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霹靂布袋戲的方式委婉地表達,阿Q說的我要和你睏覺

2021-01-08 蘭陵不笑生

魯迅先生寫的《阿Q正傳》我想大家在上學的時候都學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多針砭時弊我就不強調了。說幾個大家上學時期玩的魯迅文章梗。

魯迅先生曾經寫過關於樹的名言: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課是棗樹,另一顆也是棗樹。當初寫這篇文的閱讀理解時,語文老師嚴正聲明不許我們模仿。因為魯迅先生這樣寫就是有寓意,我們這樣寫就是為了作文湊字數。吐槽大會上李誕也用過這個梗做段子。

還有名篇《祝福》裡祥林嫂的兒子阿毛死了,她逢小孩就說:要是我家阿毛還活著,也有你這麼大了。於是我們就有樣學樣,在教師坐著就突然拽住路過的同學,用祥林嫂深情語氣對他說:要是我家阿毛還活著,也有你這麼大了。接著就是同學無情的爆錘。

當然《阿Q正傳》裡除了趙太爺揍阿Q亂攀親戚那句振聾發聵的「你也配姓趙」之外,最出名的莫過於阿Q調戲小尼姑的那句「我要和你睏覺」了。

只要滿18歲,應該都明白我是什麼意思。接下來進入今天的主題,如何用霹靂布袋戲的方式說睏覺。

方式一:教你做人。

這個劇情來源於九輪天線。九輪天國度,魔息國度為了爭取生存資源和擴張版圖,魔息大帝率領部下侵略雀陵臺。雀陵臺不是對手,公主冠羽翡翠不忍子民受戰火之苦,願意答應魔息大帝也就是魔息珥圖的和親之約。結果等公主過去了以後,魔息大帝毀約,滅了雀陵臺。公主淪為奴隸。

為防大家誤解,我聲明一下,這個是魔息大帝。

魔息大帝,名魔息珥圖

雀陵臺這名字一聽就有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感覺,公主自然也沒有什麼好下場。魔息大帝把公主像羔羊一樣賞給了部下勢安蠻做妻子,結果另一個部下猷(讀由)龍吟心生不滿,在大家慶祝勝仗的時候,獨自去了翡翠公主的帳篷。

這個是翡翠公主,猷龍吟太醜,不放他的圖了。

翡翠公主,名冠羽翡翠

公主看他來者不善,問他做什麼。他就說教你做人。然後侵犯了公主。翡翠公主被綁著無力反抗,一個大寫的慘字。

方式二:交合渡氣。

這個劇情來自於三陽同天線。

故事主角是山龍隱秀、靈犀指瑕、東君慕崢嶸。靈犀指瑕愛慕山龍隱秀,奈何神女有心,襄王無意。靈犀指瑕就把愛慕藏在心裡。慕崢嶸愛慕靈犀指瑕,為了得到她,聯合策師滅了靈犀所在的拳域。

山龍隱秀

這不是最噁心的,最噁心的是,他假裝好人救了死裡逃生的靈犀指瑕,然後趁著姑娘昏迷,玷汙了人家。

靈犀指瑕醒來,發現自己只穿著中衣。慕崢嶸過來假意請罪,說靈犀命在旦夕,他沒有辦法,只能交合渡氣來救她。我呸,迷X就是迷X,還渡氣,真噁心!請大家唾棄這個人!這種皮臉,好意思稱作東君!

東君慕崢嶸

靈犀指瑕自覺受辱,又有苦難言,連仇都報不了。她覺得自己已非清白之身,難以面對山龍,就出家了。

靈犀指瑕

方式三:回歸原始的呼喚

這個劇情來自於刀龍傳說05愛禍女戎(讀容)色you九界佛皇片段。

劇情就是愛禍女戎是反派,要來色you九界佛皇,讓他反水。佛皇隨然是佛門高僧,定力非凡,但他年輕的時候在愛禍女戎身上吃過大虧。佛皇想要點化愛禍女戎,讓她受佛法薰沐,放下屠刀,就接受了這次挑戰。

多著佛皇的耳朵說悄悄話

這片段像不像小青蛇誘法海那段?趙文卓演的法海對張曼玉演的青蛇說:你助我修行,亂我定力,成功我就放你生路。

其實以上兩個劇情都來自於佛門典故:佛祖釋迦摩尼修行的時候,女妖在旁搗亂,想要亂他定力的典故。

愛禍女戎散發魅力,用她身上女人的驕傲去蹭佛皇,說的話一句比一句尺度大。她說愛欲就是人的本心,你背離本心就是背離佛祖。埋怨佛皇以前對她動心,現在卻這麼冰冷,簡直負心漢。又說她不多求,只想和佛皇一夕歡愉就足夠。

