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網 中國第一收藏分享傳播平臺
讓世界分享你的收藏
sns.cangm.com
春秋晚期捲雲紋勒子,長12.5cm,寬1.9cm,厚1.4cm。
春秋晚期捲雲紋勒子,長方形,兩邊齒狀共八節,兩面飾對稱捲雲紋,有一通體對鑽穿孔。勒子通體呈赭色、土黃色土沁,局部鈣化較重現雞骨白,整體包漿厚重統一。
捲雲紋勒子A面觀察圖
捲雲紋勒子B面觀察圖
捲雲紋勒子C側面觀察圖
捲雲紋勒子D側面觀察圖
捲雲紋勒子A面觀察圖
捲雲紋勒子B面觀察圖
捲雲紋勒子頂面E觀察圖
捲雲紋勒子頂面F觀察圖
首先,從入土特徵分析:勒子通體呈赭色、土黃色土沁,局部鈣化較重現雞骨白,整體包漿厚重統一,各個入土特徵在陰線和孔洞內外一致。
孔洞放大觀察圖一
孔洞放大觀察圖二
其次,從加工工藝分析:1、孔洞內外包漿統一,邊緣圓潤,孔內壁有深淺不一、長短不一、粗細不一、不閉合的旋紋,且旋痕越往裡越鮮明,越往外到邊緣逐漸光滑。從孔洞放大觀察圖二上看,勒子鈣化較重一端的孔洞,孔洞內外呈雞骨白,鈣化統一,包漿統一。
勒子側面齒紋陰線放大觀察圖一
陰線放大觀察圖二
捲雲紋放大觀察圖一
捲雲紋放大觀察圖二
鈣化部分捲雲紋放大觀察圖
2、陰線內外包漿厚重統一;從上圖勒子側面齒紋陰線放大觀察圖看,較寬的陰線底部包漿厚重與整體統一,陰線內外由桯鑽加水和研磨砂經過反覆研磨,陰線邊緣圓潤;細陰線放大圖明顯可見接砣和起落砣痕跡;捲雲紋放大圖接砣痕跡鮮明。
再次、從加工工藝與入土特徵的先後關係上分析:從以上60倍放大圖可看出,工藝在先,入土特徵在後。勒子包漿渾厚統一、無處不在,陰線和孔洞內外沁色、鈣化等入土特徵一致,過渡自然。
最後,從器形和紋飾上分析:玉勒子呈長方形,兩側做齒狀造型,雙面飾較飽滿捲雲紋,通體有一對鑽穿孔。這類器形和紋飾符春秋晚期的制玉特點。
綜上所述,從入土特徵、加工工藝、二者先後關係、器型和紋飾均符合春秋晚期玉器特點,因此,可以推斷此玉器為春秋晚期戰國早期捲雲紋勒子。
傳說中的寶貝在閱讀原文裡呢!
以上圖文均轉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即刻刪帖。
感謝關注找到好藏友 | 分享好收藏
藏民網客服:400-728-0059 021-34228666
藏民網網址:www.cangm.com
©2015 cangminwang
閱讀本文用了: 分 秒,轉發只需1秒
❀轉載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發現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