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不典型心電圖集錦-人手一份|心肌梗死|心電圖|典型|導聯|側壁|...

2020-12-21 健康界

 

 

4  急診冠脈造影及PCI

5

6

7  急診冠脈造影及PCI

8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心肌梗死時,病理性Q波主要影響QRS波前40 ms,可與右束支阻滯異常的後40 ms並存,作出各自的明確診斷。

9  右束支阻滯合併心肌梗死

10  下壁心肌梗死合併右束支阻滯

正後壁心肌梗死合併有束支阻滯時,因兩者都影響QRS波群後半部向量,可造成診斷的困難,此時主要依靠病史、心肌酶學、影像學、是否合併其他部位的心肌梗死而鑑別。

研究發現,急性心肌梗死合併新發RBBB患者院內死亡風險最高。

11

伴症狀的動態ST-T改變

12  左:入院心電圖;右:胸痛時心電圖

14


圖 典型的心肌梗死心電圖


【例1】

圖1 超急性期T波改變

【例2】

圖2 AMI演變期心電圖的偽正常化(前降支閉塞)


【例3】

圖3 急性心肌梗死迴旋支閉塞,進展性q波

【例4】

圖4


圖5

【例5】

圖6 De Winter症候群

【例6】

圖7 下壁導聯及V2-V4導聯J點上抬伴相應導聯ST段抬高

圖8 此為圖7患者的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

【例7-8】

圖9 III、aVF導聯T波雙向和倒置,V6導聯有鋸齒狀R波,結合臨床提示可能有缺血

圖10

【例9】

圖11


圖12

【例10-11】

圖13

室性心律,與束支阻滯相似,通常不能由心肌缺血解釋。這種心電圖是完全性心臟阻滯合併室性心律。下壁和側壁導聯ST段抬高(黑色箭頭),前壁導聯ST段壓低(藍色箭頭),提示心肌缺血。下壁、右胸導聯ST段抬高,QS或rS波型的導聯ST段壓低、T波倒置,提示缺血。

圖14

下圖是另外一例心律失常提示心梗的心電圖,可見房室連續起搏和心房感知心室起搏;下壁導聯ST段明顯抬高(黑色箭頭),aVL導聯ST段壓低(藍色箭頭),提示下壁心肌梗死。

圖15

【例12-13】

圖16

心電圖示成對出現的室早,提示缺血。I、aVL導聯ST段抬高(黑色箭頭),III、aVF導聯ST段壓低(藍色箭頭),符合前側壁心梗。成對室早的出現使ST段的異常非常容易被忽視。

圖17

下圖是另一例成對室早提示缺血的心電圖。下壁導聯ST段抬高(黑色箭頭),前側壁導聯ST段壓低(藍色箭頭),符合缺血改變。

圖18

【例14】

圖19

心電圖示下壁心梗及肢導聯低電壓。低電壓使心梗更難以被發現。下壁導聯有輕微的ST段抬高(黑色箭頭)和T波倒置(藍色箭頭),aVL導聯ST段壓低(紅色箭頭)。

圖20

【例15】

圖21

心電圖提示側壁缺血,容易和正常變異的早期復極混淆;V4-V6導聯ST段抬高(黑色箭頭),V2 -V3導聯ST段輕微壓低(藍色箭頭)。但早期復極沒有交互出現的ST段壓低。心電圖還顯示:II、aVF導聯Q波,提示陳舊性心梗。

圖22

【例16】

圖23

心電圖示正在發生或新近發生的前壁心肌缺血,患者2天前出現胸痛,心肌標誌物輕度升高。心前區導聯ST段明顯倒置(黑色箭頭),無病理性Q波和ST段抬高/壓低。明顯的ST段倒置也可以由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應激性心肌病、間歇性右心室起搏或間歇性LBBB引起。心電圖的其他表現:輕度PR和QT間期延長,左心室肥厚。

圖24

【例17-18】

圖25

心電圖提示下壁心梗。下壁和側壁導聯ST段抬高(黑色箭頭),aVL、V1和V2導聯ST段壓低(藍色箭頭)。右冠脈或左迴旋支阻塞可能導致下壁缺血。右冠脈阻塞更可能出現III導聯ST段抬高幅度超過II導聯,I導聯無ST段抬高。

