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佛祖說了五次布施之道,你以為是重複了嗎?

2020-12-27 梅山易學

佛祖在開示《金剛經》中的無上智慧之時,一共為聽法眾生說到了五次布施之道。

分別是第八品依法出生分中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第十一品無為福勝分中的「以七寶滿爾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

網圖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中的「以恆河沙數等身布施」,第二十四品福智無比分中的「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寶聚來布施」,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分中的「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有些初入門的人,或者是對於經義理解不深的人,對於佛祖所說的這五次布施之道,難免會從心中生起一絲絲的疑惑之心,以為佛祖是重複了曾經所說的教義。

因為這五次布施偶然間看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是不是佛祖他老人家記錯了,只是將曾經所說過的話又翻來覆去地重複說了多次呢?

如果你也對此產生了疑惑,那就是大錯特錯,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一是佛祖作為已經證道的大智慧者,在一部使人證道成佛的經典之中,絕對不會說一些沒有意義的廢話,否則的話又怎麼可能說他老人家是如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呢?豈不是變成了世人閒談之語。

二是因為這五次布施之道,雖然說的都是布施之道,但是其中的境界深淺卻大有不同,你以為是重複的話語,但是其中所說的卻是布施之道的不同層次,佛祖只是以機緣而為眾生分別開示罷了。

網圖

所以如果因為話語似有重複而產生了對於佛、法的疑惑,那麼首先要檢討的,便是自己對於佛法的淨信之心。

仔細地去研究佛祖為眾生所開示的這五次布施之道,便可以發現,前二次的布施,都是以金、銀、珊瑚、硨磲等七寶這些身外之物來行布施之道的,是財布施之中的外財布施。

在第三次的布施之中,是用「恆河沙數等身布施」,是用無數的生命來進行布施,屬於財布施中的內財施,這比前二次的外財布施更難,因為世人以生命為貴,更何況是恆河沙數之多的生命。

網圖

第四次是以超越我們世界的七寶來布施,第五次是以我們無法想像的無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寶持用布施,也是屬於財布施中的外財施。

佛祖為什麼要反覆說這五次布施之道呢?

是因為要以這世人無法想像的布施之道來與發菩提心的善男信女所受持、讀誦、為人解說的《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等所獲得的功德相較。

使世人明白認知到一切的財布施,哪怕有無量無窮之數,也是難以與信解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等所獲得的功德相匹敵的。

網圖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因為持誦《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等,是屬於法布施,諸行無常,但佛性永存,以清靜心為人宣說如來正法,令聞者得法樂,資長善根之功,可以使人長久的獲得利益而沒有斷絕之時,使世人培植善根、福慧雙修,為將來自度度他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各種身外之物的外財布施與整個色身如恆河沙數量多的布施,數量雖多,卻有窮盡之日,不能使眾生永繼獲益,不能使人成就佛道,更不能使人去度脫群生,只能解一時之苦,卻不能使人離苦得樂,獲得徹底的解脫。

網圖

難離虛妄的三界六道,只能繼續造業,並隨業流轉於生死苦海之中難有出期,即使獲得無窮福德,恐怕也有耗盡之時,又怎麼去與不生不滅的涅槃彼岸相較呢?

所以佛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的在經中用五次之多,來闡述他對布施之道的智慧觀點,告訴眾生,福德只是虛幻之相,並不是不生不滅的福德實相,以免世人墜入財布施的數量之多而生出了虛妄之心,減少了對於《金剛經》、四句偈等法布施功德的信心而生出疑惑。

網圖

終此而言,眾生若惑於財布施的數量,則是四相不斷,尚有我人、我法之執,只有對法布施生起正信,才能夠完全的信解受持《金剛經》中所說的如海智慧,所以佛祖在《金剛經》中為眾生開示五次布施之道背後的深意,不知大家是否能夠體會到佛祖的一番娑婆苦心呢?