愛禍女戎,按照紅顏禍水來刻定的外貌

佛皇回答:你真愛我,怎麼不模仿佛妻 耶輸陀羅,大家一起修行參佛,豈不美滋滋。

佛妻指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妻子。釋迦牟尼以前是印度一個國家的皇太子,他的妻子耶輸陀羅是太子妃。皇太子領悟佛法出家,太子妃支持丈夫,也跟著悟佛出家了。

愛禍女戎一聽佛皇拿夫妻共入佛理說事兒,也拿夫妻來反擊:你要渡吾,吾便隨你。吾為毗那夜迦,你為觀世音,肉身是虛妄,歡愉是痴迷。後邊詞兒還有更厲害的,厲害到放廣電上會被剪掉。

愛禍女戎稱佛皇為愛夫

毗那夜迦是個壞蛋,男的。觀世音想要渡他做好人,發現什麼方法都不管用,最後幻化成一個漂亮姑娘,和他為愛鼓掌啪啪啪了,之後壞蛋居然就幡然醒悟了。這個方法簡單來說叫做歡喜禪。

愛禍女戎的意思很簡單,你不是要渡我脫離苦海不再為惡嗎,你模仿觀世音,和我為愛鼓掌就行。

嫵媚的愛禍女戎

佛皇一聽有道理啊,定力大亂,心也跟著亂。愛禍女戎一看有苗頭了,接著添磚加瓦說得更起勁。她說佛皇太執著了,太執著於佛。佛皇此時已經開始親吻愛禍女戎的手了。

愛禍女戎可得意了,接著說讓佛皇放下佛放下執著,忘了佛忘了執著,回歸於原始的呼喊。還說大好春光,何必偏入空門世界?與愛禍一同銷魂,與女戎一同撒野吧。我說實話,我看到這段兒臉紅了。

後面的交鋒,佛皇說:愛君如吾,願因愛君而入魔道,女戎,你願如斯愛吾嗎?意思是我愛你,願意為了愛你入魔道,那你願意這樣喜歡我嗎?

愛禍女戎自信太過,已經開始迷醉了。張口就回:你願隨吾入魔道,正如吾願隨你入佛途。

愛禍女戎一說這句話,佛皇就立刻把她推開了。因為禪機論佛,她輸了,輸在願意為了佛皇入佛道上。而前面佛皇的亂心只是迷惑女戎的假象。

這是微博一位太太畫的同人圖,深得精髓

這段視頻是我在網站上看霹靂布袋戲看得太多了,網站推送給我的。

這段裡有誘惑、論禪、機鋒、男女的痴與迷、佛家的渡與化。兩人交手,你來我往看得我是目瞪口呆,嘆為觀止。什麼叫情而不色,錯而不亂,連個色you的戲份詞都這麼連典帶故,為編劇打call!當然這段劇情的成功還歸於黃大的配音。那個時候八音才子的配音應該是頂峰階段,愛禍女戎的聲音聽得我骨頭都酥了。

前面我有寫霹靂布袋戲的bgm,我向大家推薦的是棋邪、有生之蓮、丹華抱一。得到的反饋非常棒,大家向我推薦了許多好聽的bgm,我已經開始循環漂鳥少年的bgm了。大家向我推薦比較多的是天罪、殢無傷、魔王子、伏羲神天響、奉天逍遙等。在搜伏羲神天響的時候,發現御清絕真的是音樂組的親兒子,單單他的角色曲就有6首:伏羲神天響、大雅無曲、御清絕、醉香挽雪、梅花引、梅慕清絕。

