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廣東,每一位媽媽都會這樣的技能——煲湯。
一碗熱氣騰騰的靚湯,不僅是廣東人餐桌上的常駐嘉賓,更是大病初癒之後老媽的殺手鐧。
雞湯、魚湯、鴿子湯,各種大補湯迎面而來,讓病怏怏的你感受到什麼叫做真正的元氣滿滿!
「一碗熱湯下肚,剩下的不過是食之無味的肉渣,棄之也不可惜」。這是很多人的想法,而我可能是業界中的一朵奇葩:湯可以不喝,肉不能不吃!
於是乎,在各種靚湯麵前,我都扮演者「撿垃圾」的角色,別人喝湯我吃肉渣。
直到今天我才發現,肉渣比湯更有營養!而我竟然在無意中奪走了靚湯中大部分的營養。
01知識區
以雞湯為例,一隻成年的元氣老母雞,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不僅有較高的蛋白質,還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BE,以及鈣、鐵、鋅等物質。
很多人以為這些營養物質,在文火慢燉後會一點不剩的融入到湯裡面。
但其實,融進湯裡的大部分是能溶於水的蛋白質、胺基酸、肉鹼等小分子,以及一些維生素B,這些營養物質只佔了元氣雞營養的10%;剩下90%仍在存留在元氣雞肉裡。
當你把湯裡那些食之無味、毫無靈魂的肉渣倒掉時,你就已經把這碗湯90%的營養給倒掉了。
而雞湯之所以看上去奶白奶白的,並不是因為它充滿了營養,而是因為元氣雞中的脂肪乳化了。一碗奶白色的雞湯喝下去,鮮味十足的同時你也圓潤了不少。
另外,那些號稱「九九八十一天文火慢燉的湯中精品」中,反而含有大量的嘌呤類物質,嘌呤類物質溶於水,熬得越久,溶出越多。攝入過多的嘌呤類物質可能引起體內尿酸偏高,進而導致痛風。
02結論
所以說,煲湯不是鍊金,熬得越久不一定越有營養,只有根據食材的特性掌握好時間,才能熬出其中的奧妙,得到一碗營養又鮮美的元氣雞湯,而且在喝湯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關懷」下旁邊那塊毫無靈魂卻富含營養的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