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勤」,勵志的好坐標

2020-12-20 騰訊網

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勤可養生,一個「勤」字,在曾國藩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個「勤」字,在曾國藩心目中的地位,至高無上,且堅持一生。

曾國藩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家,曾家祖上近百年沒有出現過高官顯貴,其本人的天資也並非絕頂聰明,但他一生的成就全是「勤」字所致。「勤」是曾國藩走向成功和輝煌的秘訣之一。

曾國藩認為,人生第一要義就是「勤」,它是修身、齊家、為官、治國、平天下的前提。他說:「千古之聖賢豪傑,即奸雄有立於世者,不外一勤字。」在他心目中,勤奮,一切無可不為,不勤則會一事無成,還可能會引致災禍。

成與「勤」,敗與「惰」,密不可分。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皆以一『傲』字致敗」;「人生失敗離不得個『逸』字」;「軍事有驕氣、惰氣,皆敗氣也」;「傲為兇德,惰為衷氣,二者皆敗家之道」。失敗,首要因素就是懶惰。

「勤」的作用,曾國藩認為:「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能而見棄;勤則博濟斯民,而神祇欽仰,逸則無補於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為人神所憑依,莫大於習勞也。」

在曾國藩的心目中,「勤」始終是放在首位。曾國藩把治學為人之道概括為八個字,也為「八德」:勤、儉、剛、明、孝、信、謙、渾。為此,他曾將八字排序進行過調整,但「勤」字始終是列於首位。

勤奮無極限,但也可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曾國藩的「五到」、「五勤」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堅持下去,人可以少走彎路;堅持下去,事業可以做得更好。

曾國藩在家訓裡的「五到」與「五勤」的內容是:「必取遇事體察,身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當官者,一曰身勤、二曰眼勤、三曰手勤、四曰口勤、五曰心勤」。

勤是慢慢養成的,需要毅力,堅持下去,成為習慣,就能成就自己的夢想和輝煌。曾國藩的一生,貫徹落實的就是一個勤字,可以說曾國藩就是勤奮二字的代言人。功成名就,到了晚年,曾國藩雙目幾乎失明,仍然手不輟書,且堅持「立言」,直至病逝。

