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養生誤區你是否也有?真正的養生這樣做!

2020-12-27 騰訊網

越來越多人加入到了養生的行列當中,養生本身是好事兒,但是在現在社會下令郎滿目的養生方法中一旦選擇錯誤,不僅沒有效果,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因此一定要知道哪些養生方法是錯的,要遠離這些錯誤的養生方法。

這些常做的養生事項正在悄悄吞噬著你的健康

1、每天喝很多水

水是人體的必要組成物質,因此不管在什麼情況之下我們總是被告知多喝水多喝水,殊不知,適量喝水對健康有一定好處。但是並非多多益善,畢竟人體對水的需求量是一定的,如果攝入水分太多的話,反而會給腎臟增加工作加重腎臟負擔,還可能導致內環境不穩定引發電解質不平衡。一般正常成人,一天飲水量在1500-2000毫升,如果出汗多,運動,可能會多喝一些水,建議喝一些運運飲料。飲水要少量多次飲,而不是一下子喝下很多水。

2、多吃補品才是對身體好

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在養生這條路上也捨得投入。因此經常會買各種名貴的藥材來滋補身體,人參、冬蟲夏草這些名貴的藥材在有些人中成為了家常便飯,其實一個健康的人是不需要特別進補的,更加不需要這種大補,否則只可能會適得其反。滋補身體並不能盲目進行,否則可能會讓身體越補越虛弱。

3、中醫沒有副作用

西藥對身體會產生副作用,這一點多數人都知道,因此越來越多人將滋補的目標投向中醫。不過是藥三分毒,雖然中醫是純天然的,但是並非沒有副作用,因此如果想要藉助藥補一定要在使用之前諮詢專業醫生,否則很可能會身體內臟造成傷害。

4、保溫杯泡茶

保溫杯是中老年人的代表,也是養生的代表,很多中老年人都喜歡用保溫杯來泡茶喝,認為這樣可以保持茶水的溫度可以養生。殊不知,茶葉長時間浸泡較高溫度的水很容易損壞其中含有的維生素,還可能使得茶鹼以及鞣酸大量滲出,這些物質還可能跟金屬鍍層發生一定的反應最終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常見有效的養生方法

1、生活起居要規律

首先要保障作息時間規律,做到早睡早起,在早上起床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相應的運動辦法。

2、情志要調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脾氣秉性,有些起早有些緩慢有些暴躁,因此可以調理自己的脾氣秉性,畢竟暴躁易怒會對造成一定傷害。

3、運動養生

養生追求靜,旨在心靜,養生也追求動,旨在適量運動,適量運動可以幫助改善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

