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消費者的行為習慣改變,家電企業該怎樣應對?

2020-12-26 驅動中國

【導讀】用戶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和購物場景的改變,必然會體現到生活中,必然會對家電行業的研發、製造、生產、流通、營銷、售後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會改變一些行業的發展邏輯,改變一些行業的規則。

馮同||撰文

說到2020年的家電市場,不能不說受疫情影響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現代意義上的家電品發展40多年來,這次新冠疫情是最大一次外界影響,2003年的非典也沒有這次強烈和持續這麼長時間。

這樣一場疫情,對家電從上遊產業鏈到下遊需求端,都造成了巨大的震動。不過,家電行業廠商在進入後疫情時期後,採取了積極主動的策略因勢利導,展示出家電行業的市場韌性和應變能力。

疫情確實改變了人們的一些消費行為觀念。家電作為大消費品,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受影響是必然的,但是要客觀的看到,疫情期間對消費者的認知和行為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對電商以前不感興趣的,在疫情逼迫之下不得不參與到線上購物當中。

疫情過後,消費者一些習慣會回到原來的方式上,會頑固的回到原先線下購物,這樣的消費者不是沒有。但是,至少線上購物的體驗,令其有了新的體驗。能搖擺回到從前,也意味著再搖擺回到線上,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

當然,經驗告訴我們,行為持續21天會改變人們的習慣,那麼疫情倒逼人們在線上購物豈止21天,至少要有1-2個月吧。在疫情期間養成的習慣會保留下來,從邏輯上來看,只要是解決用戶懶的問題,習慣都有可能留下。

細細分析用戶端來看,消費行為確實受到疫情的改變,對家電未來的需求產生不曉得影響,甚至是一種改變,至少可以總結出三個方面的行為變化:

第一,從購物場景上來看,疫情已經養成了不限於年輕人的網上購物方式。以往很多購買家電品都是在賣場,可以現場看,可以做體驗。現在線上的3維動畫,甚至是AI展示,一樣可以有類似的體驗感。再說過去一定要到現場看和體驗,是因為家電品在居家生活中太精貴。現在不同了,家電品已經是居家生活再平常不過的用品,在哪兒買都一樣。線上的便利性更符合現代生活節奏。

以最為典型的空調為例,以往人們一直鍾情於線線下門店購買,原因很簡單,就是空調的對售後安裝服務依賴性很強,而現在線上線下售後服務都是一樣的。行業2年前一致認為空調線上佔比不會超過30%,疫情之後線上佔比已經超出業界的預期,達到50%以上。空調這樣對體驗要求高的產品都能在線上佔比超過50%,可見一般家電品就不用再說了。

第二,從生活方式上來看,家電品在居家品質生活中已經是大面積普及,現在不僅是擁有的問題,而是進入到品質化和個性化的新時期。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在內大家電早幾年都已經完成普及,空調在2019年也步入更新迭代時期。價值較高的大家電都以普及,剩下的小家電、廚房電器更是不在話下。

實際上,現在刺激家電消費的是個性化電器產品,比如新興的掃地機器人,水槽洗碗機,烹飪機,淨水機等新興電器產品層出不窮,對於人們生活質量提升意義重大,成為品質消費的組成部分。此外,像全屋家電或者是家電套系產品,也逐漸成為品質生活的選擇。未來需求是在向品質化、個性化、智能化、套系化發展,廠商不能視而不見。

第三,從生活觀念上來看,人們的健康意識是在不斷增強,對健康類家電品的的需求會增多。像空調,過去人們聚焦的是產品的功能和舒適性,而把最重要的健康功能當成了敲邊鼓。此次疫情爆發,給用戶、消費者上了一堂現實的教育課,從觀念上增強了人們對健康家電的重視。

可以預見,疫情結束後人們將對像解決空氣的健康空調,解決水質的淨水機,解決洗淨水果的洗碗機,具有殺毒效果的微波爐等等具有健康功效的家電品會有巨大的機會。

用戶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和購物場景的改變,必然會體現到生活中,必然會對家電行業的研發、製造、生產、流通、營銷、售後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會改變一些行業的發展邏輯,改變一些行業的規則。這都是行業變化的前奏,畢竟行業是建立在消費者、用戶基礎之上,捨本逐末怎麼能與現代生活與時俱進呢?