相關焦點

  • 《金剛經》又說了什麼?
    《金剛經》又說了什麼?文/姜子說書《西遊記》故事裡,南瞻部洲便是東土,只有大唐一個國家,君主便是唐王,西天如來佛祖稱他為大唐君。南海觀音菩薩領了西天如來佛祖的旨意,戴著錦斕袈裟、九環錫杖、三個緊箍兒,加上一個天衣無縫的瞞天過海計劃,來到了東土大唐。
  • 《金剛經》:見法即見佛,法佛無二
    在《金剛經》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中,佛祖為眾生開示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清清楚楚的告訴修行的人們,佛祖所說的各種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就應當像弟子尊重佛祖那樣的去尊重這部經典,在這裡經典應該就是說的《金剛經》,因為他可以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 《金剛經》:如來有威儀之相嗎?
    有些修行之人,以為佛祖所示現的各種來去坐臥之相便是真正的實相,所以便拼命的去琢磨佛祖的那些各種各樣的相有什麼含義,坐相站相臥相涅槃相……等等,欲想要從這種種的來去之相中探尋到佛法的無上奧義,求得佛祖所說的無上菩提智慧,圓滿自己的修行,那麼這些人能夠獲得自己所找尋的答案嗎?
  • 蔣勳講《金剛經》
    ②有一年我在臺灣高雄上課,住在旅館,然後突然電話響了,拿起電話是我妹夫跟我說父親彌留,所以趕快到機場飛回去。最後他講了一句話,大哥你順便帶一套黑西裝來,我大概就知道怎麼回事。去飛機場前,我突然看到一個木頭盒子,是爸爸在我讀書的時候給我的,上面是于右任的題字:敦煌莫高窟活版印刷金剛經。
  • 如是我聞,是佛祖對每個人說的520
    第一層含義是世俗義,即是字面含義:如下你所看到的佛經,佛的確是這樣講過的,這是我阿難親耳聽到的。那麼為什麼要在佛經前面加上這四個字,因為這其實是佛祖的遺訓。當年佛涅槃前,阿難代表眾弟子,向佛祖提出四個問題,其中一個就是將來集結佛經的時候,所有的佛經應該如何開頭?佛就開示說:要在每一部佛經前面,加上「如是我聞」四個字,如此便可以集結佛經。
  • 《金剛經》說什麼?
    》,千餘年來,很多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成道。《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們研究《金剛經》時,不能將它局限於佛教的範圍,佛在《金剛經》裡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就是說,佛認為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個人程度深淺不同,因時、地的不同,所傳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 《金剛經說什麼》:為何叫金剛經
    摘自:南懷瑾  著 《金剛經說什麼》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年10月 閱讀提示:《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
  • 《金剛經》:微塵世界,只是虛妄所建立的假相
    在《金剛經》中,佛祖為了引導眾生徹悟自性,達到離苦得樂的涅槃彼岸,多番開示,一步一步的指導眾生一破一立,一立一破,希求眾生能因此而破迷開悟、徹見真如實相,從此不再被塵境所蔽而永處寂滅清淨之中。網圖在《金剛經》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中,在為眾生於前分開示了如來法身無有來去坐臥之相後,又怕眾生生出分別之心,以為有來去者為化身,無來去者為法身,卻不知法報化三身非一非異、無有分別,以此法報化三身的無來無去,顯明真如實性的
  • 說《金剛經》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塗了.
    你研究了佛經,說《金剛經》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塗了,它沒有告訴你一點是空的,它只告訴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每日讀誦金剛經的好處
    如果每天都讀誦金剛經,大家知道有哪些好處嗎?其實金剛經可以平息一些人不好心情的時候大家知道讀金剛經到底有哪些好處嗎?
  • 金剛經是不是在講「空」?前輩各有看法。學佛遇到疑難我就這樣做