相關焦點

  • 養生不踩「雷」:4個養生誤區,或正在悄悄毀掉身體
    老年人想要延長壽命,避免老年階段病痛折磨,關鍵是掌握正確的養生方法,在養生期間誤區避開,遵循正確的原則,在做法合理,身體得到正確調節之後抵抗力提高,重要器官功能增強,可以讓疾病遠離。但是,很多老年人聽信謠言,存在不合理的行為,可能會越養生健康離得越遠。
  • 養生必須睡的好!睡眠誤區不能中招
    文|隴原世家說起養生,大家第一個都想到了「吃」健康是吃出來的沒有錯,但是休息也必不可少。為什麼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病例年年在增長。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不得不一分鐘分成兩分鐘用,只能減少自己休息的時間去做工作。
  • 冬季適合養生,避開這5個誤區,做好這3點,身體或更健康
    冬季幾個習慣誤區,大家可別忽視。一、冬天這些小習慣有些並不健康,是養生誤區1、嘴唇乾燥舔一舔?錯,只會越舔越幹由於冬天寒冷乾燥,我們又經常待在暖氣房裡,一不注意保溼,嘴唇很容易出現乾裂,非常不舒服,嚴重一點還會出血,疼痛不已。不少朋友愛在這時候用舌頭舔嘴唇,感覺可以溼潤一下嘴唇,稍微舒服一點,但卻適得其反,越舔越爛。
  • 驚人誤區:牙痛牙腫,拔牙鑽孔---竟然是個嚴重的養生誤區!【推薦!】
    【下面這篇文章,不管是醫生、醫學生還是中醫愛好者,讀來都會很有收穫,其中竹茹的作用和牙痛四藥的意思,真是讓人過目不忘啊,分享給各位小夥伴們!】 餘老師說,牙齒可能發生局部病變,也可能是周身疾病的反應點,說白了就是替罪羔羊。中醫認為牙齒歸腎管,牙齦歸脾胃管。所以牙齒不健康,跟熬夜傷腎,還有應酬菸酒、飲食都分不開。 有個病人,滿口牙都痛,想治療也不知道從哪裡入手,想拔牙根本也不知道拔哪顆。民間草醫給他用上80克的骨碎補,幾次就不痛了。
  • 國華中醫養生課 一家人的中醫養生小金方
    因為聊到養生這塊,中國人從來就沒「輸過」。除了父母們的各種奇葩養生理論,甚至不少年輕人,也都在真真假假間打轉。不信看看這些養生誤區,你有沒有中招?國華就燉個湯、連著煲幾天養生粥來調養;孩子稍微有點感冒發燒?她從來不會亂用藥,用幾個小方子就解決了;.周圍鄰居都羨慕的不行,經常誇她:「家裡有你這樣會中醫養生的女人,真是太享福了!」
  • 每日睡前養生小知識:年輕人都有這幾個誤區,一定要注意!
    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導致了現在很多年輕人普遍睡眠質量差,晚上經常熬夜,玩手機。就睡眠質量而言,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還沒有中老年人睡眠質量好。現在的中老人特別喜歡養生,在睡覺的時候都會做一些按摩,同時他們會非常注意睡覺的時間。
  • 小雪將至,養生當心四大誤區
    小雪節氣(11月22日)即將到來,氣溫逐漸下降,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呢?誤區一:緊閉門窗冬季,室外溫度低,很多朋友為了防止室內熱氣散去,經常是門戶緊閉。這樣做是不對的哦。首先,不開窗換氣會導致室內溫度過高,這樣一來,會和室外形成較高的溫度差,容易感冒;其次,不開窗換氣會導致室內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引起頭暈、乏力、胸悶、煩躁等現象。
  • 一家人的中醫養生小金方
    因為聊到養生這塊,中國人從來就沒「輸過」。除了父母們的各種奇葩養生理論,甚至不少年輕人,也都在真真假假間打轉。不信看看這些養生誤區,你有沒有中招?上工治「未病」,真正高明的醫生,就是要將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為了帶給更多人健康的養生知識、糾正誤區,國華老師也到各地分享演講邀請,還成了《騰訊健康》、《養生一點通》、《明星加油站》.等節目的養生嘉賓。也是在準備節目內容時,她才發現:原來,真有那麼多看起來「像模像樣」,其實「大錯特錯」的養生法:「川貝燉梨」治咳嗽?
  • 這些「低溫養生」誤區請繞行
    沒有最冷,只有更冷全國各地寒冷最近持續升級你被凍哭了沒嚴冬之下有人熱衷「低溫養生」嘗試冬泳、洗冷水澡等這樣「貪涼」真的可以養生嗎?又該如何正確的「低溫養生」?睡個「低溫覺」也有利養生。人的體溫晚間9點至11點開始下降,凌晨1點至3點降到低谷,清晨8時左右開始緩慢上升。夜間休息的時間正好是「低溫養生」的好時機,因此,冬季切忌熬夜,每天按時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此外,室溫最好不要超過24℃,18-22℃最為適宜。
  • 這些習以為常的養生小常識,竟都是誤區!
    都以為養生是老年人的話題,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養生大軍。據人民日報近日關注消費趨勢報導,在線購買家用醫療器械的客戶群體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2019年第四季度,某電商平臺上的枸杞銷量提升了355%,相當比例購買者是「90後」。「養生」已經成為不少年輕群體的生活方式。
  • 我們真的需要養生嗎?來DIGIX TALK聽六層樓教你養生避坑指南
