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一條標誌性的道路下面發現了羅馬時代的非凡建築。在古埃及,凱巴什路連接著卡納克神廟群和盧克索神廟。凱巴什路是法老們用來舉行遊行和儀式的獅身人面像林立的步行道,現在它已經被重建成和古埃及一樣的樣子。2013年3月對外開放,關閉後於2018年重新開放。
步道只有一英裡半多,兩旁是一千兩百個羊頭砂巖獅身人面像,原本應該是鮮豔的彩繪。雖然沒有著名的獅身人面像那麼大,但肯定同樣重要,Enjoy Egypt Tours解釋說,獅身人面像被用來保護盧克索和神廟免受掠奪者的襲擊,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古埃及的太陽和空氣之神阿蒙。
埃及的羅馬建築
遺址中發現的圓形羅馬爐可能是用來烘烤磚塊或陶器的。(埃及旅遊和文物部提供)
挖掘工作仍在進行中,據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Mostafa Waziri說,最近令人驚訝的發現是一堵100英尺長的砂巖牆,以及幾個可能用於燒制磚和陶器的圓形爐子的腳印。這堵牆可以追溯到羅馬人佔領埃及的時期。
羅馬埃及
沿著Kebbash路發現的羅馬牆(由埃及旅遊和文物部提供
據《史密森尼雜誌》描述,這堵牆被認為是尼羅河東岸的防洪牆,位於凱巴什路以西,高8英尺,寬10英尺,磚塊分三排橫置。該遺址的年代從第三世紀到第五世紀,後者是羅馬帝國統治的一部分。
埃及的羅馬建築
由三層砂巖塊組成的牆體(埃及旅遊和文物部提供)。
盧克索是國王谷、皇后谷、代爾拜赫裡神廟、卡納克神廟、盧克索神廟以及古墓、寺院等小廟的區域。當步行道完全完工後,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埃及旅遊業將迎來新的遊客湧入最近更新的盧克索Corniche地區。
埃及盧克索
埃及盧克索神廟的入口。在這裡附近的埃及凱巴什公路下面發現了羅馬建築。照片:MusikAnimal
在凱巴什路的北端,獅身人面像通向巨大的卡納克神廟的第一座塔樓。接下來是塔哈爾卡的基斯塔,拉美西斯二世和他的女兒本特安塔的雕像跟在後面。接下來是第二座塔樓,下面的大Hypostyle大廳有一百三十四根柱子,這些柱子一度撐起了天花板,裝飾得像紙莎草紙,上面有文字和象形文字。
埃及盧克索
盧克索神廟的入口。照片:cattan2011
過了Hypostyle大廳往南走是Mut神廟、Thutmose三世神廟、Hatshepsut紅教堂、Senusret白教堂、Khonsu神廟和聖湖。沿途都是埃及皇室成員的方尖碑、雕像和雕刻。在凱巴什路的南端是盧克索神廟。比卡納克神廟小一些,據《地球旅行者》報導,它並不供奉任何神或法老,但可能是法老加冕的地方。大部分建築是由阿門霍特普三世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完成的,並由他的兒子圖坦卡蒙和霍雷姆赫布完成。
拉美西斯二世將他的肖像加到兩座巨大的雕像上,在神廟入口處放哨。原本兩座八十英尺高的粉紅色花崗巖方尖碑矗立在雕像前,但其中一座被遷往巴黎。拉美西斯的宮廷是下一個區域,走過由紙莎草書裝飾的柱子組成的柱廊後,接著是阿門霍特普三世的宮廷。接下來的區域大多是前廳。大部分牆壁上都有象形文字。
相關文章 威爾斯大旱揭示古羅馬文明
盧克索博物館收藏了當地的文物和圖坦卡蒙墓中的一些珍品。此外,還可以找到一個小型的木乃伊博物館,裡面陳列著貓、鱷魚、鳥類和人的木乃伊,遊客可以了解木乃伊的製作過程。
盧克索原是公元前14世紀古埃及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大英百科全書》告訴我們,這座被尼羅河分割的城市,面積約三十六平方英裡,最重要的部分在東岸。西岸是工匠、士兵和勞動者的居住地,他們創造了附近發現的皇家陵墓和太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