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師曾後臺留言讓筆者寫一寫二尖瓣副瓣,今天才有空提筆,先略表歉意。大家對二尖瓣是真愛~
二尖瓣副瓣(Accessory mitral valve tissue, AMVT or AMV)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病,有時會導致左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flow tract, LVOT)梗阻(有LVOT梗阻的患者應考慮AMVT)。先不要被這極具迷惑性的定義欺騙,其實與二尖瓣相連的瓣膜結構的任何新增組織都屬於AMVT,並不一定要瓣膜組織,正如它的原文。這個病變雖然罕見,但是歷史並不短,第一例報導和第一例手術治療分別報導於1842和1963年。
圖1 2018年土耳其研究者報導的經胸AMVT切除術及取出的組織(這是一名65歲的成年患者,既往多年無症狀,直至患者的主動脈瓣退行性變狹窄,從而引起二尖瓣前葉附著的AMVT出現症狀)
成年人的AMVT患病率約為1/26,000,但是其患病率和年齡分布(兒童或成年人,下至新生兒上至77歲老年人均有報導)存在很大爭議,2014年義大利研究者的報導回顧搜索了1963年至當年的共104個案例,可見其罕見。與之相類似的,其胚胎學機制也不明,可能是由於心內膜墊的異常或不完全分離引起。(順便這個機制的探討已經是1972年的發表了,後面大家都提不起興趣研究罕見病嘛~~)
二尖瓣複合體本身即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由多個組件組成,這些組件同步工作,以允許心臟舒張期的血液流入左心室,而在收縮期則不能返流至左心房(去年12月筆者還曾寫過薯片樣的二尖瓣~)。2021年的Cardiovascular Pathology雜誌發表的土耳其研究者 Ertan Yetkin教授(Istinye University)等結合了AMVT症狀、診斷和治療,對其進行了新的分類,如下圖。(是的,你沒看錯,雜誌已經開始出2021年的1-2月刊了,歲月如梭、時光荏苒,所有瓣膜攜手主人們終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竭~)。
圖2 從上至下,由小到大,AMVT的I型至III型。(圖中灰色部分代表AMVT,I型 AMVT最少見,但臨床後果最嚴重,附著組織從二尖瓣延伸至左心房,右側超聲圖中可見一道白線連接至左心房;IIa型AMVT,附著組織存在於小葉本身,也是最常見的AMVT類型,在IIa型中,幾乎附著組織均位於前葉的心室面,而很少附著在後葉上;IIb型,附著組織從二尖瓣小葉延伸至室間隔或主動脈瓣;III型,從二尖瓣延伸至左心室)(I型可以理解為小葉水平上,II型則是小葉水平,III型就是小葉下了,這裡III型很好理解,也很容易引起心室收縮異常和室壁瘤~)
相比既往大家對AMVT的譬如降落傘樣、氣球樣、有蒂……還有移動或固定,再分為有蒂、膜狀或結節、膜型,原始腱索等等五花八門的分類,至少上面的新分類看上去要清楚多了。由於針對AMVT的治療相對簡單,輕的隨訪監測,視情況加用抗栓抗板藥物(AMVT的患者栓塞風險高),重則外科手術;因此處理AMVT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如何發現並認識到附著組織與二尖瓣的解剖關係。另,AMVT還常與其他先天性心臟和血管畸形相關,例如室間隔缺損和大動脈移位,所以手術需謹慎。超聲心動圖(包括經胸、經食道,以及三維超聲),則毫無意外地重振自己結構性心臟病診斷的金標準地位,以前、現在、暫時可見的未來仍是AMVT形態和功能最有意義的臨床診斷工具。
我們先看一個今年2月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Case Reports上的病例:一名45歲英國男子,沒有不適症狀,且每周進行30至40英裡的長跑,心電圖提示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沒有服用任何常規藥物,也沒有先心病、猝死或心肌病的家族史。聽診時心音正常,全血細胞和肝腎功能均正常。在行經胸超聲心動圖TTE檢查時,偶然發現在二尖瓣的前葉上有一個長而活動的回聲塊,左室壁厚度正常,LVEF 65%,靜息時似乎不會引起LVOT阻塞,LVOT峰值流速1.1m/s,峰值梯度5.6mmHg。(體檢出來了心大~)
視頻1 從上至下,該名患者2D 超聲PLAX切面;都卜勒和3DTEE下的長軸切面
TEE測得該活動的冗餘組織長度為8cm(8cm!),在收縮中後期可自由脫出至LVOT中,但未延伸至主動脈瓣外。研究者對該患者進行了負荷超聲心動圖檢查,患者運動期間和之後均未出現AMVT影響血流動力學的表現,因此建議患者隨訪監測,未給予任何藥物和手術治療。(醫生和病人心都很大~)
本想放一個外科手術切除視頻,想啥呢,雖然創面也很乾淨,轉流了以後也沒有噴湧的畫面,但是仍然過不了審(攤手)。於是,再看一個52歲男性病例,3個月心絞痛和呼吸困難的病史,二維超聲檢查提示室間隔不對稱和心室的肥大,嚴重的LVOT梗阻(60mmHg)和二尖瓣關閉不全。經食道超聲複查,顯示附著於二尖瓣後葉並連接心室的AMVT最有可能導致LVOT梗阻,該患者隨後進行了外科手術切除。
圖3 (A)在55°TEE顯示二尖瓣上的AMVT;(B)111°的TEE提示附著在後葉,並連接至心室側面的組織,並確認了二尖瓣前葉向LVOT的收縮運動;(C)和(D)105°下研究LVOT梗阻的機制,其與二尖瓣返流可能同時繼發於肥厚型心肌病和AVMT(看圖,有注釋更好理解~)
寫到這大家也發覺了,大一些的AMVT都不難發現,尤其是超聲檢測手段多種多樣的現在。但畢竟是罕見病,想天天碰到發文章也不那麼容易。順便,2020 AHA/ACC 肥厚型心肌病的最新指南剛出,有空推薦琢磨下。
圖4 2020 AHA/ACC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指南
那麼,今天就說到這,希望大家度過一個充實愉快的周末。
引用文獻:
1. Roberta Manganaro, Concetta Zito, Bijoy K. Khandheria, et al. Accessory mitral valve tissue: an updated review of the literarure. European Heart Journal-Cardiovascular Imaging (2014)15, 489-497.
2. Ertan Yetkin, Bilal Cuglan, Hasan Turhan, et al. Accessory mitral valve tissue: anatomic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Cardiovascular Pathology 50(2020):107277.
3. Andrew C. Y. To, Kenneth R. McCurry, Wael A. Jaber, et al. Accessory mitral valve associated with mitral cleft, bicuspoid aortic valve, and aortic coarcta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10 Oct, 56(18) 1513.
4. Transaortic accessory mitral valve excision in an adult patient: case report. Turkish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18;26(3):470-472.
5. Joseph Okafor, Gajen Sunthar Kanaganayagam, Ketna Patel. A rare finding of giant accessory mitral valve tissue: a case report. European Heart Journal-Case Reports (20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