(「抗美援朝」是韓戰的一部分)的好萊塢電影幾乎不見蹤影。某次與從南加州大學回來的小妹妹聊到這裡,她說教授這樣解釋,「我們不談論韓戰,因為它既沒有取得勝利,也不正義,更沒有在國內引發什麼運動……只是一場稀裡糊塗結束了的戰役。」
  • 韓戰結束後,所有參戰國:我們是勝利者!紛紛扭頭,你也是?
    前言對於韓戰的認識,作為中國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彭德懷元帥領導的抗美援朝戰役,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役,是中國的立國之戰。殊不知這也是韓戰的一部分,韓戰原本是南北內戰,卻因為之後的各國的加入,開始變得複雜。
  • 對於韓戰美國為何選擇遺忘?真實答案讓人憤怒
    2020-12-25 23:50:15 來源: 小月兒話天下 舉報   韓戰是二戰結束之後的一次大規模的戰爭
  • 寒竹:韓戰與戰後國際秩序的形成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寒竹】韓戰是二戰後各國學界和政界關注的一個重點。經過近70年的研究,人們對這場戰爭的客觀進程和所有戰役都有了相當詳細的分析,對參加這場戰爭的四方(朝鮮、韓國、美國及中國)派出的軍隊數量和傷亡人數也有了相當準確的統計。
  • 深度解析韓戰爆發的起因,蘇朝軍事準備期將中國完全排除在外
    1、朝鮮/韓國時至今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依然指責韓戰是由朝鮮在蘇聯的操作下對韓國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這從以聯合國為框架的現代國際秩序角度來說,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一說法顯然是從西方視角出發的,並沒有考慮當時朝鮮人民的感受。
  • 二戰結束:為什麼發動戰爭的德日沒有被滅掉?人類政治的成熟嗎?
    戰爭後期日本國內確實已經空虛,但是作為文明國家,盟軍是不可能直接殺入東京滅了日本的,因為同盟國已經約定,目的在於結束這場戰爭,而不是通過這場戰爭引發進一步的人間慘劇。有很多人都在嘲笑這個世界。不過就是兩頭狼,誰比誰好嗎?
  • 用七十年來忘記一場戰爭:美國對朝鮮半島的往事,為何如此健忘?
    按理來說,韓戰是美國二戰後打的規模巨大的一場戰爭,歷時三年的戰爭裡,美國人動用了除了核武器外的所有武器,美軍傷亡近二十萬,這種情況下,美國人為什麼還選擇性地遺忘這場戰爭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場戰爭如何被美國人選擇性地遺忘了。韓戰如果按照美國人一開始的設想進行下去的話,那一定會是美國人眼中自己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韓戰時聯合國軍的三個統帥,一個不如一個,最後一個直接投降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這場戰爭本來是朝鮮族內部的問題,結果影響到了全世界。最後有眾多的國家參與。我們今天看的是韓戰時,聯合國軍的三個統帥。可以說一個不如一個,最後一個直接投降。聯合國軍第一個統帥是麥克阿瑟1899年,麥克阿瑟考入西點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