    "吹空調有溼氣""吃冰淇淋導致宮寒""坐月子不能碰水""葡萄籽抗氧化,能有效對抗衰老"這些話是否有點耳熟?它們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這些說法又是否有科學依據?3月6日,有"萬千少女的婦產科老棉褲"之稱的健康博主六層樓在DIGIX TALK演講中為我們帶來《我們真的需要養生嗎?》的分享,教你三步識別養生誤區、探索理想養生方式,讓我們一起學起來。
  • 朋克養生是什麼梗?網絡用語朋克養生具體是什麼方式
    現在的年輕人流行佛系養生,朋克養生,很多人不知道朋克養生是什麼意思,朋克養生活法是什麼梗?下面和愛秀美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朋克養生是什麼意思  朋克養生就是一邊兢兢戰戰的熬夜,一邊喝枸杞敷面膜,簡單來說就是熬夜後會進行事後補救措施,朋克養生是一種調侃的說法。
  • 小雪節氣如何養生 小雪這樣養生就對了
    由於冬季養生是黃金時節,因此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應該要知道一些小雪養生的常識,這樣才能健康過冬季。那麼你知道小雪節氣如何養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小雪節氣養生的小常識吧!小雪節氣如何養生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小雪節氣是冬季開始的標誌,同時也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
  • 海爾養生壺帶你「智」慧養生
    身心的雙重壓力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養生。    然而養生不當卻反而容易帶來副作用,導致越補身體越虛。養生也講究對症,切不可在不了解自身身體狀況及所需調理的方向時盲目養生。不對症養生效果不佳之外,也極易帶來反效果,導致症狀加劇。而普通人日常養生面臨的三大問題為:1、不知道自己適合怎樣的養生食譜;2、知道適合什麼養生食譜後不知道怎麼製作;3、掌握不好火候做出來的養生品不美味。
  • 海外版醫道漫步:微博上的「養生」帖怎麼看?
    養生謠言漫天飛   「你注意到指甲上的一條條豎線嗎?豎線越多,表明身體越差。」不久前,新浪微博上一個有500多萬粉絲的大V發出的一條帖子,被我國民間科學傳播公益團體「科學松鼠會」成員、哈爾濱兒童醫院醫生李清晨評價為「弱智到懶得解釋」。李清晨在這條微博的評論裡寫道,這種煞有介事的微博毫無道理,卻總是有人轉發。
  • 冬季養生 專家喊你這樣做
    古人強調冬天要「藏精」,這是因為從自然規律來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中的閉藏階段,人體新陳代謝相對比較緩慢,陽氣內藏、陰精固守,是機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於身體虛弱的人來說是進補的好季節。南京秦淮區石門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骨傷科專家倪淨提醒,冬季養生不妨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進行。保持鍛鍊。在冬季要適當地活動筋骨,這樣才能有助於保持身體的免疫功能。
  • 養生好物艾草,究竟有多養生?提醒:「百利」的艾草也有3「害」
    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艾草好處多多,但注意:「百利」的艾草也有3「害」!1、切忌過量用「艾」:大家都知道艾草是一種可以起到很好養生效果的植物。
  • 當養生都「被」快消了,你該去做保溫杯
    在中國,這些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愛上了「保溫杯養生大法」。(《2020 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 不少分析認為,保溫杯市場之所以能免遭疫情打壓,繼續以年複合增長率4%的高速增長,基本是蹭了這波Z世代「朋克養生」快消熱 ——畢竟,什麼速溶養生品都需要用個杯子泡。
  • 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這屆年輕人養生有點意思!
    說的是有個網友發現一對小年輕在火鍋店門口泡腳,一開始這網友還以為火鍋店出了新服務呢。 仔細一問才明白,原來是兩個年輕人等位的時候無聊,自帶了泡腳桶和藥包,向服務員要了熱水開始泡腳。 看了這帖子不僅感慨一下: 現在年輕人為了養生也太拼了吧!
  • 養生第二天,被迫喝尿:養生騙局還要掏空多少人的錢包?
    諷刺的是,林先生在科學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並最終創立「整體自然療法」,鼓吹斷食排毒,聲稱大米是毒藥,大家要格外重視。 就是這樣一個「視命如金」的人,卻在51歲那年壽終正寢。還沒有到法定的退休年紀,和中國人均壽命的76歲甚至差了一個整整「青春期」的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