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豆瓣也沒能逃過飯圈的入侵

2021-02-15 新媒體課堂

我以為飯圈文化只會體現在

微博下各家明星微博評論區的齊刷刷的好評

或是各種自己偶像愛豆的打榜反黑和控評

卻沒想到,有朝一日

除去微博,豆瓣也成為了飯圈的必爭之地。

昨天,一篇《來自一個編輯的心聲:王一博的粉圈,請你們離我的書遠點!!!》的豆瓣文章火了。

文章直指某流量粉絲,還有飯圈在豆瓣「養號」行為,並飯圈粉絲對相關作品胡亂打分、複製粘貼毫無疑義的評價表示了控訴。

而且還統計發布了自己書籍下面的短評;論證這些皆屬於王一博粉絲群體的養號行為。

因涉及到「王一博」「粉絲」與「飯圈養號」等議題,迅速在豆瓣以及各大社交媒體引起關注和討論。

不少人更是直接聯想到上一次飯圈227事件


只不過,上一次是《陳情令》主演肖戰的粉絲,這次則是《陳情令》另一位主演王一博的粉絲。

巧的是,都是飯圈和小眾圈層的對峙

上一次是飯圈與同人圈,這次則是飯圈和圖書圈。


一場飯圈女工與圖書原住民的博弈立竿見影。

01

啥是打水評?啥叫養號?為啥要養號?

嗯怎麼說呢!

你要不是個飯圈人士或者有了解飯圈文化的話

估計你看完都是這個表情

首先我們解釋一下啥是「打水評「?

所謂打水評就是在評論區留言評論很多沒有營養甚至完全不相關且用了很多疊詞和重複進行衝量的評論。

活生生像極了一個留言機器!

比如這樣:

而養號則是粉絲為了幫自己偶像即將上線的作品打好評,需要提前在豆瓣養一批豆瓣帳號。

這邊順便再給大家贈送一個飯圈知識點:耗子=號,養號也可稱謂養耗子。

更有很多飯圈大佬在超話下貼出教程,手把手教學「如何養活一個耗子」。

而耗子也成為繼蒸煮、zqsg、nbcs後的粉圈新黑話。

那為什麼要養號呢?

這就要說到豆瓣的算法機制了,要知道豆瓣之所以不同於微博,就是因為豆瓣擁有強硬的反黑反水機制,盲目5星黨,零粉絲黨,無標記新號,閱片閱書量少的用戶,能夠擁有的打分權重都很低。

而粉絲們為了給偶像的作品打分,就必須在很早之前人工先養著一批號,不斷的去評論打分各種書影音作品才行。

也可以理解成打分評論的作品越多,你的評分權重越大。

而這次「圖書編輯怒斥飯圈」事件的主人公,就是一名新書作者,恰好自己的新書因為是豆瓣新書推薦的第一個,然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明星飯圈年底養號的基地。

02

飯圈女工  豆瓣算法  圖書原住民  

的戰爭一觸即發

「圖書編輯怒斥飯圈」一文一發就引起軒然大波,與此同時,也「炸」出來很多在豆瓣上深受養號評論迫害的同行們。

控訴的主要內容大致和文章作者一致:都是作品短評區注入大量注水短評,飯圈風氣太重。


而且還被爆出「養號」這一行為也並不只限於王一博粉圈。

王俊凱、鄧倫、肖戰等等當紅明星粉絲也都有「養號」行為,深受「豆瓣原住民」的反感,但卻因為沒有大規模的關注而被蓋在窗簾下。

更有豆瓣用戶貼出了《細數:王一博肖戰蔡徐坤朱一龍三小隻李現任嘉倫熱巴羅雲熙等豆瓣養號的粉群們➕歐美圈》的帖子(已刪),再次將飯圈養號搬到了檯面上。

對於圖書原住民來說,豆瓣的評分和評論是對自己的作品的一個重要考量維度,短評區也是一個作者與讀者之間交流的重要平臺。

但是隨著飯圈水軍的入侵,浩浩泱泱啥都不懂又充滿迷幻主義的水評,直接把平臺和原用戶的視線汙染了。


愣是一點有用的信息是半點找不到。

讀者:我以為我是來看評論種草的結果你給我看了個寂寞?

作者:我以為我是來交流觀看感受的結果我成了葫蘆娃?

淨喝水?

這誰能受的了?


而且不難發現,近幾年,豆瓣因為有了粉圈的「加持」,也不再小眾了!

