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梢人
這是全香港碩果僅存的手工制蒸籠。
茶樓點心,一盅兩件,氤氳的水汽,隨著蒸籠揭開的一刻帶著美食的芳馥升起。晚清 19 世紀 70 年代,廣州市郊一處窮鄉僻壤,家家戶戶坐在茅屋前,以竹刀破削出長長的竹片做蒸籠,然後挑往附近的市集賣給茶樓,這是一門不錯的生意。一戶做蒸籠的林姓家庭,以手作蒸籠在廣州興隆街開了寶號,取名德昌。珠三角各地都來廣州取貨,一船船印著 「德昌」 寶號的蒸籠運往江門、中山、珠海等地。
戰火蔓延,林氏家族輾轉遷往香港,在德輔道西電車路一座唐樓繼續做蒸籠生意。五十年代的香港中上環茶樓雲集,德昌森記的蒸籠生意正旺。大批學徒來學習製作蒸籠的手藝,經過開竹、拗竹、鑽洞,才能慢慢成為師傅,滿師之後可以一小時完成一個蒸籠。那個年代,是可以以此養活自己的。
後隨著香港移民潮,蒸籠生意更是拓展到海外,花樣變化更多、用途更廣。為了節約生產成本,七十年代起又將廠房搬回大陸。如今老字號德昌森記的店主林應鴻,已經是手工制竹蒸籠的第五代傳人。經歷了時代變遷和不鏽鋼的挑戰,林應鴻說過一句略帶傷感的話:
「將來世界是否能容得下一個竹蒸籠,沒有人敢說個肯定。」
現在香港若有客人訂造特別尺寸的蒸籠,林老闆就會親自出馬製作,因此在西環總部,你依然有機會目睹林氏家族的手藝。香港德昌森記,就像一個博物館那樣,他們按照傳統技法製作蒸籠,用竹刀、木夾、枕木,由破竹到編織,加上以半生磨練出來的巧手,還會以用剩的材料製作成竹杯、竹筒等,即使是同一款飯勺,每一件形態都略有不同,獨一無二。這些小物如今成為了來這裡「朝聖」的人們的紀念品。
地址:香港西環西邊路12號地下
電話:852-25488201
關注
請搜索添加 梢SHAO
分享
步驟1:點擊右上角···
步驟2: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