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飯圈文化只會體現在
微博下各家明星微博評論區的齊刷刷的好評
或是各種自己偶像愛豆的打榜反黑和控評
卻沒想到,有朝一日
除去微博,豆瓣也成為了飯圈的必爭之地。
昨天,一篇《來自一個編輯的心聲:王一博的粉圈,請你們離我的書遠點!!!》的豆瓣文章火了。
文章直指某流量粉絲,還有飯圈在豆瓣「養號」行為,並飯圈粉絲對相關作品胡亂打分、複製粘貼毫無疑義的評價表示了控訴。
而且還統計發布了自己書籍下面的短評;論證這些皆屬於王一博粉絲群體的養號行為。
因涉及到「王一博」「粉絲」與「飯圈養號」等議題,迅速在豆瓣以及各大社交媒體引起關注和討論。
不少人更是直接聯想到上一次飯圈227事件
只不過,上一次是《陳情令》主演肖戰的粉絲,這次則是《陳情令》另一位主演王一博的粉絲。
巧的是,都是飯圈和小眾圈層的對峙
上一次是飯圈與同人圈,這次則是飯圈和圖書圈。
一場飯圈女工與圖書原住民的博弈立竿見影。
01
啥是打水評?啥叫養號?為啥要養號?
嗯怎麼說呢!
你要不是個飯圈人士或者有了解飯圈文化的話
估計你看完都是這個表情
首先我們解釋一下啥是「打水評「?
所謂打水評就是在評論區留言評論很多沒有營養甚至完全不相關且用了很多疊詞和重複進行衝量的評論。
活生生像極了一個留言機器!
比如這樣:
而養號則是粉絲為了幫自己偶像即將上線的作品打好評,需要提前在豆瓣養一批豆瓣帳號。
這邊順便再給大家贈送一個飯圈知識點:耗子=號,養號也可稱謂養耗子。
更有很多飯圈大佬在超話下貼出教程,手把手教學「如何養活一個耗子」。
而耗子也成為繼蒸煮、zqsg、nbcs後的粉圈新黑話。
那為什麼要養號呢?
這就要說到豆瓣的算法機制了,要知道豆瓣之所以不同於微博,就是因為豆瓣擁有強硬的反黑反水機制,盲目5星黨,零粉絲黨,無標記新號,閱片閱書量少的用戶,能夠擁有的打分權重都很低。
而粉絲們為了給偶像的作品打分,就必須在很早之前人工先養著一批號,不斷的去評論打分各種書影音作品才行。
也可以理解成打分評論的作品越多,你的評分權重越大。
而這次「圖書編輯怒斥飯圈」事件的主人公,就是一名新書作者,恰好自己的新書因為是豆瓣新書推薦的第一個,然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明星飯圈年底養號的基地。
02
飯圈女工 豆瓣算法 圖書原住民
的戰爭一觸即發
「圖書編輯怒斥飯圈」一文一發就引起軒然大波,與此同時,也「炸」出來很多在豆瓣上深受養號評論迫害的同行們。
控訴的主要內容大致和文章作者一致:都是作品短評區注入大量注水短評,飯圈風氣太重。
而且還被爆出「養號」這一行為也並不只限於王一博粉圈。
王俊凱、鄧倫、肖戰等等當紅明星粉絲也都有「養號」行為,深受「豆瓣原住民」的反感,但卻因為沒有大規模的關注而被蓋在窗簾下。
更有豆瓣用戶貼出了《細數:王一博肖戰蔡徐坤朱一龍三小隻李現任嘉倫熱巴羅雲熙等豆瓣養號的粉群們➕歐美圈》的帖子(已刪),再次將飯圈養號搬到了檯面上。
對於圖書原住民來說,豆瓣的評分和評論是對自己的作品的一個重要考量維度,短評區也是一個作者與讀者之間交流的重要平臺。
但是隨著飯圈水軍的入侵,浩浩泱泱啥都不懂又充滿迷幻主義的水評,直接把平臺和原用戶的視線汙染了。
愣是一點有用的信息是半點找不到。
讀者:我以為我是來看評論種草的結果你給我看了個寂寞?
作者:我以為我是來交流觀看感受的結果我成了葫蘆娃?
