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裡找不到中國審美的「食堂」

2021-12-30 朝花時文

中國的市井小人物故事,要用那麼冷淡的日式畫風、日式審美來表現、來裝框,這是為什麼呢?


《深夜食堂》中國版遭遇鋪天蓋地的惡評,已是不爭事實。說怪也怪,跟吃有關的電視劇,居然在一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家裡,填不滿觀眾「胃口」。花花綠綠漂漂亮亮的好菜好飯,無法讓人食指大動,為何?

彈幕上都在說,這劇整個抄日本啊。關鍵或許不在於是不是「抄」,而是在於為什麼同樣的故事,放在日本的背景下,也就是在人家的電視劇裡出現,中國觀眾就能接受;人物一旦說起中文,故事場景搬到中國,就不能讓人忍受。竊以為,中國普通大眾的情感結構與這樣的「食堂」很隔膜。

這種隔膜最明顯的體現,就是《深夜食堂》中國版在美學形態和故事內容上是嚴重分裂的。更直白地說,就是形式和內容相脫節。


從故事內容來說,講述中下層普通人物的小情小愛也好,小確幸小確喪也好,都是很中國很傳統的路數。這樣一種敘述風格,在中國是由宋元之後的「世情小說」奠定了的,很有煙火氣,很市井。但從電視劇呈現的美學形態來說就很奇怪,翻版的「治癒系」「小清新」,在中國觀眾那裡有點「水土不服」。因為,整個深夜食堂不在池莉筆下的吉慶街這類更平民化的都市空間找落腳點,倒更像是發生在旅遊風景區能見到的那種千篇一律的日風裝潢餐館裡,來來往往都是「小資風情」「夜店風」;男主角黃磊那一身素藍的工作服又或是圍裙,不像是做中華料理,一看就該去做日料;再有那些用娟秀精瘦的毛筆字體書寫的豎排繁體字菜單,這放在哪裡的「食堂」更妥帖恐怕編導更清楚;劇裡買包女,吃泡麵居然幾次三番搭配蘋果酒,這搭配尷尬不尷尬?劇組啊,前兩年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捧紅了「炸雞和啤酒」這一搭配,那是因為對於千千萬萬都市屌絲男女來說,炸雞啤酒都足夠平民,都是日常食譜。如果炸雞配紅酒、啤酒配沙拉,是不是就有點風馬牛?

中國的市井小人物故事,要用那麼冷淡的日式畫風、日式審美來表現、來裝框,這是為什麼呢?

想起作家毛尖有一句話:很多國產劇,都只用西餐北海道來抒情。

《深夜食堂》暴露的問題並不是個例。韓國影視劇都愛吃泡菜,日本影視劇愛吃日料喝清酒,那麼,中國電視劇裡的人物有沒有認認真真吃完過一頓中國菜?好,我們舉例前兩年楊慶拍的《火鍋英雄》。一個做電影批評的朋友看完,一針見血評論:在這個電影裡,幾個主角壓根兒就沒好好吃上一頓火鍋!的確,火鍋這麼有地域氣煙火氣且自帶表情達意功能的元素,居然在電影裡就這麼稀稀拉拉不鹹不淡地跑了個龍套。沒看過李安的《推手》嗎?裡面那一段,不能不叫好——老父親和陳老太太在課堂上和一群華人朋友一起做包子,千手萬手,粘著溼麵粉,味道都在溼麵粉裡頭了呀。

啥叫中國審美,搞搞清楚中國人的煙火氣,中國人的小情小趣,中國人的食譜,中國人的調料,中國的鼻子中國的胃中國的鄉愁在哪裡,「抄」來的劇情,你也不會找不到中國審美的「食堂」!


無怪乎有網友說,《深夜食堂》應該放在小龍蝦烤串店夜排擋,那裡有更代表此地此人群的煙火氣。好比前段時間上映的《喜歡你》,結尾好在哪兒呢——好在金城武和周冬雨最後在上海的菜市場裡面重逢、表白。電影前半部,所有關於吃的部分,其實跟千千萬萬飲食男女都沒有扯上關係,這個豪華大酒店裡的西餐美食、瓊漿玉液、山珍海味對於銀幕前觀眾,都是想像,看得見,但隔著一百個桌子。建立在法式、意式大餐上的中國愛情,咋個落地法?最後編導總算聰明,愛情修成正果的場景,放在菜場。沒有比那裡更有生鮮猛烈的氣味,那是都市空間裡特別能讓你「醒」得過來的一種真實。

看到一篇文章,覺得說得準確——近年來,中國翻拍日本電視劇少有成功者。

《流星花園》這類除外,因為它本身就是愛情「童話」,跟現實相距甚遠,也沒有觀眾看到道明寺、花澤類那四個富家子弟會質疑現實裡不存在這樣的「富二代」,本來這就是用想像「作」出來的劇。


