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媽媽是超人》第一季的開播,賈靜雯帶著兩個萌娃——咘咘和波妞回到了我們的視線中。
從幾年前的豪門風波,再到賈靜雯再婚找到幸福又生育二女。我們看到了一個堅毅的母親形象,現在的賈靜雯用她的性格不僅包容了修杰楷,而且將更多的愛傾注給了兩個小女兒。
咘咘和波妞總會有孩子之間才有的打鬧,因為咘咘要比波妞大兩歲,在波妞還在需要媽媽抱著入睡時,咘咘就已經有變成「小祖宗」的趨勢。
但在節目中,咘咘的表現並不是對賈靜雯的「令行禁止」,而是一種習慣成自然。吃飯、玩耍、打鬧,賈靜雯用自己獨有的態度對咘咘「狂轟濫炸」
可愛咘咘的二三事
在第三期的《媽媽是超人》中,咘咘和賈靜雯要為第一次見面的音樂老師準備一首歌。然而咘咘卻先是擦掉黑板上歌詞,接著又趁賈靜雯不注意把波妞推倒了。
賈靜雯的臉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但沒有立刻發火。她抱起咘咘,平靜地問她為什麼這麼做。咘咘解釋說是想抱妹妹,但賈靜雯知道孩子在辯解。緊接著賈靜雯用平靜地語氣為咘咘講解,該怎麼抱妹妹。賈靜雯用包容和耐心化解了孩子心中的不好情緒,用自己的節奏教導孩子。
咘咘在4歲的時候不愛吃青菜,這或許是所有孩子小時候的通病了吧。面對這令人頭大的事,賈靜雯與修杰楷軟磨硬泡都沒有用。
咘咘總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一會說太燙、一會又想讓媽媽抱一下,無論如何就是不吃青菜。在賈靜雯對付咘咘的「小花招」很簡單,直接臉色嚴肅,呵斥道:不好好吃飯再幹什麼?賈靜雯的「嚴厲」形象對咘咘來說是媽媽生氣的徵兆,也是為咘咘下次不想吃飯時打「預防針」。
咘咘愛吃零食,但其實賈靜雯更加喜歡吃零食。關心孩子健康的修杰楷讓咘咘與媽媽籤訂「條約」,為保護咘咘的牙齒不受甜食的影響,賈靜雯也跟著咘咘一起「畫押」。為此賈靜雯還帶咘咘外出遊玩,以此引導咘咘的情緒,讓她明白道理。
賈靜雯育兒中包含的獨到觀點
1、抓住孩子的節奏
有幾次典型的例子,例如:咘咘有幾次不想吃飯,賈靜雯就任其哭鬧,讓咘咘發洩完情緒後她就願意吃飯了。把控孩子的情緒節奏,別讓孩子的哭鬧亂了家長們的理智,進而演變為孩子哭鬧——家長面紅耳赤。
2、不對孩子「心軟」
孩子的哭鬧不要一味「妥協」,你越妥協孩子越「得寸進尺」。孩子從小的壞習慣就是這麼養成的,遇到不順自己意的就耍、鬧,直到家長長輩滿足自己才行。賈靜雯深知這個道理,因為波妞很老實乖巧,只有咘咘總是保持活潑好動的性格。所以在一些事情上會對咘咘態度堅決,寸步不讓,但又講清道理,避免咘咘產生逆反情緒。
3、 釋放孩子的情緒
每個孩子的情緒都需要得到釋放,尤其是負面情緒。這時的孩子需要家長像賈靜雯一樣,在堵的過程慢慢疏導,不讓簡單的情緒對孩子產生較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了避免孩子養成情緒易激動、沉不住氣的壞習慣。
賈靜雯對咘咘的教導中蘊涵的啟示:
1、以包容心態對孩子
在咘咘無故推到波妞的事情上,賈靜雯作為一個母親其實很清楚。孩子之間的「吃醋」很正常,所以這件事不能變成對咘咘的惡性批評事件。所以她選擇先問—再質疑—最後示範,讓咘咘明白推妹妹是不對的,也讓咘咘對波妞隱藏的芥蒂消除了。
家長同樣如此,對待孩子時不需要將每件小事都擴大影響。多用包容的心態去糾正孩子,而不是單純的用道理去訓斥孩子。
2.、及時遏制嬌慣孩子
孩子吃飯問題是很嚴肅的事情,孩子可能吃過糖後就無心吃飯了。這時候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飲食關係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能讓孩子養成這種不正經吃飯的壞習慣,也要堤防老一輩對孩子的過度溺愛。至少在吃飯這方面上,家長不能對孩子妥協。
3、 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像賈靜雯與咘咘在修杰楷的見證下簽訂的「戒零食日」上「畫押」一樣,媽媽以身作則保護孩子不受零食的原因而損傷牙齒。家長的各種舉動甚至是習慣,都會被孩子模仿甚至最後形成他們自己的習慣。
低齡時期是孩子形成習慣最快的時間段,家長應該注重孩子的小毛病以及家長自身的態度問題。父母與孩子的共同促進與「共勉」才能令孩子形成好的習慣,讓孩子不沉溺在「舒適但有害」的環境下。