欠大家的帳還有科普伏黛cp的發展史,綺羅生和最光陰有情人的可能性,請大家監督我。

已經修改文本常識錯誤,多謝布蘭姬糾錯。

相關焦點

  • 從布袋木偶戲到霹靂布袋戲
    而如今,在臺灣這樣的場景幾乎已不復見,人們更少談論起霹靂布袋戲。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以布袋戲為起點,進軍各種娛樂消費領域。霹靂布袋戲不但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還不斷地立足時代推陳出新,將傳統藝術與現代文化相融合,使傳統布袋戲華麗轉身為現今最流行的文化創意產業。
  • 道友說:我與霹靂布袋戲的愛恨情仇
    霹靂布袋戲經過多年的發展,獲得了一批喜歡且熱愛著布袋戲的粉絲,粉絲們自稱為「道友」,寓意為同道中人。時光荏苒,轉眼霹靂布袋戲已經走過了36個年頭,那群最初的道友也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那群年輕的道友們才正值青春年華…歲月在,那份伴隨著歲月而來的熱愛,從一代人傳承到另外一代人。
  • 非遺布袋戲:傳承與創新之路如何走?看霹靂布袋戲的成功轉型
    布袋戲身上的歷史故事,比較流行的是「功名在掌上」,說是一位叫梁炳麟的秀才有天做夢夢到自己未來會「功名在掌上」,但之後的考試他卻屢次不中。 可能是為了今後的生計,他便開始學習傀儡戲,憑著秀才淵博的文化修養和伶牙俐齒,他將這一門手藝做大,獲得了不少好口碑,布袋戲的名聲因此而出。
  • 霹靂布袋戲的傳播之路
    可以說布袋戲、木偶戲、皮影戲同出一源,皆是古代人對虛擬人物的一種真實刻畫,說其是「古代動畫片」也不為過。但若說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電視上的的布袋戲又年輕很多,只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三十年的歷史能發展出什麼,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其它傳統戲劇,布袋戲可謂是最潮、受眾面最廣泛的一支。布袋戲源頭筆者不想多談,針對大家熟知的電視劇形式的布袋戲絕大部分來自於臺灣地區。
  • 兩岸布袋戲發展史:霹靂布袋戲如何打破次元壁,成功文化輸出?
    關於布袋戲的詳細時間起源,有說最早唐代之前就有了,但因為沒有文獻可考,所以其實並不是很確定。不過地域就很明顯了,主要在福建的泉州、漳州等地流行,後來又傳入臺灣。所以說,兩岸的布袋戲同屬於一脈,只是在發展過程中有了不同的走向、流派。布袋戲的主要流派布袋戲的流派,比較著名的有南派布袋戲,它是指泉州地區的掌中木偶戲。
  • 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霹靂故事
    舞臺上活靈活現的木偶,靈巧地做出開合扇子、斟酒、拿書、寫字等一系列動作,宛如擁有生命一般。這便是木偶戲的魅力,「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並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捷克的提線木偶;越南的水上木偶;日本的文樂木偶;中國的霹靂布袋戲都深受喜愛。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雖然沒有資本去整合天朝道教神仙體系打造只屬於天朝的神魔紀元是一個遺憾,但其實天朝是擁有能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的作品的,它就是霹靂國際旗下的霹靂布袋戲!下面漫遊君將正式開啟我們今天的分析:「為什麼說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古書老戲、章回名著、諸子哲思,被黃強華巧妙融入創作中,穿越古今汪洋恣肆的想像,對社會人性細緻入微的體察,都反映在布袋戲之中。  早在他26歲投身布袋戲編劇事業時,便改用「黃強華」的筆名,「布袋戲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要讓它走向強盛。」
  • 能不能給我講講霹靂布袋戲到底哪兒好看?
    而空氣中仿佛還迴響著他們看到PV後的吐槽:哦 布袋戲啊 再見。東離劍遊記的主要人物然而這個作品的出現其實並不奇怪,時間倒退回2014年2月,第二屆臺北國際動漫節期間,老虛抽空去了趟「霹靂奇幻武俠世界」(霹靂布袋戲官方版的一個展覽),然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手裡還拿著一整套的《霹靂俠影之轟動武林》和記者說要把這東西安利給他在日本的朋友。
  • 霹靂布袋戲老劇太渣看不慣,看新作刀說異數,如何拯救你的眼睛!
    霹靂布袋戲歷經三十年,推出了2千多部優秀的劇集,目前的動漫化吸引了很多年輕的二次元粉絲入坑。但是大部分剛剛入坑的道友在補老劇的時候,往往看不慣其比較粗糙的畫面,但是又不願意錯過經典的劇情和人物,怎麼辦?這期,我們就聊一下,霹靂布袋戲老劇太渣看不慣,看新作刀說異數,如何拯救你的眼睛!
  • 你怎麼看虛淵玄來拍霹靂布袋戲?