圖26

下圖為另一例下壁心梗心電圖,右冠脈呈彎曲病變。III導聯ST段抬高(黑色箭頭),幅度超過II導聯(藍色箭頭),I導聯無ST段抬高(紅色箭頭)。

圖27


相關焦點

  • 心肌缺血、損傷、梗死的典型心電圖變化及心肌梗死的定位診斷
    下壁ST段抬高三、心肌梗死:按所在範圍不同,可分為Q波型心梗和非Q波型心梗,分為超急性期、急性期、亞急性期和陳舊期典型心電圖變化是指心肌梗死在相應的導聯上出 現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和工波倒置。胸導聯異常Q波四、心肌梗死的定位診斷:是指依據ST段抬高和異常Q波出現的導聯,來判斷心肌缺血或者梗死的發生部位。
  • 後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表現,你知曉了嗎?|心電3分鐘
    後壁心肌梗死(以下簡稱「後壁心梗」)患者發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概率為15%-20%,通常在下壁或側壁梗死的情況下發生。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V2導聯後壁心梗的典型表現註:後壁導聯(V7-V9)中存在ST段抬高和Q波可證實後壁心梗。
  • 圖文解析,3分鐘掌握側壁STEMI的心電圖表現
    心電圖檢查是心血管疾病診療過程中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識別心電圖上的蛛絲馬跡有利於對患者進行正確及時的救治。如何通過心電圖來識別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一起來看一下吧!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哪個位置是心電圖與心臟超聲裡面的「正後壁」?
    但實際上,從上圖中看,心臟前壁對應的區域又是命名為下壁的,這種「電解剖」與實際解剖不匹配的現象,會給人們理解心臟解剖定位,帶來極大困難。實際上,關於「下壁」「後壁」的具體定位,在心電圖發展史上,一直是存在爭議的,見下圖。
  • 3種電軸左偏的心電圖模式,你都見過嗎?
    •去極化的整體方向(從右到左)使側壁導聯(Ⅰ、V5、V6)產生了高聳的R波,使右側心前導聯(V1-V3)產生深S波,且通常導致電軸左偏。 •由於心室是先右後左,而非同時被激活的,因此在側壁導聯中產生了廣泛的R波切跡(「M」形)。 V1導聯S波佔優勢,V6導聯廣泛的R波切記(「M」形)。
  • 心電圖(二)
    心電圖導聯的分組圖示I 高側壁導聯avRV1 前間壁導聯V4前壁導聯V7正後壁導聯V3r右室導聯II 下壁導聯avL高側壁導聯V2前間壁導聯V5左側壁導聯V8正後壁導聯V4r右室導聯III 下壁導聯典型心電圖各波及其時程用標準導聯引出的心電圖各波,由 荷蘭生理學家W. 艾因特霍芬命名P,Q,R,S,T波,U波是以後發現命名的。5常用名詞編輯1、 心電向量:心電活動不論是右、左心房(P波),或是代表啟動心室搏動的心電活動(QRS波群),都是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量)的心電活動,就稱為心電向量。
  • 心電圖,還有這麼多種「花式」連法?
    心電圖的導聯,是獲得心電圖信息的根本,有了心電圖的導聯,才有了記錄到的心電信號,才有心電圖,繼而服務於疾病診斷。我們熟知的是12導聯心電圖,但其實,心電圖還有其他「花式」連法,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作者:何金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心電圖閱讀技巧(13-11) 束支傳導阻滯
    3.QRS 形態:主要看 V1、Ⅰ、V5 導聯。V1 導聯呈 rsR′型,R′波寬鈍,振幅多高於第一個 R 波;Ⅰ、V5 導聯有寬而粗鈍的 S 波。(圖 11-1-2) 4.ST-T 變化:QRS 終末部有 R 波的 V1、aVR 導聯中的 ST 段降低,T 波倒置;有寬而粗鈍 S 波的Ⅰ、V5 導聯中 T 波向上,ST 段可稍抬高。
  • 圖解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心電圖
    右室心尖起搏時右側胸前導聯(V1-V3)上QRS主波向下,但左胸前導聯(V4~V6)的圖形卻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在V4~V6導聯呈寬闊向上的R波或Rs波,即典型左束支阻滯的圖形(圖2);另一種類型則是以S波為主或R波與S波相近的圖形,即不典型左束支阻滯的圖形(圖3),其產生機制可能是由於心室除極以向後為主之故。臨床上這兩種類型均可見到,但以後一種類型更為多見。
  • 如何快速識別心電圖?(病例分析3例)
    比如例1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史的中年電話接線員,連續加班後胸部不適4小時記錄的心電圖,已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心率接近150次/分),V1~V3導聯T波倒置,雖然沒有出現RBBB等圖形,也沒有以前無症狀的心電圖做對比,但仔細分析還是能注意到急性肺栓塞相對特異性的S1Q3T3圖形。結合患者因職業需要久坐,又連續加班,突發胸痛或胸悶、憋氣等臨床症狀,應高度懷疑肺栓塞可能。