其他題材的日劇翻拍,更多走的是世情人生的路子。原作裡是「治癒系」也好、「小淸新」也罷,放在島國畫風裡,或放在一個連歐洲人看來都後現代到不能更後現代的情緒結構裡,都是對味的。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把日本影視劇裡呈現出的「治癒系」「小淸新」,看成是一種發達社會的情緒症候。日本社會是東亞最具後現代主義氣質的,正如日本評論家東浩紀在《動物化的後現代》一書裡分析的那樣:日本人因為戰敗之辱,也因深受不夠發達之苦,因此在精神層面極力想追趕西方和美國;正因為不夠現代,才更輕而易舉地接受了現代化的一切。而正因此,從日本民眾的情緒結構來說,它先於東亞其他的國家更早地出現了後現代抑或晚期資本主義時期的種種人格徵兆,譬如御宅族、性冷淡、「食草男一代」等等,也因此,日本先在亞洲提供了一種後現代社會的人類圖景(譬如前一階段大紅的動漫巨片《我的名字》已經在處理「後人類」這一議題)。

然而,這樣的情感結構適用於中國這個極速變化、社會景觀瞬息萬變的發展中國家嗎?有必要打個問號。在中國這樣一個面積廣袤、複雜的大國,人口體量巨大、人格和情感結構多元的國家,正如有社會學家講的——它是全世界罕見的將後現代、現代、前現代這幾種發展形態並存的一個國家。因此,也許當北上廣的某些「後人類」們對著走高冷風的日劇心有戚戚焉的時候,還有更多欠發達地區的受眾無法感同身受。所謂你在食堂確幸或確喪著,我在燒烤火鍋小龍蝦裡流我們的汗和淚,就是這個意思吧。


簡而言之,痴迷《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小鎮青年,和愛看《黑鏡》的一線城市「小資」,他們能夠在「深夜食堂」這樣的一個場景裡分享、對應上同樣的情感結構嗎?我想說,充分城市化了的中國青年受眾群都不買你「食堂」的帳,遑論更大範圍的「心有戚戚焉」?恐怕連接受黃磊的日式工作服,也相當艱難吧?

也因此,《深夜食堂》之類日式電視劇所標榜的諸如小清新、冷淡風、治癒系等美學原則,加上錯了位的生活場景定位,跟更廣大的中國受眾的情感結構距離巨大。或許,啥時候中國的電視劇讓菜場、大排檔也成為表意空間,讓廣場舞、地鐵、公園、街頭而不是西餐北海道更多地成為社會交往方式的呈現平臺,那時,或許我們才能夠對中國化了的「食堂」抱以期待吧。

 (本文為本微信公眾號和上觀APP朝花時文欄目專稿)

 

點擊下面連結,可讀「朝花時文」近日熱讀文章:

 

徐錦江:愚園路,走五步讀懂你

程乃珊:綠屋裡的端午節

周雲龍:童言,是套話「粉碎機」

張瑞芳:我眼裡的孫道臨

秦怡:憶阿丹

肖復興:便宜坊和全聚德

 

這是「朝花時文」第1242期。請直接點右下角「寫評論」發表對這篇文章的高見。投稿郵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類型:散文隨筆,尤喜有思想有觀點有乾貨不無病呻吟;當下熱點文化現象、熱門影視劇評論、熱門舞臺演出評論、熱門長篇小說評論,尤喜針對熱點、切中時弊、抓住創作傾向趨勢者;請特別注意:不接受詩歌投稿。也許你可以在這裡見到有你自己出現的一期,特優者也有可能被選入全新上線的上海觀察「朝花時文」欄目或解放日報「朝花」版。來稿請務必註明地址郵編身份證號。

「朝花時文」上可查詢曾為解放日報「朝花」寫作的從80歲到八零後的200多位作家、評論家、藝術家和媒體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們是誰,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復在首頁對話框,如果我們已建這位作者目錄,你就可靜待發送過來該作者為本副刊或微信撰寫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頁,看屏幕下方的三個子目錄,閱讀近期力作。



 

