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新政治循環是臺灣向上提升的必由之路

2021-02-19 東方財經雜誌

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的過程及其結果,引發觀察家對未來臺灣政局及兩岸關係走向的諸多思考。推動島內形成新的政治循環,不僅是臺灣向上提升的必由之路,也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應該成為兩岸共同努力的方向。

島內新政治循環,是相較臺灣長期以來存在的鬥爭、分裂、沉淪,再鬥爭、再分裂、再沉淪,與大陸對抗、失敗,再對抗、再失敗的惡性循環而言。

島內新政治循環發端於韓國瑜「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這個十分樸素的競選口號。它構成了政治循環的經濟基礎,其本質則是鄧小平的「貓論」,也就是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韓國瑜贏得了一場幾乎不可能勝利的選舉。在選舉過程中,韓國瑜為什麼有勇氣大談「九二共識」?在他的各種造勢場合中,「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為什麼在綠油油的高雄會成為海洋?韓在選舉中的逆向操作,是一般國民黨人所不敢為。韓國瑜當選後也未改本色,在一校慶活動致詞時勉勵學生「立足臺灣、胸懷中國、放眼世界、徵服宇宙」;在麵包師吳寶春遭到無妄之災時,韓國瑜也勇於力挺。這一切的背後,就是民眾選擇「相信」,相信「貓論」會帶來一個良好的願景。

島內新政治循環的核心內涵,是實現島內與兩岸的和解合作。既要實現島內藍綠和解合作、南北和解合作、世代和解合作,也要爭取實現兩岸在和解合作基礎上的長期和平發展。在「九合一」選舉中,自稱是墨綠的柯文哲,在喊出「兩岸一家親」後仍然獲得連任;而國民黨籍的韓國瑜以及其他當選的縣市長也異口同聲地喊出了認同或支持「九二共識」。這為實現島內新的政治循環創造了必要條件。

島內新的政治循環能走多遠,是曇花一現?還是會產生蝴蝶效應?其中一個重要觀察指標,是要看「韓流」能否匯聚成海洋,或者最終只是成為一個泡沫。

從這個視角出發,兩岸城市交流對於島內新政治循環的形成至關重要,高雄將成為起點與試驗場。應該強調指出的是,兩岸城市交流應該更多地按照市場規律辦事,而不是依賴非經濟手段。在「兩岸一家親」的共同認知基礎上,大陸也歡迎綠營執政的縣市長積極投身城市交流,推動島內新政治循環的形成,而不是當一個旁觀者,更不要自我關閉兩岸城市交流大門。

如果島內整個政治循環的節點都活躍起來,循環過程能夠持續,臺灣政黨鬥爭固化的政治生態將會被打破,從而導致島內政治結構的大調整。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將有助於消除兩岸對立對抗,有可能實現兩岸關係從冷對抗到和平共處與和平競賽(包括兩岸制度與道路競賽)的轉折。

實行與大陸相向而行的兩岸政策,是形成島內新政治循環的應有之義。「九合一」敗選後的民進黨如果有意調整兩岸政策,當然會有助於島內新政治循環的形成,但這個可能性目前看來微乎其微。一是從選後各方對民進黨敗選原因的分析看,大多認為島內因素是主要原因,與兩岸政策部分關聯不是太大。美國著名兩岸問題專家卜睿哲發表文章認為,「島內因素對『九合一』選舉更具決定性,至於某些人認為這次選舉結果是選民強烈要求蔡政府端出不同的兩岸政策,則可能下結論過早了。」這與民進黨敗選檢討的方向基本一致。二是「臺獨」基本教義派對蔡英文壓力很大,民進黨不敢貿然調整,否則會失去深綠選票,輸掉2020年大選。三是黨內「調整無用論」仍然佔上風。一些民進黨人士認為,兩岸政策調整並沒有用。民進黨調整了大陸也不會相信,調整了大陸也會認為沒有到位。既然如此,不如不調。四是從蔡英文的理念以及執政後的所作所為看,調整並不符合她的基本想法。蔡英文上臺後「去中國化」與「漸進式臺獨」的一系列動作,也使人們不敢對其抱有期待。