    但是,霹靂的故事發展相當龐大,太過於複雜。事實上就算是在臺灣,一個從未接觸過霹靂布袋戲的觀眾來說,突然要融入霹靂的故事劇情中也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是對於日本這個對布袋戲完全陌生的環境。因此,最後虛淵玄的決定還是砍掉重練。主因還是他們沒有把握日本觀眾能夠接受霹靂的故事。虛淵玄決定寫一部全新的,完全針對日本市場的劇本。
  • 【霹靂布袋戲】傳統文創IP讓粉絲瘋狂
    「素還真,愛上霹靂雖然才三年,與你錯過19年,但我還有未來幾十年與你共度,與霹靂一起度過,餘生請多多指教了。」《霹靂布袋戲》粉絲@誰家少女不缺錢,用這樣一句話,告白霹靂布袋戲當家男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和她一樣,在4月30日對素還真表達愛意的,還有超過千人的烏鎮大劇院現場觀眾和數萬螢屏粉絲。
  • 起源300年,霹靂布袋戲如何紅遍江湖三十餘載
    近幾年來,霹靂布袋戲在市場上很流行。在動漫,動畫一統二次元江湖的背景下,這種用木偶表演的戲曲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也有些格格不入。它與傳統中熟知的傀儡戲的表演方式很類似,但木偶的尺寸比傳統木偶更大,也更精緻。
  • 風靡B站的霹靂布袋戲,一個你不懂的二次元江湖!
    布袋戲(閩南語讀音:boo tei hi)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這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地區,主要由戲臺、口白、音樂等構成,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後傳入臺灣,經過多個時期的發展變革,逐漸成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表現形式。臺灣布袋戲現狀如何?
  • 霹靂布袋戲:讓傳統文化創造無限可能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間,霹靂作為布袋戲領域的佼佼者,一步步將這個本是小眾的戲劇藝術逐漸推向大眾甚至走出國門,其不僅成功地將作品留在了觀眾的心裡,更是成就了臺灣第一家文創企業上市公司,甚至於成為傳統文化創新的代表。這背後是一代又一代的創作者以傳統文化為根,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努力。
  • 霹靂布袋戲為何知名度不怎麼高
    布袋戲是起源於我國東南沿海及臺灣島的一種民間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這是個人認為,大眾的口味如何,一家之言也不能代替。現如今布袋戲知名度比較高的有「霹靂系列」,「金光系列」這兩個系列,其中知名度相對非常不錯的當屬「霹靂布袋戲」,本文重點講述這一部(當然這也和我沒看金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沒有看便沒有發言權,沒發言權強行發言是要被金光道友寄刀片的)。霹靂布袋戲第一部當屬1984年的《霹靂城》,這是霹靂系列真正的開端。但從頭開始觀看的人喜歡從1988年開始播出的《霹靂金光》開始,畢竟一哥素還真就是這裡閃亮登場的。
  • 道友與霹靂布袋戲一刀兩斷:我是道友,但首先是中國人
    廣大道友紛紛表態拒看霹靂布袋戲,表明了一刀兩斷的決心:「我是道友,但首先是中國人!」的確,霹靂布袋戲出現這樣嚴重的問題,真是讓人無比鄙夷,讓人無比憤怒。說句難聽點,廣大道友這麼多年的支持,都餵了狗了?這些年來,霹靂布袋戲一直都是小眾文化,不知道多少道友不辭辛勞,到處安利,苦口婆心,為霹靂布袋戲拉來新人粉絲。但霹靂布袋戲就這樣對待道友?這些年來,不少道友紛紛建立角色後援會,為角色打榜應援,犧牲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也是無怨無悔。但霹靂布袋戲就這樣對待道友?
  • 我是如何向別人安利霹靂布袋戲的呢?
    霹靂布袋戲的圈子受眾不多,因此,小戲每次看劇的時候,都會找不到人一起談論劇情,於是開始試著跟周圍人安利起布袋戲,布袋戲不僅是劇情方面遠勝於我所追的其他作品,其包含的文化內涵更是讓小戲每次都會驚嘆於編劇的文學功底。
  • 霹靂布袋戲推出文創產品,淺談傳統文化如何「吸睛」
    而作為傳統文化重要部分的霹靂布袋戲也在為文化傳承而努力著。霹靂布袋戲作為傳統布袋戲的全新演繹,本就獲得不少消費者的支持,如今又發力新文創領域,是想通過新興板塊持續刺激布袋戲文化的市場活躍度。網際網路下的傳統文創新發展文創產品如何創作,更多的是要靠貼近生活。首先,文創產品要根據人們生活所需進行研究開發,這樣出來的文創才會收到人們的喜愛。
  • 霹靂布袋戲被冠以偶動漫之後,為何又改回來了?
    不論拍攝對象是什麼,只要它的拍攝方式是採用的逐格方式,觀看時連續播放形成了活動影像,它就是動畫。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