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來源丨團購惠
【導讀】
千萬不要放縱自己,給自己找藉口。對自己嚴格一點兒,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變得更加完美。
蛋類是最佳蛋白質來源,可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五花八門,哪種蛋類最營養?
蛋清中的營養素主要是蛋白質,還有人體所需要的必需胺基酸,胺基酸比例跟人體組成模式差不多,蛋白質幾乎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和利用,是理想的優質蛋白質。
哪種蛋類最適合你吃?讓我們來一一了解。
各種蛋類的區別
1.雞蛋——最適合人類食用的食品之一
雞蛋富含蛋白質,且蛋白質的胺基酸比例最適人體生理需要,利用率高達98%以上,十分容易被人體吸收。雞蛋被譽為「全營養」食物,日常吃些身體棒!
2.鴨蛋——性涼,清熱去火
鴨蛋是常見蛋類中唯一性涼的,能清肺熱去火氣,滋陰潤燥,因此陰虛旺盛、咽喉痛的朋友可以吃些鴨蛋,此外食用鴨蛋還能保養心血管。
鴨蛋中的維生素B2十分豐富,蛋白質、礦物元素尤其是鈣、鐵含量極高,能有效預防貧血,促進骨骼發育。
3.鵝蛋——性溫,最適合秋冬食用
鵝蛋性溫,因此體寒的朋友可以適量食用。其外久病體虛、慢性腎炎、肝炎的朋友,食用鵝蛋更能補養身體,防止病痛、寒邪傷害身體。
鵝蛋中的卵磷脂是常見食用蛋類最多的,能降血脂、強健心臟,促進腦部發育,因此經常用腦以及心血管不好的朋友可以吃些鵝蛋。
4.鴿子蛋——營養價值不如雞蛋
鴿子蛋十分珍貴,因而價格較高,但實際上其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還不如雞蛋。
因此賣的貴的不一定營養就高,若非強調一定口感,出於經濟考慮不如食用雞蛋。
5.鵪鶉蛋——防治肺病、哮喘,預防中風
相比於雞蛋,鵪鶉蛋更為滋補,不僅能防治肺病、哮喘、神經衰弱等疾病,還能護膚、養顏,越吃越年輕!
關於雞蛋的誤區
別說蛋類,雞蛋也五花八門。許多朋友在購買雞蛋時,喜歡買價錢較高的「土雞蛋」,而不願意選擇便宜的「洋雞蛋」可這種做法有時卻大錯特錯了!
其實單純從營養含量來講差不多。
人們通常把在農村自然環境中的散養的雞所生的蛋稱為土雞蛋,或稱為柴雞蛋、笨雞蛋。真正意義上的土雞,是指農民家散養、吃五穀雜糧且白天自由覓食,吃蟲子、野草等天然食物,不受外力因素自然成長,放養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藥物的雞。這種雞因為營養不均衡,下的蛋個頭小,而且吃綠葉菜較多,蛋黃中的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高,因此蛋黃更大,顏色更深一些。
土雞蛋確實比普通的雞蛋,吃起來香一些,味道要好一些。土雞蛋和洋雞蛋的區別其實只是口感的差別,營養價值上是差不多的。實驗室分析顯示,二者各種營養物質(蛋白質、胺基酸、鐵、鈣、磷等)的含量並無區別、基本一致,唯一的區別是土雞蛋的脂肪含量比普通雞蛋高1%左右,膽固醇含量也稍高一些。而洋雞蛋由於飼料中營養物質比較均衡充足,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要略高於土雞蛋。只是,目前多數規模養殖場,大量使用抗生素,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洋雞蛋品質。
其實,每100克(大約3枚)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可達510毫克,而人體每天只需要不到300毫克的膽固醇,所以中老年人對吃雞蛋懷有戒心。
但現有的發現顯示,雞蛋在富含膽固醇的同時還含有卵磷脂,可使膽固醇與脂肪的顆粒變小,阻止膽固醇在血管壁的堆積。
因此,科學的食用雞蛋,對血管是沒有影響的。對於膽固醇正常的老人,吃雞蛋非但沒有影響血脂,反而腰圍有所下降。
吃雞蛋的唯一注意事項:不要吃太多,太多容易消化不良、只能加腎負擔。
雞蛋這麼好,購買保存很重要!
1.挑選新鮮雞蛋
一看:色澤鮮亮則新鮮,斑點較多則不新鮮。
二摸:新鮮雞蛋往往手感毛糙,表面具有顆粒感。
三聽:搖晃雞蛋,新鮮的雞蛋搖晃起來聽起來沒有動感。
四沉:新鮮雞蛋入水能沉底,若是浮於水面則說明已經變質。
2.保存雞蛋
一放——大頭朝上
雞蛋一定要大頭朝上,以固定蛋清。此外冰箱4度時雞蛋可保鮮30~40天,因此一次也不要購買過多雞蛋。
二存——存放時不要清洗
雞蛋被衝洗後,不僅容易導致細菌入侵,還會使得蛋內水分蒸發,加速變質。因此每次食用前清洗即可。
三封——密封保存
最好用食品袋或保鮮盒將雞蛋密封后,再放入冰箱保存,避免雞蛋上的細菌汙染其他食材。
溫馨提示:
不同的蛋類營養價值不一,可根據年齡和體質來選擇合適的蛋類。不管吃哪種蛋類必須煮熟煮透之後才能吃,不能吃半生不熟的蛋類,以免受到沙門氏菌感染。雖然蛋類營養價值高,但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天一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