應該說,「九合一」選舉加劇了民進黨的執政困境,推動島內新政治循環將會使民進黨失去鬥爭的箭靶,讓打慣「愛臺」與「賣臺」選戰的民進黨不知所措,這當然不符合民進黨的選舉利益。但民進黨如果堅持反向操作,扼殺新的政治循環,繼續強化對立,則與人民希望休養生息、要求拼經濟的期待完全相反。誰會在島內新政治循環中成為輸家也就顯而易見。

結束政黨惡鬥的陳腐政治循環,爭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給人民更加美好的願景,是時候了。

(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轉載請註明來源:東方財經雜誌(ID:dfcj-bj)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航技術專家劉永才:信息化融合是一切發展必由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航技術專家劉永才:信息化融合是一切發展必由之路 2020年11月24日 10:30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活動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航技術專家劉永才發表主題報告《信息化融合,一切發展必由之路》。劉永才從信息化融合的形勢背景切入,透徹分析了信息化融合的內涵和實現路徑、要點,並運用系統工程理論方法,提出信息化融合發展原則、思路、規劃、途徑、運營模式和航天借鑑。
  •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國內大循環是必由之路 擴內需要從...
    通過擴大內需,形成以國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發展格局,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復甦必須靠擴大內需,要靠自身硬,而擴大內需必須從農村挖潛;通過擴大內需,形成以國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發展格局,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實習生 蔡孜茁 經濟發展潛能來自鄉村振興廣州日報:疫情之下,今年擴內需有何特別的意義?
  • 專訪合眾方運舟: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會形成良性循環
    中國汽車品牌發展更應該注重全體系提質升級,要埋頭聚焦核心技術領域,以技術立品牌,追求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穩健的向上發展之路。」當談及與特斯拉等國外車企的競爭時,方運舟表示,新能源汽車當下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也不是新能源汽車之間的競爭,而是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兩個業態或者兩個系統之間的一個平衡或者競爭的一個過程。
  • 朱華榮:產品向新、品牌向上是所有中國品牌發展的必由之路
    引發了社會對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突圍及改革創新的廣泛關注。把握產業向上歷史機遇 構建智慧新能源汽車「國家隊」2020年11月,國務院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指出:「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 葫蘆絲循環換氣法
    第二步:保持吹奏口型不變,將舌根向喉嚨方向收縮,使喉腔形成發出「歐」的音時的形態。第三步:保證上面儲氣不變,用鼻子迅速吸氣,吸氣採用腹式呼吸法,將氣向上提。循環換氣練好了,可以讓樂曲的表達更加有感染力。很多樂曲的散板部分,都可以用到循環換氣,保證情感的連貫性。
  • ...董事長朱華榮:產品向新、品牌向上是所有中國品牌發展的必由之路
    引發了社會對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突圍及改革創新的廣泛關注。 把握產業向上歷史機遇 構建智慧新能源汽車「國家隊」 2020年11月,國務院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指出:「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 朱華榮:產品向新、品牌向上是所有中國品牌發展的必由之路 - 第一...
    引發了社會對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突圍及改革創新的廣泛關注。 把握產業向上歷史機遇 構建智慧新能源汽車「國家隊」 2020年11月,國務院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指出:「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 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
    綜合考慮,大變局下的世界已進入動蕩變革期,我國面臨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和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只有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不斷夯實和提升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才能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更加從容和自信地走向世界、擁抱世界。  其二,這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 歐弟時隔4年再提《天天向上》,揭露了臺灣綜藝圈的兩大困境