想想剛成立時候的豆瓣,簡直是小眾文青聚集地,每個人在豆瓣裡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為作品和電影打分都是出於自己的真情實感。

那時候想要看電影都會把豆瓣評分作為一項很重要的參考條件,而如今,隨著飯圈的深入,雖然豆瓣有建立起反黑反水的機制,但是仍然逃不脫上有機制下有對策。


或許大多數人對豆瓣的印象還是書影音的評價交流平臺和各種奇怪友鄰的豆瓣小組,事實上,豆瓣早已在沒人注意到的角落裡慢慢改變。

帳號劃分權重,飯圈玩法入侵,控評、蓋樓、建立黑組、反黑組、養號收號……

不聲不響的豆瓣看似遠離江湖,實則早已血雨腥風。

而且越來越多的豆瓣原住民因為忍受不了選擇退出,曾經問過一個熱衷於豆瓣的同事,他更是直言:現在的豆瓣其實和微博也差不了多少,豆瓣評分反映的早已經不只是文藝青年的喜好,而是更多「大眾」的觀點。

也就是說,只要人夠多,就能說了算。

2018年被普遍視為是豆瓣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參與豆瓣打分的用戶大多還是真的觀眾,但從此之後,粉絲就變得越來越多。

流量偶像的粉絲們在豆瓣養號,給冷門作品打低分、給經典作品打水分,給爛片打高分,成為了不少流量粉絲的慣常操作。

換句話說現在的豆瓣國內作品的8分+已經完全和10年前的8分+作品不可同日而語。

比如在肖戰227事件之前,《陳情令》的豆瓣評分一度被刷到8.1,而同期口碑很好的《長安十二時辰》不過才8.4,爆來的《小歡喜》也才8.3;《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三生三世枕上書》製作班底相同演員類似劇情相關,但《枕上書》的五星比例明顯更高,而《桃花》則是以三星、四星為主。

對粉絲們來說,保護自己喜歡的愛豆,養號為其反黑打分控評,是他們眼裡的「正義」,或者說是被粉黑大戰、惡意刷榜逼上梁山的不得已。

但粉絲們沒有意識到:這些養號行為的越界,會給其他圈層的興趣愛好者帶來冒犯和不適。

比起動輒百萬打投團建的飯圈,豆瓣讀書的圈層顯得小眾而安靜,但卻有著一批忠實高質量的興趣用戶。

但這種平靜最近卻被粉絲們的瘋狂養號頻頻打破,並且逐步升級

「蝗蟲過境,寸草不生,留下的是一堆垃圾」


刷榜、控評等手段,即便是在飯圈內部,其合理性也有被討論過。但群體行為盲目大於理智,他們在基本默許刷數據的平臺肆意妄為,幾乎將自己和飯圈這個群體推向了負面。

圈地自萌完全沒有問題,但萬萬不該出這個圈,打擾到別人的精神角落。

即便被掛的粉絲已經發布道歉聲明,也有粉絲提示不要再進行相關行為,但這依然無法阻止為此上頭他們自以為是的「為了偶像好」。

一邊是圖書編輯痛心疾首真書粉的交流空間被壓縮,一邊是飯圈手掌無止盡地延伸,甚至連《紅樓夢》等經典名著區都開始出現了水評養號痕跡。

年初,飯圈與同人創作那一場衝突,粉絲為了偶像,卻也在一朝一夕間毀了偶像。一個當下最紅的頂流明星也會轉瞬跌入谷底,粉絲的覆舟之力也許是肖戰事件留在網際網路上最大的tag。同時,飯圈在事件中展現出的組織性、戰鬥力和破壞性令行業內外感到震驚。

如今,飯圈又再度捲入入侵豆瓣原生態小眾文化之中,打著為「偶像」好的旗幟去做讓偶像不討好的行為,難道前車之鑑不夠嗎?

又或者你們真的想把豆瓣變成第二個微博?又想讓誰成為第二個肖戰呢?


#互動#

評論區聊一聊

你怎麼看豆瓣養號?

