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陽生春又來|連遠去的太陽都回歸了,還有什麼可怕的

2020-12-23 齊魯壹點

文|雨凡

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理由,冬至自然也不例外。

它在告訴人們,寒冷的冬天真正來了,讓人們做好心理準備,注意防寒保暖。

而且它也給人們帶來一個好消息,離我們遠去的太陽,終於到達最遠點,過了今日,它就開始回歸了。

很像流浪四海的遊子,終於在鄉愁的折磨下,暫別外面的生活,開始往家裡趕來。

在二十四節氣當中,冬至可以算是最酷的一位,不僅是其外表冷酷,還在於其有著細膩柔和的內心。

說到冬至的冷,很多人都有著真切的感受:

有人記得寒風怒號的冬至,有人記住飛雪連天的冬至,有人記得滴水成冰的冬至……

我們不能責怪冬至的冷,這也是它的職責所在,是它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神聖使命。

冬至外表酷酷的,內心卻充滿溫情。

冬至人們又稱為過冬,俗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可見人們對於冬至的重視程度。

在民間,祭祖是冬至的重要活動內容。

儘管天氣寒冷,儘管人們都不想走出戶外,但上墳祭祀是半點含糊不得的。

白雪皚皚的野外墳地裡,一改平日荒涼,升起縷縷輕煙。

在寒冬到來之際,不僅告慰了先人,也求得自身的心理安慰,對於戰勝寒冷充滿信心。

冬至後十天是陽曆年,冬至是公曆一年中的最後節令,是回望今年、展望來年的最好時機。

冬至過後,就是送別今年的最後時間。

不管這一年過得怎樣,是成功還是失敗,是幸福還是失意,過去的都已過去,讓我們向前看吧!

連遠去的太陽都回歸了,還有什麼可怕的。

相關焦點

  • 早安,冬至快樂!冬至陽生春又來
    早安,冬至快樂!冬至陽生春又來1、早上好,天冷了多穿點衣服,注意保暖;身體健康幸福快樂最重要。2、早上好!人生是條河,歲月是首歌,偶然是風雨,自然是生活。忘記年齡和煩惱,尋找健康和快樂!6、早安,冬至快樂!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7、冬至早安!從工作裡愛了生命,就是通徹了生命最深的秘密。8、早安,送去溫馨的問候,帶去幸福愉快的一天。9、早安,開心每一秒,快樂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遠。
  • 冬至悟道:冬至陽生春又來,物極必反新輪迴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杜甫《小至》又是一年冬至時,陽氣起,年關近。春秋時期,中國已通過「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故「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2020-12-21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天時人事日向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天時人事日向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 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 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 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 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已至,春天還會遠嗎,冬至詩句你了解多少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冬至的來臨,標誌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冬至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民間會各種活動,來慶祝冬至。冬至日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正是這樣的特色產生了一定的文化差異,但這樣的文化差異不會影響我們對節日的嚮往,以及紀念。關於冬至的詩句你還記得幾句?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天的18點02分,我們將迎來2020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冬至之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迎來了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唐宋時期放假七天(過年也是七天),也算是一個「黃金周」了。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
  •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而冬至,像個歲月驚嘆號,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今天,把冷暖、枯榮、得失,都斂在日曆將盡未盡之時,化為一聲短促有力的提醒:自今日始,大地發動陽氣,春天已潛行在很近的遠方。當時間的單元以十年為記憶軸閃逝的時候,2020以一種殘酷的方式開場。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把憧憬變為現實,把規劃徐徐打開,就迎來了山河失色、以冰封箋的時光。
  • 冬至真的是「陰極陽生」?No!寒冬過後才是春天
    《冬至》·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冬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冬至後北半球白晝時數逐日增多。
  • 「冬至已至」陽生春又來,待你緩緩歸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
    文|程潔冬至時節有什麼呢?天地之間所有歡騰著的生命,仿佛約好了似的,在冬至前後沉寂蕭條了,安靜地蟄伏在季節的懷抱中,注視著袒露黃色肌膚的大地。樹瘦了,花枯了,連泥土裡的昆蟲都不知道去了哪裡,悄然無聲地消失了。
  • 悅讀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網信河北今天,我們迎來了冬天的第四個節氣——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則漸漸變短。
  • 冬至冬至,願幸福如約而至!
    冬至北方吃的是餃子,南方更多吃的是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其他地方還有吃羊肉、吃釀酒等習俗。 冬至是寒冷的開始,讓人已有清晨「簾幕卷清霜,呵手試梅裝」之感,然而「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仿佛能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磅礴而來的氣勢,能聽到地下萬物的湧動,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腳步也便發出了鏗鏘聲響。
  • 24節氣冬至丨陽氣初動春又來
    2019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張悅朗讀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天時人事曰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都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有人在冬至這天必須來一份餃子
  • 尊老是道,冬至暖心丨沌陽街冬至節裡的「永久溫度」
    尊老是道,冬至暖心丨沌陽街冬至節裡的「永久溫度」 2020-12-22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將至,俗語:冬至三日晴,甕裡米生蟲,啥意思?為啥米生蟲?
    杜甫有詩: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意思很簡單:瑣碎事充斥在生活,沒什麼感覺,冬至到,冬至到了春天就不會太遠。刺繡女工因冬至到來,白晝時間變長,能多繡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飛動葭灰。
  • 冬至吃什麼?有什麼習俗?這堂「民俗課」講給孩子聽!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今日以後 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 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 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