「勞則善心,佚則淫心生」,「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曾國藩的人生智慧。現在有時髦說說:「上班要學習曾國藩,下班要學胡雪巖。」生活中的胡雪巖確實活得滋潤,但未必比曾國藩高明,或有意義。工作與生活,曾國藩值得我們品味和學習,勵志的好坐標。(文/蔡駟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的成功經驗分享:勤、忍、準
    一介書生的曾國藩,首創文人帶兵,不輸古代兵家;擁兵不自重,急流勇進;創辦洋務,實業興國;勤儉治家,為後人楷模。在做人、為官、修身等各方面,曾國藩都留下了獨具特色的曾氏智慧,值得點讚、分享和學習。一、曾國藩一生成就在「勤」字。「勤」,即勤奮,常言道: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勤可成事。
  • 曾國藩:以勤克惰,只爭朝夕
    勤乃立身謀事之本。南宋學者陳耆卿《嘉定赤城志》有載,「古有四民,曰士、曰農、曰工、曰商。士勤於學業,則可以取俸祿。農勤于田畝,則可以聚稼穡。工勤於技巧,則可以易衣食。商勤於貿易,則可以積財貨。」在古代社會,讀書人勤於學習,可以求得功名爵祿;農民勤於耕種,就會收穫糧食;手工業者諳熟技藝,就可以換取衣食;商人勤於貿易,就可以積累財貨。
  • 曾國藩的三字成事口訣:誠、勤、慎
    《曾國藩全集》不是一部「成功學」,而是一部「成事學」,是教大家如何做人做事的智慧書籍。正如作家馮唐在《成事》這本書中所寫:「曾國藩幾千萬字、滿紙背後都是兩個字:成事!成事!成事!」01讀完《曾國藩全集》,我總結了一個「成事」的公式,想分享給大家。曾國藩的這個成事秘訣,其實全都集中在三個字上,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曾國藩人生六戒五勤: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這兩句話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過失,一點道德上的小瑕疵,一點小恩怨,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 《禮記》上說,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意思是喜愛一個人而知道其缺點,厭惡而知道其優點。
  • 曾國藩:人生只有兩件事靠得住
    一個人人品好又有能力,一定能獲得成功; 一個人雖有能力,但人品不好,那他的能力可能就會變成毀掉他人生的利劍,如今社會上不乏高智商犯罪。 曾國藩在給弟弟的信中多次提及「德」即人品的重要性。他說:「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 在用人方面,曾國藩也格外注重官員的人品。
  • 曾國藩的七大人生智慧
    文 | 寒江雪 曾國藩七大智慧: 和,勤,恆,誠,恕,立志,風雨飄搖的時期,卻湧現出了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這樣的名臣。 而這晚清四大名臣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曾國藩。 很多人欣賞曾國藩,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驚人的才華,立下了多麼彪炳的功勳,而是在他身上,能夠看到許多普通人的影子。 是的,曾國藩並不是一個天才。
  • 「品悟曾國藩智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四曰口勤,曾國藩的「口勤」就是他與人的相處之道。曾國藩認為同僚相處「兩虎相鬥,勝者也哀」。據說曾國藩開始同湖南巡撫駱秉章的關係並不好,鹹豐三年,曾國藩在長沙初辦團練時,駱秉章壓根兒就沒把曾國藩放在眼裡,對曾國藩的工作也不是十分支持。當綠營與團練鬧矛盾時,他總是把偏向著綠營。
  • 曾國藩:修身養性有四大法則
    曾國藩在給曾紀澤、曾紀鴻的書信中曾談到修身養性的四大法則:曾國藩認為「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自我修養的道理,沒有比養心更難的了。「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則謂之自欺。方寸之欺與否,蓋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獨知之。」一個人心裡知道有善有惡,卻不能儘自己的力量去行善除惡,這就是自欺欺人。自欺不自欺自己心裡知道,因此一個人「慎獨」的功夫就特別重要。
  • 《曾國藩家書》家訓50條
    ——曾國藩 4、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曾國藩 5、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 曾國藩: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
    早年的曾國藩並不聰明,科舉考試接連失利。在一次鄉試中,甚至被湖南學政當眾羞辱,他屢試不第,考了足足七次才成為秀才,可謂命途多舛。曾國藩是家裡的長子長孫,本身就承擔著巨大的家族壓力,心中況味可想而知。清末,曾國藩帶兵平定太平天國。因為軍隊戰鬥力低下,曾國藩奉行穩紮穩打的策略。每到一個地方,都老老實實的挖壕溝、紮營盤。
  • 曾國藩: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 讀懂「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還是為人處世,曾國藩並沒有因為「笨」而止步不前,反而越「笨」越勤奮,堅持踐行「一勤天下無難事」。曾國藩養成很好的習慣,不僅成就了曾國藩自己,也影響了曾家後人。 口勤 曾國藩的「口勤」就是他與人的相處之道。他認為同僚相處「兩虎相鬥,勝者也哀」。
  • 8句曾國藩的經典名言,可做座右銘,寫作文也好用
    (曾國藩)適用於「耕耘與收穫」、「過程和結果」等主題。比如,寫「過程和結果」時,可以像寨主這麼用:人生在世,不必太在意結果,要做好過程,要像當年曾國藩勉勵自己一樣,不問收穫,但問耕耘。要相信,把土地耕耘好了,秋天自然會有瓜果。因為有了好的過程,自然會有滿意的結果。3.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子弟需勤教子女的教育是經常性的,不是偶然性的。偶爾的教育肯定沒有效果,子女也不會把它當回事。曾國藩後來把子女帶在身邊,就是要勤教,把教育子弟作為常課。關於勤教,曾國藩不管公務多忙,晚上一定留出時間燈下課子讀書,跟家人在一起討論詩書及學問,教給他們自己幾十年來人生的大起大伏所積累的見識和智慧。
  • 曾國藩:自律的人生,從「早起」開始
    曾國藩吃一塹長一智,時時當作養病,少了交際應酬,生活也更加規律,早起早睡,讀書學習,精氣神也慢慢凝聚、恢復。正是這個小小的改變——早起,讓曾國藩生活大變樣,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哪怕是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 這輩子,只有兩件事靠得住|曾國藩|好人品_網易訂閱
    一個人人品好又有能力,一定能獲得成功;如果一個人雖有能力,但人品不好,那他的能力可能就會變成毀掉他人生的利劍,如今社會上不乏高智商犯罪。  人生路上人品比才能更靠得住。  「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有德而無才,不過是一個粗漢;  有才卻無德,則會變成一個惡人;  才學、聰明失去良好品德的駕馭,會變成一隻猛獸。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
    傳承岐黃薪火 弘揚經典魅力編者 語「天道酬勤、1、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取典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尚書》「天道酬勤」,昭示勤奮逆轉人生的真諦。  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其思想、修為也砥礪後世,可他天賦並不高。
  • 曾國藩六副對聯,寫盡了一生智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曾有人評價曾國藩:「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眾人皆知曾國藩是晚清第一名臣,殊不知其也是大清金句大神。
  • 打破「盛不過三代」定律,培養十代人才,曾國藩家族座右銘
    曾國藩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他有「中興第一」的好名字和「賣國賊」的壞名字。他的《曾國藩家書》卻受到那些鄙視他或欣賞他的人的高度讚揚。縱觀歷史,無論是商業還是官方,都無法逃脫「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的詛咒。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克勤小物」
    #曾國藩在日記中總結道: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聖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只是把小事做好,把平常的德行修為好,那麼他們就能夠成就大的功業了。企業家董明珠曾經在採訪中也表示:「企業家不是管大事,我一直認為企業家是管小事,你把小事管好了,合起來有什麼大事嗎?」張朝陽也非常認可董明珠的說法,他說:「我覺得董明珠就做得很好,就是一定要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