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爸爸媽媽喜歡攀比,比完了學習就開始比身高。鄰居就是這樣一個愛攀比的人。孩子雖然才8歲,但是就已經一米七左右了,這讓很多人都非常羨慕,經常說孩子以後一定是個打籃球的料。這讓鄰居的虛榮心日益膨脹,開始見人就炫耀,見人就說自己的孩子長得高。很多人聽到鄰居的炫耀,在看看自己的孩子的身高,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就油然而生了,紛紛去藥店或者去醫院買一些能幫助孩子長高的藥。
我們發現,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養育子女的時候都會擔心孩子的身高,尤其是那些本身長得就不高的爸爸媽媽,更加擔心孩子以後會和自己一樣。其實,孩子的身高發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爸爸媽媽不應該過多的焦慮,過多焦慮反而對孩子的成長不利。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爸爸媽媽過多的焦慮都容易在孩子身高問題上走入哪些誤區吧!
1、多吃鈣片孩子才能長得高
之前微博上爆料,有一個媽媽曾經給孩子買了很多類型的鈣片,大大小小足足有10種。為了讓孩子長高,媽媽也是拼了,每天讓孩子就著鈣片吃飯。不過,最後令這位媽媽失望的是,吃了半年,孩子身高沒有絲毫變化。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走入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多吃鈣片多補鈣,孩子就能更快的長高了。其實,我們飲食中每天都會攝入很多鈣元素,再給孩子買很多補鈣的藥物是沒必要的。除此之外,過多的鈣元素被孩子的骨骼吸收,會讓孩子的骨骼更快的鈣化,骨骼線會比其他孩子更快的閉合,最終導致骨骼定型,停止發育。所以,適量的鈣有利於孩子的身高增長,並不是鈣越多孩子長得越高。
2、孩子的身高都是遺傳決定的
很多爸爸媽媽都認為,孩子的身高是由遺傳決定的,爸爸媽媽長得高那孩子也就一定高了。
其實,現代心裡學早就已經證實,影響孩子發展的因素有三種因素,主要包括環境、遺傳還有教育。其中,環境和教育都是後天的因素。在孩子身高上也是如此。孩子的身高除了有70%左右是靠遺傳以外,同樣也會受到後天的塑造,這就包括鍛鍊以及合理的飲食等等。
我的身邊有一個同學,他的爸爸是四川人,身高只有一米五八,母親是山東人,身高一米六左右。但是因為同學從小喜歡打籃球,平時也經常做一些體育運動,他的身高已經現在已經一米八了。並且還偶爾在體檢的時候還會發現自己長高了一些。所以,爸爸媽媽千萬不能因為自己身高不高就對自己的孩子自暴自棄,否則,最終只能是錯過了孩子身高發展的關鍵期。
3、吃得多就肯定長大個
俗話說得好,吃得多,長大個。很多爸爸媽媽也把這句話當成至理名言,讓孩子總是暴飲暴食,多吃,希望以後能長得又高又壯。可是,如今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吃得多和身高發育有直接聯繫。孩子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未來長不長高不一定,但是一定會長胖。所以,爸爸媽媽也要摒棄掉這種錯誤的認識,否則就會在孩子未來變成了「小胖墩」之後後悔莫及。
爸爸媽媽想讓孩子長高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很多時候都因為不正確的觀念而耽誤了孩子身高的成長。在身高上,遺傳確實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後天環境對孩子的塑造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那麼,爸爸媽媽想要讓孩子長得更高,讓孩子的身高突破遺傳的限制,都可以做哪些努力呢?別急,接下來就介紹幾種方法,希望能給各位爸爸媽媽們提供一些啟示!
1、保證充足的睡眠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在睡熟之後會分泌生長激素,這些生長激素可以促進孩子的發育,增加孩子的身高。如今,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幼兒園中甚至就要開始背古詩學寫字了,再加上電子產品包括手機和電腦的普及,基本上很少有孩子不熬夜。孩子所需的正常的休息時間應該保持在8小時左右,早睡早起更有利於孩子身高的增加。作為爸爸媽媽,我們應該督促孩子每天在10點之前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
2、加強鍛鍊
爸爸媽媽們也越來越認識到鍛鍊對於孩子身高發育的重要性了,所以會經常帶孩子去鍛鍊,這是正確的。但是,爸爸媽媽也要選擇合適的運動。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分為兩種,一種是垂直運動,另一種則是水平運動。前者有利於孩子的身高發育,但是水平運動會讓孩子身高發育越來越慢。
我們所說的籃球就是一種垂直運動,因為孩子投籃的時候會跳起,和地面保持水平作用。但是拔河或者舉槓鈴這種運動屬於水平運動,爸爸媽媽應該少讓孩子做這些運動。
3、合理飲食
5歲之前是孩子身高發育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爸爸媽媽應該給孩子合理搭配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除了補充鈣元素的食物之外,蔬菜,水果等等爸爸媽媽也要給孩子準備好並且最好在早晨的時候讓孩子喝一杯豆漿或者牛奶。除此之外,合理的飲食習慣也很重要,一日三餐要規律,不能經常不吃早點或者吃飯的時間來回變換。
雖然身高更多地是靠遺傳,但是也有很多孩子的父母不高,但是由於採用了正確的撫養方式使得孩子長得非常高。那麼,關於如何讓孩子的身高突破遺傳的限制,爸爸媽媽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嗎?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