■ Over ■

覺得好看,你就點點我↓↓

相關焦點

  • 思想界|飯圈入侵豆瓣讀書:一場流量粉絲、豆瓣用戶與平臺的博弈
    因此,在自己偶像的影視作品播出前「養」出一個活躍的帳號以備播出後能打五星,就成為了粉絲們表達支持的方式。據作者觀察,2018年被普遍視為飯圈入侵豆瓣的一個分水嶺,所謂的「豆瓣養號指南」也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此前,有大流量參演的劇集若是質量不過硬,反而可能招致大量普通觀眾的差評,但隨著粉絲紛紛養好了豆瓣號,控分、控評也變得越來越容易。
  • 「飯圈」文化入侵豆瓣 起底吸血豆瓣帳號的黑產交易
    「給你發一份《豆瓣號養號指南》吧。」在記者提及「養號」話題後,一位熟悉「飯圈」(粉絲群體)文化的娛樂諮詢公司CEO在提到表示,豆瓣是一部影視作品的討論、評分平臺,很多時候大家會以豆瓣評分作為一部電影好壞的重要標準。為了防止刷分,豆瓣方面有一系列的防控系統,比如,新註冊的豆瓣號初始權重為零,需靠長期寫影評、在群組內發言、參加豆瓣組織的活動,來積累權重。
  • 飯圈少女「暴打」豆瓣
    11月23日,一位名為「貝塔減」的圖書編輯在豆瓣發出了如上的怒吼。一位圖書編輯會和飯圈有什麼瓜葛?只能說這件事情的走向讓人始料未及:近日,貝塔減負責的新書《記憶記憶》上市不久。為了監測市場情況,她每天都會在豆瓣讀書看評論。
  • 飯圈用複製粘貼和亂碼,佔領了豆瓣的評論區.
    怎麼入侵呢?但這次不一樣的是,粉絲不僅僅操作了王一博參與的作品,還入侵了無關作品的評論區。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豆瓣對評分判定比較嚴格,如果判定你是 「 小號 」,你對書影音的評分會無效化。比如都讀過 / 想讀王一博即將上映的三部新片《 有翡 》《 風起洛陽 》和《 冰雨火 》等。部分整理名單▼
  • 飯圈用複製粘貼和亂碼,佔領了豆瓣的評論區
    —— 它被飯圈入侵了。怎麼入侵呢?事情的最開始,其實是粉絲們跑去豆瓣給偶像維護數據,給偶像參與、出演的作品打高分,刷好評。這並不是第一次,飯圈文化中畸形的部分,強行入侵普通人的世界。上一次有這樣遭遇的平臺,叫微博,上一個火出圈的,叫肖戰。
  • 光明時評:豆瓣被「攻陷」,飯圈文化要有邊界
    作者:王彥  11月23日,圖書編輯貝塔減在豆瓣上發文稱,其編輯的第一部新書《記憶記憶》剛上架,就被明星粉絲「灌水」很多評論用來「養號」,方便此後為該明星將上映的作品打分。此外,重新出版《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的出品方也表示:「突然湧入大量0粉小號的注水短評」。
  • 金方廷:豆瓣,也要被飯圈攻佔了?
    就連微博自己也認識到了「飯圈」對提高APP日活、炮製流量熱點和「割韭菜」的重要價值,不然微博也不會苦心設計這麼多「戳」飯圈女孩痛點的功能:超話打榜、明星勢力榜買會員送花,還有時不時發起的各類只面向「飯圈」的微博活動。現在,輪到豆瓣了。
  • 飯圈「養號」這次盯上了豆瓣讀書,書友不幹了!
    文章作者「貝塔減」稱,他編輯的新書《記憶記憶》剛推出沒多久就遭遇大量王一博粉絲集體打分。「貝塔減」認為,因為最近王一博有三部影視作品待播,他的粉絲為了能在豆瓣給偶像控分,提前在豆瓣「養號」,以至於盯上這部在豆瓣APP新書推薦首頁、卻相對小眾的作品。所謂「養號」,是指通過發布原創帖子等方法增強帳號的活躍度、提高帳號的權重。而帳號權重就是帳號在平臺中的權威程度。
  • 飯圈注水,豆瓣崩潰
    一本書上市前後,張文會點進第一個標記想看的豆友的主頁,大多數時候,對方可能是一個關注量不會過百的小豆友。她會私信把書寄過去,希望對方看完之後能留下一些真實的感受。在外版書主頁,張文也常常見到讀者主動找到原板書籍,讀完譯版和原版之後仔細寫下其中的差別和感想,再分享給其他的讀者。她會收集起來。
  • 飯圈語言入侵,今天你縮寫了or被縮寫了嗎?
    尤其是飯圈女孩的發言,更是如同天書一般,似乎每天都會有新詞彙出現。原本應該輕鬆不費腦的「吃瓜」 被評論區裡的一堆縮寫 嚇得快速退出 人名人名猜不透 縮寫縮寫弄不清 對著這一個個小學學的字母 直發愣 接受過9
  • 豆瓣,不再是一片淨土?