    近日著名主持人歐弟接受媒體採訪,時隔4年再一次提到了《天天向上》。歐弟解釋了當年離開該節目的原因,說是老婆剛好生了孩子,因為自己在單親家庭長大,所以不希望孩子從小缺乏父親的陪伴,於是才辭掉《天天向上》回到臺灣。
  • 歐弟時隔4年再提《天天向上》,揭露了臺灣綜藝圈的兩大困境
    近日著名主持人歐弟接受媒體採訪,時隔4年再一次提到了《天天向上》。 歐弟解釋了當年離開該節目的原因,說是老婆剛好生了孩子,因為自己在單親家庭長大,所以不希望孩子從小缺乏父親的陪伴,於是才辭掉《天天向上》回到臺灣。
  • 青年演員黃尚禾:臺灣電影正逐漸形成新的敘事風格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電 題:青年演員黃尚禾:臺灣電影正逐漸形成新的敘事風格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2016年至今,臺灣演員黃尚禾多次到北京工作,先後在《建軍大業》《搶紅》等電影中嶄露頭角。他說,北京的創作環境與紐約相似,各地擁有夢想的人匯聚於此。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暗湧著許多相互碰撞的新能量。
  • 菲媒:和韓國男團BTS重名,菲律賓新政治團體惹惱粉絲
    報導稱,卡耶塔諾當天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打算與6名政治盟友組建一個與韓國男團BTS同名的新政治團體「國會BTS(BTS sa Kongreso)」,並預計於14日向國會正式提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卡耶塔諾的行為幾乎立刻引爆了BTS龐大粉絲群的怒火,菲社交媒體一時被粉絲團的謾罵刷屏。
  • 和韓國男團BTS重名,菲律賓新政治團體惹惱粉絲:別給他們招黑!
    (高文宇)原標題:菲媒:和韓國男團BTS重名,菲律賓新政治團體惹惱粉絲
  • 《天天向上》:王一博舞蹈質感提升,最後的動作成了亮點
    喜歡王一博的人,應該沒有不看《天天向上》這檔老牌綜藝的。其他偶像也會成為綜藝的常駐嘉賓,但新綜藝都按照季度播出,只有老牌綜藝才可以一直更新。這樣一來,粉絲每周都可以看到綜藝中的王一博,當然不會錯過。 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王一博帶著朋友們一起跳舞,舞蹈質感再次提升。
  • 周晉峰: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2020...
    周晉峰: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202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 2020-11-04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設醫聯體,信息化是必由之路
    經過近幾年在國內一些發達地區的試點和專家學者的研討,形成了多種醫聯體的建設新模式。筆者認為,加大醫聯體信息化建設的力度,用信息化手段來促進醫聯體建設的健康發展是重要的手段,也是必由之路。1 促進以醫療業務需求驅動地醫聯體和醫療信息平臺有機整合目前,在國內綜合性醫院推行醫療改革艱難的首要原因是缺乏內在動力。醫院為什麼要與別人互聯?
  • 沈明高:雙循環兩者不可分割,外循環帶來穩定增長,增量在內循環
    沈明高表示,如果雙循環能夠逐步形成,內循環增量能夠成為全球增長的主要力量,中國資本市場將迎來很大的機遇。首先有助於帶來人民幣資產的崛起,外循環以美元為中心,內循環以人民幣為中心,雙循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其次實體經濟內循環,推動資本市場外循環發展,是中資金融機構國際化的戰略機會,其三,經濟增長自主性提高,能夠打開結構性估值空間,消費增長有長期確定性,帶動中國消費品牌崛起。
  • 「設計者說」∣盧志揚:教育創新,培養設計師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盧志揚(Stephen.Lu),祖籍浙江,生於臺灣,25歲赴美求學,獲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國際生產工程院院士。同時,也給出了答案——挑戰就是,如何把學校傳授知識提升為增漲見識。教育創新,培養設計師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從字面來看,教育創新與創新教育,只是出場順序不同,可對長期從事教育行業的盧志揚教授來說,確是天壤之別。他分析說,教育創新是創新教育的前提,而創新教育是教育創新的經過。他補充說,每天無休止地強調創新教育,甚至學習創新的課程並沒有用。
  • 柯文哲祝賀江啟臣當選 期許對方能改變臺灣政治文化
    【來源:中國臺灣網】柯文哲臉譜網祝賀江啟臣當選國民黨主席。(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江啟臣日前順利當選國民黨主席後,臺北市長柯文哲9日在臉譜網(Facebook)上向對方喊話「加油」,並指出這位史上最年輕的國民黨主席得到近7成的支持度,代表國民黨對改革的高度期待,同時期許對方要把握好機會,「致力於改變臺灣政治文化」。
  • 習近平談怎樣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今天,我們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論述,邀您共同學習。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關鍵問題。——2020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