相關焦點

  • 深夜食堂裡的我們
    《吐司》《飲食男女》《燃情主廚》《巴貝特盛宴》《美食、戀愛和祈禱》《朱莉與朱莉亞》……印象最深的,還是日本的《深夜食堂》。《深夜食堂》的小餐館老闆臉上有道疤痕,從眉間到臉頰,經歷過什麼,影片裡毫無交代。飾演他的小林薰說:「老闆不表現自己,儘可能把自己隱藏起來,讓客人儘量放鬆。」他每天午夜12點開始營業,早晨7點打烊,忙碌在夜深人靜時。
  • 深夜食堂為為什麼評分低?深夜食堂中國版所有插曲背景音樂盤點
    《深夜食堂》中國版片頭曲 蕭敬騰《光線背後》2.《深夜食堂》中國版片尾曲 許一鳴《放膽》3.《深夜食堂》中國版插曲 蕭敬騰《永無止境的愛》4.《深夜食堂》中國版插曲 劉艾立《生如夏花》5.《深夜食堂》中國版插曲 劉艾立《小世界》6.《深夜食堂》中國版插曲 動力火車《那就這樣吧》7.
  • 深夜,不只有食堂——網友版「深夜食堂」要火了!
    小編上網搜「深夜食堂」,出來的還有「明星們的深夜食堂」、「國學課,這才是中國的深夜食堂,古詩詞裡的珍饈美味」、「深夜食堂freestyle,逼出你的處女座氣質」、「旅途中的深夜食堂,我們並非只是過客」…不得不說,這部大製作《
  • 《深夜食堂》作者、電影製作人及男主角談他們眼裡的深夜食堂?
    由漫畫家安倍夜郎創作的療愈系漫畫《深夜食堂》廣受好評,至今已出版到第十四集;日劇版則從2009年開始、2011年、2014年播映出三季,擄獲亞洲各國觀眾的心,甚至移植至中國,與土豆優酷集團合作推出姐妹作《午夜計程車》,以原創網路劇吸引中國網民,十集總播放次數達五千萬次。
  • 這間《深夜食堂》裡沒有我們
    大家盼著在中國版「食堂」裡見識博大精深的中國美食文化,哪怕不是八大菜系、滿漢全席那般端莊,但質樸到深夜裡的一碗麵,也該透得出中國感覺。譬如汪曾祺就寫過這樣的文字:「有些人燙了澡,還得擦背、捏腳、修腳,還要叫小夥計去叫一碗蝦子豬油蔥花面來,三扒兩口吃掉。然後咕咚咕咚喝一壺濃茶,腦袋一歪,酣然睡去……」豬油與蔥花的香氣,借著文字就填滿了鼻息,更不消說還能回味出市井味道、生活情緒。
  • 幕後 | 《深夜食堂》作者、電影製作人及男主角談他們眼裡的深夜食堂?
    由漫畫家安倍夜郎創作的療愈系漫畫《深夜食堂》廣受好評,至今已出版到第十四集;日劇版則從2009年開始、2011年、2014年播映出三季,擄獲亞洲各國觀眾的心,甚至移植至中國,與土豆優酷集團合作推出姐妹作《午夜計程車》,以原創網路劇吸引中國網民,十集總播放次數達五千萬次。
  • 中國版深夜食堂主題曲叫什麼?深夜食堂中國版主題曲插曲背景音樂
    中國版深夜食堂主題曲叫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主題曲 插曲 片尾曲大全蕭敬騰主演的《深夜食堂》開拍至今話題不斷,片頭、片尾曲也是由蕭敬騰領軍,擔綱製作人、親自譜曲、演唱片頭主題曲《光線背後》。蕭敬騰獻唱電視劇《深夜食堂》片尾曲《光線背後》Hit Fm全球首播完整版試聽!歌曲由蕭敬騰譜曲製作演唱,用音樂帶領著觀眾進入到那間在港邊巷弄裡燈火通明的深夜食堂,品嘗著藏在每一道簡單卻又深刻的動人料理,指引著每一顆迷失孤獨的心。
  • 日版《深夜食堂》回歸,中國版也快要來了
    與此同時,由臺灣導演蔡嶽勳執導、知名演員黃磊主演的中國版《深夜食堂》也早在兩個月前就順利殺青了。因為有韓國版《深夜食堂》的失敗案例在前,這部中國版的《深夜食堂》是否跨越美食番的陷阱,得到觀眾的認可呢?《深夜食堂》最早是由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這部漫畫於 2006 年開始連載,2007 年在日本國內第一次發行並獲得多項日本漫畫界大獎。
  • 我的深夜食堂.
    那種直達人心的溫熱,是每個深夜裡徘徊在各種小店街攤的人們所依賴的。能被稱作食堂的店是自帶光環的,它提供平價美味的食物,老闆和客人之間親近熟稔,最好能像那部日本電影《深夜食堂》裡那樣空間小小,一切近在咫尺,是充滿溫情的存在。
  • 中國翻拍的日劇深夜食堂,為什麼口碑不好
