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勤可養生,一個「勤」字,在曾國藩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個「勤」字,在曾國藩心目中的地位,至高無上,且堅持一生。
曾國藩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家,曾家祖上近百年沒有出現過高官顯貴,其本人的天資也並非絕頂聰明,但他一生的成就全是「勤」字所致。「勤」是曾國藩走向成功和輝煌的秘訣之一。
曾國藩認為,人生第一要義就是「勤」,它是修身、齊家、為官、治國、平天下的前提。他說:「千古之聖賢豪傑,即奸雄有立於世者,不外一勤字。」在他心目中,勤奮,一切無可不為,不勤則會一事無成,還可能會引致災禍。
成與「勤」,敗與「惰」,密不可分。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皆以一『傲』字致敗」;「人生失敗離不得個『逸』字」;「軍事有驕氣、惰氣,皆敗氣也」;「傲為兇德,惰為衷氣,二者皆敗家之道」。失敗,首要因素就是懶惰。
「勤」的作用,曾國藩認為:「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能而見棄;勤則博濟斯民,而神祇欽仰,逸則無補於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為人神所憑依,莫大於習勞也。」
在曾國藩的心目中,「勤」始終是放在首位。曾國藩把治學為人之道概括為八個字,也為「八德」:勤、儉、剛、明、孝、信、謙、渾。為此,他曾將八字排序進行過調整,但「勤」字始終是列於首位。
勤奮無極限,但也可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曾國藩的「五到」、「五勤」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堅持下去,人可以少走彎路;堅持下去,事業可以做得更好。
曾國藩在家訓裡的「五到」與「五勤」的內容是:「必取遇事體察,身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當官者,一曰身勤、二曰眼勤、三曰手勤、四曰口勤、五曰心勤」。
勤是慢慢養成的,需要毅力,堅持下去,成為習慣,就能成就自己的夢想和輝煌。曾國藩的一生,貫徹落實的就是一個勤字,可以說曾國藩就是勤奮二字的代言人。功成名就,到了晚年,曾國藩雙目幾乎失明,仍然手不輟書,且堅持「立言」,直至病逝。
「勞則善心,佚則淫心生」,「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曾國藩的人生智慧。現在有時髦說說:「上班要學習曾國藩,下班要學胡雪巖。」生活中的胡雪巖確實活得滋潤,但未必比曾國藩高明,或有意義。工作與生活,曾國藩值得我們品味和學習,勵志的好坐標。(文/蔡駟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