因此,進入後疫情時代,廠商的機會會更大。千萬不要 被疫情時期短暫的坎坷所絆倒,而忽略了時代進步所帶來的巨大機會。認不清這一點的廠商,很可能會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中被淘汰出局,這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跟蹤研究家電產業發展軌跡,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網際網路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微信號:jiadianhun

=====

相關焦點

  • 果丁,做家電圈「新生代」熱愛的國潮品牌
    據悉,爆款乾衣盒風靡一時、引領了全網消毒乾衣盒銷售熱潮的國產新品牌果丁,近期新品頻出,涉足廚房電器、生活電器、家居用品等領域,致力於為國內「新生代」消費者提供更有品質、更具幸福感、高性價比的優質產品。
  • 與「槓鐵俠」大戰幾個回合後,我寫下了這篇分析「抬槓」行為的文章
    或許,「抬槓」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世界的一個特色,同時也是大眾主觀意識在網絡上相互碰撞的體現。何為抬槓在生活中,遇事很造作、很愛作秀的人,我們稱之為「戲精」。而不關注事實觀點,為了反駁而反駁、通過抓住別人說話的漏洞來刷存在感的人,我們則稱之為「槓精」。雖說我們從小就知道說話前要有「過腦子」的習慣,什麼東西該說、應該怎麼說,這些都是我們在說話前該考慮到的東西。
  • 想改變人生,先斷舍離「這種東西」:不過度依賴頭腦思考
    讓心平靜下來,保持情緒的穩定,在面對孩子或家事時,得以度過充實且有意義的一天。」「還有最重要的是對每一天充滿感恩,朝向正向思考。持續這些(養成冥想或感恩的習慣),固然自我鍛鍊與自我覺察是必要的,但同時『幸福快樂』也是我們可以自己選擇的。」為了保持身心的幸福感、穩定感、富足感,冥想或瑜珈備受現代追求身心靈發展的女性們所關注。
  • LOEADM分享 |「在線營業」到底改變了什麼?
    企業紛紛通過「雲蹦迪」、「雲賣房」、「雲賣車」這樣的形式應對疫情帶來的業務真空期,而在「直播賣貨」的表象背後,「在線營業」實質上在推動企業從更深的層次加速數位化轉型。在這樣的轉變中,到底什麼發生了變化?為什麼這次線上營業引起這麼多討論?
  • 對「鼓勵購物」這種商業行為的反思
    最近一直在思考「當一場營銷活動下來,賣了比別人多好幾打的牙刷,對這個社會有什麼貢獻?」
  • 富途證券:胡潤中國10強家電企業榜單來襲,董明珠、雷軍「上榜」!
    公開資料顯示,該份榜單市值計算截止日期為 2020 年 9 月 30 日,非上市公司估值參考已公開的、最新一輪融資估值,或參考同類上市公司估值。該榜單調研範圍僅包括中國大陸民營企業。不過,本次榜單範圍是自主品牌家電企業,但不包括小米等消費電子企業。由於TCL已經將品牌家電等終端業務剝離,因此也不在榜單上。
  • 如何改變「易胖體質」
    作為朋友圈裡唯一一個胖子,眼睜睜的看著周圍的朋友天天大吃大喝,怎麼吃都吃不胖,自己卻一路吃胖到兩百斤,這絕逼是體質問題啊!後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我自己也從兩百斤變成現在這樣「怎麼吃都吃不胖」的瘦子,成功的從「易胖體質」變成了「易瘦體質」。先別急著讓我講方法,事實上本篇正文也不會講到方法。
  • 在「星巴克」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網際網路時代「星巴克」也改變了他們提供音樂的方式,最近他們和在線音樂訂閱服務商 Spotify 成為長期合作夥伴。而且你知道嗎?「星巴克」的 App,也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行動支付應用之一哦!(當然,中國的很不樂觀)Adam Brotman 有一句話,也許可以讓你更加理解「星巴克」科技化的原因:過去幾年消費者的行為習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我們分成很多個層次去看,先是智慧型手機和應用程式的爆發,然後社交平臺也參與進來,人們開始通過數碼渠道去贈送禮品,所以我們也要往更多的領域去傳播星巴克的品牌。
  • 宏碁跨界智慧家電,宏碁全新品牌「acerpure」推出空氣清淨器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宏碁最新資訊 > 正文 宏碁跨界智慧家電,宏碁全新品牌「acerpure」推出空氣清淨器
  • 為何單憑思考無法改變行為?因為有時候,我們真的不能信任自己的想法——《學會改變》
    文章中,象與騎象人的關係,請參考上一篇:〈每當想要改變時,理智與情感總是拉扯,就像是「象與騎象人」——《學會改變》上〉當人們無法成功推動改變,往往會將原因歸咎於他人對事件欠缺了解。一位媽媽抱怨:「如果我女兒了解她的開車習慣有多危險,她就會改變」。某位科學家表示:「如果能讓國會了解全球暖化的危機,他們一定會採取立法行動。」