  • 心電圖發現ST段抬高,還可能是這些病!
    見於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早期,以老年人多發,均發生於穿壁性心肌梗死。易並發急性左心衰竭、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等,死亡率顯著增高。可作為判斷急性心肌梗死預後的一項獨立指標。廣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現墓碑型ST段抬高(V2-V4導聯)。
  • 【起搏器系列之十】圖解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心電圖
    右室心尖起搏時右側胸前導聯(V1-V3)上QRS主波向下,但左胸前導聯(V4~V6)的圖形卻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在V4~V6導聯呈寬闊向上的R波或Rs波,即典型左束支阻滯的圖形(圖2);另一種是以S波為主或R波與S波相近的圖形,即不典型左束支阻滯的圖形(圖3),其產生機制可能是由於心室除極以向後為主之故
  • 主任教你心電圖怎麼讀,「粗、細、結合臨床」
    導聯判斷 做了哪些導聯,導聯有無連接錯誤(如左、右手反連,胸導聯電極錯位),是否需加做導聯(如下壁心肌梗死應加做右胸和後壁導聯)。 這些是每一份心電圖分析必須測量的數據。
  • 每天學看一份心電圖(第15期)
    心電圖有點難,我們儘量寫得通俗易懂點。希望大家有空反覆多看幾次吧,一次很難理解並記住的,作為臨床醫生,這些必須得懂。室性心動過速(VT)是指起搏於心室、自發、連續3個或者3個以上、頻率>100次/分的期前搏動組成的心律。
  • 2例急性心梗,心電圖表現竟完全不同……
    回到我們的患者,病例1具有典型的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病例2高齡,無明確冠心病史,兩者的胸痛均表現為持續性胸痛不能緩解,而兩者最顯著的特點在於明顯的心電圖ST段改變,圖1為多導聯的ST段壓低,圖2為多導聯的ST段抬高,這種顯著心電圖改變伴有的持續性胸痛,最常見的還是急性心肌缺血。圖1:病例1患者胸痛時心電圖。
  • 圖文詳解 | 急性心肌梗死的判讀
    男性,56歲,左主幹病變,A圖示未起病心電圖,B圖示胸痛發作時,I、II、III、aVF、V2-V6導聯ST段顯著下斜型壓低,T波負正雙向,aVR導聯ST段抬高心電圖示:LBBB合併心肌梗死。LBBB可以通過寬QRS波群、V6導聯鋸齒狀R波和V1導聯rS波識別。此外,T波應與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電圖還顯示III、aVF導聯T波雙向和倒置(箭頭),與QRS主波方向相反,提示缺血。這些表現是特異性的,但對缺血或梗死的敏感性不是特別高。
  • 心電圖一本就夠(第7版)連載 【前序】
    (第7版)》作為經典暢銷心電圖教科書已經更新至第7版,臨床醫生在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心電圖信息在本書中均有闡述,包括如何判讀心臟擴大和肥厚、心律失常、傳導阻滯、預激症候群、心肌梗死等。小結急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演變心肌梗死的定位非Q波型心肌梗死心絞痛小結心肌缺血性疾病的ST段改變心電圖診斷心肌梗死的局限性負荷試驗病例9第七章其他疾病心電圖電解質紊亂低體溫藥物關於QT間期其他心臟疾病肺部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心臟性猝死
  • 【「心電圖解讀」講座系列】第 3 講:竇性心律心電圖及竇性心律失常
    「心電圖解讀」講座系列第 3 講竇性心律心電圖及竇性心律失常劉元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 右室肥大的心電圖特點
    2.QRS波群右室高電壓 QRS波群右室高電壓主要指標有RV1>1.0mV、RV1+SV5>1.2mV(不分男女)、RAVR>0.5mV(見圖11-1、11-3~4)。3.反映右室除極佔優勢的其他指標 (1)V1或V1、2導聯的R/S>1(見圖11-1~4)。(2)V5或V3、4、5、6導聯的R/S<1(見圖11-3~4)。
  • 值班驚魂:奪命心電圖
    但再一看,發現:AVR ST 段明顯抬高,V1 導聯 ST 段輕度抬高,其他多導聯 ST 段壓低。這什麼意思?該下什麼診斷?剛看到這樣一張危急心電圖的時候,我特別驚慌。不知如何處理!這份心電圖,AVR 導聯的位置和別的導聯差別很大,位於一個類似無人區的地方,右肩膀的位置,所以一定要注意 AVR 的形態。而 AVR 在這個圖是抬高的,所以 AVR 導聯非常重要。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是 AVR ST 抬高振幅大於 V1 導聯 ST 抬高的振幅,診斷左主幹病變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大於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