淨喝水?
這誰能受的了?
而且不難發現,近幾年,豆瓣因為有了粉圈的「加持」,也不再小眾了!
想想剛成立時候的豆瓣,簡直是小眾文青聚集地,每個人在豆瓣裡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為作品和電影打分都是出於自己的真情實感。
那時候想要看電影都會把豆瓣評分作為一項很重要的參考條件,而如今,隨著飯圈的深入,雖然豆瓣有建立起反黑反水的機制,但是仍然逃不脫上有機制下有對策。
或許大多數人對豆瓣的印象還是書影音的評價交流平臺和各種奇怪友鄰的豆瓣小組,事實上,豆瓣早已在沒人注意到的角落裡慢慢改變。
帳號劃分權重,飯圈玩法入侵,控評、蓋樓、建立黑組、反黑組、養號收號……
不聲不響的豆瓣看似遠離江湖,實則早已血雨腥風。
而且越來越多的豆瓣原住民因為忍受不了選擇退出,曾經問過一個熱衷於豆瓣的同事,他更是直言:現在的豆瓣其實和微博也差不了多少,豆瓣評分反映的早已經不只是文藝青年的喜好,而是更多「大眾」的觀點。
也就是說,只要人夠多,就能說了算。
2018年被普遍視為是豆瓣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參與豆瓣打分的用戶大多還是真的觀眾,但從此之後,粉絲就變得越來越多。
流量偶像的粉絲們在豆瓣養號,給冷門作品打低分、給經典作品打水分,給爛片打高分,成為了不少流量粉絲的慣常操作。
換句話說現在的豆瓣國內作品的8分+已經完全和10年前的8分+作品不可同日而語。
比如在肖戰227事件之前,《陳情令》的豆瓣評分一度被刷到8.1,而同期口碑很好的《長安十二時辰》不過才8.4,爆來的《小歡喜》也才8.3;《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三生三世枕上書》製作班底相同演員類似劇情相關,但《枕上書》的五星比例明顯更高,而《桃花》則是以三星、四星為主。
對粉絲們來說,保護自己喜歡的愛豆,養號為其反黑打分控評,是他們眼裡的「正義」,或者說是被粉黑大戰、惡意刷榜逼上梁山的不得已。
但粉絲們沒有意識到:這些養號行為的越界,會給其他圈層的興趣愛好者帶來冒犯和不適。
比起動輒百萬打投團建的飯圈,豆瓣讀書的圈層顯得小眾而安靜,但卻有著一批忠實高質量的興趣用戶。
但這種平靜最近卻被粉絲們的瘋狂養號頻頻打破,並且逐步升級
「蝗蟲過境,寸草不生,留下的是一堆垃圾」
刷榜、控評等手段,即便是在飯圈內部,其合理性也有被討論過。但群體行為盲目大於理智,他們在基本默許刷數據的平臺肆意妄為,幾乎將自己和飯圈這個群體推向了負面。
圈地自萌完全沒有問題,但萬萬不該出這個圈,打擾到別人的精神角落。
即便被掛的粉絲已經發布道歉聲明,也有粉絲提示不要再進行相關行為,但這依然無法阻止為此上頭他們自以為是的「為了偶像好」。
一邊是圖書編輯痛心疾首真書粉的交流空間被壓縮,一邊是飯圈手掌無止盡地延伸,甚至連《紅樓夢》等經典名著區都開始出現了水評養號痕跡。
年初,飯圈與同人創作那一場衝突,粉絲為了偶像,卻也在一朝一夕間毀了偶像。一個當下最紅的頂流明星也會轉瞬跌入谷底,粉絲的覆舟之力也許是肖戰事件留在網際網路上最大的tag。同時,飯圈在事件中展現出的組織性、戰鬥力和破壞性令行業內外感到震驚。
如今,飯圈又再度捲入入侵豆瓣原生態小眾文化之中,打著為「偶像」好的旗幟去做讓偶像不討好的行為,難道前車之鑑不夠嗎?
又或者你們真的想把豆瓣變成第二個微博?又想讓誰成為第二個肖戰呢?
#互動#
評論區聊一聊
你怎麼看豆瓣養號?
■ Over ■
覺得好看,你就點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