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代理人戰升級 太保壽險升級基本法「鼓勵以直增做大直轄」
12月1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太保壽險「30周年慶典版活力基本法」正式發布。這意味著,上市保險公司「搶人」、「留人」的人海之戰正在升級。
「基本法」是保險公司對保險代理人的基本管理辦法,包括日常管理、收入待遇、業績考核、福利保障及業務品質等事項管理的基本標準。
「基本法」是隊伍做大、做優、做遠關鍵
據了解,太保壽險的「活力基本法」以助推組織發展和個人績優兩大引擎為核心,建立「基業長青」的組織發展體系和「直轄直增直育」的商業模型,以主任為錨點激發組織活力,推動隊伍升級,優化隊伍結構,鼓勵以直增做大直轄,夯實團隊基礎,激發主任成長活力。
同時,建立「持續績優」的績優培養路徑與成長階梯,加強對於連續績優和超績優夥伴的激勵,堅持以「利他」「目標」,「優雅」,「攀登」「共好」的績優文化,創立頂尖績優的成長學院,提供各階段專屬課程與個人品牌宣傳。
今年以來,上市壽險公司相繼升級「保險基本法」。例如,平安人壽的「基本法」升級體現在三個方面:機構和代理人的重新分類,以及加大長期投入。在機構重新分類上,平安人壽將機構分為三類:產能型,專門注重產能的提升;平衡型,既注重人力增長,又注重產能提升;人力型,重點工作是增加人力。在代理人重新分類上,「因人施策」,加大新人投入,增加新人津貼;增加績優代理人激勵,以優增優;數字賦能主管,強化營業部數位化經營管理能力;推行「家族傳承」計劃等。
友邦人壽先是啟動面向銷售精英的「鉑金人才計劃」,推進卓越渠道優質增員,後又宣布推出「卓越主管培育系統」,進一步明確營銷員主管的晉級路徑,並搭建配套的培訓體系,引導和支持卓越人才的全面成長。
某保險公司負責人表示:「保險公司要認識到基本法才是代理人隊伍做大、做優、做遠的關鍵,並且基本法應與時俱進。」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短期費用投入的時間跨度和力度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對代理人的激勵帶有偶發性。短期費用激勵的受眾主要為初級代理人及主管,高層級代理人的薪酬水平普遍較高,一次性費用激勵的吸引力相對較弱。長期來看,壽險公司應當升級基本法,通過改善基本法利益以及將部分一次性激勵納入基本法等方式提升代理人的整體利益。各家基本法修改的導向應該主要側重鼓勵優質增員、提升新人利益、加強主管激勵等。
人海戰術或已達到拐點
1993年,保險代理人制度由友邦保險引入中國大陸地區,從此成為保險業多年高速發展的原動力之一。可以說,保險代理人制度和數以百萬計的保險代理人為保險業發展打開了局面,長期撐起了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的一片天。
《2020中國保險中介市場生態白皮書》顯示,在人力規模方面,2019年的保險營銷員數量突破了900萬大關,達到了912萬,但同比增速明顯放緩,我國保險市場已從數量增長向質量增長轉變。人海戰術或已經達到拐點,專業與品牌,將成為保險營銷員群體未來向精英化邁進的關鍵。
傳統保險公司和網際網路保險玩家都在加大改革力度,或是逆勢持續人海戰術、拉動增長,或是堅持高產能路線、優化業績,抑或是利用網際網路和科技優勢、創新模式。
在中國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上,中國人壽集團副總裁、壽險公司總裁蘇恆軒表示,壽險業正經歷由要素驅動轉向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如何儘快渡過新舊動能轉換期至關重要。比如銷售隊伍,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國保險代理人已達971萬,接近美國、日本等海外成熟保險市場保險從業人員的密度。考慮到我國保險業還處於一個初級發展階段,城鎮化率仍有上升空間,仍能吸引、吸收大量的勞動力,但從整體來看,依靠人力規模增長推動保費增長的業務模式不可避免逐漸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