  • 與消費者「共情」的惠而浦 如何成為「健康家電」標杆品牌?
    目前來看,健康家電已成為產業發展的抓手,市場也在快速擴容中。觀察來看,很多家電企業還只是倉促上陣,缺乏技術積累和對健康家居的系統性思考。作為百年家電品牌,惠而浦在健康家電核心技術,無線手持吸塵器、智能掃地機等創新產品,以及健康品牌理念的打造方面,具備行業引領性。
  • 改變行為的10大誤區
    改變服從慣性定律,改變原有狀態很難,可一旦有了改變的勢頭,小成功的正反饋增加前進動力,進步速度就越來越快。3.不重視塑造行為的環境。舊的行為習慣很難直接破除,更好的方法是用新行為新習慣擠掉舊的。長期行為在我們身上扎了根,形成了刺激-反應迴路,一旦有適合的提示,就自動執行。
  • 耐克的「垃圾美學」
    在耐克直營零售服務與體驗副總裁 Michelle Warvel 介紹中,我們了解到「垃圾美學」這種將「幕後故事外顯化」的視覺符號,其實也迎合了部分消費者對產品了解的欲望:帶有這些徽章的產品均使用 50% 或更多的環保材料,而消費者也可以在線上了解產品的環保屬性和整個創作過程。接下來,耐克還將把該功能拓展至應用程式生態系統中其它平臺。
  • 《家庭低碳生活與低碳消費行為研究報告》發布 54%的家電消費者...
    《家庭低碳生活與低碳消費行為研究報告》發布 54%的家電消費者考慮低碳環保因素 2020-01-22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李慶 網購讓消費者購物場景無時不在,衝動購物的機會也就增加了。 家電領域低碳行為廣泛 調研發現,在衣食住行各個領域,都不乏切實的低碳行為。最被廣為接受的低碳消費行為發生在家用電器領域,表現為受訪者對節能家電有著明顯的購買偏好(在三個能效等級當中,選擇一級能效的受訪者佔39%)、使用和處置過程中也有著具體的低碳行為。
  • 從「匆忙應對」到「主動出擊」,CCFA攜零售購百企業團訪學騰訊
    激增的數字背後,顯示出這場疫情讓消費者高度線上化。同時,對傳統零售業態來說,疫情亦成為一場「危」「機」,按下業務暫停鍵,更成為數位化重構加速鍵。在後疫情時代的市場復甦中,國內購物中心、百貨、奧萊品牌商等購百業態企業對數位化轉型有了更大的緊迫性。
  • 海外疫情持續蔓延,主攻外銷的家電企業該如何做「出口轉內銷」?
    那麼,面對海外的疫情持續發酵,主攻外銷的家電企業情況如何?針對出口轉內銷,他們又想到了哪些解決辦法?近期,中國家電網對浙江月立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月立電器」)營銷中心總監厲力眾進行了採訪,了解到該公司在營銷端、生產端針對出口轉內銷所做的調整。01如何理解「出口轉內銷」?
  • 從AdTech到MarTech,企業如何構建「數據護城河」?
    AdTech時代,企業做的是「pay media」,花錢買流量。但現在,線上流量成本越來越貴,企業去騰訊、頭條這樣的企業做投放,要花費巨額的成本,網際網路流量紅利已經消失了。而在MarTech時代,企業有了自己的會員數據,就可以做「own media」,直接運營自己的私域用戶,這就省去了媒介成本。
  • 提升思考能力的竅門:什麼時候「不動腦子」,什麼時候「動腦子」
    「高級思考」與「一般性思考」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高級思考」是非語言思考,「一般性思考」是語言思考。「高級思考」是一種內在意識在意識中「看」「意識影像」的過程,有些職場老手把這稱為很神秘的「用第三隻眼看」。在這樣「看」的過程中,大腦處在一種很寧靜的狀態中,不需要想這、想那,感覺就像「不動腦子」一樣。任何一件事情的思考,往往包含了兩個方面,1、這是件什麼事?
  • 這款馬桶想阻止你「帶薪拉屎」
    在公司廁所能蹲多久,到底該不該管?對於「帶薪拉屎」的大範圍討論,緣起於 2018 年一位日本網友的神推演:大便一定要在公司大便,一來能省衛生紙,二來等於大便也能掙錢,大便「成為了有價值的一件事。」▲ 圖片來自 KRT Marketing遺憾的是,能發起這類討論甚至改變公司政策的員工,大多來自已經勉強算是在乎公司對外面子的企業,工廠裡的工人被壓迫的情況更嚴重。在國內部分工廠,工人會佩戴著連接著工位的手環,因此當他們需要離開工位到洗手間或其它地方時,該行為就會被記錄。
  • 我們和惠而浦中國總裁聊了聊,「健康除菌」概念會是消費者買家電的...
    「健康智能」這類原本聽上去「玄虛」的概念,在消費者普遍經歷疫情後,或許會憑藉切實的「除菌」與「消毒」功能,從一款家電產品的「附加值」變為「必需品」。而家電品牌們也意識到了健康趨勢的進一步發展。2020年4月8日,家電品牌惠而浦發布了《2020健康家電趨勢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