    中國翻拍的深夜食堂沒有中國的特色照搬日劇的裡的劇情和食物,要是沒看過日劇深夜食堂的話,感到翻拍的還可以,但是看過日劇版的,翻拍的就有點看不下去了,模仿到連臺詞都照搬,營業時間是晚上12點到早上7點,菜單上的只有豬肉醬湯,啤酒每人三瓶,如果你想吃什麼,我會做就做給你吃,這就是我的營業方針,你問客人怎麼樣?人真的還不少呢?看到裡面的裝修,這就和日劇一摸一樣啊!
  • 《深夜食堂》:菜餚背後的都市心態
    店主人是個臉上有條刀疤的大叔。這裡的菜單只有豬肉味噌湯套餐一種,大叔的經營方針是:「想吃什麼,我就做給你,只要是當天有的食材而我又會做。」因為它夜裡十二點開門,早上七點打烊,故名為「深夜食堂」。《深夜食堂》裡透過菜餚講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讀者在美食故事背後,感受到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 深夜探店,深夜食堂,深夜牛排
    『中山探店之深夜食堂』深夜探店·深夜食堂·深夜牛排牛肉的營養成分相當的高,因為牛肉中所含人體所需的元素相對來說是最豐富的,比如蛋白質、血質鐵、維生素、鋅、深夜牛排門面深夜探店·深夜食堂·深夜牛排幾天前在大眾點評裡看到
  • 中國版電視劇深夜食堂每晚幾點播出幾集 深夜食堂預告劇情
    《深夜食堂》曝終極預告,黃磊領銜暖心引爆期待,由華錄百納、風火石聯合出品,著名導演蔡嶽勳執導,黃磊飾演靈魂人物「老闆」的2017超級美食IP暖心巨製《深夜食堂》即將於6月12日登陸北京衛視、浙江衛視黃金檔。
  • 梁家輝《深夜食堂》定檔,改編四個原著故事,食堂老闆很「深沉」
    安倍夜郎的漫畫原著《深夜食堂》在日本風靡一時,也曾在日本國內被多次改編成影視劇作品,反響也都不錯,已經形成一個經典IP。漫畫流傳到中國之後,也引起了許多漫畫迷們的喜愛,蔡康永就曾在節目裡向小S推薦過這本漫畫,《舌尖上的中國》總編導也曾這樣評價過《深夜食堂》:「最平凡的食物裡,永遠能品味到最不平凡的百味人生」。所以《深夜食堂》在中國的受眾基礎也很不錯。
  • 深夜食堂中國版馬玲玲的結局是什麼 扮演者楊壹童個人資料
    ­  深夜食堂中國版馬玲玲扮演者楊壹童個人資料演過的電視劇­  中國版《深夜食堂》播出以來備受關注,劇中匯集眾多明星大咖,網友好奇中國版《深夜食堂》中馬玲玲的扮演者是誰?還有哪些作品呢?下面一起看看小編的介紹!
  • 深夜食堂海清是第幾集 深夜食堂海清是哪一集
    近日有一些網友小夥伴,跑來問小編深夜食堂海清是第幾集,深夜食堂海清是哪一集呢?一開始小編也是一臉懵逼的,不過為了幫助各位小夥伴,小編還是特意帶來了此篇文章。  深夜食堂海清是第幾集 深夜食堂海清是哪一集  海清是出現在單元彼岸花開之中,集數為22集。
  • [短視頻/探店]我的深夜食堂.
    以至於一提到杭幫菜我想起的味道居然是大學一樓食堂裡最常打的那幾個菜。能叫做食堂的店是自帶光環的,它提供平價美味的食物,老闆和客人之間親近熟稔,最好能像《深夜食堂》裡那樣空間小小,一切近在咫尺,是充滿溫情的存在。
  • 【深夜食堂美味料理】上傳作品,贏《深夜食堂》全套書!
    還記得小巷中的深夜食堂嗎?每日午夜到次日清晨,是屬於這家食堂的時間,溫情的故事在夜裡上演。
  • 梁家輝版:用心了,但不好看——《深夜食堂》
    梁家輝第一次執導,直接拿不僅有過經典,還有國劇版翻車的《深夜食堂》上手,敢拍,夠狠。但成色怎樣?一言難盡啊。日劇《深夜食堂》自2009年第一季播出就很受歡迎,之後一連播出四季,豆瓣分數相當高,出過兩部劇場版。
  • 深夜食堂成新藍海:年輕人社交減壓與自我「回血」
    本組圖片: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李若一/攝  一千個人的心中就有一千個「深夜食堂」。  在北京,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火鍋、燒烤、小龍蝦,白酒、飲料、大扎啤……齊上陣,這是簋街的「宵夜江湖」;紅酒牛舌、乳酪豆腐、角煮鐵鍋飯……這是三裡屯的日式深夜食堂;酸辣粉、烤冷麵、臭豆腐……這是西單的宵夜食堂。人們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回味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