    文/陳琳這是一次破次元的文化碰撞,豆瓣也沒能逃過飯圈的入侵。飯圈在豆瓣養號,豆瓣圖書圈怒了11月23日,圖書編輯貝塔減在豆瓣上發文,其編輯的第一部新書《記憶記憶》剛上架,就被某明星粉絲「灌水」了很多評論用來「養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明星飯圈年底養號地基地。
  • 飯圈入侵多部動漫,下個目標《一拳超人》,戰力黨和本子黨笑了
    在動漫中,已經倒下的「731學院」因其CP粉數量龐大,被很多人稱為「飯圈學院」。雖然飯圈學院不再,但是粉絲們卻發現飯圈開始向多部動漫進軍,其中就包括《一拳超人》,一起來看看吧。01飯圈入侵多部動漫飯圈開始入侵多部動漫,《JOJO》和《鬼滅之刃》皆不能倖免。
  • 肖戰ao3事件看飯圈:飯圈文化的入侵和發展,每個人都不算無辜
    「飯圈發展成現狀,每個人都不無辜。」長此以往,粉圈的閉合排外性更加嚴重,戰鬥性和戾氣愈發展現,同時,團體的弊端更加顯現,容易被誤導、個體難以管教、批皮難以辨別...加之各種脂粉職黑營銷號帶節奏,各個都有不同程度的烏煙瘴氣,流量越大,這種粉圈現象越嚴重。
  • 飯圈文化荼毒B站,連經典電視劇《西遊記》都被禍害了
    而隨著B站的壯大,很多問題也開始顯現出來,其中,飯圈文化的入侵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說到這裡,可能有人還會認為B站的飯圈文化並不嚴重,它還是以前的那個二次元淨土。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飯圈文化在B站已經形成了較大的規模,在很多視頻中我們都能看到飯圈文化的存在。
  • 二次元現狀:「飯圈」文化入侵,強行刷CP玩梗,真的很令人厭惡!
    「飯圈」這一新時代詞語所包含的意思有很多,而且還有點複雜,借用百科的解釋就是;粉絲群體叫「飯」,他們組成的圈子叫「飯圈」「飯糰」飯圈目前已經在網絡上和現實中形成了一股十分強大的可再生力量,成員大部分是女性組成,少部分男性,飯圈的主要行為有;1:組團去自己喜歡的偶像出席的活動,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會集體出動2:會把任何可能對自己偶像不利的消息和消除
  • 「飯圈語言入侵」:被簡化的語言,被退化的思考
    1.「光看到你誇A,B做得那麼好你倒是看不見,果然是歪屁股。」而如何在一個不相信中立的世界裡證明自己的屁股不歪?仿佛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在網絡罵戰中,互相說「洗地」和「帶節奏」「歪屁股」往往只是個開始,後面還有要求用實際行動表達反對的「反黑」。
  • 飯圈用語指南
    憑藉智能的輸入法猜對了一個在逐漸到來的偶像元年,飯圈文化逐漸全方位的入侵我們的生活;事實證明:這年頭,不會點縮略語就深感自己被時代拋棄,思思表示,出本《飯圈用語指南》真的迫在眉睫。所以今天,思思這位圈語十級的網上衝浪愛好者就帶大家走進網絡神秘種群——飯圈。
  • 把飯圈搞臭,你們就滿意了?
    偶像一條微博,轉贊數要過百萬,千萬,甚至過億。看到沒,飯圈認為自己手握「造神」與「毀人」的權力。飯圈,是帶有宗教底色的。這種底色又賦予其暴力性。但是稍有不慎,便會觸碰到飯圈敏感的神經。我們遇到過。寫一篇分析偶像話語權的文章,會被評論扣粉籍。寫一篇分析中國影視少女審美的文章,會被評論威脅。
  • 求王一博粉絲不要再來糟蹋豆瓣了!
    而且他們還很團結一致不管短評寫的咋樣願意去豆瓣的人都是有功勞滴就算做錯了打一星又怎樣那些不去豆瓣養號的人沒資格對努力做事的人逼逼真 能 假 清 高 啊不過雖然嘴上罵著豆瓣假清高但實際行動誠實的很這些人都很認可豆瓣評分的價值所以才要堅持來豆瓣養號甚至還有一些
  • 新浪微博、豆瓣等網站,被批引導"飯圈"互撕、青少年無底線追星
    近日,國家網信辦通報批評了6家網站平臺存在引導&34;互撕、青少年無底線追星等行為,這6家網站包括我們熟悉的新浪微博、豆瓣及抖音等。此外,百度貼吧也因為傳播不適宜少兒觀看的動畫內容而被&34;。豆瓣—正在逐漸喪失理智豆瓣一直是一個理性的社區,但是這個&34;在今年4月被飯圈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