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很多老年人的膝關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較嚴重的患者連走路都會比較費事。膝關節損傷不是一次造成的,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那麼,日常生活中,哪些動作會造成膝關節損傷呢?如何保護膝關節不受損傷?
引發膝關節損傷的動作有哪些?
1、長時間蹲著
如果長時間保持蹲著的姿勢,就會加重膝關節的負擔,就比如在上廁所的時候玩手機,長時間保持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腿腳麻木,這是局部循環系統受到影響的一種表現,而且長時間蹲著的時候會增加膝關節負擔,導致膝關節出現相應的腫脹或者是酸脹感。
2、錯誤的跑步姿勢
如果沒能保持正確跑步姿勢,通常就會損傷到膝關節,因為在關節活動的時候是會造成一定磨損的,而跑步是反覆進行關節活動的一種方式。如果活動過於劇烈或者跑步的姿勢不正確,就會引發比較大的磨損問題,半月板更容易受到損傷,如果半月板斷裂或者是磨損,就可能會影響到活動功能。
3、經常爬樓梯
本來經常爬樓梯是一種比較好的鍛鍊方法,但是這種方式往往會增加膝關節的承受重量,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鍛鍊,但是在爬樓梯的過程中是反覆增加膝關節負擔的一種情況。在跑出去的過程中,許冠傑需要持續受力,所以磨損也就會越來越重。
4、直膝提重物
生活中可以發現,在提取重物的時候,一般都要保持膝蓋彎曲,因為這樣更好用力,並且膝蓋也不容易承受過大的壓力,但是如果保持膝蓋伸直的時候,提取重物的話,就會將所有的壓力都放在膝關節上,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和錯位問題。不僅如此,長期這樣子還會對肌肉和韌帶造成損傷,如果關節磨損比較大的時候還會引發關節炎症。
5、跳繩
跳繩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運動,跳繩是有效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肥胖的人群進行減肥,但是在跳繩的時候,膝關節是主要的受力關節,所以長期跳動對關節其實是有不好的影響的。需要在跳動的時候,適當的保持生理的彎曲度,這樣才能減少對膝關節的損傷,如果不能夠掌握這些技巧,在跳繩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問題。
如何保護膝關節不受損傷?
1、膝關節在運動前、運動後都要充分拉伸。很多同學都知道運動前拉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韌帶預熱,關節增加滑液,減少運動中受傷的機率。運動後的拉伸容易被忽略,運動後拉伸可以增加韌帶的柔韌性,防止出現韌帶纏繞關節過緊而發生磨損。最常見的膝蓋外側的疼痛就是由於過緊的髂脛束韌帶摩擦造成的。
2、運動時注意防止膝關節反關節、錯位運動的發生,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會使膝蓋嚴重受損。佩戴合適的護膝、髕骨帶能夠減少膝關節受傷的可能。
3、膝關節應該採用正確的發力位置,要減少膝部大於90度夾角的發力位置,膝蓋中心點不要落到小腿以前,比如說蛙跳、全蹲最好不要做。一般人運動以獲得健康為目的,不是去贏房子贏地,不要太拼了。
4、跑步時選擇正確的姿勢。前掌跑法充分利用人類最強大的緩衝部位-小腿,可以非常好的保護膝蓋。
5、選擇合適的運動鞋、褲。跑步、籃球、羽毛球等運動各有特點,不合適的運動鞋大大增加膝關節受傷的可能。 選擇好運動類型後還要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運動姿勢等來細緻的選擇合適的運動鞋。注意膝部保暖,不要為了耍酷在溫度低的時候穿短褲。
6、增加腿部力量。力量十足的腿部肌肉能夠大量的分擔膝關節的壓力。通過深蹲、靠牆半蹲等練習增加大腿力量。
7、合理的飲食並保持適當的體重。食用含鈣高,含透明質酸高的食物能夠保護關節,預防關節炎和骨質疏鬆。合理的控制熱量攝入保持苗條身材,而過大的體重會給膝部造成很大的壓力。
生活中各種動作都有可能會傷害到膝蓋,有時候這並非是動作不標準的原因,而是會加劇膝關節磨損,而骨頭是消耗品,在使用到一定期限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所以在各種運動以及生活的動作之中,就只能通過合理的調整來減輕關節負擔,有效保護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