    《金剛經》在國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學佛的人說它可以破一切法,可以斷一切煩惱。世俗中人以為它可以降服一切妖魔,可以保家宅平安。為了更好的學習《金剛經》,我看過四本由不同大德寫的釋疑注本,還聽過三場不同法師的講經。以內容來說,各有各的妙處;以收穫來說,我確實受益匪淺。但是我心中也有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有的法師說《金剛經》在講「空」,而有的法師說《金剛經》沒有講「空」?那麼到底《金剛經》有沒有在講「空」?
  • 《金剛經》四句偈:凡夫以之斷煩惱,菩薩以之成佛道
    網圖這種以四句偈的形式總結佛法精華的智慧,在各種經論之中在所多有,根據佛法的側重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著名的般若經典《金剛經》中,佛祖便曾經多次提到修行之人受持讀誦、為他人演說經文乃至四句偈等的功德福報。
  •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 +(朗讀)
    它是因陀羅的武器它是碎裂的閃電變成的鑽石它是摧伏外道擊敗邪魔的力量它堅固不可毀壞,無能截斷它是金剛它被歷代名家以金剛大力書寫      《金剛經經題的意思是說,以金剛不朽之身和超卓智慧之志,渡達彼岸。      《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自古至今有不少書法名家寫過《金剛經》,讓我們能在品鑑《金剛經》的空的智慧的同時,欣賞歷代大家寫經的書法名帖。持誦功德  《金剛經》經本佛祖說:「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粒變成一條恆河,這麼多條恆河的沙粒多不多呢?」
  • 金剛經裡的四句偈
    行者海日在雷音寺偶得一本「佛說大乘金剛經論」,書中佛解釋金剛經四句偈的本意是四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空。
  • 《金剛經》啟示錄:既然信奉佛法,就要一心踐行
    一說起佛法,許多就以為只是初一、十五到寺廟裡面去燒燒香、拜拜佛、許許願,順帶的還旅旅遊,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舒緩一下勞累的形體,既給自己在佛祖那裡下了一份保險,使自己的心裡有了些許的安慰,又使自己暫時逃離這個紛紛擾擾的現實世界,可以得到片刻的寧靜,享受一下無事一身輕的快樂,這些行為
  • 金剛經:《金剛經》儀軌?如何念?如何回向?
    此經採用對話體形式,有佛祖釋迦摩尼佛親自講說。(諸葛長青:你這樣說3遍,他們就不會阻撓你了,你念誦的時候就會十分靜心)。   4)說完之後可以念誦了。   5)諸葛長青特別提示:如果你時間少,可以簡單地說:各位佛菩薩、各位神仙你們好,我準備念誦《金剛經》,請你們幫助我、加持我。我的各位冤情債主你們好,我準備念《金剛經》回向給你們,多幫助我、支持我,請你們不要阻撓我,謝謝你們。
  • 《金剛經》: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從《金剛經》開篇至此,佛祖一路教人破迷開悟,破除眾生心中內外的一切法、相,到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分,又怕眾生落入斷滅空見的執著之中不得出離,所以如抽絲剝繭般,層層為眾生開示說空又要超越於空,對空也不能生起執著之心的智慧,不能說諸法斷滅這種將空絕對化的話。
  • 《金剛經》四句偈
    達摩大師燈燈相傳,外則以《楞伽經》印心,五傳至五祖弘忍大師於黃梅開東山法門,始以《金剛經》印心。據《六祖壇經》記載,五祖弘忍「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六祖得法於五祖,弘化嶺南,示眾云:「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嘆,莫能具說。
  • 如來佛祖送給觀音五件寶貝安排取經隊伍,她真的私自藏了兩件嗎?
    我們今天繼續往下講,如來佛祖到底是如何安排取經項目的?而觀音菩薩又是如何執行的?她又是怎麼跟玉帝溝通的呢?本期楊角風談西遊:佛祖定了取經的大方向,結果觀音菩薩暗地裡跟玉帝做了一場交易!有人說佛祖送給觀音菩薩五件法寶,但被菩薩私自使用了兩件,是這樣嗎?如來佛祖安排取經的時候,觀音問他「有甚言語吩咐?」
  • 《金剛經》全文解釋(下)
    為什麼這樣說呢?須菩提,實在沒有任何什麼,連發無上正等正覺心都沒有,夢幻中的事,究竟什麼也沒有。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在無數阿僧祗劫,然燈佛出現於世時,有任何什麼,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嗎?沒有,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